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1887595 上传时间:2018-07-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93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396200.4

申请日:

2012.10.17

公开号:

CN102888039A

公开日:

2013.01.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C08L 23/0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上海化工研究院变更后: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00062 上海市普陀区云岭东路345号变更后:200062 上海市普陀区云岭东路345号|||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L 23/06申请日:20121017|||公开

IPC分类号:

C08L23/06; C08K9/10; C08K3/04; C08K7/06; C08K3/08; B29B9/06; B29C47/92

主分类号:

C08L23/06

申请人:

上海化工研究院

发明人:

张炜; 李志; 洪尉; 许振华; 赵春保; 李建龙

地址:

200062 上海市普陀区云岭东路34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代理人:

蒋亮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按重量份将2-20份包覆剂放入反应釜中,于150-180℃熔融,放入1-10份纳米导电材料、1-5份分散剂,高速搅拌分散10-30分钟,加入10-50份溶剂,降温冷却,过滤烘干,得到有机层包覆纳米导电材料;然后将上述有机层包覆纳米导电材料与100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速混合,将混合物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熔体温度控制在200-230℃,即得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纳米改性UHMWPE抗静电复合材料形成纳米级连续立体网状结构导电网络,这种立体穿插纳米尺度均匀分布,对在低导电材料含量情况下就形成稳定的导电通路作出贡献。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纳米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重量份将2‑20份包覆剂放入反应釜中,于150‑180℃熔融,放入1‑10份纳米导电材料、1‑5份分散剂,高速搅拌分散10‑30分钟,加入10‑50份溶剂,降温冷却,过滤烘干,得到有机层包覆纳米导电材料;然后将上述有机层包覆纳米导电材料与100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速混合,将混合物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熔体温度控制在200‑230℃,即得产品。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覆剂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导电材料选自纳米炭黑、纳米石墨、碳纤维、纳米铜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剂为聚乙烯蜡、石蜡中的一种或几种。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为蒸馏水、丙酮、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为粘均分子量150万‑700万的聚乙烯。

说明书

说明书纳米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连续立体网状结构纳米改性UHMWPE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是粘均分子量大于150万的聚乙烯(PE),是一种新型热塑性工程塑料,它极高的分子量、高度缠绕的链段结构赋予其优异的力学性能。UHMWPE的抗冲击性能居塑料之首,耐低温、在‑80℃仍能保持韧性,耐腐蚀,耐磨损且自润滑性能优异,是以塑代钢的理想材料。该材料在石油化工、冶金选矿、生物医学、微电子机械、海洋工程等高新技术领域得到研究和应用。但UHMWPE存在耐温性能差、硬度低、流动性差、拉伸强度低以及阻燃性能差等缺点。利用纳米粒子特有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开发系列新型纳米催化制备UHMWPE树脂以及新型纳米复合功能化UHMWPE材料,是提高UHMWPE性能、并使其得到更广泛应用的有效途径。
纳米改性UHMWPE,国内外有学者作过一定的研究。Krasnor等制得UHMWPE/Fe复合材料,铁粒子在高速摩擦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可起活性中心作用。复合材料具有低的摩擦系数,并且稳定性好。有些学者推出了层状硅酸盐熔融插层改性UHMWPE,研究发现,层状硅酸盐剥离分散在UHMWPE基体中,使材料的流动加工性能有所改善,但是这种改性方法的对象是粘均分子量150万左右的UHMWPE,对于粘均分子量较高的UHMWPE,层状硅酸盐就无法剥离分散在UHMWPE基体中。
纳米粒子改性UHMWPE,如果没有解决好纳米粒子与UHMWPE的相容和分散,纳米粒子与UHMWPE的界面会有缝隙空穴或纳米粒子团聚在UHMWPE基体里,材料的力学性能尤其是耐磨性和耐冲击性大幅度下降,失去了作为输送浆体、粉体介质的UHMWPE管材最为关键的耐磨、耐压特性。所以,纳米材料表面处理及高效分散技术是其功能有效发挥的重要条件。
由于UHMWPE本身熔体粘度极高,无法用常规的挤出设备加工成型管材,而纳米粒子的加入,使得体系的熔体粘度进一步加大。纳米粒子在高熔体粘度的基体中的分散及微结构控制技术是实现高性能UHMWPE复合材料工业化生产和应用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连续立体网状结构的纳米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纳米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重量份将2‑20份包覆剂放入反应釜中,于150‑180℃熔融,放入1‑10份纳米导电材料、1‑5份分散剂,高速搅拌分散10‑30分钟,加入10‑50份溶剂,降温冷却,过滤烘干,得到有机层包覆纳米导电材料;然后将上述有机层包覆纳米导电材料与100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速混合,将混合物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熔体温度控制在200‑230℃,即得产品。
所述的包覆剂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纳米导电材料选自纳米炭黑、纳米石墨、碳纤维、纳米铜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分散剂为聚乙烯蜡、石蜡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溶剂为蒸馏水、丙酮、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为粘均分子量150万‑700万的聚乙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针对纳米粒子的加入,使得UHMWPE复合材料的熔体粘度进一步加大,难以挤出成型等技术难点,用有机层包覆纳米导电材料,使其与高熔体粘度的UHMWPE基体紧密结合,提高了相容性;同时利用有机包覆剂有较好流动性和UHMWPE基体在熔点以上也无流动性的特征差异,设计有机层包覆纳米导电材料在UHMWPE基体中的分散微结构,实现双螺杆挤出纳米级连续立体网状结构导电网络的改性UHMWPE抗静电复合材料。这种立体穿插纳米尺度均匀分布,对在低导电材料含量情况下就形成稳定的导电通路作出贡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纳米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抗静电复合材料的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重量份将5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放入反应釜中,于160℃熔融,放入3份纳米炭黑、2份聚乙烯蜡、1份石蜡,高速搅拌分散15分钟,加入10份丙酮,降温冷却,过滤烘干,得到有机层包覆纳米导电炭黑。然后将上述材料与100份粘均分子量35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速混合,将混合物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熔体温度控制在210℃。管材的各项性能指标见表1。
实施例2
按重量份将2份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放入反应釜中,于150℃熔融,放入1份碳纤维、4份聚乙烯蜡,高速搅拌分散10分钟,加入15份蒸馏水,降温冷却,过滤烘干,得到有机层包覆导电碳纤维。然后将上述材料与100份粘均分子量15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速混合,将混合物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熔体温度控制在200℃。管材的各项性能指标见表1。
实施例3
按重量份将20份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放入反应釜中,于180℃熔融,放入6份纳米石墨、4份纳米铜粉、5份石蜡,高速搅拌分散30分钟,加入45份乙醇,降温冷却,过滤烘干,得到有机层包覆纳米导电材料。然后将上述材料与100份粘均分子量50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速混合,将混合物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熔体温度控制在230℃。管材的各项性能指标见表1。
实施例4
按重量份将8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放入反应釜中,于155℃熔融,放入5份纳米炭黑、3份聚乙烯蜡、2份石蜡,高速搅拌分散20分钟,加入30份蒸馏水,降温冷却,过滤烘干,得到有机层包覆纳米导电炭黑。然后将上述材料与100份粘均分子量70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速混合,将混合物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熔体温度控制在230℃。管材的各项性能指标见表1。
实施例5
按重量份将15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放入反应釜中,于170℃熔融,放入8份纳米石墨、5份聚乙烯蜡,高速搅拌分散25分钟,加入50份蒸馏水,降温冷却,过滤烘干,得到有机层包覆纳米导电石墨。然后将上述材料与100份粘均分子量45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速混合,将混合物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熔体温度控制在220℃。管材的各项性能指标见表1。
实施例6
按重量份将2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3份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放入反应釜中,于160℃熔融,放入1份纳米炭黑、1份碳纤维、2份聚乙烯蜡、1份石蜡,高速搅拌分散20分钟,加入30份丙酮,降温冷却,过滤烘干,得到有机层包覆纳米导电材料。然后将上述材料与100份粘均分子量25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速混合,将混合物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熔体温度控制在225℃。管材的各项性能指标见表1。
实施例7
按重量份将10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放入反应釜中,于150℃熔融,放入2份纳米炭黑、2份纳米铜粉、3份聚乙烯蜡,高速搅拌分散15分钟,加入20份丙酮,降温冷却,过滤烘干,得到有机层包覆纳米导电材料。然后将上述材料与100份粘均分子量60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速混合,将混合物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熔体温度控制在230℃。管材的各项性能指标见表1。
实施例8
按重量份将20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放入反应釜中,于160℃熔融,放入2份纳米炭黑、1份聚乙烯蜡,高速搅拌分散20分钟,加入30份丙酮,降温冷却,过滤烘干,得到有机层包覆纳米导电材料。然后将上述材料与100份粘均分子量25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速混合,将混合物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熔体温度控制在225℃。
表1实施例性能

纳米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纳米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纳米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纳米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纳米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88039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1.23CN102888039A*CN102888039A*(21)申请号 201210396200.4(22)申请日 2012.10.17C08L 23/06(2006.01)C08K 9/10(2006.01)C08K 3/04(2006.01)C08K 7/06(2006.01)C08K 3/08(2006.01)B29B 9/06(2006.01)B29C 47/92(2006.01)(71)申请人上海化工研究院地址 200062 上海市普陀区云岭东路345号(72)发明人张炜 李志 洪尉 许振华赵春保 李。

2、建龙(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代理人蒋亮珠(54) 发明名称纳米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57)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按重量份将2-20份包覆剂放入反应釜中,于150-180熔融,放入1-10份纳米导电材料、1-5份分散剂,高速搅拌分散10-30分钟,加入10-50份溶剂,降温冷却,过滤烘干,得到有机层包覆纳米导电材料;然后将上述有机层包覆纳米导电材料与100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速混合,将混合物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熔体温度控制在200-230,即得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

3、的纳米改性UHMWPE抗静电复合材料形成纳米级连续立体网状结构导电网络,这种立体穿插纳米尺度均匀分布,对在低导电材料含量情况下就形成稳定的导电通路作出贡献。(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 页1/1页21.一种纳米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重量份将2-20份包覆剂放入反应釜中,于150-180熔融,放入1-10份纳米导电材料、1-5份分散剂,高速搅拌分散10-30分钟,加入10-50份溶剂,降温冷却,过滤烘干,得到有机层包覆纳米导。

4、电材料;然后将上述有机层包覆纳米导电材料与100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速混合,将混合物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熔体温度控制在200-230,即得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覆剂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导电材料选自纳米炭黑、纳米石墨、碳纤维、纳米铜粉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

5、散剂为聚乙烯蜡、石蜡中的一种或几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为蒸馏水、丙酮、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为粘均分子量150万-700万的聚乙烯。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88039 A1/4页3纳米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连续立体网状结构纳米改性UHMWPE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是粘均分。

6、子量大于150万的聚乙烯(PE),是一种新型热塑性工程塑料,它极高的分子量、高度缠绕的链段结构赋予其优异的力学性能。UHMWPE的抗冲击性能居塑料之首,耐低温、在-80仍能保持韧性,耐腐蚀,耐磨损且自润滑性能优异,是以塑代钢的理想材料。该材料在石油化工、冶金选矿、生物医学、微电子机械、海洋工程等高新技术领域得到研究和应用。但UHMWPE存在耐温性能差、硬度低、流动性差、拉伸强度低以及阻燃性能差等缺点。利用纳米粒子特有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开发系列新型纳米催化制备UHMWPE树脂以及新型纳米复合功能化UHMWPE材料,是提高UHMWPE性能、并使其得到更广泛应用的有。

7、效途径。0003 纳米改性UHMWPE,国内外有学者作过一定的研究。Krasnor等制得UHMWPE/Fe复合材料,铁粒子在高速摩擦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可起活性中心作用。复合材料具有低的摩擦系数,并且稳定性好。有些学者推出了层状硅酸盐熔融插层改性UHMWPE,研究发现,层状硅酸盐剥离分散在UHMWPE基体中,使材料的流动加工性能有所改善,但是这种改性方法的对象是粘均分子量150万左右的UHMWPE,对于粘均分子量较高的UHMWPE,层状硅酸盐就无法剥离分散在UHMWPE基体中。0004 纳米粒子改性UHMWPE,如果没有解决好纳米粒子与UHMWPE的相容和分散,纳米粒子与UHMWPE的界面会。

8、有缝隙空穴或纳米粒子团聚在UHMWPE基体里,材料的力学性能尤其是耐磨性和耐冲击性大幅度下降,失去了作为输送浆体、粉体介质的UHMWPE管材最为关键的耐磨、耐压特性。所以,纳米材料表面处理及高效分散技术是其功能有效发挥的重要条件。0005 由于UHMWPE本身熔体粘度极高,无法用常规的挤出设备加工成型管材,而纳米粒子的加入,使得体系的熔体粘度进一步加大。纳米粒子在高熔体粘度的基体中的分散及微结构控制技术是实现高性能UHMWPE复合材料工业化生产和应用的关键。发明内容0006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连续立体网状结构的纳米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

9、法。0007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纳米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重量份将2-20份包覆剂放入反应釜中,于150-180熔融,放入1-10份纳米导电材料、1-5份分散剂,高速搅拌分散10-30分钟,加入10-50份溶剂,降温冷却,过滤烘干,得到有机层包覆纳米导电材料;然后将上述有机层包覆纳米导电材料与100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速混合,将混合物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说 明 书CN 102888039 A2/4页4粒,挤出熔体温度控制在200-230,即得产品。0008 所述的包覆剂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

10、丙烯酸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0009 所述的纳米导电材料选自纳米炭黑、纳米石墨、碳纤维、纳米铜粉中的一种或几种。0010 所述的分散剂为聚乙烯蜡、石蜡中的一种或几种。0011 所述的溶剂为蒸馏水、丙酮、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0012 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为粘均分子量150万-700万的聚乙烯。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针对纳米粒子的加入,使得UHMWPE复合材料的熔体粘度进一步加大,难以挤出成型等技术难点,用有机层包覆纳米导电材料,使其与高熔体粘度的UHMWPE基体紧密结合,提高了相容性;同时利用有机包覆剂有较好流动性和UHMWPE基体在熔点以上也无流动性的特征差异,设计有机层包覆纳米导。

11、电材料在UHMWPE基体中的分散微结构,实现双螺杆挤出纳米级连续立体网状结构导电网络的改性UHMWPE抗静电复合材料。这种立体穿插纳米尺度均匀分布,对在低导电材料含量情况下就形成稳定的导电通路作出贡献。附图说明0014 图1为本发明纳米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抗静电复合材料的电镜图。具体实施方式0015 实施例10016 按重量份将5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放入反应釜中,于160熔融,放入3份纳米炭黑、2份聚乙烯蜡、1份石蜡,高速搅拌分散15分钟,加入10份丙酮,降温冷却,过滤烘干,得到有机层包覆纳米导电炭黑。然后将上述材料与100份粘均分子量35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速混合,将混合物用双螺杆挤出。

12、机挤出造粒,挤出熔体温度控制在210。管材的各项性能指标见表1。0017 实施例20018 按重量份将2份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放入反应釜中,于150熔融,放入1份碳纤维、4份聚乙烯蜡,高速搅拌分散10分钟,加入15份蒸馏水,降温冷却,过滤烘干,得到有机层包覆导电碳纤维。然后将上述材料与100份粘均分子量15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速混合,将混合物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熔体温度控制在200。管材的各项性能指标见表1。0019 实施例30020 按重量份将20份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放入反应釜中,于180熔融,放入6份纳米石墨、4份纳米铜粉、5份石蜡,高速搅拌分散30分钟,加入45份乙醇,降温冷。

13、却,过滤烘干,得到有机层包覆纳米导电材料。然后将上述材料与100份粘均分子量50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速混合,将混合物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熔体温度控制在230。管材的各项性能指标见表1。0021 实施例4说 明 书CN 102888039 A3/4页50022 按重量份将8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放入反应釜中,于155熔融,放入5份纳米炭黑、3份聚乙烯蜡、2份石蜡,高速搅拌分散20分钟,加入30份蒸馏水,降温冷却,过滤烘干,得到有机层包覆纳米导电炭黑。然后将上述材料与100份粘均分子量70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速混合,将混合物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熔体温度控制在230。管材的各项。

14、性能指标见表1。0023 实施例50024 按重量份将15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放入反应釜中,于170熔融,放入8份纳米石墨、5份聚乙烯蜡,高速搅拌分散25分钟,加入50份蒸馏水,降温冷却,过滤烘干,得到有机层包覆纳米导电石墨。然后将上述材料与100份粘均分子量45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速混合,将混合物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熔体温度控制在220。管材的各项性能指标见表1。0025 实施例60026 按重量份将2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3份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放入反应釜中,于160熔融,放入1份纳米炭黑、1份碳纤维、2份聚乙烯蜡、1份石蜡,高速搅拌分散20分钟,加入30份丙酮,降温冷却,。

15、过滤烘干,得到有机层包覆纳米导电材料。然后将上述材料与100份粘均分子量25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速混合,将混合物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熔体温度控制在225。管材的各项性能指标见表1。0027 实施例70028 按重量份将10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放入反应釜中,于150熔融,放入2份纳米炭黑、2份纳米铜粉、3份聚乙烯蜡,高速搅拌分散15分钟,加入20份丙酮,降温冷却,过滤烘干,得到有机层包覆纳米导电材料。然后将上述材料与100份粘均分子量60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速混合,将混合物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熔体温度控制在230。管材的各项性能指标见表1。0029 实施例80030 按重量份将20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放入反应釜中,于160熔融,放入2份纳米炭黑、1份聚乙烯蜡,高速搅拌分散20分钟,加入30份丙酮,降温冷却,过滤烘干,得到有机层包覆纳米导电材料。然后将上述材料与100份粘均分子量25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速混合,将混合物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熔体温度控制在225。0031 表1实施例性能0032 0033 说 明 书CN 102888039 A4/4页6说 明 书CN 102888039 A1/1页7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88039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