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用油再生滤芯及其新型孔排布滤芯内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电力用油再生滤芯及其新型孔排布滤芯内筒.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08826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2.06CN102908826A*CN102908826A*(21)申请号 201210375052.8(22)申请日 2012.09.29B01D 39/14(2006.01)B01D 36/02(2006.01)B01D 15/10(2006.01)(71)申请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 710032 陕西省西安市兴庆路136号(72)发明人王笑微 王娟 李烨峰 刘永洛严涛 唐金伟 祝洁(74)专利代理机构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代理人何会侠(54) 发明名称一种电力用油再生滤芯及其新型孔排布滤。
2、芯内筒(57) 摘要一种电力用油再生滤芯及其新型孔排布滤芯内筒,其电力用油新型孔排布滤芯内筒,所述滤芯内筒外表面沿轴向均匀地开有导流槽,且在滤芯内筒中部1/3长度部分均匀地开有滤孔;电力用油再生滤芯,包括上述所述的电力用油新型孔排布滤芯内筒、设置在滤芯内筒外部的滤芯外筒、滤芯内筒与滤芯外筒间的腔体中填充的吸附剂以及吸附剂与滤芯内筒之间的滤材层;本发明解决了因滤芯内筒上、下端胶粘不严出现的吸附剂泄漏问题及油流短路的问题。(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页1/1页21.一。
3、种电力用油新型孔排布滤芯内筒,在所述滤芯内筒(1)外表面沿轴向均匀地设有导流槽(1-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滤芯内筒(1)从轴向两端向中部方向1/3长度部分不开孔,中间1/3长度部分均匀地开有滤孔(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用油新型孔排布滤芯内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孔(1-2)的孔径为46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用油新型孔排布滤芯内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孔(1-2)的中心距为1215mm。4.一种电力用油再生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力用油新型孔排布滤芯内筒(1)、设置在滤芯内筒(1)外部的滤芯外筒(2)、滤芯内筒(1)与滤芯外筒(2)间的腔体中填。
4、充的吸附剂(3)以及吸附剂3与滤芯内筒1之间的滤材层4。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08826 A1/2页3一种电力用油再生滤芯及其新型孔排布滤芯内筒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电力用油再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用油再生滤芯及其新型孔排布滤芯内筒。背景技术0002 电力系统发电厂使用的汽轮机油、抗燃油、变压器油、辅机用油等电力用油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受外界高温、氧化、水分等影响发生劣化变质,出现油质超标问题。电力用油再生装置专门用于除去油中产生的劣化产物,其核心部件为再生器。再生器中应装有吸附剂,用以吸附除去油中的劣化产物。由于吸附剂吸附油中的劣化产物达到饱和而失效后需要更换新的吸附剂,。
5、为方便其更换,在再生器内设计了装有吸附剂的再生滤芯,因此再生器设计最为关键的是再生滤芯的设计。0003 现有的再生滤芯采用环形圆柱状径流式结构。这种结构使油从侧面浸入再生滤芯,通过吸附剂层及紧贴吸附剂的滤材层后,沿滤芯内筒上的滤孔进入到内筒内部的集油油管,再从油管底部流出。其中,滤芯内筒滤网为波纹状结构,从上端到下端均匀冲压有滤孔,这样的孔排布带来两个问题:0004 第一,因再生滤芯及其内筒的上、下端均采用胶粘剂与再生滤芯圆形端盖进行粘接,波纹状内筒滤网因其结构的特殊性导致其上、下端与再生滤芯圆形端盖的有效接触面积减小,从而带来胶粘不严、吸附剂易随油流从内筒两端滤孔流出并泄漏到油系统的可能性。。
6、0005 第二,再生滤芯构型为环形圆柱状径流式结构,其装入再生器时呈直立状。如再生滤芯外筒与内筒腔体中装填的吸附剂填充不实或因运输、磕碰等因素导致吸附剂依靠重力作用出现分布不均匀、下部吸附剂数量多、上部吸附剂数量少的局面,则可能会出现再生滤芯外筒与内筒之间的腔体上部中空、油流通过外筒滤孔后不经过吸附剂、直接顺内筒上部滤孔排出、出现油流短路的情况。这直接影响油流与吸附剂的有效接触,削弱吸附效果。发明内容0006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用油再生滤芯及其新型孔排布滤芯内筒,防止因滤芯内筒上、下端胶粘不严导致吸附剂泄漏以及油流短路等问题。0007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
7、方案是:0008 一种电力用油新型孔排布滤芯内筒,在所述滤芯内筒1外表面沿轴向均匀地开有导流槽1-1,且沿滤芯内筒1轴向两端向中部方向1/3长度部分不开孔,中间1/3长度部分均匀地开有滤孔1-2。0009 所述滤孔1-2的孔径为46mm。0010 所述滤孔1-2的中心距为1215mm。0011 一种电力用油再生滤芯,包括所述的电力用油新型孔排布滤芯内筒1、设置在滤芯内筒1外部的滤芯外筒2、滤芯内筒1与滤芯外筒2间的腔体中填充的吸附剂3以及吸附剂说 明 书CN 102908826 A2/2页43与滤芯内筒1之间的滤材层4。0012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0013 1)保持滤芯内筒波。
8、纹状设计所带来的增大油流与吸附剂接触面积的优点。再生滤芯内筒滤孔排布工艺改进坚持滤芯内筒波纹状的结构设计,以提高油流与吸附剂接触面积、吸附效果为目的,不改变滤芯内筒的设计构型,有助于保证油流的再生效果。工艺改进后,油流的吸附再生效果与改进前无差异。0014 2)避免因胶粘不严、吸附剂沿滤芯内筒两端滤孔泄漏的可能性。因滤芯内筒构型为波纹状,与常规的圆形构型相比较,该构型造成滤芯内筒与滤芯上、下端圆形端盖的有效接触面积减少,由此会带来胶粘不严的可能。如若内筒滤网两端全部冲压滤孔,则可能会造成内、外筒腔体中的吸附剂沿内筒两端滤孔泄漏至油系统的情况。本发明可最大程度地降低该风险,防止吸附剂泄漏的可能。。
9、0015 3)避免油流不经过吸附剂、直接从滤芯内筒上部滤孔排出、发生油流短路的情况。滤芯内筒滤孔排布采用在内筒中部1/3长度部分均匀冲压滤孔的方式,可确保油流从再生滤芯外筒滤孔流入后充分与吸附剂接触,并顺滤芯内筒导流槽最终沿滤芯内筒中部滤孔流出,从源头上避免了因自身重力、因填装等因素导致的再生滤芯外筒与内筒腔体上部空间中空、油流流入再生滤芯外筒后直接沿滤芯内筒上部滤孔排出而不经过吸附剂再生、出现油流短路的情况。附图说明0016 图1为本发明新型孔排布滤芯内筒展开结构示意图。0017 图2为本发明电力用油再生滤芯剖面结构示意图。0018 图3为本发明电力用油再生滤芯油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
10、9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20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电力用油新型孔排布滤芯内筒,在所述滤芯内筒1外表面沿轴向均匀地开有导流槽1-1,且沿滤芯内筒1轴向两端向中部方向1/3长度部分不开孔,中间1/3长度部分均匀地开有滤孔1-2。0021 优选所述滤孔1-2的孔径为46mm。0022 优选所述滤孔1-2的中心距为1215mm。0023 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电力用油再生滤芯,包括图1所述的电力用油新型孔排布滤芯内筒1、设置在滤芯内筒1外部的滤芯外筒2、滤芯内筒1与滤芯外筒2之间的腔体中填充的吸附剂3以及吸附剂3与滤芯内筒1之间的滤材层4。0024 如图3所示,本发明电力用油再生滤芯再生吸附的过程为:油流5从滤芯外筒2进入滤芯内部,在泵送压力下通过吸附剂3填充层,进行充分吸附反应后,通过滤材层4并沿滤芯内筒1的导流槽1-1通过滤孔1-2进入到滤芯内筒1内部的集油油管并从其底部流出进入下一个滤器中。说 明 书CN 102908826 A1/3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08826 A2/3页6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08826 A3/3页7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0882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