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阳虚水泛证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189135 上传时间:2018-02-0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49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92195.6

申请日:

2014.09.24

公开号:

CN104189860A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68申请日:20140924|||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8; A61P11/00; A61K35/56(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申请人:

王岷

发明人:

王岷; 王珺; 陈文靖; 刘磊; 姜琪娜; 刘俊丽

地址:

250001 山东省济南市经八路1号山东中医药大学二附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代理人:

杜文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阳虚水泛证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其中,中药包括以下原料药材:桂枝、香薷、葱白、鹅不食草、郁李仁、牵牛子、核桃仁、旋覆花、白前、茯苓、薏苡仁、天南星、玉米须、泽漆、紫菀、附子、干姜、丁香、胡椒、陈皮、沉香、佛手、香橼、刀豆、山药、沙棘、水丁香、露兜竻花、白花蛇舌草、鸭跖草、补骨脂和蛤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温阳化饮利水的功效,改善肺和支气管组织气体交换功能;促进祛痰,提高呼吸肌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心肺功能;精选纯天然中药材,药源广泛,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病人易于接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进行临床市场推广的优势特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阳虚水泛证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药材:桂枝、香薷、葱白、鹅不食草、郁李仁、牵牛子、核桃仁、旋覆花、白前、茯苓、薏苡仁、天南星、玉米须、泽漆、紫菀、附子、干姜、丁香、胡椒、陈皮、沉香、佛手、香橼、刀豆、山药、沙棘、水丁香、露兜竻花、白花蛇舌草、鸭跖草、补骨脂和蛤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桂枝27-42份、香薷10-25份、葱白15-27份、鹅不食草24-41份、郁李仁21-33份、牵牛子5-11份、核桃仁11-27份、旋覆花4-9份、白前12-27份、茯苓22-36份、薏苡仁11-27份、天南星5-10份、玉米须14-32份、泽漆4-9份、紫菀14-27份、附子6-11份、干姜23-38份、丁香12-26份、胡椒11-22份、陈皮21-37份、沉香12-25份、佛手13-27份、香橼14-26份、刀豆17-28份、山药16-25份、沙棘18-27份、水丁香13-24份、露兜竻花15-29份、白花蛇舌草13-30份、鸭跖草20-34份、补骨脂9-19份和蛤蚧24-38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桂枝27-40份、香薷12-22份、葱白17-24份、鹅不食草24-36份、郁李仁23-30份、牵牛子6-10份、核桃仁15-27份、旋覆花4-8份、白前14-25份、茯苓24-34份、薏苡仁15-25份、天南星5-9份、玉米须16-30份、泽漆4-8份、紫菀16-25份、附子7-10份、干姜24-36份、丁香14-25份、胡椒13-20份、陈皮23-33份、沉香15-22份、佛手16-24份、香橼16-24份、刀豆18-26份、山药19-24份、沙棘18-25份、水丁香15-22份、露兜竻花15-25份、白花蛇舌草15-27份、鸭跖草20-32份、补骨脂9-16份和蛤蚧24-33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桂枝27份、香薷15份、葱白17份、鹅不食草36份、郁李仁28份、牵牛子10份、核桃仁22份、旋覆花8份、白前14份、茯苓30份、薏苡仁25份、天南星9份、玉米须16份、泽漆8份、紫菀16份、附子10份、干姜31份、丁香22份、胡椒13份、陈皮33份、沉香15份、佛手19份、香橼24份、刀豆25份、山药19份、沙棘23份、水丁香15份、露兜竻花18份、白花蛇舌草27份、鸭跖草26份、补骨脂9份和蛤蚧29份。

5.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 材的重量份数比为:桂枝40份、香薷22份、葱白24份、鹅不食草24份、郁李仁23份、牵牛子7份、核桃仁15份、旋覆花5份、白前25份、茯苓34份、薏苡仁15份、天南星7份、玉米须30份、泽漆4份、紫菀25份、附子9份、干姜36份、丁香25份、胡椒20份、陈皮26份、沉香22份、佛手24份、香橼16份、刀豆26份、山药24份、沙棘25份、水丁香22份、露兜竻花25份、白花蛇舌草15份、鸭跖草32份、补骨脂16份和蛤蚧33份。

6.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桂枝33份、香薷12份、葱白19份、鹅不食草33份、郁李仁30份、牵牛子6份、核桃仁27份、旋覆花4份、白前22份、茯苓24份、薏苡仁20份、天南星5份、玉米须25份、泽漆6份、紫菀19份、附子7份、干姜24份、丁香14份、胡椒17份、陈皮23份、沉香18份、佛手16份、香橼21份、刀豆18份、山药22份、沙棘18份、水丁香17份、露兜竻花15份、白花蛇舌草21份、鸭跖草20份、补骨脂13份和蛤蚧24份。

7.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喷雾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所述比例称取所有原料药材,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3-5倍的水浸泡3-10小时,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30-50分钟至药液的剂量为100-300ml,煎煮3次,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加热得浸膏1,药渣备用;
b、将步骤a的药渣加60-90%乙醇浸泡0.5-1.5小时,提取两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80-160目滤过,取6000-10000转/分钟离心后的上清液,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得相对密度为80℃时1.35的浸膏2;
c、将浸膏1和浸膏2混合,加水稀释即得喷雾剂。

8.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含片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桂枝、香薷、葱白、鹅不食草、郁李仁、牵牛子、核桃仁和旋覆花所述比例混合,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4~6倍的醇浓度90%~95%的乙醇浸泡,加热回流2~4小时后提取,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4倍的醇浓度85%~95%的乙醇浸泡,加热回流1~2小时后提取,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8~1.2g生药/mL, 利用体积为5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洗脱两次,先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3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90%~9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二步,将白前、茯苓、薏苡仁、天南星、玉米须、泽漆、紫菀、附子和干姜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3~5倍的醇浓度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两次提取液合并,用管式离心机离心除杂,将除杂后的提取液于60℃~7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1.23的膏体,将浓缩后的膏体用喷雾干燥器干燥成粉末;
第三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5倍的水浸泡,加热煎煮2~4小时,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1~3倍的水浸泡,加热煎煮1~2小时,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水分,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获得的粉末混合,进一步加入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0.05~0.1倍的羧甲基淀粉钠、0.05~0.1倍的微晶纤维素,混匀,制粒,干燥后,加入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0.01~0.05倍的硬脂酸镁,然后用冲压装置将颗粒压制成片,即得含片剂。

9.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5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04~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175℃、出风温度80~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干燥,获得颗粒剂。

说明书

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阳虚水泛证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阳虚水泛证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阻塞性肺气肿即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严格地说,肺气肿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个解剖/结构术语,是慢性支气管炎或其他慢性肺部疾患发展的结果。主要是肺组织终末支气管远端部分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膨胀和过度充气,导致肺组织弹力减退,容积增大。由于其发病缓慢,病程较长,故称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在我国的发病率约在0.6%~4.3%之间。
病因
1.吸烟
纸烟含有多种有害成分,如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等。吸烟者黏液腺岩藻糖及神经氨酸含量增多,可抑制支气管黏膜纤毛活动,反射性引起支气管痉挛,减弱肺泡巨噬细胞的作用。吸烟者并发肺气肿或慢支和死于呼吸衰竭或肺心病者远较不吸烟者为多。
2.大气污染
尸检材料证明,气候和经济条件相似情况下,大气污染严重地区肺气肿发病率比污染较轻地区为高。
3.感染
呼吸道病毒和细菌感染与肺气肿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反复感染可引起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腺体增生、肥大,分泌功能亢进,管壁增厚狭窄,引起气道阻塞。肺部感染时蛋白酶活性增高与肺气肿形成也可能有关。
4.蛋白酶-抗蛋白酶平衡失调
体内的一些蛋白水解酶对肺组织有消化作用,而抗蛋白酶对于弹力蛋白酶等多种蛋白酶有抑制作用。蛋白酶和抗蛋白酶的平衡是维持肺组织正常结构免于破坏的重要因素。消化肺组织的蛋白酶有两种来源,外源性来自细菌和霉菌等病原体,内源性来自中性粒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吸烟使弹性蛋白酶活性增加,并使抗蛋白酶失活。
临床表现
1.症状
本病起病隐匿,以慢性支气管炎为病因者,有多年的咳嗽咳痰史。吸烟者常在晨起床后咳嗽和咳黏液痰。并发呼吸道感染时痰呈黏液脓性。咳嗽、咳痰症状多在冬季加重,翌年气候转暖时逐渐减轻。病变严重者咳嗽、咳痰长年存在,无冬重夏轻季节性变化的规律。肺气肿患者常有气急症状,早期多在活动后如登楼或快步行走时感气急,以后发展到走平路时亦感气急。若在说话、穿衣、洗脸乃至静息时有气急,提示肺气肿相当严重。此外尚有疲乏、纳差和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急性发作期并发呼吸衰竭或右心衰竭可出现相应症状。肺气肿患者出现头痛可能提示CO2潴留,应进一步作动脉血气分析。低氧血症者有发绀,也可继发性红细胞增多。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两种类型,当然还有不少患者并不符合某一种类型的典型表现。
(1)支气管炎型亦称发绀臃肿型(BB型) 支气管病变较重,黏膜肿胀,黏液腺增生,肺气肿病变轻微。患者常有多年吸烟史及慢性咳嗽、咳痰史。体检肥胖、发绀、颈静脉怒张、下肢浮肿,两肺底闻及啰音。胸部X线片检查肺充血,肺纹理增粗,未见明显肺气肿征。肺功能测验通气功能明显损害,气体分布不匀,功能残气及肺总量增加,弥散功能正常,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红细胞压积增高,易发展为呼吸衰竭和(或)右心衰竭。
(2)肺气肿型亦称无绀喘息型(PP型) 肺气肿较严重,但支气管病变不严重。多见于老年,体质消瘦,呼吸困难明显,无发绀。患者常取特殊的姿态,如两肩高耸、双臂扶床、呼气时两颊鼓起和缩唇。X线胸片两肺透明度增加。通气功能虽亦有损害,但不如支气管炎型那样严重,气体分布均匀,残气占肺总量比值增大,肺泡通气量正常甚至有通气过度,因此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不明显,二氧化碳分压正常或降低。
2.体征
本病早期体征多无异常,严重肺气肿者胸廓前后径增加,外观呈桶状,肋间隙饱满。叩诊胸廓回响增加,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肝浊音界下降。呼吸音和语音均减弱,呼气延长,有时两肺底可闻及干湿啰音,心音低远。本病由于肺脏过度充气,残气量增加,X线检查肺透明度增加。但在早期这一X线征象不够敏感。重度肺气肿时胸廓饱满,肋骨走行变平,肋间隙增宽。侧位片胸廓前后径增大,胸骨后间隙过宽。膈肌位置下移,膈穹隆变为扁平。两肺透明度增高,肺野外带血管纹理纤细、稀疏。心影呈垂直狭长。透视下可见胸廓和膈肌活动度减弱。也有表现为肺纹理增多的,肺透明度增高不明显,肺门部肺动脉增宽,心脏常扩大。
中医分6种类型
1、风寒内饮症状:咳逆喘满不得卧,气短气急,咯痰白稀,呈泡沫状,胸部膨满,恶寒,周身酸楚,或有口干不欲饮,面色青黯,舌体胖大,舌质暗淡,舌苔白滑,脉浮紧。
2、痰热郁肺症状:咳逆喘息气粗,痰黄或白,粘稠难咯,胸满烦躁,目胀睛突,或发热汗出,或微恶寒,溲黄便干,口渴欲饮,舌质暗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3、痰瘀阻肺症状:咳嗽痰多,色白或呈泡沫,喉间痰鸣,喘息不能平卧,胸部膨满,憋闷如塞,面色灰白而暗,唇甲紫绀,舌质暗或紫,舌下瘀筋增粗,苔腻或浊腻,脉弦滑。
4、痰蒙神窍症状:咳逆喘促日重,咳痰不爽,表情淡漠,嗜睡,甚或意识朦胧,谵妄,烦躁不安,入夜尤甚,昏迷,撮空理线,或肢体困动,抽搐,舌质暗红或淡紫,或紫绛,苔白腻或黄腻,脉细滑数。
5、肺肾气虚症状:呼吸浅短难续,咳声低怯,胸满短气,甚则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咳嗽,痰如白沫,咯吐不利,心慌,形寒汗出,面色晦暗,舌淡或黯紫,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6、阳虚水泛症状:面浮,下肢肿,甚或一身悉肿,脘痞腹胀,或腹满有水,尿少,心悸,喘咳不能平卧,咯痰清稀:怕冷,面唇青紫,舌胖质黯,苔白滑,脉沉虚数或结代。
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应酌情使用抗菌药物、祛痰剂和支气管扩张剂。但是,疗程较长,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较多,病情易迁延,临床疗效不甚理想,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明显降低生活质量。
然而,中医药具有利用传统中医理论,通过提高机体整体的免疫力,改善肺和支气管组织气体交换功能;据不同的临床表现,辨证论治,针对性较强,促进祛痰,提高呼吸肌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心肺功能;精选纯天然中药材,药源广泛,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病人易于接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进行临床市场推广的优势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温阳化饮利水的功效,主治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阳虚水泛证的中药。本发明的中药利用传统中医理论,通过提高机体整体的免疫力,改善肺和支气管组织气体交换功能;据不同的临床表现,辨证论治,针对性较强,促进祛痰,提高呼吸肌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心肺功能;精选纯天然中药材,药源广泛,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病人易于接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进行临床市场推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阳虚水泛证的中药,包括以下原料药材:桂枝、香薷、葱白、鹅不食草、郁李仁、牵牛子、核桃仁、旋覆花、白前、茯苓、薏苡仁、天南星、玉米须、泽漆、紫菀、附子、干姜、丁香、胡椒、陈皮、沉香、佛手、香橼、刀豆、山药、沙棘、水丁香、露兜竻花、白花蛇舌草、鸭跖草、补骨脂和蛤蚧。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桂枝27-42份、香薷10-25份、葱白15-27份、鹅不食草24-41份、郁李仁21-33份、牵牛子5-11份、核桃仁11-27份、旋覆花4-9份、白前12-27份、茯苓22-36份、薏苡仁11-27份、天南星5-10份、玉米须14-32份、泽漆4-9份、紫菀14-27份、附子6-11份、干姜23-38份、丁香12-26份、胡椒11-22份、陈皮21-37份、沉香12-25份、佛手13-27份、香橼14-26份、刀豆17-28份、山药16-25份、沙棘18-27份、水丁香13-24份、露兜竻花15-29份、白花蛇舌草13-30份、鸭跖草20-34份、补骨脂9-19份和蛤蚧24-38份。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桂枝27-40份、香薷12-22份、葱白17-24份、鹅不食草24-36份、郁李仁23-30份、牵牛子6-10份、核桃仁15-27份、旋覆花4-8份、白前14-25份、茯苓24-34份、薏苡仁15-25份、天南星5-9份、玉米须16-30份、泽漆4-8份、紫菀16-25份、附子7-10份、干姜24-36份、丁香14-25份、胡椒13-20份、陈皮23-33份、沉香15-22份、佛手16-24份、香橼16-24份、刀豆18-26份、山药19-24份、沙棘18-25份、水丁香15-22份、露兜竻花15-25份、白花蛇舌草15-27份、鸭跖草20-32份、补骨脂9-16份和蛤蚧24-33份。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桂枝27份、香薷15份、葱白17份、鹅不食草36份、郁李仁28份、牵牛子10份、核桃仁22份、旋覆花8份、白前14份、茯苓30份、薏苡仁25份、天南星9份、玉米须16份、泽漆8份、紫菀16份、附子10份、干姜31份、丁香22份、胡椒13份、陈皮33份、沉香15份、佛手19份、香橼24份、刀豆25份、山药19份、沙棘23份、水丁香15份、露兜竻花18份、白花蛇舌草27份、鸭跖草26份、补骨脂9份和蛤蚧29份。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桂枝40份、香薷22份、葱白24份、鹅不食草24份、郁李仁23份、牵牛子7份、核桃仁15份、旋覆花5份、白前25份、茯苓34份、薏苡仁15份、天南星7份、玉米须30份、泽漆4份、紫菀25份、附子9份、干姜36份、丁香25份、胡椒20份、陈皮26份、沉香22份、佛手24份、香橼16份、刀豆26份、山药24份、沙棘25份、水丁香22份、露兜竻花25份、白花蛇舌草15份、鸭跖草32份、补骨脂16份和蛤蚧33份。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桂枝33份、香薷12份、葱白19份、鹅不食草33份、郁李仁30份、牵牛子6份、核桃仁27份、旋覆花4份、白前22份、茯苓24份、薏苡仁20份、天南星5份、玉米须25份、泽漆6份、紫菀19份、附子7份、干姜24份、丁香14份、胡椒17份、陈皮23份、沉香18份、佛手16份、香橼21份、刀豆18份、山药22份、沙棘18份、水丁香17份、露兜竻花15份、白花蛇舌草21份、鸭跖草20份、补骨脂13份和蛤蚧24份。    
所述中药的剂型为喷雾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所述比例称取所有原料药材,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3-5倍的水浸泡3-10小时,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30-50分钟至药液的剂量为100-300ml,煎煮3次,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加热得浸膏1,药渣备用;
b、将步骤a的药渣加60-90%乙醇浸泡0.5-1.5小时,提取两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80-160目滤过,取6000-10000转/分钟离心后的上清液,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得相对密度为80℃时 1.35的浸膏2;
c、将浸膏1和浸膏2混合,加水稀释即得喷雾剂。
所述中药的剂型为含片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桂枝、香薷、葱白、鹅不食草、郁李仁、牵牛子、核桃仁和旋覆花所述比例混合,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4~6倍的醇浓度90%~95%的乙醇浸泡,加热回流2~4小时后提取,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4倍的醇浓度85%~95%的乙醇浸泡,加热回流1~2小时后提取,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8~1.2g生药/mL,利用体积为5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洗脱两次,先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3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90%~9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二步,将白前、茯苓、薏苡仁、天南星、玉米须、泽漆、紫菀、附子和干姜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3~5倍的醇浓度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两次提取液合并,用管式离心机离心除杂,将除杂后的提取液于60℃~7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1.23的膏体,将浓缩后的膏体用喷雾干燥器干燥成粉末;
第三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5倍的水浸泡,加热煎煮2~4小时,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1~3倍的水浸泡,加热煎煮1~2小时,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水分,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获得的粉末混合,进一步加入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0.05~0.1倍的羧甲基淀粉钠、0.05~0.1倍的微晶纤维素,混匀,制粒,干燥后,加入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0.01~0.05倍的硬脂酸镁,然后用冲压装置将颗粒压制成片,即得含片剂。
所述中药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5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04~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175℃、出风温度80~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干燥,获得颗粒剂。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温阳化饮利水的功效,主治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阳虚水泛证,本发明利用传统中医理论,通过提高机体整体的免疫力,改善肺和支气管组织气体交换功能;据不同的临床表现,辨证论治,针对性较强,促进祛痰,提高呼吸肌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心肺功能;精选纯天然中药材,药源广泛,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病人易于接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进行临床市场推广的优势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中医学认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理因素有痰浊、水饮、瘀血、气虚、气滞,它们互为影响,兼见同病。痰饮的产生,初由肺气郁滞,脾失健运,津液不归正化而成,渐因肺虚不能布津,脾虚不能转输,肾虚不能蒸化,痰浊潴留益甚。痰、饮、湿(浊)同属津液停积而成。痰饮水浊潴留,其病理是滞塞气机,阻塞气道,肺不能吸清呼浊,清气不足而浊气有余,肺气胀满不能敛降,故胸部膨膨胀满,憋闷如塞。痰浊水饮亦可损伤正气和妨碍血脉运行。气虚气滞的形成,因气根于肾,主于肺,本已年老体虚,下元虚惫,加之喘咳日久,积年不愈,必伤肺气,反复发作,由肺及肾,必致肺肾俱虚。肺不主气而气滞,肾不纳气而气逆,气机当升不升,当降不降,肺肾之气)S能交相贯通,以致清气难人,浊气难出,滞于胸中,壅埋于肺而成肺胀。瘀血的产生,与肺,肾气虚,气不行血及痰浊壅阻,血涩不利有关。瘀血形成后,又因瘀而滞气,加重痰、气滞塞胸中,成为肺胀的重要病理环节。
由此可见,肺胀的病理性质多属标实本虚。标实为痰浊、水饮、瘀血和气滞,痰有寒化与热化之分;本虚为肺、脾、肾气虚,晚期则气虚及阳,或阴阳两虚。其基本病机是肺之体用俱损,呼吸机能错乱,气壅于胸,滞留于肺,痰瘀阻结肺管气道,导致肺体胀满,张缩无力,而成肺胀。如内有停饮,又复感风寒,则可成为外寒内饮证。感受风热或痰郁化热,可表现为痰热证。痰浊壅盛,或痰热内扰,蒙蔽心窍,心神失主,则意识朦胧、嗜睡甚至昏迷;痰热内闭,热邪耗灼营阴,肝肾失养,阴虚火旺,肝火挟痰上扰,气逆痰升,肝风内动则发生肢颤,抽搐;痰热迫血妄行,则动血而致出血。亦可因气虚日甚,气不摄血而致出血。病情进一步发展可阴损及阳,阳虚不能化气行水,成为阳虚水泛证;阳虚至极,出现肢冷、汗出、脉微弱等元阳欲脱现象。
根据标本虚实,分别选用祛邪扶正是本病的治疗原则。一般感邪时偏于邪实,侧重祛邪为主,根据病邪的性质,分别采取祛邪宣肺(辛温、辛凉),降气化痰(温化、清化),温阳利水(通阳、淡渗),活血化瘀,甚或开窍、熄风、止血等法。平时偏于正虚,侧重以扶正为主,根据脏腑阴阳的不同,分别以补养心肺,益肾健脾,或气阴兼调,或阴阳兼顾。正气欲脱时则应扶正固脱,救阴回阳。祛邪与扶正只有主次之分,一般相辅为用。
因此,本发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阳虚水泛证以温阳化饮利水为主要治疗原则,选用方剂:桂枝、香薷、葱白、鹅不食草、郁李仁、牵牛子、核桃仁、旋覆花、白前、茯苓、薏苡仁、天南星、玉米须、泽漆、紫菀、附子、干姜、丁香、胡椒、陈皮、沉香、佛手、香橼、刀豆、山药、沙棘、水丁香、露兜竻花、白花蛇舌草、鸭跖草、补骨脂、蛤蚧 。
其中,桂枝、香薷、葱白、鹅不食草解表散寒,助阳化气;郁李仁、牵牛子、核桃仁旋润肠通便;旋覆花、白前、茯苓、薏苡仁、天南星、玉米须、泽漆、紫菀、水丁香和露兜竻花化饮利水,宣肺化痰;白花蛇舌草、鸭跖草解毒利水消肿;附子、干姜、丁香、胡椒、陈皮、沉香、佛手、香橼、刀豆温中理气,行气助阳;山药、沙棘、补骨脂、蛤蚧健脾温肾纳气。
其中,上述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桂枝:辛,甘,性温;归膀胱、心、肺经。功能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散寒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腹痛;症瘕结块;胸痹;心悸;小便不利。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蓄水,水肿,心悸,奔豚。
香薷:味辛甘,性温,无毒;归肺、胃、脾经。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治夏月感寒饮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水肿,脚气。
葱白:归肺、胃经。功用发表、通阳、解毒、杀虫。主治感冒风寒,阴寒腹痛,二便不通,痢疾,疮痈肿痛,虫积腹痛。
鹅不食草:味辛;性温;归肺;肝经。祛风通窃、解毒消肿。主感冒;头痛;鼻渊;鼻息肉;咳嗽;喉痹;耳聋;目赤翳膜;疟疾;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肿毒;疥癣。
郁李仁:辛、苦、甘,平;归脾、大肠、小肠经。功能主治:润燥滑肠,下气,利水。用于津枯肠燥、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牵牛子:性寒,味苦;;归肺经、肾经、大肠经。具有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功积的功能。生牵牛子长于逐水消肿,杀虫。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虫积腹泻。
核桃仁:味甘,性温,归肾、肺、大肠经,具有补肾益精,温肺定喘,润肠通便的作用,用于肾气亏虚之腰痛腿软,头晕乏力,尿频遗精,消渴,肺肾两虚之咳喘,老年人气虚及产后血亏津少而致的肠燥便秘,跌打损伤,疮疡痈肿等证。
旋覆花:咸、温;入肺、肝、胃经。功用消痰,下气,软坚,行水。《本经》:“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药性论》:“主肋胁气,下寒热水肿,主治膀胱宿水,去逐大腹,开胃,止呕逆不下食。”主治胸中痰结,胁下胀满,咳喘,呃逆,唾如胶漆,心下痞鞕,噫气不除,大腹水肿。
白前:辛、苦,微温;归肺经。降气化痰,止咳。咳嗽痰多,气喘。该品性微温而不燥烈,长于祛痰,降肺气以平咳喘。无论属寒属热,外感内伤,新嗽久咳均可用之。
茯苓:甘、淡,平;归心经、肺经、脾经、肾经。功能:利水药;渗湿利尿药。《用药心法》:“茯苓,淡能利窍,甘以助阳,除湿之圣药也。味甘平补阳,益脾逐水,生津导气。” 
薏苡仁: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经。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
天南星:苦、辛,温。归肺、肝、脾经。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用于顽痰咳嗽,风疾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外用于痈肿,蛇虫咬伤。
玉米须:甘、淡,平。归膀胱、肝、胆经。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用于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鼻窦炎,尿路结石,胆道结石,小便不利、湿热黄胆等症。并可预防习惯性流产。
泽漆:性微寒,味苦。入大、小肠,脾经。利尿消肿,化痰散结,杀虫止痒。用于腹水、水肿、肺结核、颈淋巴结核、痰多喘咳、癣疮。
紫菀:性温,味苦、辛;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主治咳嗽,肺虚劳嗽,肺痿肺痈,咳吐脓血,小便不利。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用于治疗慢性咳嗽气喘。
附子:辛、甘,大热。归心、肾、脾经。《神农本草经》:“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拘挛膝痛,不能行步。”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之功效。用于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泻厥逆,肢冷脉微,心腹冷痛,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阳痿,宫冷,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阴疽疮疡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干姜: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
丁香:甘、辛、大热。归脾、胃、肺、肾经。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胡椒:辛,热;归胃、脾、大肠经。能健胃进食,温中散寒,止痛,脾胃虚寒,呕吐,腹泻。
陈皮:性味苦、辛,温;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用。可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沉香:辛、苦,温;归脾、胃、肾、肺经。功用降气温中,暖肾助阳。治气逆喘息,呕吐呃逆,脘腹胀痛,腰膝虚冷,大肠虚秘,小便气淋,男子精冷。 
佛手:辛、苦、酸,温;归肝、脾、肺经。补肝暖胃,止呕吐,佛手消胃寒痰,治胃气疼痛,止面寒疼,和中行气。治气舒肝,和胃化痰,破积,治噎膈反胃,消症瘕瘰疬。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
香橼:味辛、甘,无毒。《本草通玄》:“理上焦之气,止呕逆,进食,健脾。”《本草再新》:“平肝舒郁,理肺气,通经利水,治腰脚气。”功用疏肝理气,宽胸化痰,除湿和中。主治下气,除心头痰水。煮酒喝,治痰气咳嗽。
刀豆:甘;温;无毒;归脾;胃;大肠;肾经。温中下气,益肾补元。主虚寒呃逆,肾虚腰痛。
山药:味甘,性平;归肺、脾、肾经。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肺气虚燥、痰喘咳嗽、肾气亏耗、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消渴尿频、遗精早泄、带下白浊、皮肤赤肿、肥胖等证。
沙棘:酸、涩,温。止咳祛痰,消食化滞,活血散瘀。用于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食积腹痛,瘀血经闭,跌扑瘀肿。
水丁香: 苦,凉。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治水肿,血淋,痈疽,疔疮,无名肿毒。
露兜竻花: 甘,寒。清热利水,去湿热,止热泻,治淋浊,对口疮。
白花蛇舌草: 甘、淡,凉。归胃、大肠、小肠经。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用于肠痈(阑尾炎),疮疖肿毒,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等症;外用治疮疖痈肿,毒蛇咬伤。
鸭跖草: 甘、淡,寒。归肺、胃、小肠经。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用于风热感冒,高热不退,咽喉肿痛,水肿尿少,热淋涩痛,痈肿疔毒。
补骨脂:味辛、苦,性温,归肾、脾经。《药性论》:“主男子腰疼,膝冷囊湿,逐诸冷痹顽,止小便利,腹中冷。”《开宝本草》:“主五劳七伤,风虚冷,骨髓伤败,肾冷精流及妇人血气堕胎。”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用于治疗肾虚阳痿,腰膝酸软冷痛,肾虚遗精,遗尿,尿频,脾肾阳虚引起的五更泄泻。
蛤蚧:咸,平;归肺、肾经。补肺益肾,纳气平喘,助阳益精。用于肺虚咳嗽,肾虚作喘,虚劳喘咳。本品兼入肺肾二经,长于补肺气、助肾阳、定喘咳,为治多种虚证喘咳之佳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阳虚水泛证的中药,包括以下原料药材:桂枝、香薷、葱白、鹅不食草、郁李仁、牵牛子、核桃仁、旋覆花、白前、茯苓、薏苡仁、天南星、玉米须、泽漆、紫菀、附子、干姜、丁香、胡椒、陈皮、沉香、佛手、香橼、刀豆、山药、沙棘、水丁香、露兜竻花、白花蛇舌草、鸭跖草、补骨脂和蛤蚧。
其中,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优选为:桂枝27-42份、香薷10-25份、葱白15-27份、鹅不食草24-41份、郁李仁21-33份、牵牛子5-11份、核桃仁11-27份、旋覆花4-9份、白前12-27份、茯苓22-36份、薏苡仁11-27份、天南星5-10份、玉米须14-32份、泽漆4-9份、紫菀14-27份、附子6-11份、干姜23-38份、丁香12-26份、胡椒11-22份、陈皮21-37份、沉香12-25份、佛手13-27份、香橼14-26份、刀豆17-28份、山药16-25份、沙棘18-27份、水丁香13-24份、露兜竻花15-29份、白花蛇舌草13-30份、鸭跖草20-34份、补骨脂9-19份和蛤蚧24-38份。
其中,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优选为:桂枝27-40份、香薷12-22份、葱白17-24份、鹅不食草24-36份、郁李仁23-30份、牵牛子6-10份、核桃仁15-27份、旋覆花4-8份、白前14-25份、茯苓24-34份、薏苡仁15-25份、天南星5-9份、玉米须16-30份、泽漆4-8份、紫菀16-25份、附子7-10份、干姜24-36份、丁香14-25份、胡椒13-20份、陈皮23-33份、沉香15-22份、佛手16-24份、香橼16-24份、刀豆18-26份、山药19-24份、沙棘18-25份、水丁香15-22份、露兜竻花15-25份、白花蛇舌草15-27份、鸭跖草20-32份、补骨脂9-16份和蛤蚧24-33份。
其中,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又可以优选为:桂枝27份、香薷15份、葱白17份、鹅不食草36份、郁李仁28份、牵牛子10份、核桃仁22份、旋覆花8份、白前14份、茯苓30份、薏苡仁25份、天南星9份、玉米须16份、泽漆8份、紫菀16份、附子10份、干姜31份、丁香22份、胡椒13份、陈皮33份、沉香15份、佛手19份、香橼24份、刀豆25份、山药19份、沙棘23份、水丁香15份、露兜竻花18份、白花蛇舌草27份、鸭跖草26份、补骨脂9份和蛤蚧29份。         
其中,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桂枝40份、香薷22份、葱白24份、鹅不食草24份、郁李仁23份、牵牛子7份、核桃仁15份、旋覆花5份、白前25份、茯苓34份、薏苡仁15份、天南星7份、玉米须30份、泽漆4份、紫菀25份、附子9份、干姜36份、丁香25份、胡椒20份、陈皮26份、沉香22份、佛手24份、香橼16份、刀豆26份、山药24份、沙棘25份、水丁香22份、露兜竻花25份、白花蛇舌草15份、鸭跖草32份、补骨脂16份和蛤蚧33份。      
其中,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又可以优选为:桂枝33份、香薷12份、葱白19份、鹅不食草33份、郁李仁30份、牵牛子6份、核桃仁27份、旋覆花4份、白前22份、茯苓24份、薏苡仁20份、天南星5份、玉米须25份、泽漆6份、紫菀19份、附子7份、干姜24份、丁香14份、胡椒17份、陈皮23份、沉香18份、佛手16份、香橼21份、刀豆18份、山药22份、沙棘18份、水丁香17份、露兜竻花15份、白花蛇舌草21份、鸭跖草20份、补骨脂13份和蛤蚧24份。    
其中,中药的剂型为喷雾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所述比例称取所有原料药材,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3-5倍的水浸泡3-10小时,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30-50分钟至药液的剂量为100-300ml,煎煮3次,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加热得浸膏1,药渣备用;
b、将步骤a的药渣加60-90%乙醇浸泡0.5-1.5小时,提取两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80-160目滤过,取6000-10000转/分钟离心后的上清液,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得相对密度为80℃时 1.35的浸膏2;
c、将浸膏1和浸膏2混合,加水稀释即得喷雾剂。
其中,中药的剂型为含片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桂枝、香薷、葱白、鹅不食草、郁李仁、牵牛子、核桃仁和旋覆花所述比例混合,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4~6倍的醇浓度90%~95%的乙醇浸泡,加热回流2~4小时后提取,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4倍的醇浓度85%~95%的乙醇浸泡,加热回流1~2小时后提取,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8~1.2g生药/mL,利用体积为5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洗脱两次,先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3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90%~9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二步,将白前、茯苓、薏苡仁、天南星、玉米须、泽漆、紫菀、附子和干姜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3~5倍的醇浓度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两次提取液合并,用管式离心机离心除杂,将除杂后的提取液于60℃~7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1.23的膏体,将浓缩后的膏体用喷雾干燥器干燥成粉末;
第三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5倍的水浸泡,加热煎煮2~4小时,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1~3倍的水浸泡,加热煎煮1~2小时,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水分,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获得的粉末混合,进一步加入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0.05~0.1倍的羧甲基淀粉钠、0.05~0.1倍的微晶纤维素,混匀,制粒,干燥后,加入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0.01~0.05倍的硬脂酸镁,然后用冲压装置将颗粒压制成片,即得含片剂。
其中,中药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5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04~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175℃、出风温度80~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干燥,获得颗粒剂。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1  本发明的喷雾剂
取桂枝27g、香薷15g、葱白17g、鹅不食草36g、郁李仁28g、牵牛子10g、核桃仁22g、旋覆花8g、白前14g、茯苓30g、薏苡仁25g、天南星9g、玉米须16g、泽漆8g、紫菀16g、附子10g、干姜31g、丁香22g、胡椒13g、陈皮33g、沉香15g、佛手19g、香橼24g、刀豆25g、山药19g、沙棘23g、水丁香15g、露兜竻花18g、白花蛇舌草27g、鸭跖草26g、补骨脂9g和蛤蚧29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所述比例称取所有原料药材,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3倍的水浸泡10小时,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30分钟至药液的剂量为300ml,煎煮3次,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加热得浸膏1,药渣备用;
b、将步骤a的药渣加60%乙醇浸泡1.5小时,提取两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 160目滤过, 10000转/分钟离心后的上清液,经截流分子量为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得相对密度为80℃时 1.35的浸膏2;
c、将浸膏1和浸膏2混合,加水稀释即得喷剂。
       
实施例2  本发明的含片剂 
取桂枝40g、香薷22g、葱白24g、鹅不食草24g、郁李仁23g、牵牛子7g、核桃仁15g、旋覆花5g、白前25g、茯苓34g、薏苡仁15g、天南星7g、玉米须30g、泽漆4g、紫菀25g、附子9g、干姜36g、丁香25g、胡椒20g、陈皮26g、沉香22g、佛手24g、香橼16g、刀豆26g、山药24g、沙棘25g、水丁香22g、露兜竻花25g、白花蛇舌草15g、鸭跖草32g、补骨脂16g和蛤蚧33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桂枝、香薷、葱白、鹅不食草、郁李仁、牵牛子、核桃仁和旋覆花所述比例混合,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5倍的醇浓度95%的乙醇浸泡,加热回流3小时后提取,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倍的醇浓度90%的乙醇浸泡,加热回流1小时后提取,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8g生药/mL,利用体积为5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洗脱两次,先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3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9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二步,将白前、茯苓、薏苡仁、天南星、玉米须、泽漆、紫菀、附子和干姜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4倍的醇浓度9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两次提取液合并,用管式离心机离心除杂,将除杂后的提取液于7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3的膏体,将浓缩后的膏体用喷雾干燥器干燥成粉末;
第三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3倍的水浸泡,加热煎煮2小时,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倍的水浸泡,加热煎煮2小时,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水分,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获得的粉末混合,进一步加入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0.1倍的羧甲基淀粉钠、0.1倍的微晶纤维素,混匀,制粒,干燥后,加入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0.05倍的硬脂酸镁,然后用冲压装置将颗粒压制成片,即得含片剂。
 
实施例3  本发明的颗粒剂 
取桂枝33g、香薷12g、葱白19g、鹅不食草33g、郁李仁30g、牵牛子6g、核桃仁27g、旋覆花4g、白前22g、茯苓24g、薏苡仁20g、天南星5g、玉米须25g、泽漆6g、紫菀19g、附子7g、干姜24g、丁香14g、胡椒17g、陈皮23g、沉香18g、佛手16g、香橼21g、刀豆18g、山药22g、沙棘18g、水丁香17g、露兜竻花15g、白花蛇舌草21g、鸭跖草20g、补骨脂13g和蛤蚧24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倍的醇浓度为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4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7Mpa下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06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75℃、出风温度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3倍的蔗糖粉和0.1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50℃干燥,获得颗粒剂。
 
所述中药在使用时煎汤剂服用,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10天为一疗程;当本中药组合物为丸剂、胶囊剂或含片剂、片剂、颗粒剂使用时,一日三次,10天为一疗程;当本中药组合物为喷雾剂使用时,一日3-5次,10天为一疗程。
 
毒性实验:
急性毒性试验:应用NIH小鼠60只,SPF级,雌雄各半,体重17~24g,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即对照组和给药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将本发明的实施例3制备的颗粒剂溶解在水中,(浓度为5.74g生药/ml,最高浓度)灌胃,灌胃容积为5ml/kg(即单次给药剂量为28.7生药/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一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6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的颗粒剂LD50>28.7生药/kg,每日最大给药量为57.4生药/kg/日。本发明的中药临床用药量为4.6g生药/日/人,成人体重以60KG计,平均用药剂量为0.077g生药/kg/日。按体重计:小鼠(平均体重以21g计)口服灌胃本发明的中药的耐受量为临床用量的745倍。因此本发明实施例3的颗粒剂急性毒性低,临床用药安全。
 
长期毒性实验:将本发明实施例1的喷雾剂对小鼠按6.43、15.72和36.41g生药/kg连续用药16周(1.0ml/100g体重,每天2次)及停药4周后,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制剂对小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6周及停药4周后,小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中药制剂对小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全。
 
长期毒性实验:将本发明实施例2的含片剂对小鼠按6.43、15.72和36.41g生药/kg连续用药16周(1.0ml/100g体重,每天2次)及停药4周后,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制剂对小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6周及停药4周后,小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中药制剂对小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全。
 
临床资料:
选择13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阳虚水泛证患者中, 男87 例, 女49例;平均年龄69.3 ±7.2岁; 平均病程5-9年。随机分为四组,四组对比性别、年龄、病程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喷雾剂治疗组:34人,男21人,女13人。
含片剂治疗组:34人,男22人,女12人。
颗粒剂治疗组:34人,男22人,女12人。
西药对照组:34人,男22人,女12人。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 
1、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 咳嗽、咳痰、喘息且每年发病一季度以上, 连续发病2年及以上,3、查体发现胸廓变宽,呼吸音减弱, 横隔运动受限等;4每年发病不足一季度但客观理化检查依据充足者。
   中医诊断标准:
面浮,下肢肿,甚或一身悉肿,脘痞腹胀,或腹满有水,尿少,心悸,喘咳不能平卧,咯痰清稀:怕冷,面唇青紫,舌胖质黯,苔白滑,脉沉虚数或结代。
 
治疗方法:  
喷雾剂治疗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喷雾剂,每日3次,10天为1个疗程。
含片剂治疗组: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含片剂,每日3次,每次4片,10天为1个疗程。
颗粒剂治疗组: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颗粒剂,每日3次,每次1包,10天为1个疗程。
西药对照组:口服罗红霉素分散片每次150 mg,每日2 次;口服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每次2 粒,每日3 次;口服茶碱缓释片每次100mg,每日2 次;口服酮替芬每次1mg,每日2次,10天为1 个疗程。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呼吸道感染得到控制, 肺气肿、肺炎表现消失, 持续1年以上未复发;
好转:肺气肿、肺炎表现症状减弱有明显改善, 或发作次数减少, 治疗后肺功能复查功能恢复良好;
无效:肺气肿症状稍有改善但不明显, 停药后复发。
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治疗结果:
参见表1和表2,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阳虚水泛证,相对于西药在治疗效果上,具有显著的改进;从表2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阳虚水泛证,相对于西药,在治疗疗程上显著缩短。
表1 四组分别治疗30天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例数治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喷雾剂治疗组342011391.2%含片剂治疗组342111294.1%颗粒剂治疗组34219488.2%西药对照组3412121070.6%

表2 四组分别治疗30天后治愈和好转的人数和时间比较  例(%)
组别例数第1-10天第11-20天第21-30天喷雾剂治疗组318(25.8%)13(41.9%)10(32.3%)含片剂治疗组3210(31.3%)14(43.8%)8(25%)颗粒剂治疗组309(30.0%)16(53.3%)5(16.7%)西药对照组244(16.7%)9(37.5%)11(45.8%)

根据上述表格内的临床统计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具有起效快、有效率高、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的优势。
典型病例: 
吕某, 男, 69岁。2012年12月就诊。经常咳嗽,近6年来病情明显加重, 出现气喘, 且发作频繁, 天气转冷即发, 症状逐渐加重。此次因气候转冷而发, 动则气喘, 夜寐不宁, 倦怠乏力, 痰多而深藏, 咯痰清稀,两肺满布湿口罗音, 面浮,下肢肿,脘痞腹胀,尿少,怕冷,面唇青紫,舌胖质黯,苔白滑,脉沉虚数。西医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中医诊为阳虚水泛证。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实施例3的颗粒剂,每日3次,每次1包,15天后,咳嗽气喘症状明显减轻,痰量、两肺口罗音明显减少,1个月后,治愈,嘱其继续服药14天巩固,随访一年未复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阳虚水泛证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阳虚水泛证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阳虚水泛证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阳虚水泛证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阳虚水泛证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89860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89860A21申请号201410492195622申请日20140924A61K36/9068200601A61P11/00200601A61K35/5620060171申请人王岷地址250001山东省济南市经八路1号山东中医药大学二附院72发明人王岷王珺陈文靖刘磊姜琪娜刘俊丽74专利代理机构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37231代理人杜文娟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阳虚水泛证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阳虚水泛证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其中,中药包括以下原料药材。

2、桂枝、香薷、葱白、鹅不食草、郁李仁、牵牛子、核桃仁、旋覆花、白前、茯苓、薏苡仁、天南星、玉米须、泽漆、紫菀、附子、干姜、丁香、胡椒、陈皮、沉香、佛手、香橼、刀豆、山药、沙棘、水丁香、露兜竻花、白花蛇舌草、鸭跖草、补骨脂和蛤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温阳化饮利水的功效,改善肺和支气管组织气体交换功能;促进祛痰,提高呼吸肌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心肺功能;精选纯天然中药材,药源广泛,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病人易于接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进行临床市场推广的优势特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3页10申。

3、请公布号CN104189860ACN104189860A1/2页21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阳虚水泛证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药材桂枝、香薷、葱白、鹅不食草、郁李仁、牵牛子、核桃仁、旋覆花、白前、茯苓、薏苡仁、天南星、玉米须、泽漆、紫菀、附子、干姜、丁香、胡椒、陈皮、沉香、佛手、香橼、刀豆、山药、沙棘、水丁香、露兜竻花、白花蛇舌草、鸭跖草、补骨脂和蛤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桂枝2742份、香薷1025份、葱白1527份、鹅不食草2441份、郁李仁2133份、牵牛子511份、核桃仁1127份、旋覆花49份、白前1227份、茯苓2236。

4、份、薏苡仁1127份、天南星510份、玉米须1432份、泽漆49份、紫菀1427份、附子611份、干姜2338份、丁香1226份、胡椒1122份、陈皮2137份、沉香1225份、佛手1327份、香橼1426份、刀豆1728份、山药1625份、沙棘1827份、水丁香1324份、露兜竻花1529份、白花蛇舌草1330份、鸭跖草2034份、补骨脂919份和蛤蚧2438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桂枝2740份、香薷1222份、葱白1724份、鹅不食草2436份、郁李仁2330份、牵牛子610份、核桃仁1527份、旋覆花48份、白前1425份、茯苓。

5、2434份、薏苡仁1525份、天南星59份、玉米须1630份、泽漆48份、紫菀1625份、附子710份、干姜2436份、丁香1425份、胡椒1320份、陈皮2333份、沉香1522份、佛手1624份、香橼1624份、刀豆1826份、山药1924份、沙棘1825份、水丁香1522份、露兜竻花1525份、白花蛇舌草1527份、鸭跖草2032份、补骨脂916份和蛤蚧2433份。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桂枝27份、香薷15份、葱白17份、鹅不食草36份、郁李仁28份、牵牛子10份、核桃仁22份、旋覆花8份、白前14份、茯苓30份、薏苡仁25份、天。

6、南星9份、玉米须16份、泽漆8份、紫菀16份、附子10份、干姜31份、丁香22份、胡椒13份、陈皮33份、沉香15份、佛手19份、香橼24份、刀豆25份、山药19份、沙棘23份、水丁香15份、露兜竻花18份、白花蛇舌草27份、鸭跖草26份、补骨脂9份和蛤蚧29份。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桂枝40份、香薷22份、葱白24份、鹅不食草24份、郁李仁23份、牵牛子7份、核桃仁15份、旋覆花5份、白前25份、茯苓34份、薏苡仁15份、天南星7份、玉米须30份、泽漆4份、紫菀25份、附子9份、干姜36份、丁香25份、胡椒20份、陈皮26份、沉香22。

7、份、佛手24份、香橼16份、刀豆26份、山药24份、沙棘25份、水丁香22份、露兜竻花25份、白花蛇舌草15份、鸭跖草32份、补骨脂16份和蛤蚧33份。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桂枝33份、香薷12份、葱白19份、鹅不食草33份、郁李仁30份、牵牛子6份、核桃仁27份、旋覆花4份、白前22份、茯苓24份、薏苡仁20份、天南星5份、玉米须25份、泽漆6份、紫菀19份、附子7份、干姜24份、丁香14份、胡椒17份、陈皮23份、沉香18份、佛手16份、香橼21份、刀豆18份、山药22份、沙棘18份、水丁香17份、露兜竻花15份、白花蛇舌草21份、。

8、鸭跖草20份、补骨脂13份和蛤蚧24份。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喷雾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按所述比例称取所有原料药材,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35倍的水浸泡310小权利要求书CN104189860A2/2页3时,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3050分钟至药液的剂量为100300ML,煎煮3次,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加热得浸膏1,药渣备用;B、将步骤A的药渣加6090乙醇浸泡0515小时,提取两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80160目滤过,取600010000转/分钟离心后的上清液,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得相对密度。

9、为80时135的浸膏2;C、将浸膏1和浸膏2混合,加水稀释即得喷雾剂。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含片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桂枝、香薷、葱白、鹅不食草、郁李仁、牵牛子、核桃仁和旋覆花所述比例混合,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46倍的醇浓度9095的乙醇浸泡,加热回流24小时后提取,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4倍的醇浓度8595的乙醇浸泡,加热回流12小时后提取,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812G生药/ML,利用体积为5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洗脱两次,先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3倍树脂柱。

10、体积的醇浓度为909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干燥并粉碎成粉末;第二步,将白前、茯苓、薏苡仁、天南星、玉米须、泽漆、紫菀、附子和干姜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35倍的醇浓度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两次提取液合并,用管式离心机离心除杂,将除杂后的提取液于607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123的膏体,将浓缩后的膏体用喷雾干燥器干燥成粉末;第三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5倍的水浸泡,加热煎煮24小时,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13倍的水浸泡,加热煎煮12小时,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减压浓缩。

11、除去水分,干燥并粉碎成粉末;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获得的粉末混合,进一步加入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00501倍的羧甲基淀粉钠、00501倍的微晶纤维素,混匀,制粒,干燥后,加入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001005倍的硬脂酸镁,然后用冲压装置将颗粒压制成片,即得含片剂。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5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

12、04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175、出风温度80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干燥,获得颗粒剂。权利要求书CN104189860A1/13页4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阳虚水泛证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药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阳虚水泛证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0002背景技术0003阻塞性肺气肿即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严格地说,肺气肿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个解剖/结构术语,是慢性支气管炎或其他慢性肺部疾患发展的结果。主要是肺组织终。

13、末支气管远端部分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膨胀和过度充气,导致肺组织弹力减退,容积增大。由于其发病缓慢,病程较长,故称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在我国的发病率约在0643之间。0004病因1吸烟纸烟含有多种有害成分,如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等。吸烟者黏液腺岩藻糖及神经氨酸含量增多,可抑制支气管黏膜纤毛活动,反射性引起支气管痉挛,减弱肺泡巨噬细胞的作用。吸烟者并发肺气肿或慢支和死于呼吸衰竭或肺心病者远较不吸烟者为多。00052大气污染尸检材料证明,气候和经济条件相似情况下,大气污染严重地区肺气肿发病率比污染较轻地区为高。00063感染呼吸道病毒和细菌感染与肺气肿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反复感。

14、染可引起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腺体增生、肥大,分泌功能亢进,管壁增厚狭窄,引起气道阻塞。肺部感染时蛋白酶活性增高与肺气肿形成也可能有关。00074蛋白酶抗蛋白酶平衡失调体内的一些蛋白水解酶对肺组织有消化作用,而抗蛋白酶对于弹力蛋白酶等多种蛋白酶有抑制作用。蛋白酶和抗蛋白酶的平衡是维持肺组织正常结构免于破坏的重要因素。消化肺组织的蛋白酶有两种来源,外源性来自细菌和霉菌等病原体,内源性来自中性粒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吸烟使弹性蛋白酶活性增加,并使抗蛋白酶失活。0008临床表现1症状本病起病隐匿,以慢性支气管炎为病因者,有多年的咳嗽咳痰史。吸烟者常在晨起床后咳嗽和咳黏液痰。并发呼吸道感染时痰呈黏液脓性。

15、。咳嗽、咳痰症状多在冬季加重,翌年气候转暖时逐渐减轻。病变严重者咳嗽、咳痰长年存在,无冬重夏轻季节性变化的规律。肺气肿患者常有气急症状,早期多在活动后如登楼或快步行走时感气急,以后发展到走平路时亦感气急。若在说话、穿衣、洗脸乃至静息时有气急,提示肺气肿相当严重。此外尚有疲乏、说明书CN104189860A2/13页5纳差和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急性发作期并发呼吸衰竭或右心衰竭可出现相应症状。肺气肿患者出现头痛可能提示CO2潴留,应进一步作动脉血气分析。低氧血症者有发绀,也可继发性红细胞增多。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两种类型,当然还有不少患者并不符合某一种类型的典型表现。0009(1)支气管炎。

16、型亦称发绀臃肿型(BB型)支气管病变较重,黏膜肿胀,黏液腺增生,肺气肿病变轻微。患者常有多年吸烟史及慢性咳嗽、咳痰史。体检肥胖、发绀、颈静脉怒张、下肢浮肿,两肺底闻及啰音。胸部X线片检查肺充血,肺纹理增粗,未见明显肺气肿征。肺功能测验通气功能明显损害,气体分布不匀,功能残气及肺总量增加,弥散功能正常,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红细胞压积增高,易发展为呼吸衰竭和(或)右心衰竭。0010(2)肺气肿型亦称无绀喘息型(PP型)肺气肿较严重,但支气管病变不严重。多见于老年,体质消瘦,呼吸困难明显,无发绀。患者常取特殊的姿态,如两肩高耸、双臂扶床、呼气时两颊鼓起和缩唇。X线胸片两肺透明度增加。。

17、通气功能虽亦有损害,但不如支气管炎型那样严重,气体分布均匀,残气占肺总量比值增大,肺泡通气量正常甚至有通气过度,因此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不明显,二氧化碳分压正常或降低。00112体征本病早期体征多无异常,严重肺气肿者胸廓前后径增加,外观呈桶状,肋间隙饱满。叩诊胸廓回响增加,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肝浊音界下降。呼吸音和语音均减弱,呼气延长,有时两肺底可闻及干湿啰音,心音低远。本病由于肺脏过度充气,残气量增加,X线检查肺透明度增加。但在早期这一X线征象不够敏感。重度肺气肿时胸廓饱满,肋骨走行变平,肋间隙增宽。侧位片胸廓前后径增大,胸骨后间隙过宽。膈肌位置下移,膈穹隆变为扁平。两肺透明度增高,肺野外带血管。

18、纹理纤细、稀疏。心影呈垂直狭长。透视下可见胸廓和膈肌活动度减弱。也有表现为肺纹理增多的,肺透明度增高不明显,肺门部肺动脉增宽,心脏常扩大。0012中医分6种类型1、风寒内饮症状咳逆喘满不得卧,气短气急,咯痰白稀,呈泡沫状,胸部膨满,恶寒,周身酸楚,或有口干不欲饮,面色青黯,舌体胖大,舌质暗淡,舌苔白滑,脉浮紧。00132、痰热郁肺症状咳逆喘息气粗,痰黄或白,粘稠难咯,胸满烦躁,目胀睛突,或发热汗出,或微恶寒,溲黄便干,口渴欲饮,舌质暗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00143、痰瘀阻肺症状咳嗽痰多,色白或呈泡沫,喉间痰鸣,喘息不能平卧,胸部膨满,憋闷如塞,面色灰白而暗,唇甲紫绀,舌质暗或紫,舌下瘀筋增。

19、粗,苔腻或浊腻,脉弦滑。00154、痰蒙神窍症状咳逆喘促日重,咳痰不爽,表情淡漠,嗜睡,甚或意识朦胧,谵妄,烦躁不安,入夜尤甚,昏迷,撮空理线,或肢体困动,抽搐,舌质暗红或淡紫,或紫绛,苔白腻或黄腻,脉细滑数。00165、肺肾气虚症状呼吸浅短难续,咳声低怯,胸满短气,甚则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咳嗽,痰如白沫,咯吐不利,心慌,形寒汗出,面色晦暗,舌淡或黯紫,苔白润,脉沉细无力。00176、阳虚水泛症状面浮,下肢肿,甚或一身悉肿,脘痞腹胀,或腹满有水,尿少,心悸,喘咳不能平卧,咯痰清稀怕冷,面唇青紫,舌胖质黯,苔白滑,脉沉虚数或结代。0018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应酌情使用抗菌药物、祛痰剂和支。

20、气管扩张剂。但是,疗程较长,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较多,病情易迁延,临床疗效不甚说明书CN104189860A3/13页6理想,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明显降低生活质量。0019然而,中医药具有利用传统中医理论,通过提高机体整体的免疫力,改善肺和支气管组织气体交换功能;据不同的临床表现,辨证论治,针对性较强,促进祛痰,提高呼吸肌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心肺功能;精选纯天然中药材,药源广泛,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病人易于接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进行临床市场推广的优势特点。0020发明内容002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温阳化饮利水的功效。

21、,主治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阳虚水泛证的中药。本发明的中药利用传统中医理论,通过提高机体整体的免疫力,改善肺和支气管组织气体交换功能;据不同的临床表现,辨证论治,针对性较强,促进祛痰,提高呼吸肌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心肺功能;精选纯天然中药材,药源广泛,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病人易于接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进行临床市场推广。002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阳虚水泛证的中药,包括以下原料药材桂枝、香薷、葱白、鹅不食草、郁李仁、牵牛子、核桃仁、旋覆花、白前、茯苓、薏苡仁、天南星、玉米须、泽漆、紫菀、附子、干姜、丁香、胡椒、陈皮、沉香、佛手、香橼、刀豆、山药、沙棘。

22、、水丁香、露兜竻花、白花蛇舌草、鸭跖草、补骨脂和蛤蚧。0023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桂枝2742份、香薷1025份、葱白1527份、鹅不食草2441份、郁李仁2133份、牵牛子511份、核桃仁1127份、旋覆花49份、白前1227份、茯苓2236份、薏苡仁1127份、天南星510份、玉米须1432份、泽漆49份、紫菀1427份、附子611份、干姜2338份、丁香1226份、胡椒1122份、陈皮2137份、沉香1225份、佛手1327份、香橼1426份、刀豆1728份、山药1625份、沙棘1827份、水丁香1324份、露兜竻花1529份、白花蛇舌草1330份、鸭跖草2034份、补骨脂。

23、919份和蛤蚧2438份。0024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桂枝2740份、香薷1222份、葱白1724份、鹅不食草2436份、郁李仁2330份、牵牛子610份、核桃仁1527份、旋覆花48份、白前1425份、茯苓2434份、薏苡仁1525份、天南星59份、玉米须1630份、泽漆48份、紫菀1625份、附子710份、干姜2436份、丁香1425份、胡椒1320份、陈皮2333份、沉香1522份、佛手1624份、香橼1624份、刀豆1826份、山药1924份、沙棘1825份、水丁香1522份、露兜竻花1525份、白花蛇舌草1527份、鸭跖草2032份、补骨脂916份和蛤蚧2433份。00。

24、25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桂枝27份、香薷15份、葱白17份、鹅不食草36份、郁李仁28份、牵牛子10份、核桃仁22份、旋覆花8份、白前14份、茯苓30份、薏苡仁25份、天南星9份、玉米须16份、泽漆8份、紫菀16份、附子10份、干姜31份、丁香22份、胡椒13份、陈皮33份、沉香15份、佛手19份、香橼24份、刀豆25份、山药19份、沙棘23份、水丁香15份、露兜竻花18份、白花蛇舌草27份、鸭跖草26份、补骨脂9份和蛤蚧29份。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桂枝40份、香薷22份、葱白24份、鹅不食草24份、郁李仁23份、牵牛子7份、核桃仁15份、旋覆花5份、白前25份、茯。

25、苓34份、薏苡仁说明书CN104189860A4/13页715份、天南星7份、玉米须30份、泽漆4份、紫菀25份、附子9份、干姜36份、丁香25份、胡椒20份、陈皮26份、沉香22份、佛手24份、香橼16份、刀豆26份、山药24份、沙棘25份、水丁香22份、露兜竻花25份、白花蛇舌草15份、鸭跖草32份、补骨脂16份和蛤蚧33份。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桂枝33份、香薷12份、葱白19份、鹅不食草33份、郁李仁30份、牵牛子6份、核桃仁27份、旋覆花4份、白前22份、茯苓24份、薏苡仁20份、天南星5份、玉米须25份、泽漆6份、紫菀19份、附子7份、干姜24份、丁香14份、胡椒17份。

26、、陈皮23份、沉香18份、佛手16份、香橼21份、刀豆18份、山药22份、沙棘18份、水丁香17份、露兜竻花15份、白花蛇舌草21份、鸭跖草20份、补骨脂13份和蛤蚧24份。所述中药的剂型为喷雾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按所述比例称取所有原料药材,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35倍的水浸泡310小时,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3050分钟至药液的剂量为100300ML,煎煮3次,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加热得浸膏1,药渣备用;B、将步骤A的药渣加6090乙醇浸泡0515小时,提取两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80160目滤过,取600010000转/分钟离心后的上清液,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

27、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得相对密度为80时135的浸膏2;C、将浸膏1和浸膏2混合,加水稀释即得喷雾剂。0026所述中药的剂型为含片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桂枝、香薷、葱白、鹅不食草、郁李仁、牵牛子、核桃仁和旋覆花所述比例混合,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46倍的醇浓度9095的乙醇浸泡,加热回流24小时后提取,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4倍的醇浓度8595的乙醇浸泡,加热回流12小时后提取,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812G生药/ML,利用体积为5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洗脱两次,先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3倍。

28、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909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干燥并粉碎成粉末;第二步,将白前、茯苓、薏苡仁、天南星、玉米须、泽漆、紫菀、附子和干姜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35倍的醇浓度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两次提取液合并,用管式离心机离心除杂,将除杂后的提取液于607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123的膏体,将浓缩后的膏体用喷雾干燥器干燥成粉末;第三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5倍的水浸泡,加热煎煮24小时,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13倍的水浸泡,加热煎煮12小时,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减。

29、压浓缩除去水分,干燥并粉碎成粉末;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获得的粉末混合,进一步加入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00501倍的羧甲基淀粉钠、00501倍的微晶纤维素,混匀,制粒,干燥后,加入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001005倍的硬脂酸镁,然后用冲压装置将颗粒压制成片,即得含片剂。0027所述中药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5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说明书CN104189860A5/13页8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5060时相。

30、对密度为104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175、出风温度80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干燥,获得颗粒剂。0028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温阳化饮利水的功效,主治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阳虚水泛证,本发明利用传统中医理论,通过提高机体整体的免疫力,改善肺和支气管组织气体交换功能;据不同的临床表现,辨证论治,针对性较强,促进祛痰,提高呼吸肌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心肺功能;精选纯天然中药材,药源广泛,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病人易于接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

31、活质量,可进行临床市场推广的优势特点。0029具体实施方式0030中医学认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理因素有痰浊、水饮、瘀血、气虚、气滞,它们互为影响,兼见同病。痰饮的产生,初由肺气郁滞,脾失健运,津液不归正化而成,渐因肺虚不能布津,脾虚不能转输,肾虚不能蒸化,痰浊潴留益甚。痰、饮、湿(浊)同属津液停积而成。痰饮水浊潴留,其病理是滞塞气机,阻塞气道,肺不能吸清呼浊,清气不足而浊气有余,肺气胀满不能敛降,故胸部膨膨胀满,憋闷如塞。痰浊水饮亦可损伤正气和妨碍血脉运行。气虚气滞的形成,因气根于肾,主于肺,本已年老体虚,下元虚惫,加之喘咳日久,积年不愈,必伤肺气,反复发作,由肺及肾,必致肺肾俱虚。肺不主气。

32、而气滞,肾不纳气而气逆,气机当升不升,当降不降,肺肾之气)S能交相贯通,以致清气难人,浊气难出,滞于胸中,壅埋于肺而成肺胀。瘀血的产生,与肺,肾气虚,气不行血及痰浊壅阻,血涩不利有关。瘀血形成后,又因瘀而滞气,加重痰、气滞塞胸中,成为肺胀的重要病理环节。0031由此可见,肺胀的病理性质多属标实本虚。标实为痰浊、水饮、瘀血和气滞,痰有寒化与热化之分;本虚为肺、脾、肾气虚,晚期则气虚及阳,或阴阳两虚。其基本病机是肺之体用俱损,呼吸机能错乱,气壅于胸,滞留于肺,痰瘀阻结肺管气道,导致肺体胀满,张缩无力,而成肺胀。如内有停饮,又复感风寒,则可成为外寒内饮证。感受风热或痰郁化热,可表现为痰热证。痰浊壅盛。

33、,或痰热内扰,蒙蔽心窍,心神失主,则意识朦胧、嗜睡甚至昏迷;痰热内闭,热邪耗灼营阴,肝肾失养,阴虚火旺,肝火挟痰上扰,气逆痰升,肝风内动则发生肢颤,抽搐;痰热迫血妄行,则动血而致出血。亦可因气虚日甚,气不摄血而致出血。病情进一步发展可阴损及阳,阳虚不能化气行水,成为阳虚水泛证;阳虚至极,出现肢冷、汗出、脉微弱等元阳欲脱现象。0032根据标本虚实,分别选用祛邪扶正是本病的治疗原则。一般感邪时偏于邪实,侧重祛邪为主,根据病邪的性质,分别采取祛邪宣肺(辛温、辛凉),降气化痰(温化、清化),温阳利水(通阳、淡渗),活血化瘀,甚或开窍、熄风、止血等法。平时偏于正虚,侧重以扶正为主,根据脏腑阴阳的不同,分。

34、别以补养心肺,益肾健脾,或气阴兼调,或阴阳兼顾。正气欲脱时则应扶正固脱,救阴回阳。祛邪与扶正只有主次之分,一般相辅为用。0033因此,本发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阳虚水泛证以温阳化饮利水为主要治疗原说明书CN104189860A6/13页9则,选用方剂桂枝、香薷、葱白、鹅不食草、郁李仁、牵牛子、核桃仁、旋覆花、白前、茯苓、薏苡仁、天南星、玉米须、泽漆、紫菀、附子、干姜、丁香、胡椒、陈皮、沉香、佛手、香橼、刀豆、山药、沙棘、水丁香、露兜竻花、白花蛇舌草、鸭跖草、补骨脂、蛤蚧。0034其中,桂枝、香薷、葱白、鹅不食草解表散寒,助阳化气;郁李仁、牵牛子、核桃仁旋润肠通便;旋覆花、白前、茯苓、薏苡仁、天。

35、南星、玉米须、泽漆、紫菀、水丁香和露兜竻花化饮利水,宣肺化痰;白花蛇舌草、鸭跖草解毒利水消肿;附子、干姜、丁香、胡椒、陈皮、沉香、佛手、香橼、刀豆温中理气,行气助阳;山药、沙棘、补骨脂、蛤蚧健脾温肾纳气。0035其中,上述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桂枝辛,甘,性温;归膀胱、心、肺经。功能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散寒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腹痛;症瘕结块;胸痹;心悸;小便不利。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蓄水,水肿,心悸,奔豚。0036香薷味辛甘,性温,无毒;归肺、胃、脾经。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治夏月感寒饮冷,头痛发热,。

36、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水肿,脚气。0037葱白归肺、胃经。功用发表、通阳、解毒、杀虫。主治感冒风寒,阴寒腹痛,二便不通,痢疾,疮痈肿痛,虫积腹痛。0038鹅不食草味辛;性温;归肺;肝经。祛风通窃、解毒消肿。主感冒;头痛;鼻渊;鼻息肉;咳嗽;喉痹;耳聋;目赤翳膜;疟疾;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肿毒;疥癣。0039郁李仁辛、苦、甘,平;归脾、大肠、小肠经。功能主治润燥滑肠,下气,利水。用于津枯肠燥、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水肿、脚气、小便不利。0040牵牛子性寒,味苦;归肺经、肾经、大肠经。具有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功积的功能。生牵牛子长于逐水消肿,杀虫。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虫积腹泻。004。

37、1核桃仁味甘,性温,归肾、肺、大肠经,具有补肾益精,温肺定喘,润肠通便的作用,用于肾气亏虚之腰痛腿软,头晕乏力,尿频遗精,消渴,肺肾两虚之咳喘,老年人气虚及产后血亏津少而致的肠燥便秘,跌打损伤,疮疡痈肿等证。0042旋覆花咸、温;入肺、肝、胃经。功用消痰,下气,软坚,行水。本经“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药性论“主肋胁气,下寒热水肿,主治膀胱宿水,去逐大腹,开胃,止呕逆不下食。”主治胸中痰结,胁下胀满,咳喘,呃逆,唾如胶漆,心下痞鞕,噫气不除,大腹水肿。0043白前辛、苦,微温;归肺经。降气化痰,止咳。咳嗽痰多,气喘。该品性微温而不燥烈,长于祛痰,降肺气以平咳喘。。

38、无论属寒属热,外感内伤,新嗽久咳均可用之。0044茯苓甘、淡,平;归心经、肺经、脾经、肾经。功能利水药;渗湿利尿药。用药心法“茯苓,淡能利窍,甘以助阳,除湿之圣药也。味甘平补阳,益脾逐水,生津导气。”薏苡仁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经。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0045天南星苦、辛,温。归肺、肝、脾经。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用于顽痰咳嗽,风疾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外用于痈肿,蛇虫咬伤。0046玉米须甘、淡,平。归膀胱、肝、胆经。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用于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慢性肝。

39、炎,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鼻窦炎,尿路结石,胆道结石,小便不利、湿热黄胆等说明书CN104189860A7/13页10症。并可预防习惯性流产。0047泽漆性微寒,味苦。入大、小肠,脾经。利尿消肿,化痰散结,杀虫止痒。用于腹水、水肿、肺结核、颈淋巴结核、痰多喘咳、癣疮。0048紫菀性温,味苦、辛;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主治咳嗽,肺虚劳嗽,肺痿肺痈,咳吐脓血,小便不利。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用于治疗慢性咳嗽气喘。0049附子辛、甘,大热。归心、肾、脾经。神农本草经“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拘挛膝痛,不能行步。”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

40、湿邪之功效。用于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泻厥逆,肢冷脉微,心腹冷痛,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阳痿,宫冷,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阴疽疮疡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0050干姜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0051丁香甘、辛、大热。归脾、胃、肺、肾经。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0052胡椒辛,热;归胃。

41、、脾、大肠经。能健胃进食,温中散寒,止痛,脾胃虚寒,呕吐,腹泻。0053陈皮性味苦、辛,温;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用。可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0054沉香辛、苦,温;归脾、胃、肾、肺经。功用降气温中,暖肾助阳。治气逆喘息,呕吐呃逆,脘腹胀痛,腰膝虚冷,大肠虚秘,小便气淋,男子精冷。0055佛手辛、苦、酸,温;归肝、脾、肺经。补肝暖胃,止呕吐,佛手消胃寒痰,治胃气疼痛,止面寒疼,和中行气。治气舒肝,和胃化痰,破积,治噎膈反胃,消症瘕瘰疬。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0056香橼味辛、甘,无毒。本草通玄“理上焦之气,止呕逆,进食,健脾。

42、。”本草再新“平肝舒郁,理肺气,通经利水,治腰脚气。”功用疏肝理气,宽胸化痰,除湿和中。主治下气,除心头痰水。煮酒喝,治痰气咳嗽。0057刀豆甘;温;无毒;归脾;胃;大肠;肾经。温中下气,益肾补元。主虚寒呃逆,肾虚腰痛。0058山药味甘,性平;归肺、脾、肾经。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肺气虚燥、痰喘咳嗽、肾气亏耗、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消渴尿频、遗精早泄、带下白浊、皮肤赤肿、肥胖等证。0059沙棘酸、涩,温。止咳祛痰,消食化滞,活血散瘀。用于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食积腹痛,瘀血经闭,跌扑瘀肿。0。

43、060水丁香苦,凉。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治水肿,血淋,痈疽,疔疮,无名肿毒。0061露兜竻花甘,寒。清热利水,去湿热,止热泻,治淋浊,对口疮。0062白花蛇舌草甘、淡,凉。归胃、大肠、小肠经。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用说明书CN104189860A108/13页11于肠痈(阑尾炎),疮疖肿毒,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等症;外用治疮疖痈肿,毒蛇咬伤。0063鸭跖草甘、淡,寒。归肺、胃、小肠经。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用于风热感冒,高热不退,咽喉肿痛,水肿尿少,热淋涩痛,痈肿疔毒。0064补骨脂味辛、苦,性温,归肾、脾经。药性论“主男子腰疼,膝冷囊湿,逐诸冷痹顽,止小便利,腹中冷。”开宝本草“主五劳七。

44、伤,风虚冷,骨髓伤败,肾冷精流及妇人血气堕胎。”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用于治疗肾虚阳痿,腰膝酸软冷痛,肾虚遗精,遗尿,尿频,脾肾阳虚引起的五更泄泻。0065蛤蚧咸,平;归肺、肾经。补肺益肾,纳气平喘,助阳益精。用于肺虚咳嗽,肾虚作喘,虚劳喘咳。本品兼入肺肾二经,长于补肺气、助肾阳、定喘咳,为治多种虚证喘咳之佳品。006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阳虚水泛证的中药,包括以下原料药材桂枝、香薷、葱白、鹅不食草、郁李仁、牵牛子、核桃仁、旋覆花、白前、茯苓、薏苡仁、天南星、玉米须、泽漆、紫菀、附子、干姜、丁香、胡椒、陈皮、沉香、佛手、香橼、刀豆、山药、沙棘、水丁香、露兜竻花。

45、、白花蛇舌草、鸭跖草、补骨脂和蛤蚧。0067其中,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优选为桂枝2742份、香薷1025份、葱白1527份、鹅不食草2441份、郁李仁2133份、牵牛子511份、核桃仁1127份、旋覆花49份、白前1227份、茯苓2236份、薏苡仁1127份、天南星510份、玉米须1432份、泽漆49份、紫菀1427份、附子611份、干姜2338份、丁香1226份、胡椒1122份、陈皮2137份、沉香1225份、佛手1327份、香橼1426份、刀豆1728份、山药1625份、沙棘1827份、水丁香1324份、露兜竻花1529份、白花蛇舌草1330份、鸭跖草2034份、补骨脂919份和蛤。

46、蚧2438份。0068其中,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优选为桂枝2740份、香薷1222份、葱白1724份、鹅不食草2436份、郁李仁2330份、牵牛子610份、核桃仁1527份、旋覆花48份、白前1425份、茯苓2434份、薏苡仁1525份、天南星59份、玉米须1630份、泽漆48份、紫菀1625份、附子710份、干姜2436份、丁香1425份、胡椒1320份、陈皮2333份、沉香1522份、佛手1624份、香橼1624份、刀豆1826份、山药1924份、沙棘1825份、水丁香1522份、露兜竻花1525份、白花蛇舌草1527份、鸭跖草2032份、补骨脂916份和蛤蚧2433份。00。

47、69其中,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又可以优选为桂枝27份、香薷15份、葱白17份、鹅不食草36份、郁李仁28份、牵牛子10份、核桃仁22份、旋覆花8份、白前14份、茯苓30份、薏苡仁25份、天南星9份、玉米须16份、泽漆8份、紫菀16份、附子10份、干姜31份、丁香22份、胡椒13份、陈皮33份、沉香15份、佛手19份、香橼24份、刀豆25份、山药19份、沙棘23份、水丁香15份、露兜竻花18份、白花蛇舌草27份、鸭跖草26份、补骨脂9份和蛤蚧29份。其中,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桂枝40份、香薷22份、葱白24份、鹅不食草24份、郁李仁23份、牵牛子7份、核桃仁15份、旋。

48、覆花5份、白前25份、茯苓34份、薏苡仁15份、天南星7份、玉米须30份、泽漆4份、紫菀25份、附子9份、干姜36份、丁香25份、胡椒20份、陈皮26份、沉香22份、佛手24份、香橼16份、刀豆26份、山药24份、沙棘25份、水丁香22份、露兜竻花25份、白花蛇舌草15份、鸭跖草32份、补骨脂16份和蛤蚧33份。说明书CN104189860A119/13页12其中,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又可以优选为桂枝33份、香薷12份、葱白19份、鹅不食草33份、郁李仁30份、牵牛子6份、核桃仁27份、旋覆花4份、白前22份、茯苓24份、薏苡仁20份、天南星5份、玉米须25份、泽漆6份、紫菀19份、附。

49、子7份、干姜24份、丁香14份、胡椒17份、陈皮23份、沉香18份、佛手16份、香橼21份、刀豆18份、山药22份、沙棘18份、水丁香17份、露兜竻花15份、白花蛇舌草21份、鸭跖草20份、补骨脂13份和蛤蚧24份。其中,中药的剂型为喷雾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按所述比例称取所有原料药材,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35倍的水浸泡310小时,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3050分钟至药液的剂量为100300ML,煎煮3次,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加热得浸膏1,药渣备用;B、将步骤A的药渣加6090乙醇浸泡0515小时,提取两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80160目滤过,取600010000转/分钟离心后的上清液,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得相对密度为80时135的浸膏2;C、将浸膏1和浸膏2混合,加水稀释即得喷雾剂。0070其中,中药的剂型为含片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桂枝、香薷、葱白、鹅不食草、郁李仁、牵牛子、核桃仁和旋覆花所述比例混合,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46倍的醇浓度9095的乙醇浸泡,加热回流24小时后提取,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