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牵引机用稳定导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梯牵引机用稳定导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26426 A(43)申请公布日 2012.12.19CN102826426A*CN102826426A*(21)申请号 201210308246.6(22)申请日 2012.08.28B66B 7/02(2006.01)B66B 7/12(2006.01)(71)申请人吴江市华茂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汾湖镇金家坝社区金盛路859号(72)发明人陈林华(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代理人董建林(54) 发明名称电梯牵引机用稳定导轨(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牵引机用稳定导轨,包括一体成型的导轨。
2、座(2)和导轨本体(4),所述导轨座(2)和所述导轨本体(4)相互垂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本体(4)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平行的凹槽(6),所述凹槽(6)沿所述导轨本体(4)的长度延伸,所述凹槽(6)内填充有海绵体(8)。本发明结构简单,润滑效果较好,且不会污染环境。(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1/1页21.一种电梯牵引机用稳定导轨,包括一体成型的导轨座(2)和导轨本体(4),所述导轨座(2)和所述导轨本体(4)相互垂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本体(4)的表面设置有多。
3、个平行的凹槽(6),所述凹槽(6)沿所述导轨本体(4)的长度延伸,所述凹槽(6)内填充有海绵体(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牵引机用稳定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6)的截面为矩形,所述凹槽(6)的宽度为1-1.5厘米,所述凹槽(6)的深度为1-2厘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牵引机用稳定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6)的宽度为1.2厘米,所述凹槽(6)的深度为1.5厘米。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26426 A1/2页3电梯牵引机用稳定导轨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轨,尤其涉及一种电梯牵引机用稳定导轨。背景技术0002 目前,随着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对高速电梯的需求量也。
4、逐渐增多,我国大部分电梯整机制造厂制造的升降电梯均为导轨式,即在电梯运行中轿厢沿固定设置的导轨运行,然而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电梯导轨仍存在有各种不足之处。0003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864411U,授权公告日为2011年06月15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梯导轨,该导轨的截面为:由轨头连轨腰,轨腰连轨底构成的倒T型,虽然该实用新型的电梯导轨结构圆滑、无棱角,且与电梯有着极好的配合,但是该种电梯导轨与轿厢接触时为硬性接触,为防止相互磨损过快,通常在导轨上喷涂一定量的润滑油,此种方法虽然简单有效,但是较浪费润滑油,使用过多的润滑油不仅会增加电梯的维护成本,还会污染环境。发明内容0004 。
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润滑效果较好,且不会污染环境的电梯牵引机用稳定导轨。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牵引机用稳定导轨,包括一体成型的导轨座和导轨本体,所述导轨座和所述导轨本体相互垂直,所述导轨本体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平行的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导轨本体的长度延伸,所述凹槽内填充有海绵体。0006 所述凹槽的截面为矩形,所述凹槽的宽度为1-1.5厘米,所述凹槽的深度为1-2厘米。0007 所述凹槽的宽度为1.2厘米,所述凹槽的深度为1.5厘米。000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本发明的电梯牵引机用稳定导轨在导轨本体的表面设置多。
6、个平行的凹槽,在凹槽内填充有海绵体,使用时,导轨本体表面多余的润滑油就可以被海绵体吸收并存储,从而避免润滑油浪费和污染环境,因此本发明结构简单,润滑效果较好,且不会污染环境。附图说明0009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10 图中:导轨座2,导轨本体4,凹槽6,海绵体8。具体实施方式0011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电梯牵引机用稳定导轨,包括一体成型、且相互垂直的说 明 书CN 102826426 A2/2页4导轨座2和导轨本体4,其中导轨本体4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平行、沿导轨本体4长度延伸的凹槽6,该凹槽6内填充有海绵体8,使用时,导轨本体4表面多余的润滑油就可以被海绵体8吸收并存储,从而避免润滑油浪费和污染环境。0012 实际使用中,凹槽6的截面为矩形,凹槽6的宽度为1-1.5厘米,凹槽6的深度为1-2厘米。优选的凹槽6的宽度为1.2厘米,凹槽6的深度为1.5厘米。0013 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简单,润滑效果较好,且不会污染环境。001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说 明 书CN 102826426 A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2642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