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包上的锁,具体说箱包锁内设置软索,软索两端紧锁于锁内,软索用于系紧箱包的一种箱包锁。 目前市场所看到的提包上安装的锁,一般设置于包盖和包身的中间部位,而包的两端却呈开口状态,不利于提包的安全,为了安全有在箱包的两端设置皮带和环扣,由于皮带置于环扣,其缺点容易松动,所以不利于箱包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一把锁既能使箱包用钥匙关闭,又能不用钥匙随意开启和关闭,而且这两者的关闭,使箱包的两端也同时关紧,箱包内的物件不会跌落,不需要在箱包的两端另加皮带和环扣的一种双轨扣带箱包锁。
为完成上述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锁体由三个部分组成,软索导轨座、锁芯体和锁紧软索。软索导轨座设置于箱包盖的一边中心位置,其软索导轨座由上底座盘和下底座盘组成,上底座盘的两侧设两条软索导轨,该导轨用于置软索,而软索是穿过箱包身和箱包盖,软索由两头进入导轨而穿出软索导轨座。锁芯体置于箱包体,锁芯体分别由锁芯旋钮、上凸轮座、三角凸轮、下凸轮座、锁紧块、压簧、底板组成,锁芯体与软索导轨座相互配合,通过旋钮转动三角凸轮,由三角凸轮锁紧置于导轨中的软索,使箱包盖与箱包体紧紧锁为一体,并可任意使箱包开或关。在锁芯旋钮、三角凸轮、上、下凸轮座锁紧块的中间均设有锁芯孔,可以通过钥匙进行开或关。从而完成既可用钥匙任意关或开箱包,也可不用钥匙关或开,并且使箱包两端同时锁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详细述:
图1为软索导轨座的上底座盘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软索导轨座的下底座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锁芯体结构展开示意图;
图4为锁上箱包时的示意图;
图5为打开箱包时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由软索导轨座、锁芯体和软索三部分组成,其软索导轨座设置箱包盖36的中间部位,锁芯体设置箱包身37一边的中间部位,箱包盖关闭时软索导轨座与锁芯体相互配合,软索35分别穿过箱包盖36和箱包身37两侧,软索35两端分别置于软索导轨座,下面各部件加以详细描述。
软索导轨座由上底座盘1和下底座盘6组成,上底座盘1如图1所示,两侧设软索导轨3,软索置于此导轨中,导轨3地中间部设圆弧形凹槽4,中间设与锁芯体相配合的三角形孔2,上底座盘1的三边设与下底座盘6合配的螺孔5。下底座盘6的内侧设凸筋7,中间设与锁芯体相配合的三角形孔8,下底座盘6的三边设与上底座盘1合配的螺孔9如图2所示。
锁芯体由锁芯旋钮11、上凸轮座15、三角凸轮18、下凸轮座21、锁紧块24、压簧25、三角形底板28通过连接螺钉27组成一体,如图3所示。锁芯旋钮11其旋钮轴12设旋钮定位平面13和定位孔33,旋钮轴12的端部设旋钮销14,旋钮11的中心设插钥匙孔34。上凸轮座15中间设圆孔17,旋钮轴12穿入圆孔17,上凸轮座15的三边设上凸轮槽16。三角凸轮18的中间设圆孔19,圆孔19内设与旋钮定位平面13相配合的平面销20,其一角端设孔32,用定位螺钉31与定位孔33相拧紧,使旋钮轴12与三角凸轮18固定,转动旋钮11可带动三角凸轮18在上凸轮座15的上凸轮槽16内转动。下凸轮座21中间设锁芯孔槽22,并与旋钮轴12上的旋钮销14配合,在三角端部设螺孔30。锁紧块24中间设锁芯柱29,顶部设锁紧销23,与锁芯孔槽22配合,锁紧块24的另一端分别置压簧25和三角形底板28,三角形底板28三角端部设螺孔26。由连接螺钉27分别穿过三角形底板的孔26、下凸轮座21的螺孔30连接与上凸轮座15,从而将上述的旋钮11、上凸轮座15、三角凸轮18、下凸轮座21、锁紧块24、压簧25和三角形底板28连成一个锁芯体。
软索35由皮革、金属或塑料制成圆形或多边形,以圆形为佳,圆形可以任意在360°方向转动不影响使用效果。在圆形的软索中间也可以包裹金属丝,加强软索的牢固,同时软索35可以制成链条形式,也可以为钢索组成。软索35穿过箱包身37和箱包盖36如图5所示,当关闭时,软索导轨座与锁芯体配合如图4所示,软索穿过箱包身和盖两端进入软索导轨3并从底部通出,软索在未锁紧时可以通畅滑动。
使用时将钥匙10插入旋钮11中的锁芯孔34顶着锁芯柱29,使锁紧销脱出锁芯孔槽22,即任意关闭或开启箱包,关闭时对箱包有很好的锁紧功能,箱包两侧不会松开。若需钥匙锁紧就必须由钥匙来打开,在上述二者锁紧时软索均不会滑出或拉松,软索在锁内的锁紧是通过旋钮11转动,带动三角凸轮18,凸轮18通出上凸轮槽16,凸轮18将软索35紧压软索导轨3中的圆弧形凹槽内,从而完成紧锁软索,达到良好的箱包锁紧作用。上述的开锁部件还可以用密码装置来代替钥匙开启或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软索35穿入箱包,用以箱包锁,也可单独作捆包或物品,以及作银行解款袋用,同时可以作系裤或裙作装饰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