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浆粕预处理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纤维素浆粕预处理设备.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578436.9(22)申请日 2014.10.24D21H 23/04(2006.01)B01F 7/28(2006.01)B01F 15/02(2006.01)(71)申请人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地址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延静里中街3号(72)发明人金云峰 孙玉山 徐纪刚 赵庆章徐鸣风 骆强(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代理人王明霞(54) 发明名称纤维素浆粕预处理设备(57) 摘要本发明提供纤维素浆粕预处理设备,包括立式搅拌釜,釜体上方设有一釜盖,釜盖上设有电机,搅拌轴与电机连接,搅拌。
2、轴伸入釜体内,搅拌轴上设有搅拌桨,所述釜体内搅拌桨上方设有一多孔压板,多孔压板设有一中心通孔,搅拌轴穿过中心通孔设置,所述多孔压板与釜体截面相配合设置,所述多孔压板上设有多个孔,所述多孔压板可在釜体内上下移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多孔压板能完成把浆粕压到溶剂里的工艺要求,浆粕浸渍溶剂溶胀、混合和碎浆、在一个釜内完成,节约设备投资和节约工程投入,节约制造、能耗及管理费用,缩短了纤维素浆粕预处理工艺流程。(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04827 A(43)申请公布日 2015.03.。
3、11CN 104404827 A1/2页21.纤维素浆粕预处理设备,包括立式搅拌釜,釜体上方设有一釜盖,釜盖上设有电机,搅拌轴与电机连接,搅拌轴伸入釜体内,搅拌轴上设有搅拌桨,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内搅拌桨上方设有一可在釜体内上下移动的多孔压板,多孔压板设有一中心通孔,搅拌轴穿过中心通孔设置,所述多孔压板与釜体截面相配合设置,所述多孔压板上设有多个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素浆粕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多孔压板上侧设有用于带动多孔压板上下移动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下端与多孔压板上侧相连接,定位装置上端与釜盖或釜体上端可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定位装置为拉杆,搅拌釜的釜盖上设有拉杆孔,拉杆穿。
4、过拉杆孔并与釜盖可活动连接;更优选的,多孔压板上侧设有多个与搅拌轴平行的拉杆,拉杆围绕搅拌轴均布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素浆粕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拉杆上设有多个垂直于拉杆的定位孔,拉杆通过穿过定位孔的销轴与釜盖连接,所述销轴的长度大于拉杆孔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纤维素浆粕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侧壁设有进料管,进料管的一端与釜体侧壁的进料口相连接,进料管的另一端斜向上延伸,进料口设置在搅拌桨叶与釜盖之间的釜体侧壁上,进料口上端与釜盖之间设有容纳多孔压板的间距。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纤维素浆粕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压板停留固定在第一位置或第。
5、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位于进料口上端与釜盖之间,所述第二位置位于进料口下端与搅拌桨叶上方之间;优选的,多孔压板分别通过拉杆上的第一定位孔或第二定位孔停留固定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第一定位孔与多孔压板间的距离小于等于进料口上端与釜盖之间的距离,第二定位孔与多孔压板间的距离大于等于进料口下端与釜盖间的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纤维素浆粕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压板停留固定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位于进料口上端与釜盖之间,所述第二位置位于进料口下端与搅拌桨叶上方之间,所述第三位置位于第二位置下方与搅拌桨叶上方之间;优选的,多孔压板分别通过拉杆上的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或。
6、定位凸台停留固定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第一定位孔与多孔压板间的距离小于等于进料口上端与釜盖之间的距离,第二定位孔与多孔压板间的距离大于等于进料口下端与釜盖间的距离,拉杆上端还设有定位凸台,定位凸台为宽度大于拉杆孔的直径的凸起,定位凸台位于第二定位孔上方,所述定位凸台与多孔压板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搅拌桨叶最上端与釜盖间的距离。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纤维素浆粕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设有桨叶,桨叶近轴端与搅拌轴连接,桨叶的远轴端设有片状动刀,动刀的一个侧边靠近釜体侧壁且与釜体侧壁不接触;优选的,所述动刀的一个侧边与釜体侧壁之间等间距设置;更优选的,所述动刀为长条形片状,动刀平行于。
7、搅拌轴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纤维素浆粕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设有多层桨叶,多层桨叶层与层之间相互交错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纤维素浆粕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釜底部设有倒锥形釜底,锥顶设有出料口,最下层桨叶上端位于釜体内部设有动刀,最下层桨叶下端位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04827 A2/2页3于釜底内部设有第一侧边,第一侧边上端与动刀下端相连接,第一侧边靠近釜底壁且与釜底壁不接触;优选的,所述最下层桨叶还设有第二侧边,第二侧边一端与旋转轴连接,第二侧边另一端与第一侧边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二侧边下方安装有立刀,所述立刀的上端与第二侧边连接,立刀的下端朝向。
8、搅拌轴倾斜。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纤维素浆粕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釜釜体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挡条,所述挡条平行于搅拌轴设置,挡条的上端与最上层桨叶的动刀上端齐平,挡条的下端与最下层桨叶的动刀下端齐平,挡条与动刀刀刃之间相互靠近且不接触。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04827 A1/5页4纤维素浆粕预处理设备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物料混合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纤维素浆粕预处理设备,用于纤维素浆粕浸渍溶剂、溶胀、碎浆和混合,特别适于但不仅限于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Lyocell)中的纤维素浆粕的预处理。背景技术0002 粘胶纤维的生产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它的存在一定程度上。
9、满足了人类社会发展差别化纤维的需求,但由于其生产工艺中需使用大量对环境有害的化学品(如CS2,NaOH,ZnSO4,H2SO4等),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水废物中也含有大量的有毒化学物质(如H2S,CS2等),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这些对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的无害化处理的代价很高,而且成效有限。与粘胶纤维相比,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的生产完全符合环保要求。纤维素浆粕的溶解以及纺丝、丝条凝固浴析出溶剂等都是物理过程,整个流程中涉及的物质主要就是纤维素浆粕与溶剂,另外有非常少量的稳定剂等。0003 纤维素的浆粕预处理的过程,一种同粘胶纤维的浆粕预处理过程,将浆粕喂入浸渍桶的同时,浸渍碱液连续定量由碱液泵经。
10、碱液计量桶送入浸渍桶内,在浸渍桶内,浆粕被浆翼撕碎并与碱充分混合,再经过压榨机、粉碎机、老成鼓、黄化机等等设备形成浆粥,该处理过程工艺流程长,投入成本大,能耗大;另一种为定量计量浆粕和溶剂,然后直接形成浆粥,这种处理过程能耗低,设备占地面积小,但对浆粕预处理设备要求高,要做到每一片浆粕吸收到足够的溶剂,混合后浆粥均匀一致,采用现有的搅拌釜达不到纤维素的浆粕预处理要求。0004 CN202962468U公开了一种搅拌釜,包括釜体,在釜体外设有一变频电机,一搅拌轴由变频电机驱动,且所述搅拌轴伸入塔体内,所述搅拌轴上设有多层桨叶,桨叶根部与搅拌轴连接,所述多层桨叶在搅拌轴上呈等间距分布;桨叶自根部向。
11、端部倾斜一定角度,所述同一层的搅拌桨叶倾斜角度和方向一致;所述相邻两层搅拌桨叶的倾斜角度大小相等,倾斜方向相反。采用该搅拌釜进行纤维素浆粕预处理时,由于浆粕漂浮在溶剂上层,溶剂不能够将浆粕完全浸渍、溶胀,所以混合效果差。0005 国内目前纤维素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刚刚起步,纤维素浆粕预处理设备机械制造领域还处于空白阶段。国外这方面已经研究多年,有成熟的技术,国外对国内的技术封锁,使我们只有通过试验在研究纤维素的生产方法。发明内容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的纤维素浆粕预处理设备,适合应用于纤维素浆粕与溶剂的浸渍、溶胀、混合多项处理过程。0007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12、:纤维素浆粕预处理设备,包括立式搅拌釜,釜体上方设有一釜盖,釜盖上设有电机,搅拌轴与电机连接,搅拌轴伸入釜体内,搅拌轴上设有搅拌桨,其中,所述釜体内搅拌桨上方设有一可在釜体内上下移动的多孔压板,多孔压板设有一中心说 明 书CN 104404827 A2/5页5通孔,搅拌轴穿过中心通孔设置,所述多孔压板与釜体截面相配合设置,所述多孔压板上设有多个孔。0008 为了实现纤维素浆粕预处理的工艺要求,本发明在搅拌釜内设有可升降的多孔压板,多孔压板将漂浮在溶剂中的浆粕压入溶剂中。通过多孔压板在搅拌釜内上下移动,以保证将浆粕完全压入溶剂中,以使浆粕能够在溶剂中得到完全溶胀,提高搅拌釜中溶剂和浆粕的浸渍溶胀。
13、效果。0009 多孔压板上侧设有用于带动多孔压板上下移动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下端与多孔压板上侧相连接,定位装置上端与釜盖或釜体上端可活动连接;0010 优选的,所述定位装置为拉杆,搅拌釜的釜盖上设有拉杆孔,拉杆穿过拉杆孔并与釜盖可活动连接;0011 更优选的,多孔压板上侧设有多个与搅拌轴平行的拉杆,拉杆围绕搅拌轴均布设置。0012 通过拉杆与釜盖之间的可活动连接,可实现多孔压板在搅拌釜内的上下移动,调节多孔压板在搅拌釜内的位置。0013 拉杆上设有多个垂直于拉杆的定位孔,拉杆通过穿过定位孔的销轴与釜盖连接,所述销轴的长度大于拉杆孔的直径。0014 在拉杆上设有多个定位孔,将拉杆上提或下移使。
14、拉杆孔正好位于釜盖的上方,将销轴穿过拉杆孔,就能够将销轴卡住,防止拉杆由于重力作用向釜体下部滑动,拉杆与釜盖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从而固定多孔压板在搅拌釜内的位置。0015 釜体侧壁设有进料管,进料管的一端与釜体侧壁的进料口相连接,进料管的另一端斜向上延伸,进料口设置在搅拌桨叶与釜盖之间的釜体侧壁上,进料口上端与釜盖之间设有容纳多孔压板的间距。0016 将进料管设置在釜体侧壁上,将多孔压板向上移动至进料口上方,多孔压板就能够不妨碍向搅拌釜内加入物料。0017 所述多孔压板停留固定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位于进料口上端与釜盖之间,所述第二位置位于进料口下端与搅拌桨叶上方之间;0018 优。
15、选的,多孔压板分别通过拉杆上的第一定位孔或第二定位孔停留固定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第一定位孔与多孔压板间的距离小于等于进料口上端与釜盖之间的距离,第二定位孔与多孔压板间的距离大于等于进料口下端与釜盖间的距离。0019 所述多孔压板停留固定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位于进料口上端与釜盖之间,所述第二位置位于进料口下端与搅拌桨叶上方之间,所述第三位置位于第二位置下方与搅拌桨叶上方之间;0020 优选的,多孔压板分别通过拉杆上的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或定位凸台停留固定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第一定位孔与多孔压板间的距离小于等于进料口上端与釜盖之间的距离,第二定位孔与多孔压板。
16、间的距离大于等于进料口下端与釜盖间的距离,拉杆上端还设有定位凸台,定位凸台为宽度大于拉杆孔的直径的凸起,定位凸台位于第二定位孔上方,所述定位凸台与多孔压板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搅拌桨叶最上端与釜盖间的距离。0021 在釜体的侧壁上可以设有一个进料口,浆粕和溶剂都通过该进料口加入到搅拌釜说 明 书CN 104404827 A3/5页6中。釜体的侧壁上也可以设有两个进料口,两个进料口上分别设有溶剂进料管和浆粕进料管。溶剂和浆粕分别从不同的进料管加入到搅拌釜中。在加料时,首先将销轴设置在第一定位孔的位置,多孔压板位于进料口上方,浆粕从釜体侧壁上的进料口加入到釜体中;然后将多孔压板向下移动,将销轴固定在第二。
17、定位孔上,多孔压板位于进料口下方,加入溶剂后将多孔压板继续下移,通过定位凸台将多孔压板的位置固定在搅拌桨上方与进料口下方之间的位置,多孔压板把漂浮在溶剂上方的浆粕全部压入溶剂中,多孔压板把浆粕压实,这时多孔压板上有溶剂。将浆粕压入溶剂浸渍一定时间,待多孔压板上溶剂消失,全部被浆粕吸收,浸渍溶胀结束。浸渍溶胀完成后,把多孔压板提起,销轴固定在第一定位孔位置,打开搅拌电机,开始搅拌混合。0022 所述搅拌桨设有桨叶,桨叶近轴端与搅拌轴连接,桨叶的远轴端设有片状动刀,动刀的一个侧边靠近釜体侧壁且与釜体侧壁不接触;0023 优选的,所述动刀的一个侧边与釜体侧壁之间等间距设置;0024 更优选的,所述动。
18、刀为长条形片状,动刀平行于搅拌轴设置。0025 由于纤维素浆料粘稠,桨叶外层的物料不易搅拌起来,釜内易出现搅拌死区,釜内壁也易挂料。在桨叶的远轴端设置有动刀,动刀刀刃能够将釜内壁的物料刮下来,提高搅拌效果。桨叶的远轴端设置有动刀以后,搅拌釜的电机功率负荷较普通搅拌釜增加了2-3倍。0026 所述搅拌桨设有多层桨叶,多层桨叶层与层之间相互交错设置。0027 所述搅拌釜底部设有倒锥形釜底,锥顶设有出料口,最下层桨叶上端位于釜体内部设有动刀,最下层桨叶下端位于釜底内部设有第一侧边,第一侧边上端与动刀下端相连接,第一侧边靠近釜底壁且与釜底壁不接触;0028 优选的,所述最下层桨叶还设有第二侧边,第二侧。
19、边一端与旋转轴连接,第二侧边另一端与第一侧边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二侧边下方安装有立刀,所述立刀的上端与第二侧边连接,立刀的下端朝向搅拌轴倾斜。0029 采用倒锥形釜底方便搅拌釜内物料的排出,同时也提高了搅拌釜的搅拌效果。第一侧边与釜底壁相配合设置同样也能够防止物料在锥形釜底壁上挂料。立刀能够将釜底的物料向出料口方向推出,方便物料的排出。0030 所述搅拌釜釜体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挡条,所述挡条平行于搅拌轴设置,挡条的上端与最上层桨叶的动刀上端齐平,挡条的下端与最下层桨叶的动刀下端齐平,挡条与动刀刀刃之间相互靠近且不接触。0031 挡条能够把粘稠的物料阻挡一下,防止物料与搅拌桨整体一起转动。挡条的。
20、设置使动刀与挡条之间产生一个剪切作用,对物料起到了混合的效果。0032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纤维素浆粕的预处理的物料更加均匀;浆粕浸渍溶剂溶胀、混合和碎浆在一个釜内完成,节约设备投资和节约工程投入,节约制造、能耗及管理费用,缩短了纤维素浆粕预处理工艺流程。附图说明0033 图1是本发明的纤维素浆粕预处理设备结构示意图0034 图2是多孔压板结构示意图说 明 书CN 104404827 A4/5页70035 图中:0036 1、电机 2、釜盖 3、搅拌轴 4、釜体0037 5、釜底 6、多孔压板 7、拉杆 8、浆粕进料管0038 9、溶剂进料管 10、出料口 11。
21、、第一层桨叶 12、最下层桨叶0039 13、动刀 14、第一侧边 15、立刀 16、挡条0040 17、出料螺旋轴 18、第二侧边 61、中心通孔 71、第一定位孔0041 72、第二定位孔 73、定位凸台具体实施方式0042 如图1所示,本发明纤维素浆粕预处理设备包括一立式搅拌釜,釜体4上方设有一釜盖2,釜盖2上设有电机1,搅拌轴3与电机1连接,搅拌轴3伸入釜体4内,搅拌轴3上设有搅拌桨,釜体4内搅拌桨上方设有一多孔压板6,多孔压板6上设有很多用于使溶剂通过的孔洞,多孔压板6与釜体4截面相配合设置,多孔压板6上设有一个中心通孔61,搅拌轴3穿过中心通孔61设置,多孔压板6可在釜体4内上下移。
22、动。0043 多孔压板6上侧设有与搅拌轴3平行的拉杆7,搅拌釜的釜盖2上设有拉杆孔,拉杆7穿过拉杆孔并与釜盖2可活动连接。进一步的,多孔压板上侧可垂直设有多个拉杆7,拉杆7围绕搅拌轴3均布设置。在拉杆7上可设有多个垂直于拉杆7的定位孔,定位孔里可拆卸的装有销轴,销轴的长度大于拉杆孔的直径,当定位孔里安装有销轴时,销轴能够防止拉杆7由于重力作用下落,销轴将拉杆7与釜盖2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通过将销轴安装在不同的定位孔中,可以调节拉杆7与釜盖2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调节多孔压板6在釜体4内部的位置。0044 进一步的,在釜体4的侧壁设有进料管,进料管与釜体4相连通,进料管的一端与釜体4侧壁的进料口相。
23、连接,进料管的另一端斜向上延伸,进料管的另一端的高度高于进料口上端,搅拌桨叶位于进料口下方。在釜体4的侧壁上可以设有一个进料管,也可以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料管。一般设有溶剂进料管9和浆粕进料管8两个不同的进料管。溶剂通过溶剂进料管9加入到釜体4内部,较大块的浆粕通过直径较大的浆粕进料管8加入到釜体4内部。进料管设置在釜体4的侧壁上方便多孔压板6的使用。拉杆7上设有第一定位孔71和第二定位孔72,第一定位孔71与多孔压板6间的距离小于等于进料口上端与釜盖2之间的距离,第二定位孔72与多孔压板6间的距离大于等于进料口下端与釜盖2间的距离。在浆粕加料之前,将拉杆7向上拉动,使第一定位孔71位于釜盖。
24、2的上方,将销轴安装到第一定位孔71中。这样就能使多孔压板6位于进料口上方与釜盖2之间的位置。加料之后,将拉杆7向下移动,使第二定位孔72正好位于釜盖2的上方,将销轴安装在第二定位孔72中。多孔压板6向下移动位于进料口的下方,加入溶剂。拉杆7上第二定位孔72的上方设有定位凸台73,定位凸台73的宽度大于拉杆孔的直径。与多孔压板6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搅拌桨叶最上端与釜盖2间的距离。在定位凸台时,多孔压板6位于搅拌桨叶上方与进料口下端之间。此时多孔压板6完全浸没在溶剂中,相对应的,浆粕也完全被压入溶剂中。防止一小部分浆粕不能完全吸到溶剂,搅拌时多孔压板6向上移动,使第一定位孔71露出,用销轴固定,即多。
25、孔压板6提到进料口上。开始搅拌混合。0045 本发明纤维素浆粕预处理设备的釜体4可以为圆柱形,搅拌桨可设有单层桨叶,说 明 书CN 104404827 A5/5页8也可以设有多层桨叶。搅拌桨设有多层桨叶时,桨叶层与层之间相互交错设置,桨叶近轴端与搅拌轴3连接,桨叶的远轴端设有动刀13,动刀13平行于搅拌轴3设置,动刀13的一侧与桨叶连接,动刀13的另一侧设有与搅拌轴3平行的刀刃,刀刃靠近釜体4侧壁但与釜体4侧壁之间不接触。为了提高浆粕的粉碎和搅拌效果,搅拌桨的桨叶可以先45斜伸到釜体4侧壁附近,再向搅拌轴3的旋转方向偏45角。由于纤维素浆料粘稠,桨叶短外层的物料不易搅拌起来,釜体4内部易出现搅。
26、拌不到的死区,釜体4内侧壁也易挂料。在桨叶的远轴端设置有与搅拌轴3平行的动刀13,能够将釜体4内侧壁的物料刮下来,提高搅拌效果。0046 搅拌釜釜体4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挡条16,挡条16平行于搅拌轴设置,挡条16的上端与最上层桨叶11的动刀13上端齐平,挡条16的下端与最下层桨叶12的动刀13下端齐平,挡条16与动刀13刀刃之间间隙设置。挡条15的设置使动刀13与挡条16之间产生一个剪切作用,能够把粘稠的物料阻挡一下,防止物料与搅拌桨整体一起转动,提高搅拌釜的混合效果0047 搅拌釜底部设有倒锥形釜底5,釜底5与釜体4相连通,釜底5的锥顶设有出料口10,最下层桨叶12上端位于釜体4内部设有动。
27、刀13,最下层桨叶13下端位于釜底5内部设有第一侧边14,第一侧边14上端与动刀13下端相连接,第一侧边14靠近釜底5壁且与釜底5壁之间不接触。第一侧壁14能够将挂在釜体5壁上的物料刮下来,与动刀13的作用相同。采用倒锥形釜底5方便搅拌釜内物料的排出,同时也提高了搅拌釜的搅拌效果。最下层桨叶12还可以进一步设有第二侧边18,第二侧边18一端与旋转轴3连接,第二侧边18另一端与第一侧边14下端相连接,第二侧边18下方安装有立刀15,立刀15的上端与第二侧边18连接,立刀15的下端朝向搅拌轴3倾斜。立刀15能够将釜底5的物料向出料口10方向推出,方便物料的排出。0048 为了进一步方便物料的排出,。
28、搅拌轴3下端可设有出料螺旋轴17,出料螺旋轴17上设有外螺纹,出料螺旋轴17位于釜底5内最下层桨叶12下方,出料螺旋轴17的外螺纹与出料口10之间配合设置。在搅拌釜搅拌工作的时候出料螺旋轴17随着搅拌轴3同向旋转,出料螺旋轴17上的螺纹带动物料向上运动,防止物料从出料口10排出。在搅拌釜搅拌工作完成后,搅拌轴3带动出料螺旋轴17向相反方向转动,出料螺旋轴17上的螺纹就带动物料向下运动,物料从出料口10排出。0049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拉动拉杆7使第一定位孔71位于釜盖2的上方,将销轴安装到第一定位孔71中,将多孔压板6的位置固定在进料口的上方。将浆粕从浆粕进料管8中加入到釜体4内部。将销轴从第。
29、一定位孔71中拆下,将拉杆7向下移动,将销轴安装在第二定位孔72,从溶剂进料管9中加入溶剂,溶剂穿过多孔压板6的孔向下流动。继续将拉杆7向下移动,使定位凸台73与釜盖2相接触,多孔压板6将漂浮在溶剂中的浆粕压紧。放置一定时间,把多孔压板6拉起,将销轴固定在第一定位孔71中。启动搅拌电机,完成高聚物浆粕预处理的搅拌混合步骤。电机1带动搅拌轴3上的搅拌桨叶转动,将浆粕碎浆、混合搅拌。浆粕预处理工作完成后,电机1带动搅拌轴3反向旋转,在立刀15和出料螺旋桨17的共同作用下,物料从出料口10中排出。0050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104404827 A1/1页9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0482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