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薯高效育苗方法.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188211 上传时间:2018-02-0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20.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39147.0

申请日:

2014.08.29

公开号:

CN104186168A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 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公布日:2014121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日:20140829|||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0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徐静

发明人:

徐静; 葛建

地址:

221600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魏庙镇魏庙100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代理人:

戴翔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紫薯高效育苗方法,属于紫薯栽培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种薯预处理:选种、浸药液、切块茎、喷药;(2)种薯块茎排种育苗:栽种、温水润湿、地膜保温;(3)紫薯幼苗管理:喷药、切苗。本发明的育苗方法,对种薯块茎的各表面浸泡或涂抹促进生长的药液,使种薯能尽快的发芽出苗;采用纵切面斜朝下的排种方式,提高种薯的发芽率、出苗率,育苗中多次喷洒温水,有效改善苗床土壤的温湿度;幼苗生长过程中,多次、适量的施加肥料,同时结合地膜实现有序控温,为紫薯幼苗的生长提供连续、适效的肥料支持及适宜的温湿度,显著提高了出苗率及出苗质量,育苗步骤简单,不需使用电力设备供热保温,投入成本低。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紫薯高效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种薯预处理:3月15-20号,选取个大、体壮、无破损、无虫蛀的种薯,表面用温水洗净后,自然晾干,然后用浓度为450ppm的生根粉5号药液浸泡15-20min,种薯整体浸入液面以下5-8cm,取出后常温下晾干,沿种薯中心纵切成两段块茎,将纵切面表面均匀喷洒浓度为450ppm的生根粉5号药液,喷洒量为3-5mm;
(2)种薯块茎排种育苗:将种薯块茎栽种在苗床上,苗床由加入农家肥的细土或营养土组成,土壤湿度适宜,栽种时采取种薯块茎纵切面斜朝下的方式,保持纵切面与水平面呈10-15℃夹角,使种薯块茎两端能更快发芽出苗;相邻种薯块茎横向及纵向间距均为2-3cm,排种后块茎表面覆土厚3-5cm,土壤表面用喷雾器喷洒28-30℃温水至湿润,再加盖0.006mm厚地膜,地膜四周压实,表面加盖干草用于夜晚保温,白天去掉干草维持正常温度;每间隔7天,在气温为15-25℃时揭开地膜,对苗床喷洒28-30℃温水至土壤表面湿润,喷水结束后立即加盖地膜,连续喷洒湿润至4月底;
(3)紫薯幼苗管理:5月1-3号,种薯出苗率达95%以上,白天当气温为15-28℃时,揭开地膜,对苗床喷洒多效唑粉剂15-30g/亩,喷药结束后,若气温高于15℃则不需对苗床加盖地膜,使紫薯幼苗能自然进行光合作用,夜晚4点之后或当气温低于15℃时,需及时加盖地膜,防止冷热温差过大抑制幼苗生长,自5月1-3号的第一次喷洒多效唑粉剂开始,每间隔3天,对苗床喷洒一次多效唑粉剂,每次喷洒量递增5g/亩,累计连续喷洒3次,从5月15号开始,待紫薯幼苗长至20-25cm时,贴地面将幼苗切下,切苗后,对苗床喷洒水量5-10mm,同时对漏出地面的紫薯重新覆土,覆土厚度为3-5cm,切苗后3-5天,对苗床喷洒浓度为450ppm的生根粉5号药液,喷洒量为3-5mm,待幼苗再次长至20-25cm后,再次贴地面切苗,重复喷药、切苗4-5周期,每次切割的幼苗经筛检、丢弃无展开叶、瘦弱、有虫蛀的部分,将完好的幼苗用于后续紫薯栽培繁育。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薯高效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种薯用浓度为450ppm的生根粉5号药液浸泡20min,种薯整体浸入液面以下8cm。

说明书

一种紫薯高效育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紫薯高效育苗方法,属于紫薯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紫薯营养丰富具特殊保健功能,其内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同时还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其中的蛋白质、氨基酸极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富含的维生素可改善人体视力等,因此保健功效备受人们关注,另外紫薯味道鲜美、食用方法多样,可加工成全粉、休闲食品等,市场需求大,因此紫薯种植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目前紫薯育苗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一是采用大苗棚培育,通过外力加热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育苗步骤复杂,工艺繁琐、设备成本高;二是采用冷床小中棚育苗,将紫薯整体埋入土中,这种育苗方法会导致紫薯下半部发芽困难,出苗率及出苗质量较差,育苗效率低、幼苗成活率及成活质量差,不利于紫薯的繁育种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紫薯高效育苗方法,通过紫薯块茎繁育,出苗率及出苗质量高,繁育工艺简单、步骤操作方便,繁育后的紫薯幼苗成活率和成活质量提高,有效提高种植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紫薯高效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薯预处理:3月15-20号,选取个大、体壮、无破损、无虫蛀的种薯,表面用温水洗净后,自然晾干,然后用浓度为450ppm的生根粉5号药液浸泡15-20min,种薯整体浸入液面以下5-8cm,取出后常温下晾干,沿种薯中心纵切成两段块茎,将纵切面表面均匀喷洒浓度为450ppm的生根粉5号药液,喷洒量为3-5mm;
(2)种薯块茎排种育苗:将种薯块茎栽种在苗床上,苗床由加入农家肥的细土或营养土组成,土壤湿度适宜,栽种时采取种薯块茎纵切面斜朝下的方式,保持纵切面与水平面呈10-15℃夹角,使种薯块茎两端能更快发芽出苗;相邻种薯块茎横向及纵向间距均为2-3cm,排种 后块茎表面覆土厚3-5cm,土壤表面用喷雾器喷洒28-30℃温水至湿润,再加盖0.006mm厚地膜,地膜四周压实,表面加盖干草用于夜晚保温,白天去掉干草维持正常温度;每间隔7天,在气温为15-25℃时揭开地膜,对苗床喷洒28-30℃温水至土壤表面湿润,喷水结束后立即加盖地膜,连续喷洒湿润至4月底;
(3)紫薯幼苗管理:5月1-3号,种薯出苗率达95%以上,白天当气温为15-28℃时,揭开地膜,对苗床喷洒多效唑粉剂15-30g/亩,喷药结束后,若气温高于15℃则不需对苗床加盖地膜,使紫薯幼苗能自然进行光合作用,夜晚4点之后或当气温低于15℃时,需及时加盖地膜,防止冷热温差过大抑制幼苗生长,自5月1-3号的第一次喷洒多效唑粉剂开始,每间隔3天,对苗床喷洒一次多效唑粉剂,每次喷洒量递增5g/亩,累计连续喷洒3次,从5月15号开始,待紫薯幼苗长至20-25cm时,贴地面将幼苗切下,切苗后,对苗床喷洒水量5-10mm,同时对漏出地面的紫薯重新覆土,覆土厚度为3-5cm,切苗后3-5天,对苗床喷洒浓度为450ppm的生根粉5号药液,喷洒量为3-5mm,待幼苗再次长至20-25cm后,再次贴地面切苗,重复喷药、切苗4-5周期,每次切割的幼苗经筛检、丢弃无展开叶、瘦弱、有虫蛀的部分,将完好的幼苗用于后续紫薯栽培繁育。
优选的,步骤(1)中种薯用浓度为450ppm的生根粉5号药液浸泡20min,种薯整体浸入液面以下8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先挑选优质种薯,清洗种薯表面除去尘土,避免种薯浸泡药液时,对药液造成污染,种薯块茎的各表面分别浸泡或涂抹促进生长的药液,保证种薯能尽快的发芽出苗。
(2)块茎栽种在苗床上时,采用纵切面斜朝下的方式,保持纵切面与水平面呈10-15℃夹角,能消除常规栽培中紫薯表面的发芽死角,使其发芽率提高11.3%,同时种薯纵切排种能节省大量的种薯,降低成本,对种薯的纵切面喷洒涂抹促生长的药液,可保证种薯的端部及纵切面发芽出苗时间趋于一致,使紫薯出苗率提高9.4%,在育苗过程中,多次喷洒温水,有效改善苗床土壤的温湿度,进一步提升种薯发芽出苗速度。
(3)在紫薯幼苗生长过程中,多次、适量的施加促幼苗生长发育的肥料,同时结合加盖、去除地膜实现有序控温的效果,为幼苗的生长提供连续、适效的肥料支持及适宜的温湿度,不需通过外加电力设备供热保温,操作工艺步骤简单,设备投入低,有效保证了紫薯幼苗的成活率及成活质量,提高了种植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紫薯高效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薯预处理:3月15号上午10点,选取个大、体壮、无破损、无虫蛀的种薯,表面用温水洗净后,自然晾干,然后用浓度为450ppm的生根粉5号药液浸泡15min,种薯整体浸入液面以下5cm,取出后常温下晾干,沿种薯中心纵切成两段块茎,将纵切面表面均匀喷洒浓度为450ppm的生根粉5号药液,喷洒量为3mm,喷洒量按一定时间内,降落到水平面上,假定无渗漏,不流失,也不蒸发,累积起来的液体的深度计算;
(2)种薯块茎排种育苗:将种薯块茎栽种在苗床上,苗床由加入农家肥的细土或营养土组成,土壤湿度适宜,栽种时采取种薯块茎纵切面斜朝下的方式,保持纵切面与水平面呈10-15℃夹角,使种薯块茎两端能更快发芽出苗;相邻种薯块茎横向及纵向间距均为2cm,排种后块茎表面覆土厚3-5cm,土壤表面用喷雾器喷洒28℃温水至湿润,再加盖0.006mm厚地膜,地膜四周压实,表面加盖干草用于夜晚保温,白天去掉干草维持正常温度;每间隔7天,在气温为15-25℃时揭开地膜,对苗床喷洒28℃温水至土壤表面湿润,喷水结束后立即加盖地膜,连续喷洒湿润至4月底;
(3)紫薯幼苗管理:5月1-3号,种薯出苗率达95%以上,白天当气温为15-28℃时,揭开地膜,对苗床喷洒多效唑粉剂15g/亩,喷药结束后,若当时气温高于15℃则不需对苗床加盖地膜,使紫薯幼苗能自然进行光合作用,夜晚4点之后或当气温低于15℃时,需及时加盖地膜,防止冷热温差过大抑制幼苗生长,自5月1-3号的第一次喷洒多效唑粉剂开始,每间隔3天,对苗床喷洒一次多效唑粉剂,每次喷洒量递增5g/亩,累计连续喷洒3次,从5月15号开始,待紫薯幼苗长至20-25cm时,贴地面将幼苗切下,切苗后,对苗床喷洒水量5-10mm,同时对漏出地面的紫薯重新覆土,覆土厚度为3-5cm,切苗后3天,对苗床喷洒浓度为450ppm的生根粉5号药液,喷洒量为3-5mm,待幼苗再次长至20-25cm后,再次贴地面切苗,重复喷药、切苗4-5周期,每次切割的幼苗经筛检、丢弃无展开叶、瘦弱、有虫蛀的部分,将完好的幼苗用于后续紫薯栽培繁育。
本方法的紫薯种薯发芽率为95.32%,比常规方法提高出芽11.32%,出苗率提高9.38%, 且幼苗生长整齐、粗壮,质量高。
实施例二
一种紫薯高效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薯预处理:3月18号,选取个大、体壮、无破损、无虫蛀的种薯,表面用温水洗净后,自然晾干,然后用浓度为450ppm的生根粉5号药液浸泡20min,种薯整体浸入液面以下8cm,取出后常温下晾干,沿种薯中心纵切成两段块茎,将纵切面表面均匀喷洒浓度为450ppm的生根粉5号药液,喷洒量为5mm;
(2)种薯块茎排种育苗:将种薯块茎栽种在苗床上,苗床由加入农家肥的细土或营养土组成,土壤湿度适宜,栽种时采取种薯块茎纵切面斜朝下的方式,保持纵切面与水平面呈10-15℃夹角,使种薯块茎两端能更快发芽出苗;相邻种薯块茎横向及纵向间距均为3cm,排种后块茎表面覆土厚3-5cm,土壤表面用喷雾器喷洒30℃温水至湿润,再加盖0.006mm厚地膜,地膜四周压实,表面加盖干草用于夜晚保温,白天去掉干草维持正常温度;每间隔7天,在气温为15-25℃时揭开地膜,对苗床喷洒30℃温水至土壤表面湿润,喷水结束后立即加盖地膜,连续喷洒湿润至4月底;
(3)紫薯幼苗管理:5月1-3号,种薯出苗率达95%以上,白天当气温为15-28℃时,揭开地膜,对苗床喷洒多效唑粉剂30g/亩,喷药结束后,若气温高于15℃则不需对苗床加盖地膜,使紫薯幼苗能自然进行光合作用,夜晚4点之后或当气温低于15℃时,需及时加盖地膜,防止冷热温差过大抑制幼苗生长,自5月1-3号的第一次喷洒多效唑粉剂开始,每间隔3天,对苗床喷洒一次多效唑粉剂,每次喷洒量递增5g/亩,累计连续喷洒3次,从5月15号开始,待紫薯幼苗长至20-25cm时,贴地面将幼苗切下,切苗后,对苗床喷洒水量5-10mm,同时对漏出地面的紫薯重新覆土,覆土厚度为3-5cm,切苗后5天,对苗床喷洒浓度为450ppm的生根粉5号药液,喷洒量为3-5mm,待幼苗再次长至20-25cm后,再次贴地面切苗,重复喷药、切苗4-5周期,每次切割的幼苗经筛检、丢弃无展开叶、瘦弱、有虫蛀的部分,将完好的幼苗用于后续紫薯栽培繁育。
本方法的紫薯种薯发芽率为95.40%,比常规方法提高出芽11.40%,出苗率提高9.43%,幼苗生长整齐、粗壮,且幼苗成活率和成活质量显著提高。
实施例三
一种紫薯高效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薯预处理:3月20号上午9点,选取个大、体壮、无破损、无虫蛀的种薯,表面用温水洗净后,自然晾干,然后用浓度为450ppm的生根粉5号药液浸泡18min,种薯整体浸入液面以下6cm,取出后常温下晾干,沿种薯中心纵切成两段块茎,将纵切面表面均匀喷洒浓度为450ppm的生根粉5号药液,喷洒量为4mm;
(2)种薯块茎排种育苗:将种薯块茎栽种在苗床上,苗床由加入农家肥的细土或营养土组成,土壤湿度适宜,栽种时采取种薯块茎纵切面斜朝下的方式,保持纵切面与水平面呈10-15℃夹角,使种薯块茎两端能更快发芽出苗;相邻种薯块茎横向及纵向间距均为2.5cm,排种后块茎表面覆土厚3-5cm,土壤表面用喷雾器喷洒29℃温水至湿润,再加盖0.006mm厚地膜,地膜四周压实,表面加盖干草用于夜晚保温,白天去掉干草维持正常温度;每间隔7天,在气温为15-25℃时揭开地膜,对苗床喷洒29℃温水至土壤表面湿润,喷水结束后立即加盖地膜,连续喷洒湿润至4月底;
(3)紫薯幼苗管理:5月1-3号,种薯出苗率达94%以上,白天当气温为15-28℃时,揭开地膜,对苗床喷洒多效唑粉剂20g/亩,喷药结束后,若气温高于15℃则不需对苗床加盖地膜,使紫薯幼苗能自然进行光合作用,夜晚4点之后或当气温低于15℃时,需及时加盖地膜,防止冷热温差过大抑制幼苗生长,自5月1-3号的第一次喷洒多效唑粉剂开始,每间隔3天,对苗床喷洒一次多效唑粉剂,每次喷洒量递增5g/亩,累计连续喷洒3次,从5月15号开始,待紫薯幼苗长至20-25cm时,贴地面将幼苗切下,切苗后,对苗床喷洒水量5-10mm,同时对漏出地面的紫薯重新覆土,覆土厚度为3-5cm,切苗后4天,对苗床喷洒浓度为450ppm的生根粉5号药液,喷洒量为3-5mm,待幼苗再次长至20-25cm后,再次贴地面切苗,重复喷药、切苗4-5周期,每次切割的幼苗经筛检、丢弃无展开叶、瘦弱、有虫蛀的部分,将完好的幼苗用于后续紫薯栽培繁育。
本方法的紫薯种薯发芽率为94.96%,比常规方法提高出芽10.96%,出苗率提高8.87%,幼苗生长整齐、粗壮。

一种紫薯高效育苗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紫薯高效育苗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紫薯高效育苗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紫薯高效育苗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紫薯高效育苗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86168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86168A21申请号201410439147022申请日20140829A01G1/0020060171申请人徐静地址221600江苏省徐州市沛县魏庙镇魏庙1000号72发明人徐静葛建74专利代理机构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32220代理人戴翔54发明名称一种紫薯高效育苗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紫薯高效育苗方法,属于紫薯栽培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种薯预处理选种、浸药液、切块茎、喷药;2种薯块茎排种育苗栽种、温水润湿、地膜保温;3紫薯幼苗管理喷药、切苗。本发明的育苗方法,对种薯块茎的各表面浸泡或涂抹促进生长的药液,。

2、使种薯能尽快的发芽出苗;采用纵切面斜朝下的排种方式,提高种薯的发芽率、出苗率,育苗中多次喷洒温水,有效改善苗床土壤的温湿度;幼苗生长过程中,多次、适量的施加肥料,同时结合地膜实现有序控温,为紫薯幼苗的生长提供连续、适效的肥料支持及适宜的温湿度,显著提高了出苗率及出苗质量,育苗步骤简单,不需使用电力设备供热保温,投入成本低。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86168ACN104186168A1/1页21一种紫薯高效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种薯预处理3月1520号,选取个大、体壮、。

3、无破损、无虫蛀的种薯,表面用温水洗净后,自然晾干,然后用浓度为450PPM的生根粉5号药液浸泡1520MIN,种薯整体浸入液面以下58CM,取出后常温下晾干,沿种薯中心纵切成两段块茎,将纵切面表面均匀喷洒浓度为450PPM的生根粉5号药液,喷洒量为35MM;2种薯块茎排种育苗将种薯块茎栽种在苗床上,苗床由加入农家肥的细土或营养土组成,土壤湿度适宜,栽种时采取种薯块茎纵切面斜朝下的方式,保持纵切面与水平面呈1015夹角,使种薯块茎两端能更快发芽出苗;相邻种薯块茎横向及纵向间距均为23CM,排种后块茎表面覆土厚35CM,土壤表面用喷雾器喷洒2830温水至湿润,再加盖0006MM厚地膜,地膜四周压实。

4、,表面加盖干草用于夜晚保温,白天去掉干草维持正常温度;每间隔7天,在气温为1525时揭开地膜,对苗床喷洒2830温水至土壤表面湿润,喷水结束后立即加盖地膜,连续喷洒湿润至4月底;3紫薯幼苗管理5月13号,种薯出苗率达95以上,白天当气温为1528时,揭开地膜,对苗床喷洒多效唑粉剂1530G/亩,喷药结束后,若气温高于15则不需对苗床加盖地膜,使紫薯幼苗能自然进行光合作用,夜晚4点之后或当气温低于15时,需及时加盖地膜,防止冷热温差过大抑制幼苗生长,自5月13号的第一次喷洒多效唑粉剂开始,每间隔3天,对苗床喷洒一次多效唑粉剂,每次喷洒量递增5G/亩,累计连续喷洒3次,从5月15号开始,待紫薯幼苗。

5、长至2025CM时,贴地面将幼苗切下,切苗后,对苗床喷洒水量510MM,同时对漏出地面的紫薯重新覆土,覆土厚度为35CM,切苗后35天,对苗床喷洒浓度为450PPM的生根粉5号药液,喷洒量为35MM,待幼苗再次长至2025CM后,再次贴地面切苗,重复喷药、切苗45周期,每次切割的幼苗经筛检、丢弃无展开叶、瘦弱、有虫蛀的部分,将完好的幼苗用于后续紫薯栽培繁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薯高效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种薯用浓度为450PPM的生根粉5号药液浸泡20MIN,种薯整体浸入液面以下8CM。权利要求书CN104186168A1/4页3一种紫薯高效育苗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

6、涉及一种紫薯高效育苗方法,属于紫薯栽培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紫薯营养丰富具特殊保健功能,其内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同时还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其中的蛋白质、氨基酸极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富含的维生素可改善人体视力等,因此保健功效备受人们关注,另外紫薯味道鲜美、食用方法多样,可加工成全粉、休闲食品等,市场需求大,因此紫薯种植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0003目前紫薯育苗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一是采用大苗棚培育,通过外力加热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育苗步骤复杂,工艺繁琐、设备成本高;二是采用冷床小中棚育苗,将紫薯整体埋入土中,这种育苗方法会导致紫薯下。

7、半部发芽困难,出苗率及出苗质量较差,育苗效率低、幼苗成活率及成活质量差,不利于紫薯的繁育种植。发明内容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紫薯高效育苗方法,通过紫薯块茎繁育,出苗率及出苗质量高,繁育工艺简单、步骤操作方便,繁育后的紫薯幼苗成活率和成活质量提高,有效提高种植效益。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紫薯高效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061种薯预处理3月1520号,选取个大、体壮、无破损、无虫蛀的种薯,表面用温水洗净后,自然晾干,然后用浓度为450PPM的生根粉5号药液浸泡1520MIN,种薯整体浸入液面以下58CM,取出后常温下晾干,沿种薯中心纵切成两段块茎。

8、,将纵切面表面均匀喷洒浓度为450PPM的生根粉5号药液,喷洒量为35MM;00072种薯块茎排种育苗将种薯块茎栽种在苗床上,苗床由加入农家肥的细土或营养土组成,土壤湿度适宜,栽种时采取种薯块茎纵切面斜朝下的方式,保持纵切面与水平面呈1015夹角,使种薯块茎两端能更快发芽出苗;相邻种薯块茎横向及纵向间距均为23CM,排种后块茎表面覆土厚35CM,土壤表面用喷雾器喷洒2830温水至湿润,再加盖0006MM厚地膜,地膜四周压实,表面加盖干草用于夜晚保温,白天去掉干草维持正常温度;每间隔7天,在气温为1525时揭开地膜,对苗床喷洒2830温水至土壤表面湿润,喷水结束后立即加盖地膜,连续喷洒湿润至4月。

9、底;00083紫薯幼苗管理5月13号,种薯出苗率达95以上,白天当气温为1528时,揭开地膜,对苗床喷洒多效唑粉剂1530G/亩,喷药结束后,若气温高于15则不需对苗床加盖地膜,使紫薯幼苗能自然进行光合作用,夜晚4点之后或当气温低于15时,需及时加盖地膜,防止冷热温差过大抑制幼苗生长,自5月13号的第一次喷洒多效唑粉剂开始,每间隔3天,对苗床喷洒一次多效唑粉剂,每次喷洒量递增5G/亩,累计连续喷洒3次,从5月15号开始,待紫薯幼苗长至2025CM时,贴地面将幼苗切下,切苗后,对苗床喷洒水说明书CN104186168A2/4页4量510MM,同时对漏出地面的紫薯重新覆土,覆土厚度为35CM,切苗。

10、后35天,对苗床喷洒浓度为450PPM的生根粉5号药液,喷洒量为35MM,待幼苗再次长至2025CM后,再次贴地面切苗,重复喷药、切苗45周期,每次切割的幼苗经筛检、丢弃无展开叶、瘦弱、有虫蛀的部分,将完好的幼苗用于后续紫薯栽培繁育。0009优选的,步骤1中种薯用浓度为450PPM的生根粉5号药液浸泡20MIN,种薯整体浸入液面以下8CM。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00111先挑选优质种薯,清洗种薯表面除去尘土,避免种薯浸泡药液时,对药液造成污染,种薯块茎的各表面分别浸泡或涂抹促进生长的药液,保证种薯能尽快的发芽出苗。00122块茎栽种在苗床上时,采用纵切面斜朝下的方式,保持纵。

11、切面与水平面呈1015夹角,能消除常规栽培中紫薯表面的发芽死角,使其发芽率提高113,同时种薯纵切排种能节省大量的种薯,降低成本,对种薯的纵切面喷洒涂抹促生长的药液,可保证种薯的端部及纵切面发芽出苗时间趋于一致,使紫薯出苗率提高94,在育苗过程中,多次喷洒温水,有效改善苗床土壤的温湿度,进一步提升种薯发芽出苗速度。00133在紫薯幼苗生长过程中,多次、适量的施加促幼苗生长发育的肥料,同时结合加盖、去除地膜实现有序控温的效果,为幼苗的生长提供连续、适效的肥料支持及适宜的温湿度,不需通过外加电力设备供热保温,操作工艺步骤简单,设备投入低,有效保证了紫薯幼苗的成活率及成活质量,提高了种植效益。具体实。

12、施方式001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15实施例一0016一种紫薯高效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171种薯预处理3月15号上午10点,选取个大、体壮、无破损、无虫蛀的种薯,表面用温水洗净后,自然晾干,然后用浓度为450PPM的生根粉5号药液浸泡15MIN,种薯整体浸入液面以下5CM,取出后常温下晾干,沿种薯中心纵切成两段块茎,将纵切面表面均匀喷洒浓度为450PPM的生根粉5号药液,喷洒量为3MM,喷洒量按一定时间内,降落到水平面上,假定无渗漏,不流失,也不蒸发,累积起来的液体的深度计算;00182种薯块茎排种育苗将种薯块茎栽种在苗床上,苗床由加入农家肥的细土或营养土组成,土壤。

13、湿度适宜,栽种时采取种薯块茎纵切面斜朝下的方式,保持纵切面与水平面呈1015夹角,使种薯块茎两端能更快发芽出苗;相邻种薯块茎横向及纵向间距均为2CM,排种后块茎表面覆土厚35CM,土壤表面用喷雾器喷洒28温水至湿润,再加盖0006MM厚地膜,地膜四周压实,表面加盖干草用于夜晚保温,白天去掉干草维持正常温度;每间隔7天,在气温为1525时揭开地膜,对苗床喷洒28温水至土壤表面湿润,喷水结束后立即加盖地膜,连续喷洒湿润至4月底;00193紫薯幼苗管理5月13号,种薯出苗率达95以上,白天当气温为1528时,揭开地膜,对苗床喷洒多效唑粉剂15G/亩,喷药结束后,若当时气温高于15则不需对苗床加盖地膜。

14、,使紫薯幼苗能自然进行光合作用,夜晚4点之后或当气温低于15时,需及时加盖地膜,防止冷热温差过大抑制幼苗生长,自5月13号的第一次喷洒多效唑粉剂开说明书CN104186168A3/4页5始,每间隔3天,对苗床喷洒一次多效唑粉剂,每次喷洒量递增5G/亩,累计连续喷洒3次,从5月15号开始,待紫薯幼苗长至2025CM时,贴地面将幼苗切下,切苗后,对苗床喷洒水量510MM,同时对漏出地面的紫薯重新覆土,覆土厚度为35CM,切苗后3天,对苗床喷洒浓度为450PPM的生根粉5号药液,喷洒量为35MM,待幼苗再次长至2025CM后,再次贴地面切苗,重复喷药、切苗45周期,每次切割的幼苗经筛检、丢弃无展开叶。

15、、瘦弱、有虫蛀的部分,将完好的幼苗用于后续紫薯栽培繁育。0020本方法的紫薯种薯发芽率为9532,比常规方法提高出芽1132,出苗率提高938,且幼苗生长整齐、粗壮,质量高。0021实施例二0022一种紫薯高效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231种薯预处理3月18号,选取个大、体壮、无破损、无虫蛀的种薯,表面用温水洗净后,自然晾干,然后用浓度为450PPM的生根粉5号药液浸泡20MIN,种薯整体浸入液面以下8CM,取出后常温下晾干,沿种薯中心纵切成两段块茎,将纵切面表面均匀喷洒浓度为450PPM的生根粉5号药液,喷洒量为5MM;00242种薯块茎排种育苗将种薯块茎栽种在苗床上,苗床由加入农家肥的。

16、细土或营养土组成,土壤湿度适宜,栽种时采取种薯块茎纵切面斜朝下的方式,保持纵切面与水平面呈1015夹角,使种薯块茎两端能更快发芽出苗;相邻种薯块茎横向及纵向间距均为3CM,排种后块茎表面覆土厚35CM,土壤表面用喷雾器喷洒30温水至湿润,再加盖0006MM厚地膜,地膜四周压实,表面加盖干草用于夜晚保温,白天去掉干草维持正常温度;每间隔7天,在气温为1525时揭开地膜,对苗床喷洒30温水至土壤表面湿润,喷水结束后立即加盖地膜,连续喷洒湿润至4月底;00253紫薯幼苗管理5月13号,种薯出苗率达95以上,白天当气温为1528时,揭开地膜,对苗床喷洒多效唑粉剂30G/亩,喷药结束后,若气温高于15则。

17、不需对苗床加盖地膜,使紫薯幼苗能自然进行光合作用,夜晚4点之后或当气温低于15时,需及时加盖地膜,防止冷热温差过大抑制幼苗生长,自5月13号的第一次喷洒多效唑粉剂开始,每间隔3天,对苗床喷洒一次多效唑粉剂,每次喷洒量递增5G/亩,累计连续喷洒3次,从5月15号开始,待紫薯幼苗长至2025CM时,贴地面将幼苗切下,切苗后,对苗床喷洒水量510MM,同时对漏出地面的紫薯重新覆土,覆土厚度为35CM,切苗后5天,对苗床喷洒浓度为450PPM的生根粉5号药液,喷洒量为35MM,待幼苗再次长至2025CM后,再次贴地面切苗,重复喷药、切苗45周期,每次切割的幼苗经筛检、丢弃无展开叶、瘦弱、有虫蛀的部分,。

18、将完好的幼苗用于后续紫薯栽培繁育。0026本方法的紫薯种薯发芽率为9540,比常规方法提高出芽1140,出苗率提高943,幼苗生长整齐、粗壮,且幼苗成活率和成活质量显著提高。0027实施例三0028一种紫薯高效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291种薯预处理3月20号上午9点,选取个大、体壮、无破损、无虫蛀的种薯,表面用温水洗净后,自然晾干,然后用浓度为450PPM的生根粉5号药液浸泡18MIN,种薯整体浸入液面以下6CM,取出后常温下晾干,沿种薯中心纵切成两段块茎,将纵切面表面均匀喷洒浓度为450PPM的生根粉5号药液,喷洒量为4MM;说明书CN104186168A4/4页600302种薯块茎排。

19、种育苗将种薯块茎栽种在苗床上,苗床由加入农家肥的细土或营养土组成,土壤湿度适宜,栽种时采取种薯块茎纵切面斜朝下的方式,保持纵切面与水平面呈1015夹角,使种薯块茎两端能更快发芽出苗;相邻种薯块茎横向及纵向间距均为25CM,排种后块茎表面覆土厚35CM,土壤表面用喷雾器喷洒29温水至湿润,再加盖0006MM厚地膜,地膜四周压实,表面加盖干草用于夜晚保温,白天去掉干草维持正常温度;每间隔7天,在气温为1525时揭开地膜,对苗床喷洒29温水至土壤表面湿润,喷水结束后立即加盖地膜,连续喷洒湿润至4月底;00313紫薯幼苗管理5月13号,种薯出苗率达94以上,白天当气温为1528时,揭开地膜,对苗床喷洒。

20、多效唑粉剂20G/亩,喷药结束后,若气温高于15则不需对苗床加盖地膜,使紫薯幼苗能自然进行光合作用,夜晚4点之后或当气温低于15时,需及时加盖地膜,防止冷热温差过大抑制幼苗生长,自5月13号的第一次喷洒多效唑粉剂开始,每间隔3天,对苗床喷洒一次多效唑粉剂,每次喷洒量递增5G/亩,累计连续喷洒3次,从5月15号开始,待紫薯幼苗长至2025CM时,贴地面将幼苗切下,切苗后,对苗床喷洒水量510MM,同时对漏出地面的紫薯重新覆土,覆土厚度为35CM,切苗后4天,对苗床喷洒浓度为450PPM的生根粉5号药液,喷洒量为35MM,待幼苗再次长至2025CM后,再次贴地面切苗,重复喷药、切苗45周期,每次切割的幼苗经筛检、丢弃无展开叶、瘦弱、有虫蛀的部分,将完好的幼苗用于后续紫薯栽培繁育。0032本方法的紫薯种薯发芽率为9496,比常规方法提高出芽1096,出苗率提高887,幼苗生长整齐、粗壮。说明书CN10418616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