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1899209 上传时间:2018-07-23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80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19839.0

申请日:

2014.12.02

公开号:

CN104534732A

公开日:

2015.04.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5B 29/00申请日:20141202|||公开

IPC分类号:

F25B29/00; F25B13/00; F25B47/02; F25B41/04; F25B41/06

主分类号:

F25B29/00

申请人: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振坤

地址:

528311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美的工业城东区制冷综合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代理人:

贾玉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换向组件、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闪蒸器、第一流路、第二流路、旁通回路、用于打开或关闭旁通回路的控制组件。压缩机具有补气口。闪蒸器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气体出口,气体出口与补气口之间通过补气管始终连通。第一流路上串联有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流路上串联有具有流量调节功能的节流组件。旁通回路的两端分别与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相连。控制组件被构造成在打开旁通回路时为节流元件。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在制冷制热时压缩机的喷气无运行条件的限制,有效的解决除霜时候的回液问题,保证制冷低负荷需求时的节能。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回气口和补气口;
换向组件,所述换向组件具有第一阀口至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和 所述第三阀口中的其中一个连通,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三阀口中的另一 个连通,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排气口相连,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回气口相连;
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阀口相连,所述室内 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阀口相连;
闪蒸器,所述闪蒸器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与所述补气 口之间通过补气管始终连通;
第一流路,所述第一流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接口相连, 所述第一流路上串联有第一电子膨胀阀;
第二流路,所述第二流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 所述第二流路上串联有具有流量调节功能的节流组件;
旁通回路,所述旁通回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和所述室内换热器的 第二端相连;
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旁通回路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被构造成在打开所述旁通回 路时为节流元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组件为第二电子膨胀阀。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组件为串联的毛细管和双向 电磁阀或者所述节流组件为串联的第一节流阀和双向电磁阀。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为串联的毛细管和单向 电磁阀或者所述控制组件为串联的第二节流阀和单向电磁阀。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为第三电子膨胀阀。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组件为四通阀。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管路至第五管路,所述第 一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口 相连,所述第三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口相连,所述第四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室内换 热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二端通过第一三通管相连, 所述第三管路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管路的第二端通过第二三通管相连,所述第五管路的两 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通管和所述第二三通管相连,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串联在所述第二管 路上,所述节流组件串联在所述第三管路上,所述控制组件串联在所述第五管路上。

说明书

说明书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由于变频空调技术的普及,目前市面上的空调器制冷制热最大能力相比较于几年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空调器负荷调节范围也相应的得到了拓宽。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需求也相应的提高了,空调器最大能力的需求也在提高,更主要的是全球能源消耗,作为耗能大户的空调行业,节能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一般节能直观的是能效的提高,而间接的材料成本下降其实也是一节能方面。综合这两方面,喷气技术能在材料成本增加不多,可较大提高最大能力,同时使能效获得一定提升。
目前行业喷气技术主要受限于可靠性,大多使用在低温环境下,且都会在补气回路上增加阀门(如单向电磁阀等)来控制,从而在制冷时候关闭补气,同时实现避免制热除霜时候的回液问题,提高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器,在制冷制热时压缩机的喷气无运行条件的限制,能够有效的解决除霜时候的回液问题,还能够保证制冷低负荷需求时的节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回气口和补气口;换向组件,所述换向组件具有第一阀口至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三阀口中的其中一个连通,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三阀口中的另一个连通,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排气口相连,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回气口相连;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阀口相连,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阀口相连;闪蒸器,所述闪蒸器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与所述补气口之间通过补气管始终连通;第一流路,所述第一流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接口相连,所述第一流路上串联有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流路,所述第二流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流路上串联有具有流量调节功能的节流组件;旁通回路,所述旁通回路的两端分别与 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和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旁通回路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被构造成在打开所述旁通回路时为节流元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能够实现制热制冷全工况运行,在制冷制热时压缩机的喷气无运行条件的限制,同时也能够有效的解决除霜时候的回液问题,还能够保证制冷低负荷需求时的节能。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节流组件为第二电子膨胀阀。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示例中,所述节流组件为串联的毛细管和双向电磁阀或者所述节流组件为串联的第一节流阀和双向电磁阀。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控制组件为串联的毛细管和单向电磁阀或者所述控制组件为串联的第二节流阀和单向电磁阀。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示例中,所述控制组件为第三电子膨胀阀。
优选地,所述换向组件为四通阀。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空调器还包括第一管路至第五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所述第三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口相连,所述第四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二端通过第一三通管相连,所述第三管路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管路的第二端通过第二三通管相连,所述第五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通管和所述第二三通管相连,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串联在所述第二管路上,所述节流组件串联在所述第三管路上,所述控制组件串联在所述第五管路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制冷时的流路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制热时的流路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处于除霜模式一、低负荷节能模式一、制冷卸载模式时的流路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处于除霜模式二、低负荷节能模式二时的流路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其中节流组件为串联的双向电磁阀和节流阀。
附图标记:
空调器100、
压缩机1、排气口a、回气口b、补气口c、
换向组件2、第一阀口d、第二阀口e、第三阀口f、第四阀口g、
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4、
闪蒸器5、第一接口h、第二接口i、气体出口j、
第一电子膨胀阀6、节流组件7、第一节流阀70、双向电磁阀71、
控制组件8、第二节流阀80、单向电磁阀81、
第一管路9、第二管路10、第三管路11、第四管路12、第五管路13、
第一三通管14、第二三通管15、室内外截止阀16、补气管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5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其中空调器100具有制冷模式、制热模式、除霜模式一、除霜模式二、低负荷节能模式一、低负荷节能模式二、制冷卸载模式。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包括:压缩机1、换向组件2、室外换热器3、室内换热器4、闪蒸器5、第一流路、第二流路、旁通回路和控制组件8。其中压缩机1具有排气口a、回气口b和补气口c,也就是说,压缩机1为喷气压缩机,需要 进行说明的是,喷气压缩机1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等均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详细描述。
换向组件2具有第一阀口d、第二阀口e、第三阀口f和第四阀口g,第一阀口d与第二阀口e和第三阀口f中的其中一个连通,第四阀口g与第二阀口e和第三阀口f中的另一个连通,第一阀口d与排气口a相连,第四阀口g与回气口b相连,也就是说,当第一阀口d与第二阀口e连通时,第三阀口f与第四阀口g连通。当第一阀口d与第三阀口f连通时,则第二阀口e与第四阀口g连通。
室外换热器3的第一端与第二阀口e相连,室内换热器4的第一端与第三阀口f相连。闪蒸器5包括第一接口h、第二接口i和气体出口j,气体出口j与补气口c之间通过补气管17始终连通,需要进行说明的是,闪蒸器5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等已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气体出口j和补气口c之间通过补气管17始终连通,指的是补气管17上无任何阀门、以及机械或者电子控制装置。
第一流路的两端分别与室外换热器3的第二端和第一接口h相连,第一流路上串联有第一电子膨胀阀6,其中,第一电子膨胀阀6的开度可调,从而使得第一电子膨胀阀6不仅可以打开或关闭第一流路,同时在第一流路流通冷媒时可以对冷媒起到节流降压的作用,且还可以调节冷媒的流量。
第二流路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接口i和室内换热器4的第二端相连,第二流路上串联有具有流量调节功能的节流组件7,也就是说,节流组件7不仅可以打开或关闭第二流路,同时在第二流路流通冷媒时节流组件7可以对冷媒起到节流降压的作用,且还可以调节冷媒的流量。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如图1-图4所示,节流组件7为第二电子膨胀阀。在本发明的另一些示例中,节流组件7为串联的毛细管和双向电磁阀71或者节流组件7为串联的第一节流阀70和双向电磁阀71(如图5所示),在该示例中,通过设有双向电磁阀71,可以避免冷媒的倒流。
旁通回路的两端分别与室外换热器3的第二端和室内换热器4的第二端相连。控制组件8用于打开或关闭旁通回路,控制组件8被构造成在打开旁通回路时为节流元件,也就是说,当旁通回路打开时,控制组件8对流经旁通回路的冷媒起到节流降压的作用。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控制组件8为串联的毛细管和单向电磁阀81,或者控制组件8为串联的第二节流阀80和单向电磁阀81(如图1-图5所示)。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控制组件8还可以为第三电子膨胀阀。
可以理解的是,空调器100还包括变频控制器(图未示出),变频控制器与压缩机1、换向组件2、节流组件7、第一电子膨胀阀6和控制组件8相连以控制压缩机1、换向组件2、节流组件7、第一电子膨胀阀6和控制组件8的工作状态。
下面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几种工作模式进行叙述:
制冷模式:两个并行循环,如图1所示,高温高压气体冷媒由压缩机1的排气口a经换向组件2进入室外换热器3换热,换热完成后冷凝成液态冷媒。液态冷媒经过第一流路上的第一电子膨胀阀6实现一次节流成中温中压状态的冷媒,中温中压的冷媒经过第一接口h进入到闪蒸器5中分离成两路:
第一路:液态冷媒经过第二流路上的节流组件7进行二次节流为低温低压状态然后进入室内换热器4进行换热,换热完成后蒸发为气体并经过换向组件2回到压缩机1的回气口b,之后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排出进入下一循环。
第二路:由闪蒸器5中分离出来的气体直接经过补气管17到达压缩机1的补气口c,进行喷气,与第一路进入回气口b被压缩到一定程度的气体混合再进行压缩后排出,进入下一循环。此模式下控制组件8控制旁通回路关闭,因此旁通回路无冷媒循环。此时需要配合控制第一电子膨胀阀6与节流组件7的开度为制冷开度。
制热模式:两个并列循环,如图2所示。高温高压气体冷媒由压缩机1的排气口a经换向组件2进入室内换热器4进行换热,换热完成后冷媒冷凝成液态冷媒,液态冷媒流入第二流路并经节流组件7进行第一次节流成中温中压状态。中温中压状态的冷媒经过第二接口i进入到闪蒸器5中进行分离成两路。
第一路:液态冷媒经过第一流路上的第一电子膨胀阀6进行第二次节流为低温低压状态,低温低压状态的冷媒进入到室外换热器3中进行换热,换热完成后蒸发成气体,该气体经过换向组件2回到压缩机1的回气口b,之后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排出进入下一循环。
第二路:由闪蒸器5中分离出来的气体直接经过补气管17到达压缩机1的补气口c,进行喷气,与第一路进入回气口b被压缩到一定程度的气体混合再进行压缩后排出,进入下一循环。此模式下控制组件8控制旁通回路关闭,因此旁通回路无冷媒循环,此时需要配合控制第一电子膨胀阀6与节流组件7的开度为制热开度。
除霜模式一:三个并行循环,如图3所示,高温高压气体冷媒由压缩机1的排气口a经换向组件2进入室外换热器3换热,换热完成后冷凝成液态冷媒。从室外换热器3排出的液态冷媒分成两路:第一路经过第一流路上的第一电子膨胀阀6实现一次节流成中温中压状态的冷媒,中温中压的冷媒经过第一接口h进入到闪蒸器5中进行分离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冷媒经过第二流路上的节流组件7进行二次节流为低温低压状态然后进入室内换热器4进行换热,换热完成后蒸发为气体并经过换向组件2回到压缩机1的回气口b,之后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排出进入下一循环。
第二部分由闪蒸器5中分离出来的气体冷媒直接经过补气管17到达压缩机1的补气口c,进行喷气,与第一部分进入回气口b被压缩到一定程度的气体混合再进行压缩后排出,进入下一循环。
从室外换热器3排出的液态冷媒分出的第二路经过旁通回路上的控制组件8的节流后,进入到室内换热器4中进行换热,换热完后蒸发成气体并经过换向组件2回到压缩机1回气口b,之后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排出进入下一循环。此模式下,控制组件8控制旁通回路打开,旁通回路看成第三路循环,此时需要配合控制第一电子膨胀阀6与节流组件7的开度为化霜开度。
除霜模式二:一路循环,如图4所示。高温高压气体冷媒由压缩机1的排气口a经换向组件2进入室外换热器3换热,换热完成后冷凝成液态冷媒。从室外换热器3排出的液态冷媒经过旁通回路上的控制组件8的节流后,进入到室内换热器4中进行换热,换热完后蒸发成气体并经过换向组件2回到压缩机1回气口b,之后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排出进入下一循环。此模式下,控制组件8控制旁通回路打开,旁通回路畅通,另外在该模式下,第一电子膨胀阀6和节流组件7的开度为零或者很小,相对旁通回路而言流量忽略,近似看成截止。
低负荷节能模式一:见图3。工作流程实现与除霜模式一相同,不同点为需配合变频控制器,压缩机1的频率为低频,第一电子膨胀阀6和节流组件7的开度控制为低负荷节能模式开度。
低负荷节能模式二:见图4。工作流程实现与除霜模式二相同,不同点为需配合变频控制器,压缩机1的频率为低频,第一电子膨胀阀6和节流组件7的开度控制为低负荷节能模式开度。
制冷卸载模式:三个并联循环,见图3。当系统负荷过高,运行压力与电流过大时,威胁到了系统可靠性,通过合理的选择控制组件8,开启旁通回路上的控制组件8进行卸载,由能较快平衡系统压力,无需停机,达到保护系统的目的。制冷剂流向跟除霜模式一相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由于压缩机1的补气口c与闪蒸器5的气体出口j之间通过补气管17始终连通,因此该空调器100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时是始终开启喷气, 不再针对某一特殊条件开启。同时通过设有旁通回路,旁通回路上设有控制组件8,在除霜模式一和除霜模式二时,通过控制控制组件8开启以及第一电子膨胀阀6和节流组件7的开度,实现快速化霜与避免补气口c的回液,达到提高舒适性与可靠性的目的。且该空调器100采用喷气方案不仅可以提高制冷制热最大能力,同时通过旁通回路的开启与第一电子膨胀阀6和节流组件7的开度的配合控制,可以极大限度保证低频低负荷时候的需求,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简言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能够实现制热制冷全工况运行,在制冷制热时压缩机1的喷气无运行条件的限制,同时也能够有效的解决除霜时候的回液问题,还能够保证制冷低负荷需求时的节能。
如图1-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换向组件2为四通阀,从而使得空调器100的结构简单。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换向组件2的结构不限于此,换向组件2还可以包括第一管道至第四管道,第一管道至第四管道依次首尾相连,第一管道上串联有第一电磁阀,第二管道上串联有第二电磁阀,第三管道上串联有第三电磁阀,第四管道上串联有第四电磁阀,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连接处限定出第一阀口d,第一管道和第四管道的连接处限定出第二阀口e,第四管道和第三管道的连接处限定出第四阀口g,第三管道和第二管道的连接处限定出第三阀口f,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同时开启或关闭,第二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同时开启或关闭。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空调器100还包括第一管路9至第五管路13,第一管路9的第一端与室外换热器3的第二端相连,第二管路10的第一端与第一接口h相连,第三管路11的第一端与第二接口i相连,第四管路12的第一端与室内换热器4的第二端相连,第一管路9的第二端和第二管路10的第二端通过第一三通管14相连,第三管路11的第二端和第四管路12的第二端通过第二三通管15相连,第五管路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三通管14和第二三通管15相连,第一电子膨胀阀6串联在第二管路10上,节流组件7串联在第三管路11上,控制组件8串联在第五管路13上。
由此第一管路9和第二管路10限定出第一流路,第三管路11和第四管路12限定出第二流路,第一管路9、第五管路13和第四管路12限定出旁通回路。从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结构简单。
下面参考图1-图4对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空调器100进行详细描述,在该实施例中,换向组件2为四通阀,空调器100包括第一管路9至第五管路13,且第一管路9和第二管路10限定出第一流路,第三管路11和第四管路12限定出第二流路,第一管路9、第五管路13和第四管路12限定出旁通回路,节流组件7为第二电子膨胀阀,控制组件8为 串联的第二节流阀80和单向电磁阀81,第一电子膨胀阀6串联在第二管路10上,节流组件7串联在第三管路11上,控制组件8串联在第五管路13上。同时空调器100的室内机和室外机通过室内外截止阀16相连。
制冷模式:两个并行循环,见图1。高温高压气体由压缩机1的排气口a→经四通阀2→进入室外换热器3换热→换热完成后冷凝成液体先流经第一三通管14→接着过第一电子膨胀阀6实现一次节流为中温中压状态→一次节流完成进入闪蒸器5进行气液分离成两路→第一路:液体过第二电子膨胀阀7进行二次节流为低温低压状态→先后流经第二三通管15→室内外截止阀16→进入室内换热器4进行换热→换热完成后蒸发为气体由室内外截止阀16流出→经四通阀2→回到压缩机1回气口b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排出进入下一循环;第二路:由闪蒸器5中分离出来的气体直接经过补气管17→到达压缩机1的补气口c,进行喷气,与第一路进入回气口b被压缩到一定程度的气体混合再进行压缩后排出,进入下一循环。此模式下单向电磁阀81为截止状态,因此旁通回路无冷媒循环。此时需要配合控制第一电子膨胀阀6与第二电子膨胀阀7的开度为制冷开度。
制热模式:两个并行循环,见图2。高温高压气体由压缩机1的排气口a→经四通阀2→室内外截止阀16→进入室内换热器4进行换热→换热完成后冷凝成液体由室内外截止阀16流出→经第二三通管15→过第二电子膨胀阀7进行一次节流为中温中压状态→一次节流完成进入闪蒸器5进行气液分离成两路→第一路:液体过第一电子膨胀阀6进行二次节流为低温低压状态→经第一三通管14→进入室外换热器3进行换热→换热完成后蒸发为气体并经四通阀2→回到压缩机1回气口b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排出进入下一循环;第二路:由闪蒸器5中分离出来的气体直接经过补气管17→到达压缩机1的补气口c,进行喷气,与第一路进入回气口b被压缩到一定程度的气体混合再进行压缩后排出,进入下一循环。此模式下单向电磁阀81为截止状态,因此旁通回路无冷媒循环。此时需要配合控制第一电子膨胀阀6与第二电子膨胀阀7的开度为制热开度。
除霜模式一:三个并行循环,见图3。高温高压气体由压缩机1的排气口a→经四通阀2→进入室外换热器3换热→换热完成后冷凝成液体流经第一三通管14分成两路(为方便后面叙述,此处分成的两路分别用第一路,第三路代替)→第一路过第一电子膨胀阀6实现一次节流为中温中压状态→一次节流完成进入闪蒸器5进行气液分离再成两路→第一路:液体过第二电子膨胀阀7进行二次节流为低温低压状态→与第三路在第二三通管15处汇合→经室内外截止阀16→进入室内换热器4进行换热→换热完成后由室内外截止阀16流出→ 经四通阀2→回到压缩机1回气口b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排出进入下一循环;第二路:由闪蒸器5中分离出来的气体直接经过补气管17→到达压缩机1的补气口c,进行喷气,与第一路进入回气口b被压缩到一定程度的气体混合再进行压缩后排出,进入下一循环。第三路:在室外换热器3中换热完成后冷凝成液体→流经第一三通管14分出的第三路流经单向电磁阀81→第二节流阀80→与第一路在第二三通管15处汇合→经室内外截止阀16→进入室内换热器4进行换热→换热完成后蒸发为气体由室内外截止阀16流出→经四通阀2→回到压缩机1回气口b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排出进入下一循环。此模式下单向电磁阀81为开启状态,旁通回路看成形成第三路循环。此时需要配合控制第一电子膨胀阀6与第二电子膨胀阀7的开度为化霜开度。
除霜模式二:一路循环,见图4。高温高压气体由压缩机1的排气口a→经四通阀2→进入室外换热器3换热→换热完成后冷凝成液体流经第一三通管14→过单向电磁阀81→第二节流阀80→之后先后流经第二三通管15→室内外截止阀16→进入室内换热器4进行换热→再由室内外截止阀16流出→经四通阀2→回到压缩机1回气口b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排出进入下一循环。此模式下单向电磁阀81为开启状态,旁通回路畅通。另外此时第一电子膨胀阀6与第二电子膨胀阀7开度为零或很小,相对旁通回路而言流量忽略,近似看成截止。
低负荷节能模式一:见图3。工作流程实现与除霜模式三相同,不同点为需配合变频控制器,压缩机1的频率为低频,第一电子膨胀阀6与第二电子膨胀阀7的开度控制为低负荷节能模式开度。
低负荷节能模式二:见图4。工作流程实现与除霜模式二相同,不同点为需配合变频控制器,压缩机1的频率为低频,第一电子膨胀阀6与第二电子膨胀阀7的开度控制为低负荷节能模式开度。此模式下将第二节流阀80更改为电子膨胀阀效果更明显,需配套更改控制部分。
制冷卸载模式:三个并联循环,见图3。当系统负荷过高,运行压力与电流过大时,威胁到了系统可靠性,通过合理的选择第二节流阀80,开启旁通回路上的单向电磁阀81进行卸载,由能较快平衡系统压力,无需停机,达到保护系统的目的。制冷剂流向跟除霜模式一相同。
下面对当节流组件7为串联的第一节流阀70和双向电磁阀71时,节流组件7在不同模式的运行状态进行描述。
制冷模式、制热模式、除霜模式一、低负荷节能模式一和制冷卸载模式时,双向电磁阀71分别处于打开状态,在除霜模式二和低负荷节能模式二时,双向电磁阀71处于关闭状态。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空调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空调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空调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调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调器.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换向组件、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闪蒸器、第一流路、第二流路、旁通回路、用于打开或关闭旁通回路的控制组件。压缩机具有补气口。闪蒸器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气体出口,气体出口与补气口之间通过补气管始终连通。第一流路上串联有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流路上串联有具有流量调节功能的节流组件。旁通回路的两端分别与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相连。控制组件被构造成在打开旁通回路时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制冷或冷却;加热和制冷的联合系统;热泵系统;冰的制造或储存;气体的液化或固化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