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线莲林下种植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189325 上传时间:2018-02-0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1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45322.7

申请日:

2014.09.03

公开号:

CN104186175A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公布日:2014121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日:20140903|||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0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浙江农林大学

发明人:

邵清松; 樊莹; 叶申怡

地址:

311300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环城北路88号浙江农林大学农学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代理人:

王洪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线莲林下种植方法。目的是提供的方法应具有实用性强、操作简单以及生产效率高的特点。技术方案是:一种金线莲林下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林地选择;(2)种植箱的准备;(3)组培苗移栽;(4)田间管理;(5)病虫害防治;(6)采收。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金线莲林下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林地选择:选择海拔高度在100-1000m的亚热带山地或丘陵林地,如杉木林、马尾松林、米槠林、青冈林等,郁闭度在0.6-0.7,周边有充足无污染水源;
(2)种植箱的准备:沿等高线顺地形对林地进行土地平整,林下放置长宽高为45×32×25cm具有网孔顶盖的多个植物种植箱,种植箱底部距离地面4-8cm,种植箱四周覆40-80目的防虫网;种植箱内铺设厚度10-12cm、由体积比为2:1的泥炭土与河沙组成的栽培基质,表面加盖一层活苔藓;栽培基质使用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消毒;
(3)组培苗移栽:金线莲组培苗移栽前炼苗15-30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8-10min;移栽时宜浅忌深,以第一条根接触基质为宜,按照3-5cm×3-5cm株行距进行种植,移栽结束后盖好种植箱的顶盖;
(4)田间管理:林地铺设喷灌系统,喷灌管带距离地面2.0-2.5cm,林地空气湿度保持在80%-90%;金线莲苗栽植30天后用1/4MS营养液每隔10-15天喷施一次,采收前20天停止施肥;
(5)病虫害防治:金线莲主要病害为软腐病、茎腐病、炭疽病等,发病初期及时清除染病植株,保持林地通风透气,可施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主要虫害为红蜘蛛及螨类,可施用10%虫螨灵3000倍液或20%甲氰菊脂乳油2000倍液;
(6)采收:待金线莲栽培4-6个月后,植株高度10-12cm以上,每株鲜重1.5-3g即可采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线莲林下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种植箱底部距离地面6cm。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线莲林下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种植箱的四周包覆60目的防虫网。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线莲林下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金线莲组培苗要求长势良好、叶片舒展、无病害和无机械损伤。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线莲林下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选择晴天露水干后拔取全株进行采收。

说明书

一种金线莲林下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林下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线莲林下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又名金线兰、金丝草,为兰科开唇兰属多年生名贵中药材,主产于福建、浙江、台湾、江西、贵州等地,具有清热凉血、除湿解毒等功效,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炎、急慢性肝炎等症,在民间享有“药王”的美称。现代研究表明金线莲中含有多糖、黄酮、甾体化合物、萜类、生物碱等活性成分,具有修复受损胰岛细胞,恢复正常胰岛素分泌的药理活性;以金线莲为主要原料的中成药,如复方金线莲胶囊,在临床上已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另外由于金线莲株型小巧美观,叶形优美,叶脉金黄色,成网状排列,为极具观赏价值的室内观叶珍品。
金线莲属阴性植物,一般分布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或竹林下的枯枝落叶层上或阴湿石头间的腐质土上,正常功能叶的光饱和点为5000lux,光补偿点为400lux,光照约为正常日照的1/3,忌阳光直射。金线莲生长对温度要求比较高,高于30℃或低于15℃则不利于生长,适宜的栽培温度为20-25℃。金线莲性喜湿润,空气湿度高有助于植株生长并提高鲜重,但栽培介质不能过湿,过湿易导致茎腐病。由于金线莲自然繁殖率低,对生态环境要求严格,适应性较差,加之人工过度采挖,使得野生资源锐减。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温室大棚进行种植,通过控制光强、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可以实现规模化常年生产,但是投资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金线莲种植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金线莲林下种植方法,该方法应具有实用性强、操作简单以及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本发明的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线莲林下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林地选择:选择海拔高度在100-1000m的亚热带山地或丘陵地带的林地,如杉木林、马尾松林、米槠林、青冈林,郁闭度在0.6-0.7,周边有充足无污染水源;
(2)种植箱的准备:沿等高线顺地形对林地进行土地平整,林下放置长宽高为45×32×25cm具有网孔顶盖的多个植物种植箱,种植箱底部距离地面4-8cm,种植箱四周覆40-80目的防虫网;种植箱内铺设厚度10-12cm、由体积比为2:1的泥炭土与河沙组成的栽培基质,表面加盖一层活苔藓;栽培基质使用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消毒;
(3)组培苗移栽:金线莲组培苗移栽前炼苗15-30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8-10min;移栽时宜浅忌深,以第一条根接触基质为宜,按照3-5cm×3-5cm株行距进行种植,移栽结束后盖好种植箱的顶盖;
(4)田间管理:林地铺设喷灌系统,喷灌管带距离地面2.0-2.5cm,林地空气湿度保持在80%-90%;金线莲苗栽植30天后用1/4MS营养液每隔10-15天喷施一次,采收前20天停止施肥;
(5)病虫害防治:金线莲主要病害为软腐病、茎腐病、炭疽病等,发病初期及时清除染病植株,保持林地通风透气,可施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主要虫害为红蜘蛛及螨类可施用10%虫螨灵3000倍液或20%甲氰菊脂乳油2000倍液;
(6)采收:待金线莲栽培4-6个月后,植株高度10-12cm以上,每株鲜重1.5-3g即可采收。
所述步骤(2)中,种植箱底部距离地面6cm。
所述步骤(2)中,种植箱的四周包覆60目的防虫网。
所述步骤(3)中,金线莲组培苗要求长势良好、叶片舒展、无病害和无机械损伤。
所述步骤(6)中,选择晴天露水干后拔取全株进行采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的一种金线莲林下种植方法具有经济实用、操作简单,易于掌握,规范性强,效率高等特点。所生产的金线莲表面暗紫色或黑紫色,具金红色带有绢丝光泽的网脉,背面淡紫红色,气微,味平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的思路是:选择合适树种的林地,开展金线莲林下种植,可以充分利用林地和光、温度、水、肥等条件,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效益。
实施例1
(1)实施地点:浙江临安横畈林场
(2)实施时间:2013年3月-2013年8月
(3)实施方案:①林地的选择:选择海拔高度182-202m的杉木林,郁闭度为0.6,周边有充足无污染水源;②种植箱的准备:沿等高线顺地形对林地进行土地平整,林下放置长宽高为45×32×25cm具有网孔顶盖的植物种植箱,种植箱底部距离地面7cm,种植箱四周覆60目的防虫网。种植箱内铺设厚度10-12cm的栽培基质(泥炭土与河沙体积比为2:1表面加盖一层活苔藓),栽培基质使用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消毒;③组培苗移栽:金线莲组培苗要求长势良好、叶片舒展、无病害和无机械损伤,移栽前炼苗20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8min。移栽时宜浅忌深,以第一条根接触基质 为宜,按照3cm×3cm株行距进行种植,移栽结束后盖好种植箱的顶盖;④田间管理:林地铺设喷灌系统,喷灌管带距离地面2.0-2.5cm,林地空气湿度保持在80%-90%。金线莲苗栽植30天后用1/4MS营养液每隔15天喷施一次,采收前20天停止施肥;⑤病虫害防治:金线莲主要病害为软腐病、茎腐病、炭疽病等,发病初期及时清除染病植株,保持林地通风透气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防治;主要虫害为红蜘蛛及螨类选用10%虫螨灵3000倍液进行防治;⑥采收:待金线莲栽培6个月后,选择晴天露水干后拔取全株进行采收。
(4)实施结果:金线莲植株平均高度为12.57cm,平均地径为3.94mm,单株平均鲜重2.97g。
实施例2
(1)实施地点:浙江文成石垟林场
(2)实施时间:2013年3月-2013年8月
(3)实施方案:①林地的选择:选择海拔高度650-732m的青冈林,郁闭度为0.6,周边有充足无污染水源;②种植箱的准备:沿等高线顺地形对林地进行土地平整,林下放置长宽高为45×32×25cm具有网孔顶盖的植物种植箱,种植箱底部距离地面6cm,种植箱四周覆70目的防虫网。种植箱内铺设厚度10-12cm的栽培基质(泥炭土与河沙体积比为2:1表面加盖一层活苔藓),栽培基质使用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消毒;③组培苗移栽:金线莲组培苗要求长势良好、叶片舒展、无病害和无机械损伤,移栽前炼苗20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8min。移栽时宜浅忌深,以第一条根接触基质为宜,按照4cm×3cm株行距进行种植,移栽结束后盖好种植箱的顶盖;④田间管理:林地铺设喷灌系统,喷灌管带距离地面2.0-2.5cm,林地空气湿度 保持在80%-90%。金线莲苗栽植30天后用1/4MS营养液每隔15天喷施一次,采收前20天停止施肥;⑤病虫害防治:金线莲主要病害为软腐病、茎腐病、炭疽病等,发病初期及时清除染病植株,保持林地通风透气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防治;主要虫害为红蜘蛛及螨类选用10%虫螨灵3000倍液进行防治;⑥采收:待金线莲栽培6个月后,选择晴天露水干后拔取全株进行采收。
(4)实施结果:金线莲植株平均高度为11.68cm,平均地径为3.85mm,单株平均鲜重2.80g。
尚需说明的是:上述两个实施例均在采取相应保密措施情况下进行的。

一种金线莲林下种植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金线莲林下种植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金线莲林下种植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金线莲林下种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金线莲林下种植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86175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86175A21申请号201410445322722申请日20140903A01G1/0020060171申请人浙江农林大学地址311300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环城北路88号浙江农林大学农学院72发明人邵清松樊莹叶申怡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1代理人王洪新54发明名称一种金线莲林下种植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金线莲林下种植方法。目的是提供的方法应具有实用性强、操作简单以及生产效率高的特点。技术方案是一种金线莲林下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林地选择;2种植箱的准备;3组培苗移栽;4田间管理;5。

2、病虫害防治;6采收。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86175ACN104186175A1/1页21一种金线莲林下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林地选择选择海拔高度在1001000M的亚热带山地或丘陵林地,如杉木林、马尾松林、米槠林、青冈林等,郁闭度在0607,周边有充足无污染水源;2种植箱的准备沿等高线顺地形对林地进行土地平整,林下放置长宽高为453225CM具有网孔顶盖的多个植物种植箱,种植箱底部距离地面48CM,种植箱四周覆4080目的防虫网;种植箱内铺设厚度1012CM、由体积比为21的泥。

3、炭土与河沙组成的栽培基质,表面加盖一层活苔藓;栽培基质使用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消毒;3组培苗移栽金线莲组培苗移栽前炼苗1530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810MIN;移栽时宜浅忌深,以第一条根接触基质为宜,按照35CM35CM株行距进行种植,移栽结束后盖好种植箱的顶盖;4田间管理林地铺设喷灌系统,喷灌管带距离地面2025CM,林地空气湿度保持在8090;金线莲苗栽植30天后用1/4MS营养液每隔1015天喷施一次,采收前20天停止施肥;5病虫害防治金线莲主要病害为软腐病、茎腐病、炭疽病等,发病初期及时清除染病植株,保持林地通风透气,可施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

4、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主要虫害为红蜘蛛及螨类,可施用10虫螨灵3000倍液或20甲氰菊脂乳油2000倍液;6采收待金线莲栽培46个月后,植株高度1012CM以上,每株鲜重153G即可采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线莲林下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种植箱底部距离地面6C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线莲林下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种植箱的四周包覆60目的防虫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线莲林下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金线莲组培苗要求长势良好、叶片舒展、无病害和无机械损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线莲林下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选择晴天露水干后。

5、拔取全株进行采收。权利要求书CN104186175A1/3页3一种金线莲林下种植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林下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线莲林下种植方法。背景技术0002金线莲ANOECTOCHILUSROXBURGHII又名金线兰、金丝草,为兰科开唇兰属多年生名贵中药材,主产于福建、浙江、台湾、江西、贵州等地,具有清热凉血、除湿解毒等功效,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炎、急慢性肝炎等症,在民间享有“药王”的美称。现代研究表明金线莲中含有多糖、黄酮、甾体化合物、萜类、生物碱等活性成分,具有修复受损胰岛细胞,恢复正常胰岛素分泌的药理活性;以金线莲为主要原料的中成药,如复方金线莲胶囊,在临床上。

6、已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另外由于金线莲株型小巧美观,叶形优美,叶脉金黄色,成网状排列,为极具观赏价值的室内观叶珍品。0003金线莲属阴性植物,一般分布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或竹林下的枯枝落叶层上或阴湿石头间的腐质土上,正常功能叶的光饱和点为5000LUX,光补偿点为400LUX,光照约为正常日照的1/3,忌阳光直射。金线莲生长对温度要求比较高,高于30或低于15则不利于生长,适宜的栽培温度为2025。金线莲性喜湿润,空气湿度高有助于植株生长并提高鲜重,但栽培介质不能过湿,过湿易导致茎腐病。由于金线莲自然繁殖率低,对生态环境要求严格,适应性较差,加之人工过度采挖,使得野生资源锐减。目前生产上。

7、主要采用温室大棚进行种植,通过控制光强、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可以实现规模化常年生产,但是投资大、成本高。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金线莲种植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金线莲林下种植方法,该方法应具有实用性强、操作简单以及生产效率高的特点。0005本发明的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线莲林下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061林地选择选择海拔高度在1001000M的亚热带山地或丘陵地带的林地,如杉木林、马尾松林、米槠林、青冈林,郁闭度在0607,周边有充足无污染水源;00072种植箱的准备沿等高线顺地形对林地进行土地平整,林下放置长宽高为453225CM具有网孔顶盖的多个植物种植箱,种植箱底部。

8、距离地面48CM,种植箱四周覆4080目的防虫网;种植箱内铺设厚度1012CM、由体积比为21的泥炭土与河沙组成的栽培基质,表面加盖一层活苔藓;栽培基质使用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消毒;00083组培苗移栽金线莲组培苗移栽前炼苗1530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810MIN;移栽时宜浅忌深,以第一条根接触基质为宜,按照35CM35CM株行距进行种植,移栽结束后盖好种植箱的顶盖;00094田间管理林地铺设喷灌系统,喷灌管带距离地面2025CM,林地空气湿度保持在8090;金线莲苗栽植30天后用1/4MS营养液每隔1015天喷施一次,采收前说明书CN104186175A。

9、2/3页420天停止施肥;00105病虫害防治金线莲主要病害为软腐病、茎腐病、炭疽病等,发病初期及时清除染病植株,保持林地通风透气,可施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主要虫害为红蜘蛛及螨类可施用10虫螨灵3000倍液或20甲氰菊脂乳油2000倍液;00116采收待金线莲栽培46个月后,植株高度1012CM以上,每株鲜重153G即可采收。0012所述步骤2中,种植箱底部距离地面6CM。0013所述步骤2中,种植箱的四周包覆60目的防虫网。0014所述步骤3中,金线莲组培苗要求长势良好、叶片舒展、无病害和无机械损伤。0015所述步骤6中,选择晴天露水干后拔取全株。

10、进行采收。00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的一种金线莲林下种植方法具有经济实用、操作简单,易于掌握,规范性强,效率高等特点。所生产的金线莲表面暗紫色或黑紫色,具金红色带有绢丝光泽的网脉,背面淡紫红色,气微,味平甘。具体实施方式0017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0018本发明的思路是选择合适树种的林地,开展金线莲林下种植,可以充分利用林地和光、温度、水、肥等条件,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效益。0019实施例100201实施地点浙江临安横畈林场00212实施时间2013年3月2013年8月00223实施方案林地的选择选择海拔高度182202M的杉木林,郁闭度为06,周边有充足无污染水源;种植箱。

11、的准备沿等高线顺地形对林地进行土地平整,林下放置长宽高为453225CM具有网孔顶盖的植物种植箱,种植箱底部距离地面7CM,种植箱四周覆60目的防虫网。种植箱内铺设厚度1012CM的栽培基质泥炭土与河沙体积比为21表面加盖一层活苔藓,栽培基质使用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消毒;组培苗移栽金线莲组培苗要求长势良好、叶片舒展、无病害和无机械损伤,移栽前炼苗20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8MIN。移栽时宜浅忌深,以第一条根接触基质为宜,按照3CM3CM株行距进行种植,移栽结束后盖好种植箱的顶盖;田间管理林地铺设喷灌系统,喷灌管带距离地面2025CM,林地空气湿度保持在809。

12、0。金线莲苗栽植30天后用1/4MS营养液每隔15天喷施一次,采收前20天停止施肥;病虫害防治金线莲主要病害为软腐病、茎腐病、炭疽病等,发病初期及时清除染病植株,保持林地通风透气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防治;主要虫害为红蜘蛛及螨类选用10虫螨灵3000倍液进行防治;采收待金线莲栽培6个月后,选择晴天露水干后拔取全株进行采收。00234实施结果金线莲植株平均高度为1257CM,平均地径为394MM,单株平均鲜重297G。0024实施例2说明书CN104186175A3/3页500251实施地点浙江文成石垟林场00262实施时间2013年3月2013年8月00273实施方案林地的选择。

13、选择海拔高度650732M的青冈林,郁闭度为06,周边有充足无污染水源;种植箱的准备沿等高线顺地形对林地进行土地平整,林下放置长宽高为453225CM具有网孔顶盖的植物种植箱,种植箱底部距离地面6CM,种植箱四周覆70目的防虫网。种植箱内铺设厚度1012CM的栽培基质泥炭土与河沙体积比为21表面加盖一层活苔藓,栽培基质使用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消毒;组培苗移栽金线莲组培苗要求长势良好、叶片舒展、无病害和无机械损伤,移栽前炼苗20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8MIN。移栽时宜浅忌深,以第一条根接触基质为宜,按照4CM3CM株行距进行种植,移栽结束后盖好种植箱的顶盖;田。

14、间管理林地铺设喷灌系统,喷灌管带距离地面2025CM,林地空气湿度保持在8090。金线莲苗栽植30天后用1/4MS营养液每隔15天喷施一次,采收前20天停止施肥;病虫害防治金线莲主要病害为软腐病、茎腐病、炭疽病等,发病初期及时清除染病植株,保持林地通风透气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防治;主要虫害为红蜘蛛及螨类选用10虫螨灵3000倍液进行防治;采收待金线莲栽培6个月后,选择晴天露水干后拔取全株进行采收。00284实施结果金线莲植株平均高度为1168CM,平均地径为385MM,单株平均鲜重280G。0029尚需说明的是上述两个实施例均在采取相应保密措施情况下进行的。说明书CN10418617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