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磁环线圈电感及其制作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997464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042771.9

申请日:

2010.01.12

公开号:

CN101752060A

公开日:

2010.06.2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F 17/06申请日:20100112|||公开

IPC分类号:

H01F17/06; H01F27/26; H01F27/30

主分类号:

H01F17/06

申请人:

张利峰; 万书波

发明人:

张利峰; 万书波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蛇口半岛花园A区3栋403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代理人:

王震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磁环线圈电感,包括:感芯和外壳,所述感芯包括呈大体上的U形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以及具有通孔的第一绕线支架和第二绕线支架,所述第一绕线支架和所述第二绕线支架上围绕各自通孔分别绕有线圈,所述第一磁体的第一臂与所述第二磁体的第一臂相向地穿入所述第一绕线支架的通孔而紧密对接,所述第一磁体的第二臂与所述第二磁体的第二臂相向地穿入所述第二绕线支架的通孔而紧密对接,所述外壳以使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保持对接成封闭磁环的方式罩住所述感芯。还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磁环线圈电感制作方法。通过两个半磁环组装成一个封闭磁环,能够极大地提高电感制作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分体式磁环线圈电感,其特征在于,包括:感芯和外壳,所述感芯包括呈大体上的U形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以及具有通孔的第一绕线支架和第二绕线支架,所述第一绕线支架和所述第二绕线支架上围绕各自通孔分别绕有线圈,所述第一磁体的第一臂与所述第二磁体的第一臂相向地穿入所述第一绕线支架的通孔而紧密对接,所述第一磁体的第二臂与所述第二磁体的第二臂相向地穿入所述第二绕线支架的通孔而紧密对接,所述外壳以使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保持对接成封闭磁环的方式罩住所述感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磁环线圈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体上的U形为缺少了一边的矩形。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磁环线圈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壁分别压紧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的相反的端面。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磁环线圈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相接的端面经镜面磨削处理。

5.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磁环线圈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支架和所述第二绕线支架分别具有引脚插孔,插入所述引脚插孔内的引脚与所述线圈电连接。

6.
  一种分体式磁环线圈电感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具有通孔的第一绕线支架和第二绕线支架,分别在所述第一绕线支架和所述第二绕线支架上围绕各自通孔绕制线圈;
b.提供呈大体上的U形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将所述第一磁体的第一臂与所述第二磁体的第一臂相向地穿入所述第一绕线支架的通孔而紧密对接,将所述第一磁体的第二臂与所述第二磁体的第二臂相向地穿入所述第二绕线支架的通孔而紧密对接;和
c.设置外壳,使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保持对接成封闭磁环。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相接的端面经镜面磨削处理。

8.
  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分体式磁环线圈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之后还包括在所述外壳内进行灌胶封装。

说明书

分体式磁环线圈电感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分体式磁环线圈电感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磁环线圈电感有裸露型和加外壳封装型。加外壳封装型磁环线圈电感一般用于需安全认证的较高要求电路中,但其内部磁环结构及制作方式与裸露型磁环线圈电感是一样的。上述电感采用的是封闭式的磁环结构,由于受封闭式磁环结构的限制,线圈的绕制过程非常复杂,大多数工厂是利用一些简单的辅助工具主要靠人工来制作,效率很低。也有制造该类电感的半自动或全自动设备,但设备复杂,成本高,工作效率也不甚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分体式磁环线圈电感及其制作方法,能够极大地提高电感制作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体式磁环线圈电感,包括:感芯和外壳,所述感芯包括呈大体上的U形的第一半磁环和第二半磁环、以及具有通孔的第一绕线支架和第二绕线支架,所述第一绕线支架和所述第二绕线支架上围绕各自通孔分别绕有线圈,所述第一半磁环的第一臂与所述第二半磁环的第一臂相向地穿入所述第一绕线支架的通孔而紧密对接,所述第一半磁环的第二臂与所述第二半磁环的第二臂相向地穿入所述第二绕线支架的通孔而紧密对接,所述外壳以使所述第一半磁环和所述第二半磁环保持对接成封闭磁环的方式罩住所述感芯。
优选地,所述大体上的U形为缺少了一边的矩形。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内壁分别压紧所述第一半磁环和所述第二半磁环的相反的端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半磁环和所述第二半磁环相接的端面经镜面磨削处理。
优选地,所述第一绕线支架和所述第二绕线支架分别具有引脚插孔,插入所述引脚插孔内的引脚与所述线圈电连接。
一种分体式磁环线圈电感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具有通孔的第一绕线支架和第二绕线支架,分别在所述第一绕线支架和所述第二绕线支架上围绕各自通孔绕制线圈;
b.提供呈大体上的U形的第一半磁环和第二半磁环,将所述第一半磁环的第一臂与所述第二半磁环的第一臂相向地穿入所述第一绕线支架的通孔而紧密对接,将所述第一半磁环的第二臂与所述第二半磁环的第二臂相向地穿入所述第二绕线支架的通孔而紧密对接;和
c.设置外壳,使所述第一半磁环和所述第二半磁环保持对接成封闭磁环。
优选地,所述第一半磁环和所述第二半磁环相接的端面经镜面磨削处理。
优选地,所述步骤c之后还包括在所述外壳内进行灌胶封装。
本发明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根据本发明,具有通孔的第一、二绕线支架上分别绕制有线圈,第一、二半磁环的一组臂相向地穿入第一绕线支架的通孔而紧密对接,第一、二半磁环的另一组臂与相向地穿入第二绕线支架的通孔而紧密对接,从而第一、二半磁环形成封闭磁环,且外壳使第一、二半磁环保持为对接状态,由此而利用两个半磁环与绕制好线圈的支架及外壳组装成了封闭的环状磁环。由于可以预先在绕线支架上绕制好线圈后再形成封闭磁环,相比于以往在封闭磁环上直接绕制线圈的方式,本发明不受封闭式磁环结构的限制,简化了繁琐的手工绕线过程,且不需要复杂的绕线工具,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实施例中的第一、二半磁环对接示意图;
图2为一种实施例中的第一、二半磁环与第一、二绕线支架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仰视装配示意图;
图4为一种实施例中感芯与外壳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侧视装配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7为图6所示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磁环线圈电感,其中将两个半磁环与两个绕制好线圈的绕线支架及外壳组装成具有一个封闭磁环的分体式磁环线圈电感。
请参考图1,一种实施例中,分体式磁环线圈电感的感芯包括两个半磁环:第一半磁环U1和第二半磁环U2。两个半磁环大体上呈U形,具体可以是缺少了一边的矩形,即底部呈直角的结构。第一半磁环U1的第一、二臂分别具有端面1、2,第二半磁环U2的第一、二臂分别具有端面3、4,端面1~4优选分别进行镜面磨削处理,使其表面光滑平整。
请参考图1~图3,感芯还包括配合第一半磁环U1和第二半磁环U2而设置的第一绕线支架L1和第二绕线支架L2,第一绕线支架L1和第二绕线支架L2分别具有通孔,且围绕各自通孔分别绕有线圈。优选地,第一、二绕线支架L1、L2的通孔尺寸与第一、二半磁环U1、U2的相应臂的截面尺寸相当。例如,第一、二半磁环U1、U2的两个臂的截面可以是切去了四个角尖的矩形,而第一、二绕线支架L1、L2的通孔为与之相匹配的形状。组装时,第一半磁环U1的第一臂与第二半磁环U2的第一臂相向地穿入第一绕线支架L1的通孔而对接,对应的光滑端面1、3紧密接触,第一半磁环U1的第二臂与第二半磁环U2的第二臂相向地穿入第二绕线支架L2的通孔而对接,对应的光滑端面2、4紧密接触,从而形成由两个半磁环构成的封闭磁环。
请参考图4~图6,分体式磁环线圈电感还设置有外壳5,优选为方形,外壳5罩住第一、二半磁环和第一、二绕线支架,方形外壳5的两个相应内壁分别紧密接触第一、二半磁环相反的两个外端面7、8(即两个U形封闭的底端面),使第一、二半磁环保持为紧密对接状态。外壳5可以是无底的,从而能方便地从感芯的上方压装至感芯的外围。感芯与外壳5之间可采用灌胶封装。
请参考图2~图7,第一绕线支架L1和第二绕线支架L2还分别接有引脚6,该引脚6与线圈的端子电连接,引脚6与线圈的结合点优选采用浸锡处理。优选地,在第一绕线支架L1和第二绕线支架L2上分别设置有可插引脚的引脚插孔,引脚6插装在引脚插孔内。
一种实施例的分体式磁环线圈电感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步骤S1.提供具有通孔的第一绕线支架L1和第二绕线支架L2,在第一绕线支架L1和第二绕线支架L2上插上引脚。
步骤S2.通过绕线机,分别在第一绕线支架L1和第二绕线支架L2上围绕各自通孔按设定的匝数绕制好线圈,并使线圈的端子与引脚6结合。
步骤S3.提供呈大体上的U形的第一半磁环U1和第二半磁环U2,将第一半磁环U1的第一臂与第二半磁环U2的第一臂相向地穿入第一绕线支架L1的通孔而紧密对接,将第一半磁环U1的第二臂与第二半磁环U2的第二臂相向地穿入第二绕线支架L2的通孔而紧密对接;优选第一、二半磁环的两个臂分别进行了镜面磨削处理。
步骤S4.对第一、二绕线支架L1、L2上的引脚与线圈的结合点进行浸锡处理。
步骤S5.安装外壳5,外壳5的内壁紧密接触第一半磁环U1和第二半磁环U2的端部,使其保持对接成封闭磁环。
步骤S6.在外壳内进行灌胶封装。
本发明方法的优选实施例可参考前述产品实施例的内容来具体实施,此处不赘述。
采用本发明,可以预先在绕线支架上绕制好线圈后再形成封闭磁环,不受封闭式磁环结构的绕线工艺的限制,从而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对于封闭式磁环的“分割”后“重新组装”而产生的磁损失,可通过改善磁性材料和增加线圈的圈数来弥补。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分体式磁环线圈电感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分体式磁环线圈电感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分体式磁环线圈电感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体式磁环线圈电感及其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体式磁环线圈电感及其制作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磁环线圈电感,包括:感芯和外壳,所述感芯包括呈大体上的U形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以及具有通孔的第一绕线支架和第二绕线支架,所述第一绕线支架和所述第二绕线支架上围绕各自通孔分别绕有线圈,所述第一磁体的第一臂与所述第二磁体的第一臂相向地穿入所述第一绕线支架的通孔而紧密对接,所述第一磁体的第二臂与所述第二磁体的第二臂相向地穿入所述第二绕线支架的通孔而紧密对接,所述外壳以使所述第一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