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房屋建筑用砌块,特别是关于一种可竖向连接的竖连砖。 现在建筑用的砌块,主要是实心砌块和空气砌块两种,它们在砌合时均是采用平面式砌合,这样各砌层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水平通缝,而沿通缝截面是砌体强度最低的部位,成为砌体内部最薄弱的环节,尽管在这些通缝中可以配置水平拉结钢筋,进行局部加强,但却起不到竖向拉结的作用,而采用竖向拉结钢筋,在砌筑中不打砖则是不可能的,因平面砌合要求各层砖块错叠压缝,在砌体中根本没有一条上下贯通的直缝,所以无法容纳竖向拉结钢筋,使得整体性差的致命弱点就很难消除,为了克服这一弊端常常采用整体浇注砼墙面的做法,这种方法成本高,技术要求也高,且大多需现场浇注,费工费时。
为了克服现有砌块竖向连接性能差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竖连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竖连砖,基本由砖体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在砖体上设有竖向通孔。
其竖向通孔的设置,一种是一个砖体上设有两个竖向通孔;另一种是在砖体上设有一个竖向通孔和左右两个端面半孔;还可以是在一个砖体上设有两个竖向通孔和前后两个端面半孔、四个角孔;或在一个砖体上设有一个竖向角孔和左右两个端面半孔、前、后四个端面半孔。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的砌块相比具有砌成砌体后可形成上下贯通的直孔,再在上下贯通的直孔中浇注砼,这样就使得砌体整体性能提高,抗压、抗拉。抗剪强度均可比现行砖砌体的强度有较大,基本上具有备了同级砼的力学性能,并可使主体结构的造价降低25~30%,缩短工期。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俯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俯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地俯视图。
实施例1:砖体1采用无砂砼加工而成,砖体1为长240mm、宽120mm、高60mm的长方体,在240mm×120mm面上对称加工有两个55mm×55mm的方形竖向通孔[2],孔边加工成倒楞,高宽都是15mm,(见附图1)
实施例2:
砖体1采用粘土烧制而成,砖体1为长240mm,宽120mm,高60mm,在240mm×120mm面上的中心位置加工有40mm×40mm的方形竖向通孔2,在其左右两个端面处加工有20mm×40mm的凹字形端面半孔3,各孔边处均加工成倒楞,高宽都是15mm(见附图2)。
实施例3:
砖体1采用灰砂加工而成,砖体1的横向断面如附图3所示,在横向断面上有2个方形竖向贯通孔2、两个端面半孔3和四个角孔4。
实施例4:
砖体1采用陶粒砼加工而成,砖体1的横向断面如附图4所示,在横向断面上有1个方形竖向贯通孔2和6个端面半孔3。
以上四种竖连砖形,无论哪一种在砌成砌体时均可形成竖向孔道,砌竖连砖时可不施灰浆,砌完后再向竖向孔道中浇注砼,即可在砌体中形成竖向竹节状柱子,可代替现行的砖砌体、墙梁、柱、挡土墙等组合砌体构件,代替部分钢筋砼结构,如作为预应力砌体,可用于贮水池,筒仓等受张拉的结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