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电路、立体显示设备、显示切换装置及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驱动电路、立体显示设备、显示切换装置及其方法.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842797.X(22)申请日 2014.12.30G02F 1/29(2006.01)G02B 27/22(2006.01)G09G 3/20(2006.01)(71)申请人 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地址 518053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东部工业区东 H-1 栋 101(72)发明人 全宏伟 范海玉 郭福忠 宫晓达(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华奇信诺专利代理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44328代理人 宋建平(54) 发明名称驱动电路、立体显示设备、显示切换装置及其方法(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驱动电路,用于立体显示设。
2、备的分光器件,包括:驱动控制器和驱动发生电路,其中,驱动控制器,用于接收显示模式切换指令,所述显示模式切换指令用于切换立体显示设备的显示模式,并根据所述显示模式切换指令对分光器件进行放电处理,控制驱动发生电路产生切换显示模式所需要的电压。通过本发明有效地缩短了显示模式切换的延时,极大地提升了用户观看体验。(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4页 说明书14页 附图5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503182 A(43)申请公布日 2015.04.08CN 104503182 A1/4 页21.一种驱动电路,用于驱动立体显示设备的分光器件,。
3、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控制器和驱动发生电路,所述驱动控制器,用于接收显示模式切换指令,所述显示模式切换指令用于切换立体显示设备的显示模式,所述驱动控制器根据所述显示模式切换指令对所述分光器件进行放电处理,控制所述驱动发生电路产生显示模式切换所需要的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上方,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设有液晶层和间隙子,所述第一基板上设有多个第一电极,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电极之间均间隔一定距离,所述第二基板上设置有第二电极,所述驱动控制器具体用于 :解析所述显示模式切换指令,当所。
4、述显示模式切换指令为 3D 显示模式切换为 2D 显示模式的切换指令时,控制所述驱动发生电路对各所述第一电极均进行放电,放电完成后,向各所述第一电极施加偏转电压,或者,当所述显示模式切换指令为 2D 显示模式切换为 3D 显示模式的切换指令时,控制所述驱动发生电路对各所述第一电极均进行放电,放电完成后,向各所述第一电极施加驱动电压。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发生电路包括方波发生子电路和切换子电路,所述方波发生子电路用于根据显示模式切换指令产生显示模式切换所需要的电压,所述切换子电路用于根据显示模式切换指令将各所述第一电极电压切换至显示模式切换所需要的电压。4.根。
5、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驱动发生电路对各所述第一电极均进行放电,包括 :当所述第二电极电压为零位电压时,所述切换子电路根据所述方波发生子电路产生的零位电压将各所述第一电极电压切换至零位电压 ;或者,当所述第二电极电压为公共电压时,所述切换子电路根据所述方波发生子电路产生的公共电压将各所述第一电极电压切换至公共电压 ;或者,当所述第二电极电压为公共电压时,所述切换子电路根据所述方波发生子电路产生的零位电压将所述第二电极电压和各所述第一电极切换至零位电压。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器件包括液晶透镜或液晶狭缝光栅。6.一种显示切换。
6、装置,用于切换立体显示设备的显示模式,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立体显示设备的使用状态,并根据所述使用状态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显示模式切换,如果需要进行显示模式切换,则发送显示模式切换指令,驱动电路,用于接收所述显示模式切换指令,并根据所述显示模式切换指令对所述立体显示设备放电,放电完成后,产生显示模式切换所需要的电压。7.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 :驱动控制器和驱动发生电路,所述驱动控制器,用于接收显示模式切换指令,所述显示模式切换指令用于切换立体显示设备的显示模式,并根据所述显示模式切换指令对所述立体显示设备的分光器件进行放电处理,控制所述驱动。
7、发生电路产生显示模式切换所需要的电压。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503182 A2/4 页38.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上方,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设有液晶层和间隙子,所述第一基板上设有多个第一电极,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电极之间均间隔一定距离,所述第二基板上设置有第二电极,所述驱动控制器具体用于 :解析所述显示模式切换指令,当所述显示模式切换指令为 3D 显示模式切换为 2D 显示模式的切换指令时,控制所述驱动发生电路对各所述第一电极均进行放电,放电完成后,向各所述第一电极施加偏转电压,或。
8、者,当所述显示模式切换指令为 2D 显示模式切换为 3D 显示模式的切换指令时,控制所述驱动发生电路对各所述第一电极均进行放电,放电完成后,向各所述第一电极施加驱动电压。9.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发生电路包括方波发生子电路和切换子电路,所述方波发生子电路用于根据显示模式切换指令产生切换显示模式所需要的电压,所述切换子电路用于根据显示模式切换指令将各所述第一电极电压切换至显示模式切换所需要的电压。10.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驱动发生电路对各所述第一电极均进行放电,包括 :当所述第二电极电压为零位电压时,所述切换子电路根据所述方波发生子电。
9、路产生的零位电压将各所述第一电极电压切换至零位电压 ;或者,当所述第二电极电压为公共电压时,所述切换子电路根据所述方波发生子电路产生的公共电压将各所述第一电极电压切换至公共电压 ;或者,当所述第二电极电压为公共电压时,所述切换子电路根据所述方波发生子电路产生的零位电压将所述第二电极电压和各所述第一电极切换至零位电压。11.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立体显示设备的使用状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使用状态,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显示模式切换,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确定模块确定需要进行显示模式切换时发送显示模式切换指令。12.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
10、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状态包括所述立体显示设备的运行环境、用户操作行为和 / 或屏幕显示模式,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 :检测正在运行的3D 应用的 2D/3D 切换方式及当前屏幕的显示模式。13.根据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3D 应用的 2D/3D 切换方式包括 :3D 应用拥有焦点且窗口为非最小化状态时,切换屏幕为 3D 显示模式 ;当 3D 应用退出,失去焦点或者为最小化状态时,切换屏幕为 2D 显示模式 ;或,3D 应用拥有焦点且窗口为非最小化状态的前提下,当用户主动点击应用界面的3D 设置按钮时,切换屏幕为 3D 显示模式 ;当用户主动点击应用界面的 2D 。
11、设置按钮时,切换屏幕为 2D 显示模式 ;当 3D 应用退出,失去焦点或者为最小化状态时,切换屏幕为2D 显示模式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503182 A3/4 页4或,3D 应用启动人脸追踪模块,拥有焦点且窗口为非最小化状态的前提下,当人脸追踪模块识别到用户面部,并且用户处于最佳 3D 显示区域时,切换屏幕为 3D 显示模式 ;当人脸追踪模块识别不到用户面部,或者用户未处于最佳 3D 显示区域时,切换屏幕为 2D 显示模式 ;当 3D 应用退出,失去焦点或者为最小化状态时,切换屏幕为 2D 显示模式。14.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
12、 D应用的 2D/3D 切换方式和当前显示模式,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显示模式切换。15.根据权利要求7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器件包括液晶透镜或液晶狭缝光栅。16.一种立体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1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立体显示模式切换装置。17.一种显示模式切换方法,用于切换立体显示设备的显示模式,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所述立体显示设备的使用状态,并根据所述使用状态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显示模式切换,如果需要进行显示模式切换,则发送显示模式切换指令,接收所述显示模式切换指令,并根据所述显示模式切换指令对所述立体显示设备放电,放电完成后,产生显示模式切换所需要的电压。。
13、18.根据权利要求 17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显示模式切换指令对所述立体显示设备放电,放电完成后产生显示模式切换所需要的驱动电压,具体包括 :解析所述显示模式切换指令,当所述显示模式切换指令为 3D 显示模式切换为 2D 显示模式的切换指令时,对所述立体显示设备的分光器件的各第一电极均进行放电,放电完成后,向各所述第一电极施加偏转电压,或者,当所述显示模式切换指令为 2D 显示模式切换为 3D 显示模式的切换指令时,对所述立体显示设备的分光器件的各第一电极均进行放电,放电完成后,向各所述第一电极施加驱动电压。19.根据权利要求 18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各所述第一电极。
14、均进行放电,包括:当所述立体显示设备的分光器件的第二电极电压为零位电压时,将各所述第一电极电压切换至零位电压 ;或者,当所述立体显示设备的分光器件的第二电极电压为公共电压时,将各所述第一电极电压切换至公共电压 ;或者,当所述立体显示设备的分光器件的第二电极电压为公共电压时,将所述第二电极电压和各所述第一电极切换至零位电压。20.根据权利要求 17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状态包括所述立体显示设备的运行环境、用户操作行为和 / 或屏幕显示模式,所述检测所述立体显示设备的使用状态具体为 :检测正在运行的 3D 应用的 2D/3D 切换方式及当前屏幕的显示模式。21.根据权利要求 20 所述。
1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3D 应用的 2D/3D 切换方式包括 :3D 应用拥有焦点且窗口为非最小化状态时,切换屏幕为 3D 显示模式 ;当 3D 应用退出,失去焦点或者为最小化状态时,切换屏幕为 2D 显示模式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503182 A4/4 页5或,3D 应用拥有焦点且窗口为非最小化状态的前提下,当用户主动点击应用界面的3D 设置按钮时,切换屏幕为 3D 显示模式 ;当用户主动点击应用界面的 2D 设置按钮时,切换屏幕为 2D 显示模式 ;当 3D 应用退出,失去焦点或者为最小化状态时,切换屏幕为2D 显示模式 ;或,3D 应用启动人脸追踪模块,拥有焦点且窗口为非。
16、最小化状态的前提下,当人脸追踪模块识别到用户面部,并且用户处于最佳 3D 显示区域时,切换屏幕为 3D 显示模式 ;当人脸追踪模块识别不到用户面部,或者用户未处于最佳 3D 显示区域时,切换屏幕为 2D 显示模式 ;当 3D 应用退出,失去焦点或者为最小化状态时,切换屏幕为 2D 显示模式。22.根据权利要求 21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使用状态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显示模式切换具体为 :根据所述 3D 应用的 2D/3D 切换方式和当前显示模式,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显示模式切换。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503182 A1/14 页6驱动电路、立体显示设备、显示切换装置及其方法技术领域0。
17、001 本发明涉及立体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驱动电路、立体显示设备、显示切换装置及其方法。背景技术0002 人类是通过右眼和左眼所看到的物体的细微差异来感知物体的深度,从而识别出立体图像的,这种差异被称为视差。立体显示技术就是通过人为的手段来制造人的左右眼的视差,给左、右眼分别送去有视差的两幅图像,使大脑在获取了左右眼看到的不同图像之后,产生观察真实三维物体的感觉。0003 随着人们对液晶材料认识的不断深入,采用液晶材料制成的分光器件,比如,液晶透镜,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应用于立体显示领域。图 1 为现有技术提供的 2D/3D 可切换立体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2D/3D可切换立体显示装置包括显示。
18、设备1和设于显示设备1出光侧的液晶透镜 2 ,显示设备 1 发出的光线经液晶透镜 2 分别进入观看者的左眼和右眼中,实现立体显示。液晶透镜 2 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 21 和第二基板 22 、设置在第一基板 21 与第二基板 22 之间包含有液晶分子 23 的液晶层、以及用于支撑液晶层厚度的间隙子 24 ,间隙子 24 一般采用透明材质制成。第一基板 21 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极 25 ,第二基板 22 上设有第二电极 ( 图中未示出 ),当 2D/3D 可切换立体显示装置用于3D显示时,对多个第一电极25施加驱动电压,第二电极施加公共电压,驱动电压与公共电压之间的电势差,在第一基板 。
19、21 与第二基板 22 之间形成电场,电场驱动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 23 排列而形成呈阵列设置的液晶透镜单元。因此,通过控制各第一电极 25 上的驱动电压,液晶透镜 2 的折射率分布会相应的改变,从而对显示设备 1 的出光进行控制,实现立体显示和 2D/3D 自由切换。当 2D/3D 可切换立体显示装置处于 2D 显示模式时,显示设备 1 发出的光线经过间隙子 24 和间隙子 24 附近的液晶分子 23 时,此时,间隙子 24 的折射率与液晶分子 23 的折射率差较大,光线在间隙子 24 发生折射,当人眼观看液晶透镜 2 时,在间隙子 24 处出现亮点或彩点现象,影响观看者的观看效果和观看舒适度。
20、。0004 现有技术中为消除在2D显示时,在间隙子24处出现的亮点现象 :在2D显示时,驱动电路将各第一电极的驱动电压都切换成偏转电压,其中,偏转电压与第二电极的公共电压之间的压差产生电场使得全部液晶分子 23 发生相同角度的偏转,且偏转后的液晶分子 23 与间隙子 24 之间的折射率差在预设范围内,解决了因液晶分子 23 与间隙子24之间的折射率差较大,光线在间隙子24发生折射,导致间隙子24处出现亮点或彩点现象。0005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当立体显示装置用于显示 2D 图像时,驱动电路将第一电极的驱动电压切换成偏转电压,在切换过程中大约需要1至2分钟,或者当立体显示装置。
21、用于 3D 图像时,驱动电路再将偏转电压切换成驱动电压,在切换过程中大约需要 3 至 4 分钟,因此,在切换过程中,存在切换延迟的问题,影响观看者的正常观看,用说 明 书CN 104503182 A2/14 页7户观看体验不好。发明内容0006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驱动电路、立体显示设备、显示切换装置及其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模式切换过程中切换延时时间过长的问题,能够缩短切换延时,提升用户观看体验。000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电路,用于驱动立体显示设备的分光器件,包括 :驱动控制器和驱动发生电路,0008 所述驱动控制器,用于接收显示模式切换指令,所述显。
22、示模式切换指令用于切换立体显示设备的显示模式,并根据所述显示模式切换指令对所述分光器件进行放电处理,控制所述驱动发生电路产生显示模式切换所需要的电压。0009 可选地,所述分光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上方,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设有液晶层和间隙子所述第一基板上设有多个第一电极,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电极之间均间隔一定距离,所述第二基板上设置有第二电极,所述驱动控制器具体用于 :0010 解析所述显示模式切换指令,0011 当所述显示模式切换指令为 3D 显示模式切换为 2D 显示模式的切换指令时,控制所述驱动发生电路对各所述第一电极均进行放电,放。
23、电完成后,向各所述第一电极施加偏转电压,或者,0012 当所述显示模式切换指令为 2D 显示模式切换为 3D 显示模式的切换指令时,控制所述驱动发生电路对各所述第一电极均进行放电,放电完成后,向各所述第一电极施加驱动电压。0013 可选地,所述驱动发生电路包括方波发生子电路和切换子电路,所述方波发生子电路用于根据显示模式切换指令产生显示模式切换所需要的电压,所述切换子电路用于根据显示模式切换指令将各所述第一电极电压切换至显示模式切换所需要的电压。0014 可选地,所述控制所述驱动发生电路对各所述第一电极均进行放电,包括 :0015 当所述第二电极电压为零位电压时,所述切换子电路根据所述方波发生。
24、子电路产生的零位电压将各所述第一电极电压切换至零位电压 ;或者,0016 当所述第二电极电压为公共电压时,所述切换子电路根据所述方波发生子电路产生的公共电压将各所述第一电极电压切换至公共电压 ;或者,0017 当所述第二电极电压为公共电压时,所述切换子电路根据所述方波发生子电路产生的零位电压将所述第二电极电压和各所述第一电极切换至零位电压。0018 可选地,所述分光器件包括液晶透镜或液晶狭缝光栅。0019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切换装置,用于切换立体显示设备的显示模式,包括:0020 处理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立体显示设备的使用状态,并根据所述使用状态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显示模式切换,如果需要进行显。
25、示模式切换,则发送显示模式切换指令,0021 驱动电路,用于接收所述显示模式切换指令,并根据所述显示模式切换指令对所述立体显示设备放电,放电完成后,产生显示模式切换所需要的电压。说 明 书CN 104503182 A3/14 页80022 可选地,所述驱动电路包括 :驱动控制器和驱动发生电路,所述驱动控制器,用于接收显示模式切换指令,所述显示模式切换指令用于切换立体显示设备的显示模式,并根据所述显示模式切换指令对所述立体显示设备的分光器件进行放电处理,控制所述驱动发生电路产生显示模式切换所需要的电压。0023 可选地,所述分光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上。
26、方,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设有液晶层和间隙子所述第一基板上设有多个第一电极,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电极之间均间隔一定距离,所述第二基板上设置有第二电极,所述驱动控制器具体用于 :0024 解析所述显示模式切换指令,0025 当所述显示模式切换指令为 3D 显示模式切换为 2D 显示模式的切换指令时,控制所述驱动发生电路对各所述第一电极均进行放电,放电完成后,向各所述第一电极施加偏转电压,或者,0026 当所述显示模式切换指令为 2D 显示模式切换为 3D 显示模式的切换指令时,控制所述驱动发生电路对各所述第一电极均进行放电,放电完成后,向各所述第一电极施加驱动电压。0027 可选地,所述。
27、驱动发生电路包括方波发生子电路和切换子电路,所述方波发生子电路用于根据显示模式切换指令产生切换显示模式所需要的电压,所述切换子电路用于根据显示模式切换指令将各所述第一电极电压切换至显示模式切换所需要的电压。0028 可选地,所述控制所述驱动发生电路对各所述第一电极均进行放电,包括 :0029 当所述第二电极电压为零位电压时,所述切换子电路根据所述方波发生子电路产生的零位电压将各所述第一电极电压切换至零位电压 ;或者,0030 当所述第二电极电压为公共电压时,所述切换子电路根据所述方波发生子电路产生的公共电压将各所述第一电极电压切换至公共电压 ;或者,0031 当所述第二电极电压为公共电压时,所。
28、述切换子电路根据所述方波发生子电路产生的零位电压将所述第二电极电压和各所述第一电极切换至零位电压。0032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包括 :0033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立体显示设备的使用状态,0034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使用状态,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显示模式切换,0035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确定模块确定需要进行显示模式切换时,发送显示模式切换指令。0036 可选地,所述使用状态包括所述立体显示设备的运行环境、用户操作行为和 / 或屏幕显示模式,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 :检测正在运行的 3D 应用的 2D/3D 切换方式及当前屏幕的显示模式。0037 可选地,所述 3D 应用的 2D/3D 切。
29、换方式包括 :0038 3D 应用拥有焦点且窗口为非最小化状态时,切换屏幕为 3D 显示模式 ;当 3D 应用退出,失去焦点或者为最小化状态时,切换屏幕为 2D 显示模式 ;0039 或,0040 3D 应用拥有焦点且窗口为非最小化状态的前提下,当用户主动点击应用界面的3D 设置按钮时,切换屏幕为 3D 显示模式 ;当用户主动点击应用界面的 2D 设置按钮说 明 书CN 104503182 A4/14 页9时,切换屏幕为 2D 显示模式 ;当 3D 应用退出,失去焦点或者为最小化状态时,切换屏幕为2D 显示模式 ;0041 或,0042 3D 应用启动人脸追踪模块,拥有焦点且窗口为非最小化状态。
30、的前提下,当人脸追踪模块识别到用户面部,并且用户处于最佳 3D 显示区域时,切换屏幕为 3D 显示模式 ;当人脸追踪模块识别不到用户面部,或者用户未处于最佳3D显示区域时,切换屏幕为2D显示模式 ;当 3D 应用退出,失去焦点或者为最小化状态时,切换屏幕为 2D 显示模式。0043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 3D 应用的 2D/3D 切换方式和当前显示模式,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显示模式切换。0044 可选地,所述分光器件包括液晶透镜或液晶狭缝光栅。0045 本发明实施提供一种立体显示设备,包括如上述所述的任一立体显示模式切换装置。0046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式切换方法,用于。
31、切换立体显示设备的显示模式,包括 :0047 检测所述立体显示设备的使用状态,并根据所述使用状态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显示模式切换,如果需要进行显示模式切换,则发送显示模式切换指令,0048 接收所述显示模式切换指令,并根据所述显示模式切换指令对所述立体显示设备放电,放电完成后,产生显示模式切换所需要的电压。0049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显示模式切换指令对所述立体显示设备放电,放电完成后产生显示模式切换所需要的驱动电压,具体包括 :0050 解析所述显示模式切换指令,0051 当所述显示模式切换指令为 3D 显示模式切换为 2D 显示模式的切换指令时,对所述立体显示设备的分光器件的各第一电极均进行放。
32、电,放电完成后,向各所述第一电极施加偏转电压,或者,0052 当所述显示模式切换指令为 2D 显示模式切换为 3D 显示模式的切换指令时,对所述立体显示设备的分光器件的各第一电极均进行放电,放电完成后,向各所述第一电极施加驱动电压。0053 可选地,所述对各所述第一电极均进行放电,包括 :0054 当所述立体显示设备的分光器件的第二电极电压为零位电压时,将各所述第一电极电压切换至零位电压 ;或者,0055 当所述立体显示设备的分光器件的第二电极电压为公共电压时,将各所述第一电极电压切换至公共电压 ;或者,0056 当所述立体显示设备的分光器件的第二电极电压为公共电压时,将所述第二电极电压和各所。
33、述第一电极切换至零位电压。0057 可选地,所述使用状态包括所述立体显示设备的运行环境、用户操作行为和 / 或屏幕显示模式,所述检测所述立体显示设备的使用状态具体为 :检测正在运行的 3D 应用的2D/3D 切换方式及当前屏幕的显示模式。0058 可选地,所述 3D 应用的 2D/3D 切换方式包括 :0059 3D 应用拥有焦点且窗口为非最小化状态时,切换屏幕为 3D 显示模式 ;当 3D 应用说 明 书CN 104503182 A5/14 页10退出,失去焦点或者为最小化状态时,切换屏幕为 2D 显示模式 ;0060 或,0061 3D 应用拥有焦点且窗口为非最小化状态的前提下,当用户主动。
34、点击应用界面的3D 设置按钮时,切换屏幕为 3D 显示模式 ;当用户主动点击应用界面的 2D 设置按钮时,切换屏幕为 2D 显示模式 ;当 3D 应用退出,失去焦点或者为最小化状态时,切换屏幕为2D 显示模式 ;0062 或,0063 3D 应用启动人脸追踪模块,拥有焦点且窗口为非最小化状态的前提下,当人脸追踪模块识别到用户面部,并且用户处于最佳 3D 显示区域时,切换屏幕为 3D 显示模式 ;当人脸追踪模块识别不到用户面部,或者用户未处于最佳3D显示区域时,切换屏幕为2D显示模式 ;当 3D 应用退出,失去焦点或者为最小化状态时,切换屏幕为 2D 显示模式。0064 可选地,根据所述使用状态。
35、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显示模式切换具体为 :根据所述 3D应用的 2D/3D 切换方式和当前显示模式,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显示模式切换。0065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检测立体显示设备的使用状态,并根据所述使用状态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显示模式切换,在需要进行显示模式切换时发送显示模式切换指令,并根据显示模式切换指令对分光器件进行放电处理,控制产生切换显示模式所需要的电压,完成显示模式切换,有效地缩短了显示模式切换的延时,极大地提升了用户观看体验。附图说明0066 图 1 为现有技术提供的 2D/3D 可切换立体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0067 图 2 为立体显示设备的分光器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68 图 。
36、3 为本发明实施例驱动电路结构示意图 ;0069 图 4 为将各第一电极的偏转电压放电至零位电压后施加驱动电压的电压变化示意图 ;0070 图 5 为将各第一电极的偏转电压放电至公共电压后施加驱动电压的电压变化示意图 ;0071 图 6 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切换装置结构示意图 ;0072 图 7 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切换方法示意图 ;0073 图 8 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007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0075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虽然在装置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同于装置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0076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立体显示设备的分光器件的工作原理进行简单说明。0077 图 2 为立体显示设备的分光器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 2 所示,分光器件 2 包括说 明 书CN 10450318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