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冲式定位的出水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脉冲式定位的出水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88522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88522A21申请号201410439601222申请日20140901A47J31/00200601A47J31/4620060171申请人广东新功电器有限公司地址515700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黄冈镇城北工业园区72发明人余庆喜74专利代理机构汕头市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4301代理人余飞峰54发明名称一种脉冲式定位的出水装置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水壶加热电磁炉或电热炉上的出水装置,特指一种脉冲式定位的出水装置,包括立柱、相对于立柱旋转的柱体上座、供水的软管,柱体上座自由端为引导臂,所述立柱中设有。
2、通过旋转并且间断接触以发送脉冲信号的脉冲控制组件,所述脉冲控制组件包括具有若干凸齿状脉冲段的齿轮、具有电刷片的电路板,其中电路板通过CPU处理器与电机连接并对电机进行控制,其中若干凸齿状脉冲段大小间距不一。本发明通过电路板CPU处理器,控制电机以驱动柱体上座进行转动,其核心是通过齿轮上各脉冲段与电刷片进行接触,形成对应的脉冲信号,反馈至电路板CPU处理以控制电机做各项动作,其定位精准,成本低,可操作性强。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88522ACN104188522A1/。
3、1页21一种脉冲式定位的出水装置,包括立柱(1)、相对于立柱(1)旋转的柱体上座(2)、供水的软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中设有通过旋转并且间断接触以发送脉冲信号的脉冲控制组件(3),该脉冲控制组件(3)通过CPU处理器控制电机(4)来驱动柱体上座(2)进行转动及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冲式定位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控制组件(3)包括具有若干凸齿状脉冲段(311)的齿轮(31)、电刷片(321)的电路板(32),其中电路板(32)上的电刷片(321)与CPU处理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脉冲式定位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31)由电机(4)驱动旋转,并带。
4、动若干脉冲段(311)在电刷片(321)上进行旋转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脉冲式定位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一离合器,主要分为上离合盘(51)及下离合盘(52),其中,上离合盘(51)位于柱体上座(2)底部,下离合盘(52)位于立柱(1)顶部,且电路板(32)固定于下离合盘(52)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脉冲式定位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31)中间具有传动轴(312),上离合盘(51)与传动轴(312)连接,即上离合盘(51)与齿轮(31)同轴旋转。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脉冲式定位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离合盘(51)开设有供软管(6)穿过的调节孔(7)。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脉冲式定位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离合盘(52)开设有供软管(6)穿过的伸出孔(8)。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脉冲式定位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7)大于伸出孔(8)。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脉冲式定位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4)上方设有主齿轮(41)与齿轮(31)水平啮合。权利要求书CN104188522A1/3页3一种脉冲式定位的出水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壶加热器上的出水装置,特指一种脉冲式定位的出水装置。背景技术0002目前,市面上用于水壶加热电磁炉或电热炉上的加水装置有两种,一种是手动式的,即需要人们将水壶移动至加水。
6、装置的出水口进行加水,或将加水装置的出水口旋转至水壶上方进行加水,这种方式的加水装置较为不便,人们容易对不准出水口与水壶进水口的位置而产生意外;另一种则为自动式,其主要通过在内部加装电机,结合若干开关实现简单的定位功能,然而这种类型的出水装置有三个弊端一,在定位上有着局限性,其必须限定水壶位置,同时需限定出水口转动到定点的位置,两者相结合才能准确进行加水;二,零部件较多,组装工序繁杂,结构不牢固,在电机驱动过程中因开关故障失灵或不复位时,会造成自动加水错位或者损坏;三,电机直接驱动引导臂,手动旋转引导臂时,会对电机造成伤害,引起电机故障,影响使用。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
7、现状,提供一种脉冲式定位的出水装置,以通过接触式脉冲实现定位功能,使出水装置的出水口针对水壶位置进行定位加水,其方便、实用。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为一种脉冲式定位的出水装置,包括立柱、相对于立柱旋转的柱体上座、供水的软管,柱体上座自由端为引导臂,所述立柱中设有通过旋转并且间断接触以发送脉冲信号的脉冲控制组件,脉冲信号经CPU处理器而控制驱动电机,电机驱动柱体上座进行转动,通过不同频段的脉冲信号确定柱体上座所转动的角度以便进行旋转定位。0005上述方案中,所述脉冲控制组件包括具有若干凸齿状脉冲段的齿轮、具有电刷片的电路板,其中电路板通过CPU处理器与电机连接并对电机。
8、进行控制,其中若干凸齿状脉冲段大小间距不一,例如脉冲段可为3个连续排列且高度为1MM的凸齿、或5个连续排列且高度为2MM的凸齿、或7个连续排列且高度为3MM的凸齿,齿轮上,各脉冲段凸齿的数量均不相同,且各脉冲段排列组成环形,相邻脉冲段不接触。0006上述方案中,电刷片也可以替换为开关或触点。0007上述方案中,所述齿轮由电机驱动旋转,并带动若干凸齿状脉冲段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各脉冲段的凸齿与电路板中的电刷片上进行接触,电刷片通过对各脉冲段中凸齿的数量进行辨识,从而获知齿轮所转动的角度及与齿轮同轴的柱体上座的位置。0008优选地,本装置还具有一离合器,主要分为上离合盘及下离合盘,其中,上离合盘位于。
9、柱体上座底部,下离合盘位于立柱顶部,上下离合盘组合即使立柱与柱体上座组合,电路板固定于下离合盘下方,电路板与齿轮同轴对应,齿轮旋转时带动若干凸齿状脉冲段旋说明书CN104188522A2/3页4转,使各脉冲段的凸齿与电刷片旋转接触。0009上述方案中,齿轮中间具有传动轴,上离合盘与传动轴连接,即上离合盘与齿轮同轴旋转,上离合盘、电路板、齿轮同轴,齿轮的转动角度即等于柱体上座的转动角度,故,电路板上的电刷片所识别的脉冲段即代表柱体上座所在的位置。0010上述方案中,上离合盘开设有供软管穿过的调节孔,下离合盘开设有供软管穿过的伸出孔,所述调节孔大于伸出孔,软管的摆放是通过移动调节孔方式的自动调节,。
10、适应导引臂方位改变的要求,能够有效地避免软管产生扭曲,进一步保证水流的通畅,且能够避免由于软管的扭曲而产生复位弹力,在外力撤去后该弹力将使导引臂复位而出现意外的可能。0011优选地,电机上方设有主齿轮与齿轮水平啮合,使电机与齿轮形成侧位传动。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齿轮带动环形排列的各脉冲段在电路板的电刷片上进行接触旋转,电刷片在脉冲段的凸齿间进行间断性接触,单一脉冲段中的凸齿逐个与电刷片进行接触后,即得出对应的脉冲信号,具体表现为某一脉冲段对应柱体上座所需转动的具体角度或位置,脉冲信号由电路板通过CPU处理器控制电机停止转动,以此实现柱体上座旋转定位的功能,其定位准确,且只需通过一个电。
11、刷片(开关或触点)即可实现任意定位;上述方案中,在电机驱动下,离合器使柱体上座以立柱为基准点进行旋转,当手动转动时,力矩大于电机输出的力矩时,离合器自动与电机脱离,也能完成加水工作,并且不会对电机及齿轮造成伤害;在此基础上,上离合盘的调节孔与下离合盘的伸出孔均供软管通过,其中,调节孔比伸出孔大,软管的摆放是通过移动调节孔方式的自动调节,适应导引臂方位改变的要求,能够有效地避免软管产生扭曲,进一步保证水流的通畅,且能够避免由于软管的扭曲而产生复位弹力,在外力撤去后该弹力将使导引臂复位而出现意外的可能。0013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图;附图2为本发明的分解图;附图3为本发明中带脉冲段的齿轮。。
12、001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审查委员能对本发明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进一步了解,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3所示,系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为一种脉冲式定位的出水装置,包括立柱1、相对于立柱1旋转的柱体上座2、供水的软管6,所述立柱1中设有通过旋转并且间断接触以发送脉冲信号的脉冲控制组件3,脉冲控制组件3控制电机4驱动柱体上座2进行转动,所述脉冲控制组件3包括具有若干凸齿状脉冲段311的齿轮31、具有电刷片321的电路板32,其中若干凸齿状脉冲段311大小间距不一,脉冲段311可为3个连续排列且高度为1MM的凸齿、或5个连续排列且高度为2MM的凸齿、或7个连续。
13、排列且高度为3MM的凸齿,电路板31中各脉冲段311凸齿的数量均不相同,且各脉冲段311排列组成环形,相邻脉冲段311不接触,以便通过不同脉冲段311反应柱体上座2的位置。电路板32通过CPU处理器与电机4连接并控制电机4启动或停止,电机4上方设有主齿轮41与齿轮31水平啮合,齿轮31由电机4驱动旋转,并带动电刷片321在若干凸齿状脉冲段311上进行旋转接触,当电刷片321扫完某一段脉冲段311后,所形成的脉冲信号由电路板31通说明书CN104188522A3/3页5过CPU处理器进行分析,并控制电机4停止,实现精准定位。0015上述方案中,还具有一离合器,主要分为上离合盘51及下离合盘52,。
14、其中,上离合盘51位于柱体上座2底部,下离合盘52位于立柱1顶部,且电路板32与齿轮31固定于下离合盘52下方,所述齿轮31中间具有传动轴312,上离合盘51与传动轴312连接,即上离合盘51与齿轮31同轴旋转,柱体上座2、电路板32、齿轮31同轴上下对应,电机4由主齿轮41与齿轮31啮合传动力矩,通过齿轮31上的传动轴312使柱体上座2进行转动,当手动旋转时,力矩大于电机4输出的力矩时,离合器自动与电机4脱离,也能完成加水工作,并且不会对电机4及齿轮31造成伤害。0016结合上述方案,上离合盘51开设有供软管6穿过的调节孔7,下离合盘52开设有供软管6穿过的伸出孔8,调节孔7大于伸出孔8,软管6的摆放是通过移动调节孔7方式的自动调节,适应导引臂方位改变的要求,能够有效地避免软管6产生扭曲,进一步保证水流的通畅,且能够避免由于软管6的扭曲而产生复位弹力,在外力撤去后该弹力将使导引臂复位而出现意外的可能。0017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发明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说明书CN104188522A1/2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88522A2/2页7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8852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