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慢性阑尾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慢性阑尾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89433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89433A21申请号201410492149622申请日20140924A61K36/8966200601A61P1/0020060171申请人吕建晓地址276500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城阳南路338号莒县中医医院72发明人吕建晓54发明名称一种用于慢性阑尾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慢性阑尾炎的中药制剂,它是由大黄、牡丹皮、大血藤、蒲公英、赤芍、延胡索、败酱草、皂角刺、浙贝母、穿山甲、黄芩、金银花、连翘、生黄芪、生甘草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制成,并将原料药研末与芒硝混合,加入药引炒制,外敷于患处。
2、,具有清热,祛湿,解毒的功效,其制备方法独特,治疗效果显著。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89433ACN104189433A1/1页21一种用于慢性阑尾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大黄150250G、牡丹皮2040G、大血藤4060G、蒲公英4060G、赤芍2040G、延胡索4060G、败酱草80120G、皂角刺80120G、浙贝母70110G、穿山甲1525G、黄芩4060G、金银花100140G、连翘100140G、生黄芪130170G、生甘草4060。
3、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慢性阑尾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大黄200G、牡丹皮30G、大血藤50G、蒲公英50G、赤芍30G、延胡索50G、败酱草100G、皂角刺100G、浙贝母90G、穿山甲20G、黄芩50G、金银花120G、连翘120G、生黄芪150G、生甘草50G。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慢性阑尾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为外用制剂。4一种用于慢性阑尾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按本发明重量配比,称取大黄、牡丹皮、大血藤、赤芍、延胡索、皂角刺、浙贝母、穿山甲、黄芩、连翘风干粉碎至100目筛,备用;步骤二称取蒲公英、败酱。
4、草、金银花、生黄芪、生甘草冷冻干燥后加工粉碎成成100目筛,备用;步骤三将以上粉末混合,取出100G,然后加入100G芒硝,混合,备用;步骤四将步骤三所混合的药粉,加入适量的醋和黄酒调制成糊状,置于棉质的药包中,即所得该中药配方的制剂。权利要求书CN104189433A1/6页3一种用于慢性阑尾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慢性阑尾炎的中药制剂,本发明还涉及该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慢性阑尾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指阑尾急性炎症消退后而遗留的阑尾慢性炎症病变,诸如管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管腔狭窄或闭塞、阑尾扭曲,与周围组织粘连等。
5、。阑尾是在盲肠末端的一个废用器官。如果发生了感染时,则容易发炎而导致发病。其诱因可能来自粪石梗阻、淋巴增生、寄生虫侵入等。该病可发生脓肿、坏疽和穿孔导致腹膜炎等并发症。阑尾炎如果早期诊治,病人多可短期内康复,死亡率极低(0102);少数因治疗不及时或机体抵抗力低下而出现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为阑尾穿孔引起的腹膜炎和阑尾周围脓肿。如并发阑尾系膜静脉的血栓性静脉炎,细菌或含菌血栓可沿静脉回流入肝而形成肝脓肿。如果阑尾根部阻塞,粘膜上皮分泌的粘液潴留致阑尾高度膨胀称阑尾粘液囊肿或伴发化脓称阑尾积脓。粘液囊肿穿透阑尾壁,粘膜上皮和粘液进入腹腔后种植在腹膜表面可形成腹腔假粘液瘤。如果延误诊断和治疗可引起。
6、严重的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0003慢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表现右下腹疼痛,可为间歇性疼痛或持续性隐痛,右下腹局限性固定压痛,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反复发作。一般急性炎症消失后,阑尾腔内瘢痕形成或阑尾较长且弯曲,其内有粪石等异物导致阑尾管腔狭窄,其内容物排空障碍,从而引起阵发性和持续性疼痛,症状多不严重,但常缠绵难愈。0004目前西医治疗该病多以抗生素保守治疗为主,或者采用手术治疗,抗生素治疗副作用大,机体容易产生耐药性;而手术治疗创伤大,对机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术后恢复时间长,并发症多,并且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患者不愿接受的问题。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慢性阑尾炎的中药制剂,该中。
7、药制剂对于慢性阑尾炎具有不开刀,不留疤,疗效好,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治愈时间短的特点。减轻了患者的病痛,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影响小。0006中医把此病归于肠痈范畴,其病机主要是热毒瘀结肠内所致,多因饮食不节、寒温不适、暴急奔走、忧思抑郁等因素导致肠道功能失调,传化失利,糟粕积滞,生湿生热,致气血不和,败血浊气壅遏而成,寒邪客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发明人在多年的临床医疗实践中,根据该病症的发展规律,以及中药的配伍原则,并通过大量的临床验证,反复探索总结出一种用于慢性阑尾炎的中药制剂的新配方。本发明具有不开刀,不留疤,。
8、疗效好,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治愈时间短的特点。0007本发明中药物的作用其中说明书CN104189433A2/6页4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ICUMMAXIMEXBALF。或药用大黄RHEUMOFCINALE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功效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本品苦寒,有较强的泻下通便的作用,且具有良好的活血祛瘀的作用,大黄的泻下作用主要作用部位在大肠,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
9、分吸收,促进排便;大黄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由于其中含有鞣质,有健胃和利胆的作用。0008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ANDR的干燥根皮。性味苦,凉。归心、肝、肾、肺经。功效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对于疮痈肿毒、肠痈等症,本品也是常用的药物。疗疮痈可配合清热解毒药如连翘、地丁草之类;治肠痈初起未能脓者可和大黄等同用。本品通过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以消痈,可用于肠痈及痈肿疮毒,肠痈初期可配伍大黄,也可配金银花、连翘等清热降火。0009大血藤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SARGENTODOXACUNEATAOLIVREHDETWILS的干燥藤茎。性味苦、。
10、平。归肝、大肠经。功效败毒消痈,活血通络,祛风杀虫,抑菌作用。用于治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用于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扑痛。临床上对急、慢性阑尾炎,阑尾脓肿有较好疗效。0010蒲公英蒲公英又称尿床草,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O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碱地蒲公英TORAXACUMBOREALISINENSEKITAM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性味甘、微苦、寒。归肝、胃经。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对热毒所致的乳痈肿痛、疔疮有良好。
11、的效果,可单独煎汁内服,或外敷局部;也可配合其它清热解毒药同用,如银花、连翘、地丁草、野菊花、赤芍等。0011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LACTIFLORAPALL或川赤芍PAEONIAVEITCHIILYNCH的干燥根。性味苦,微寒。归肝经。功效散瘀止痛,清热凉血,消肿。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本品苦降,有活血通经、散瘀消癓、行滞止痛的功效。常配牡丹皮。0012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YANHUSUOWTWANG的干燥块茎。性味辛、苦、温。归肝、脾经。功效活血,利气,止痛。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
12、瘀阻,跌扑肿痛。本品辛散温通,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活血行气止痛,善治血瘀气滞所致的多种疼痛,其止痛作用优良。本草求真中记载“延胡索,不论是血是气,积而不散者,服此力能通达,以其性温,则于气血能行能畅,味辛则于气血能润能散,所以理一身上下诸痛,往往独行功多”。0013败酱草为败酱草科植物黄花龙芽PATRINIASCABIOSAEFOLIAFISCHEXLINK,白花败酱(苦斋)PVILLOSA(THUNB)JUSS,以根状茎和根、全草入药。性味辛、苦,凉。归胃、大肠、肝经。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用于肠痈、肺痈及疮痈肿毒,实热瘀滞所致的胸腹疼痛,产后瘀滞腹痛等症。临床上研究与红藤、。
13、丹皮、大黄等配伍,用治肠痈。0014皂角刺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SINENSISLAM的干燥棘刺。性味辛,温。归肺、肝经。功效消肿排脓,活血祛风。中医临床用于痈疽肿毒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一般说明书CN104189433A3/6页5表现为脓未成者可消,脓已成者可使之速溃。0015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THUNBERGIIMIQ的干燥鳞茎。性味苦、寒。归肺、心经。功效清热散结,化痰止咳。用于风热犯肺,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本草正记载大治肺痈肺萎,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气,善开郁结,止疼痛,消胀满,清肝火,明耳目,除时气烦热,黄疸淋闭,便血溺血;解热毒。
14、,杀诸虫及疗喉痹,瘰疬,乳痈发背,一切痈疡肿毒,湿热恶疮,痔漏,金疮出血,火疮疼痛,较之川贝母,清降之功,不啻数倍。0016穿山甲本品为鲮鲤科动物穿山甲MANISPENTADACTYLALINNAEUS的鳞甲。性味咸、微寒。归肝、胃经。功效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用于经闭癓瘕,乳汁不通,痈肿疮毒,关节痹痛,麻木拘挛。用于血滞经闭,症瘕结块,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等症。穿山甲善于走窜,性专行散,能活血散瘀、通行经络,故可用治上述诸种症候。用于痈肿初起或脓成不溃等症。穿山甲有消肿排脓的功效,能使痈肿未成脓者消,已化脓者速溃,在临床上常与皂角刺、金银花等同用。0017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
15、LLARIABAICALENSISGEORGI的干燥根。性味苦,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黄芩的临床应用抗菌比较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本品有清热凉血止血之功,用治火热炽盛,或体内湿热。0018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THUNB、红腺忍冬LONICERAHYPOGLAUCAMIQ、山银花(毛萼忍冬)LONICERACONFUSADC或毛花柱忍冬LONICERADASYSTYLAREHD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性味甘、寒。归肺、心、胃经。功效清热解毒,疏风散热。本品性味甘寒,既能清热解毒,又善散痈消肿,为治疗一切阳。
16、证痈肿疔疮的要药。临床上用于痈疽疔毒常与蒲公英、连翘等同用,能增强清热解毒作用,可用以痈疽疔毒,红肿疼痛。古方记载,金银花治一切肿毒,不问已溃未溃,或初起发热,并疔疮便毒,喉痹乳蛾金银花(连茎叶)自然汁半碗,煎八分服之,以滓敷上,败毒托里,散气和血,其功独胜。0019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FORSYTHIASUSPENSA(THUNB)VAHL的干燥果实。性味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疠,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连翘常与金银花同用,连翘性凉味苦,轻清上浮,可治上焦诸热,尤能解毒消痈而散结,故为疮家的要药。002。
17、0生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性味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敛汗、利水消肿、托疮排脓、通调水道。0021生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效补脾和胃,益气复脉。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
18、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0022本发明的方解是方中大黄苦寒攻下,泻肠中湿热郁结,祛肠中稽留之淤血,大血藤性善活血,与大黄合用,助大黄破瘀泄热,由于肠痈初起,多由湿热郁结,气血凝聚,结于肠中,肠络不通,聚而成痈,热结气滞血瘀,腑气不痛,不通则痛,故须用大黄泻热通肠,逐瘀说明书CN104189433A4/6页6通经,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大血藤活血通络,若气血郁结不散,则局部可触及包块,甚至可使血肉腐败而化脓,因此需用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以上四味为此方君药,共奏泄热利湿,活血化瘀之效。赤芍、延胡索散瘀止痛,助牡丹皮活血散瘀,肠中气血凝聚,败酱草、皂角刺。
19、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以上四味共为君药。浙贝母、穿山甲辅佐君药消肿排脓,黄芩、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控制肠痈的并发症,生黄芪既能托疮排脓,又能补气升阳,调理身体,以上六味共为佐药,生甘草补脾和胃,引药归经,调和诸药为使药。此方诸药合用,君臣协力,佐使共辅,则使湿热瘀结荡涤下泄,热结通而痈自散,血行畅则肿痛消,具有清热,祛湿,解毒的功效,能够有效治疗慢性阑尾炎。0023本发明药物原料用量是经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原料用量为在下述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的疗效大黄150250G、牡丹皮2040G、大血藤4060G、蒲公英4060G、赤芍2040G、延胡索4060G、败酱草80120G、皂角刺。
20、80120G、浙贝母70110G、穿山甲1525G、黄芩4060G、金银花100140G、连翘100140G、生黄芪130170G、生甘草4060G。0024其中优选为大黄200G、牡丹皮30G、大血藤50G、蒲公英50G、赤芍30G、延胡索50G、败酱草100G、皂角刺100G、浙贝母90G、穿山甲20G、黄芩50G、金银花120G、连翘120G、生黄芪150G、生甘草50G。0025一种用于慢性阑尾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按本发明重量配比,称取大黄、牡丹皮、大血藤、赤芍、延胡索、皂角刺、浙贝母、穿山甲、黄芩、连翘风干粉碎至100目筛,备用;步骤二称取蒲公英、败酱草、金银花、生黄芪、。
21、生甘草冷冻干燥后加工粉碎成成100目筛,备用;步骤三将以上粉末混合,取出100G,然后加入100G芒硝,混合,备用;步骤四将步骤三所混合的药粉,加入适量的醋和黄酒调制成糊状,置于棉质的药包中,即所得该中药配方的制剂。0026该药物制剂使用方法是将药袋放于不透水的塑料袋中适当进行水浴加热加热,取下塑料袋,趁热将药包外敷于患处。0027本发明药物具有清热,祛湿,解毒的功效,且不开刀,不留疤,疗效好,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治愈时间短,该中药制剂采用的方式治疗可以减少西药以及手术对患者身体的伤害,减轻患者的病痛,据对临床140例患者观察统计,使用本发明药物一个疗程总有效率90,两个疗程总有效率979。。
22、具体实施方式0028实施例一、大黄150G、牡丹皮20G、大血藤40G、蒲公英40G、赤芍20G、延胡索40G、败酱草80G、皂角刺80G、浙贝母70G、穿山甲15G、黄芩40G、金银花100G、连翘100G、生黄芪130G、生甘草40G。0029实施例二、大黄200G、牡丹皮30G、大血藤50G、蒲公英50G、赤芍30G、延胡索50G、败酱草100G、皂角刺100G、浙贝母90G、穿山甲20G、黄芩50G、金银花120G、连翘120G、生黄芪150G、生甘草50G。0030实施例三、大黄250G、牡丹皮40G、大血藤60G、蒲公英60G、赤芍40G、延胡索60G、说明书CN104189433。
23、A5/6页7败酱草120G、皂角刺120G、浙贝母110G、穿山甲25G、黄芩60G、金银花140G、连翘140G、生黄芪170G、生甘草60G。0031下面是患者使用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统计资料一、一般资料2011年11月至2013年1月治疗慢性阑尾炎患者2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男性133例,女性147例,男女比例111,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6岁,病程从3天到几年不等,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各项基本资料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032二、治疗方法1、按照本发明药物实施例二,以及所选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制剂,一天一次,温敷于患处,7日为一个疗程。00332、。
24、对照组按照CN103263569A中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制剂,每日一剂,一周为一个疗程。0034三、疗效评定标准1、治愈右下腹疼痛消失,压痛及反跳痛阴性,食欲增加,精神正常;2、好转右下腹疼痛明显减轻,时作时止,无压痛及反跳痛,饮食改善,精神好转;3、无效右下腹疼痛,未明显改善。0035四、观察组结果统计对照组结果统计其中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使用该中药制剂两个疗程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情况说明书CN104189433A6/6页8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可以发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本发明中药在治疗慢性阑尾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提高治疗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0036典。
25、型病例及疗效病例一、患者张某,男,6岁,患者右下腹部疼痛,脐右下处有明显压痛,医院确诊为慢性阑尾炎,家长不愿意孩子做手术,在医院进行保守治疗,治疗过程中偶有加重情况,孩子哭闹不停,食欲不振,精神状态差,拒绝继续打针,家长后带来我处就诊,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所制制剂,以及所选的制备方法,患者使用三天后右下腹疼痛明显减轻,孩子精神状态逐渐恢复,继续服用一个疗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至今饮食正常、未见复发,痊愈。0037病例二、患者夏某,女,65岁,在家中做家务时突然右下腹部持续疼痛,由于家中子女都在上班,患者忍耐两天后去医院检查,确认为慢性阑尾炎,家属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大,不愿意接受手术,在医院保守治疗三天,没有效果,后来我处治疗,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所制制剂,使用两个疗程后患者右下腹疼痛消失,食欲恢复正常,至今未见复发,痊愈。0038病例三、高某、男,26岁,午餐后出现右下腹部疼痛,两年前因慢性阑尾炎住院治疗,现在复发,来我处就诊,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所制制剂,使用两个疗程后患者右下腹疼痛消失,至今未见复发,痊愈。说明书CN10418943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