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钻灌设备的注浆器具领域。 现有高压灌浆装置均采用注浆设备管路与地基注浆孔分离隔断器具——孔口封闭器,通过压紧盘一端铰联结的紧固件使胶质柱塞受压变形膨胀充填于洞质圆管内,达到封闭浆液外溢的效果。其不足之处在于须预先钻挖埋设孔口管,受钻孔孔向的限制,(水平线以上,特别是中拱)尤其是处理浅埋基础时,需加厚盖板,才能保证高压施灌。因此,在薄衬砌,圆形洞,全方位,浅基础施灌时,其经济性、适应性受到明显的抑制。
提供一种全方位、快速、安全可靠的浆液封闭装置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见附图。
附图为高压注浆塞装置示意图。
其中,1,管箍; 2,垫铁; 3胶质柱; 4,射浆管; 5,锥体; 6,膨胀管; 7,固定环; 8连接管; 9提塞管; 10,二层管; 11,外管; 12,推力轴承; 13,传力环; 14,丝盖; 15,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锥体、膨胀管、固定环和胶质柱与钻灌部件结合组成高压注浆塞,胶质柱3套装在射浆管4上,因外部施加压力压缩胶质柱,使之鼓起封闭孔壁,锥体5与胶质柱联结,固定环7固定在射浆管上,可以顶住锥体上滑,膨胀管6与连接管8相连,当受向下外力作用时,顺着锥体向下滑动,并胀开紧固在孔壁上,与锥体共同承受向外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
胶质柱用耐油橡胶(或高分子化合物)制成,两端及中间有垫铁隔开。
转动手柄15,使顶端管箍(紧固体)与其在射浆管4上进行相向运动,经垫铁2压迫胶质柱3向上行走,因固定环7的作用,胶质柱3只能在垫铁2与锥体5之间受压变形胀固于孔壁上,此时,手柄15连续向下运行,经下轴承12推动二层管10,连接管8使膨胀管6向下走动,因锥体5在胶质柱3胀固后已相对固定,从而使膨胀管6胀开,牢固地紧固于孔壁上。
拆弃时,反相运动手柄15,胶质柱3复位后,继续转动手柄,使外管11连接管8带动管6向上运动,很宜拆下。
通过锥体和膨胀的使用,使胶质柱发挥出内在更大的潜力,在同膨胀管的共同作用下,提高了器具与孔壁的附着力,从而使高压灌浆过程施用的压力由器具与孔壁共同担负荷载,这就有可能在薄衬砌,浅基础的处理地基的工作中使用较大施灌压力得以实现。
在单层筋,壁厚50cm的混凝土衬砌环形壁上作试验,孔周内布置三个千分表,抬动观测装置,在4MPa下稳压2小时,在7MPa下耐压2小时,后升压到8MPa时才出现渗水,8.4MPa下发现孔内向上漏水,前后历时5小时20分。可见这种装置的附着力是很大的。
还可做成内管(灌浆管),中管(固定环固定管)和外管(膨胀管)三管套装地形式,转动手柄,使管箍(紧固件)与其做相对运动,通过中管、固定环、锥体、垫铁和膨胀管的共同作用,使胶质柱胀固于孔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①省去了钻较大于正常施灌孔径的孔口管钻孔工序和镶注孔口管工艺,改变了现行的高压灌浆的施工程序。
②不需要孔口管,可节约大量钢材和水泥。
③适用于薄衬砌混凝土、浅基础盖层内的高压灌浆的施工,具有省时、省工、省料的优点。
④小巧,质轻,在廊道拱型圆围内,可安全地全方位施用。
⑤本实用新型可在后方集中加工制作,节省前方施工临建用时,大大缩短工期。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适用于地质基础、大坝、建筑物、隧洞开挖、填筑、采矿业的高压灌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