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红细胞增多症的中药制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红细胞增多症的中药制剂.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89779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89779A21申请号201410486177722申请日20140922A61K36/9066200601A61P7/0020060171申请人韩鑫地址262600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沂山镇蒋峪村蒋峪中心卫生院72发明人韩鑫74专利代理机构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32211代理人何学成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红细胞增多症的中药制剂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红细胞增多症的中药制剂,选取的原料药及其重量组份分别是龙胆草2030克、泽泻1020克、莪术1020克、桃仁1020克、栀子1020克、酒黄芩1020克、柴胡1020克。
2、、知母1020克、菊花1020克、木通815克、大黄812克、芦荟812克、地丁812克、百花蛇舌草812克。诸药配伍精良,共奏清肝凉血,化瘀消滞,行气活血之功效,经临床应用发现,用于治疗红细胞增多症具有疗效确切、无副作用、治愈率高且不易复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89779ACN104189779A1/1页21一种治疗红细胞增多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龙胆草2030克、泽泻1020克、莪术1020克、桃仁1020。
3、克、栀子1020克、酒黄芩1020克、柴胡1020克、知母1020克、菊花1020克、木通815克、大黄812克、芦荟812克、地丁812克、百花蛇舌草812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组成龙胆草20克、泽泻10克、莪术10克、桃仁10克、栀子10克、酒黄芩10克、柴胡10克、知母10克、菊花10克、木通8克、大黄8克、芦荟8克、地丁8克、百花蛇舌草8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组成龙胆草25克、泽泻15克、莪术15克、桃仁15克、栀子15克、酒黄芩15克、柴胡15克、知母15克、菊花15克。
4、、木通12克、大黄10克、芦荟10克、地丁10克、百花蛇舌草10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组成龙胆草30克、泽泻20克、莪术20克、桃仁20克、栀子20克、酒黄芩20克、柴胡20克、知母20克、菊花20克、木通15克、大黄12克、芦荟12克、地丁12克、百花蛇舌草12克。权利要求书CN104189779A1/4页3一种治疗红细胞增多症的中药制剂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中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以治疗红细胞增多症的中药制剂。背景技术0002红细胞增多症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与血细胞比容明显高于正常的一组疾病。中国平原地区正常。
5、成人,凡红细胞计数男性65L012/L,女性60L012/L;血红蛋白男性175G/L,女性160G/L;血细胞比容男性54,女性50者即为红细胞增多。0003红细胞增多分为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的多是高原人群的,而真性红细胞增多是一种骨髓造血机能出问题的疾病,临床以皮肤黏膜红紫,肝脾肿大伴血管与神经系统症状为特点,并容易出现血栓、出血等并发症。西药常规应用羟基脲、干扰素A、潘生丁等药物,虽有一定疗效,但维持用药时间长,副作用大、易反复,并多因血栓、栓塞、出血等并发症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死亡。因此,根据中医辩证施治、标本兼治的原则,在注意益气活血养阴的同时,再辅以疏肝解郁。
6、之品,定会获得良好的效果。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克服了目前在治疗红细胞增多症方面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疗效确切、无副作用、治愈率高且不易复发的中药制剂。0005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红细胞增多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0006龙胆草2030克、泽泻1020克、莪术1020克、桃仁1020克、栀子1020克、酒黄芩1020克、柴胡1020克、知母1020克、菊花1020克、木通815克、大黄812克、芦荟812克、地丁812克、百花蛇舌草812克。0007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0008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组成0009龙胆草20克、泽泻。
7、10克、莪术10克、桃仁10克、栀子10克、酒黄芩10克、柴胡10克、知母10克、菊花10克、木通8克、大黄8克、芦荟8克、地丁8克、百花蛇舌草8克。0010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0011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组成0012龙胆草25克、泽泻15克、莪术15克、桃仁15克、栀子15克、酒黄芩15克、柴胡15克、知母15克、菊花15克、木通12克、大黄10克、芦荟10克、地丁10克、百花蛇舌草10克。0013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0014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组成0015龙胆草30克、泽泻20克、莪术20克、桃仁20克、栀子20克、酒黄芩20克、柴胡20克、知母20克、菊花20克、木通。
8、15克、大黄12克、芦荟12克、地丁12克、百花蛇舌草12克。0016本发明中药制剂的服用方法为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混合后,1剂/天,说明书CN104189779A2/4页4每剂头煎加水400ML,温火煮25分钟,取汁200ML;二煎加水300ML,温火煮20分钟,取汁150ML。两煎混合,早晚热服,30剂为一个疗程。0017上述中药制剂的原料中药0018龙胆草,味苦,性寒;归肝,胆,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之功效。0019泽泻,味甘、淡,性寒;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泄热通淋之功效。0020莪术,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祛风除湿之功效。0021桃仁,。
9、味甘,性平;归肺、肝、大肠经。具有活血祛瘀,润燥滑肠之功效。0022栀子,味苦,性寒;归肺、肾、心、肝、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0023酒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胃、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0024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肝、胆、三焦经。具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效。0025知母,味苦、甘,性寒;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之功效。0026菊花,味微辛、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平肝解毒之功效。0027木通,味苦,性寒;归心、小肠、膀胱经。具有利水通淋,泄热下乳之功效。0028大黄,味苦,性。
10、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活血祛瘀之功效。0029芦荟,味苦,性寒;归肝、胃、大肠经。具有清肝泄热,泻下通便之功效。0030地丁,味苦、辛,性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0031白花蛇舌草,味苦、甘,性寒;归心、肝、脾、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尿除湿之功效。0032中医学认为,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病程长,血象红细胞明显增多,全血容量增多,常伴有细胞总数及血小板增多,血液粘滞性增加,在祖国医学属于“瘀血”、“湿热”等实证范畴。故治疗上当以泻肝清热及活血化瘀为主要原则。本发明中药制剂中,龙胆草、泽泻、木通可清热燥湿,泻肝胆火,具降压作。
11、用;莪术、桃仁、大黄可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栀子、酒黄芩、知母、芦荟可清热利湿,泻火解毒,清除体内湿热;柴胡、菊花可疏散风热,平肝解毒,保护肝胆,降转氨酶;地丁、白花蛇舌草可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诸药配伍精良,共奏清肝凉血,化瘀消滞,行气活血之功,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冠脉血流及扩张周围血管,降低血压及转氨酶之效,能尽快使血红细胞容量接近正常,抑制骨髓造血功能,从而缓解病情,减少并发症。本中药制剂治疗红细胞增多症可谓是釜底抽薪,其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研究推广。0033在恢复患者体内血细胞、全血容量等正常水平,彻底治愈红细胞增多症的。
12、基础上,同时减少血栓、出血等并发症状的发生,具有疗效确切、无副作用、复发率低、减少并发症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0034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我们选择了16例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76岁,平均50岁。患者均由不同程度颜面、手掌、舌体红紫,伴头晕乏力等症状,其中肝脾肿大6例,肢体麻木5例,皮肤瘙痒4例,高血压7例,伴有血小板升高者11例,白细胞升高者9例。说明书CN104189779A3/4页50035治疗方法0036所有患者均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按照辩证加减进行治疗,水煎两次合并煎液,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3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停。
13、服3天,平均服药3个疗程以上。0037疗效标准0038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皮肤、黏膜从红紫恢复到正常,原肿大的肝脾显著回缩至不能触及,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及红细胞容量降至正常;0039临床缓解临床及血象恢复如上,但红细胞容量尚未恢复正常或仍可触及脾脏;0040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皮肤、黏膜红紫有所减轻,原肿大的肝脾有所回缩,血红蛋白下降30G/L以上。0041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血象无明显变化或者改善不明显。0042疗效结果00431近期疗效004416例患者中,治愈9例,临床缓解5例,好转2例,近期显效率为100。从开始治疗到取得疗效时间最短者30天,最长者5个月,平均31个月。详。
14、细结果见表1。0045表1近期疗效结果表0046例数治愈N临床缓解N好转N无效N显效率16956353132125000100000472远期疗效0048所有患者坚持服用本发明制剂进行治疗,最长者随访3年,其中13例患者服药一年内达到治愈标准,停止服药后随访2年无复发;其余3例患者在服药超过1年后,达到临床治愈。00493并发症情况0050所以患者均无并发血栓、栓塞及出血等并发症。0051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制剂用于治疗红细胞增多症具有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减少并发症、治愈率高且不易复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具体实施方式0052实施例1一种治疗红细胞增多症的中药制剂,选取龙胆草20克、泽泻1。
15、0克、莪术10克、桃仁10克、栀子10克、酒黄芩10克、柴胡10克、知母10克、菊花10克、木通8克、大黄8克、芦荟8克、地丁8克、百花蛇舌草8克。0053实施例2一种治疗红细胞增多症的中药制剂,选取龙胆草25克、泽泻15克、莪术15克、桃仁15克、栀子15克、酒黄芩15克、柴胡15克、知母15克、菊花15克、木通12克、大黄10克、芦荟10克、地丁10克、百花蛇舌草10克。0054实施例3一种治疗红细胞增多症的中药制剂,选取龙胆草30克、泽泻20克、莪术20克、桃仁20克、栀子20克、酒黄芩20克、柴胡20克、知母20克、菊花20克、木通15克、大黄12克、芦荟12克、地丁12克、百花蛇舌草。
16、12克。0055下面通过具体病例对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疗效进一步进行验证说明书CN104189779A4/4页60056病例10057艾某,男,65岁。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手掌发红,全身瘙痒,眼睛有异物感等不适症状。体检发现血红蛋白增高为210克。血小板为442万,并且不适症状越来越重。经医院骨髓穿刺检查增生活跃,粒系43,红系495,粒红比为087/1诊断为红细胞增多症。给予羟基脲、干扰素、红细胞清除术等治疗,红细胞逐渐下降,但是,一年时间不到,患者病情复发,血红蛋白升高至40万左右。经人介绍,患者开始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进行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自觉药效明显,手掌发红、瘙痒等症状改善;坚持。
17、服用至第三个疗程后,体征恢复正常,医院检查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恢复正常值,后继续服用1个疗程进行巩固治疗,患者告愈。随访一年无复发。0058病例20059徐某,男,42岁。患者援藏期间出现头痛、眩晕、疲乏、肢端麻木、刺痛、皮肤瘙痒,医院查血常规示红细胞701012/L、血红蛋白179G/L,同位素测定血容量增多,红细胞容量40ML/KG,骨髓穿刺示各系造血细胞都显著增生,脂肪组织减少,巨核细胞增生较明显。诊断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给予系统治疗3个月,疗效不显著。后经人介绍,服用本发明药物进行治疗,患者服药2个月后,诸症皆消,继续随症加减治疗2个月,复查血液各项指标均正常,骨髓穿刺示正常骨髓象。
18、。随访一年无复发。0060病例30061于某,女,66岁。患者近几年无明显诱因自觉乏力,时有头痛,头晕,但程度不重,未在意,后逐渐出现烧心,反酸,伴上腹部疼痛,医学检查显示,血常规红细胞8561012/L,白细胞计数328109/L,血红蛋白203G/L。腹部B超,肝胆正常,脾大。皮肤、黏膜红紫。诊断为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主动要求服用中药进行治疗,于是经人介绍开始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1个疗程后,自述头痛、头晕、腹痛等症状减轻;坚持服用4个疗程后,患者诸症均消,医院复查,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等指标均恢复正常水平,临床治愈。继续服用1个疗程加以巩固治疗后停药。随访一年无复发。说明书CN10418977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