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渣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187871 上传时间:2018-02-0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9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23446.X

申请日:

2009.11.16

公开号:

CN102061652A

公开日:

2011.05.1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C 5/06申请日:20091116|||公开

IPC分类号:

E01C5/06

主分类号:

E01C5/06

申请人:

承德德厦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发明人:

田文; 祁春旺; 宗文会; 梁保平

地址:

067000 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双塔山镇元宝山大街6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代理人:

夏晏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渣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该生态渣透水砖包括基础强度透水层,以及通过分次布料和振动挤压成型、并粘结在所述基础强度透水层的上表面的感观透水层;该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数计量,将生态渣70-80份、水泥16-20份、硅灰2-5份、三聚氰胺1-3份、以及水5.6-8.0份拌匀,制得基础强度透水层;将水泥17-22份、石英砂65-75份、颜料3-4份、水性树脂2-7份、以及水3.4-6.6份拌匀,制得感观透水层。本发明所述生态渣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耐污性差和透水性差等缺陷,以实现抗污能力强、透水性好、成本低、环保性好和外观优美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生态渣透水砖, 其特征在于, 包括基础强度透水层与感观透水层, 所述感观透水 层通过分次布料和振动挤压成型、 并粘结在所述基础强度透水层的上表面。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础强度透水层的制备材 料包括下列组分和重量份数的原料 : 生态渣 : 70-80 份 ; 水泥 : 16-20 份 ; 硅灰 : 2-5 份 ; 三聚氰胺 : 1-3 份 ; 水: 5.6-8.0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 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观透水层的制备材料包 括下列组分和重量份数的原料 : 水泥 : 17-22 份 ; 石英砂 : 65-75 份 ; 颜料 : 3-4 份 ; 水性树脂 : 2-7 份 ; 固化剂 : 3.4-11 份 ; 水: 3.4-6.6 份。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生态渣中, 针状颗粒的 重量份数含量< 5%, 粉末的重量份数含量≤ 10%, 骨料的颗粒级配为 2-8mm、 体积密度> 3 2.6t/m 、 吸水率为 1.0-1.5%。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态渣为钢渣或工业冶炼 废渣。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态渣具有多个球状封闭 孔洞颗粒, 级配时, 所述多个球状封闭孔洞颗粒之间的接触点贯通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 泥, 所述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标号至少为 42.5。 7.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为磁化水。 8. 一种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 a、 按重量份数计量, 将生态渣 70-80 份、 水泥 16-20 份、 硅灰 2-5 份、 三聚氰胺 1-3 份、 以及水 5.6-8.0 份搅拌混匀, 制备所述基础强度透水层 ; b、 将水泥 17-22 份、 石英砂 65-75 份、 颜料 3-4 份、 水性树脂 2-7 份、 以及水 3.4-6.6 份 搅拌混匀, 制备所述感观透水层。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 a 中, 所述基 础强度透水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 a1、 在 70-80 份的生态渣中, 加入 0.595-0.80 份的水, 搅拌至所述生态渣中的骨料湿润 后, 加入 16-20 份的水泥、 2-5 份的硅灰、 以及 2.38-3.2 份的水, 进行一次搅拌 ; a2、 在所述一次搅拌进行至 2-3min 时, 在步骤 a1 所得混合物料中加入 1-3 份的三聚氰 胺, 进行二次搅拌 ; a3、 在所述二次搅拌进行至 0.5-1.5min 时, 在步骤 a2 所得混合物料中加入 2.975-4.0 2 份的水, 进行三次搅拌, 直至所得混合物料的表面发亮后, 将所得物料置入基础强度透水层 料仓中, 振动压制成所述基础强度透水层。 10.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 b 中, 所述感 观透水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 b1、 将 2-7 份的水性树脂、 以及 3.4-11 份的固化剂置入混胶器中混匀后, 缓慢加入 3.4-6.6 份的水, 进行一次搅拌, 直至混合物料呈乳白色的液体时, 得到粘合剂 ; b2、 将 65-75 份的石英砂、 17-22 份的水泥、 以及 3-4 份的颜料加入搅拌机中, 进行二次 搅拌 ; b3、 当所述颜料与石英砂及水泥混匀后, 在所述二次搅拌所得物料中, 缓慢加入步骤 b1 所得粘合剂, 进行三次搅拌 ; b4、 当所述粘合剂完全包裹二次搅拌所得物料后, 将所得物料放入感观透水层料仓中 进行二次布料, 振动挤压成型。
5: 6-8.0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 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观透水层的制备材料包 括下列组分和重量份数的原料 : 水泥 : 17-22 份 ; 石英砂 : 65-75 份 ; 颜料 : 3-4 份 ; 水性树脂 : 2-7 份 ; 固化剂 : 3.4-11 份 ; 水: 3.4-
6: 6 份。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生态渣中, 针状颗粒的 重量份数含量< 5%, 粉末的重量份数含量≤ 10%, 骨料的颗粒级配为 2-8mm、 体积密度> 3 2.6t/m 、 吸水率为 1.0-1.5%。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态渣为钢渣或工业冶炼 废渣。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态渣具有多个球状封闭 孔洞颗粒, 级配时, 所述多个球状封闭孔洞颗粒之间的接触点贯通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 泥, 所述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标号至少为 42.5。
7: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为磁化水。 8. 一种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 a、 按重量份数计量, 将生态渣 70-80 份、 水泥 16-20 份、 硅灰 2-5 份、 三聚氰胺 1-3 份、 以及水 5.6-8.0 份搅拌混匀, 制备所述基础强度透水层 ; b、 将水泥 17-22 份、 石英砂 65-75 份、 颜料 3-4 份、 水性树脂 2-7 份、 以及水 3.4-6.6 份 搅拌混匀, 制备所述感观透水层。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 a 中, 所述基 础强度透水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 a1、 在 70-80 份的生态渣中, 加入 0.595-0.80 份的水, 搅拌至所述生态渣中的骨料湿润 后, 加入 16-20 份的水泥、 2-5 份的硅灰、 以及 2.38-3.2 份的水, 进行一次搅拌 ; a2、 在所述一次搅拌进行至 2-3min 时, 在步骤 a1 所得混合物料中加入 1-3 份的三聚氰 胺, 进行二次搅拌 ; a3、 在所述二次搅拌进行至 0.5-1.5min 时, 在步骤 a2 所得混合物料中加入 2.975-4.0 2 份的水, 进行三次搅拌, 直至所得混合物料的表面发亮后, 将所得物料置入基础强度透水层 料仓中, 振动压制成所述基础强度透水层。 10.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 b 中, 所述感 观透水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 b1、 将 2-7 份的水性树脂、 以及 3.4-11 份的固化剂置入混胶器中混匀后, 缓慢加入 3.4-6.6 份的水, 进行一次搅拌, 直至混合物料呈乳白色的液体时, 得到粘合剂 ; b2、 将 65-75 份的石英砂、 17-22 份的水泥、 以及 3-4 份的颜料加入搅拌机中, 进行二次 搅拌 ; b3、 当所述颜料与石英砂及水泥混匀后, 在所述二次搅拌所得物料中, 缓慢加入步骤 b1 所得粘合剂, 进行三次搅拌 ; b4、 当所述粘合剂完全包裹二次搅拌所得物料后, 将所得物料放入感观透水层料仓中 进行二次布料, 振动挤压成型。
8: 0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 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观透水层的制备材料包 括下列组分和重量份数的原料 : 水泥 : 17-22 份 ; 石英砂 : 65-75 份 ; 颜料 : 3-4 份 ; 水性树脂 : 2-7 份 ; 固化剂 : 3.4-11 份 ; 水: 3.4-6.6 份。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生态渣中, 针状颗粒的 重量份数含量< 5%, 粉末的重量份数含量≤ 10%, 骨料的颗粒级配为 2-8mm、 体积密度> 3 2.6t/m 、 吸水率为 1.0-1.5%。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态渣为钢渣或工业冶炼 废渣。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态渣具有多个球状封闭 孔洞颗粒, 级配时, 所述多个球状封闭孔洞颗粒之间的接触点贯通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 泥, 所述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标号至少为 42.5。 7.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为磁化水。 8. 一种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 a、 按重量份数计量, 将生态渣 70-80 份、 水泥 16-20 份、 硅灰 2-5 份、 三聚氰胺 1-3 份、 以及水 5.6-8.0 份搅拌混匀, 制备所述基础强度透水层 ; b、 将水泥 17-22 份、 石英砂 65-75 份、 颜料 3-4 份、 水性树脂 2-7 份、 以及水 3.4-6.6 份 搅拌混匀, 制备所述感观透水层。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 a 中, 所述基 础强度透水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 a1、 在 70-80 份的生态渣中, 加入 0.595-0.80 份的水, 搅拌至所述生态渣中的骨料湿润 后, 加入 16-20 份的水泥、 2-5 份的硅灰、 以及 2.38-3.2 份的水, 进行一次搅拌 ; a2、 在所述一次搅拌进行至 2-3min 时, 在步骤 a1 所得混合物料中加入 1-3 份的三聚氰 胺, 进行二次搅拌 ; a3、 在所述二次搅拌进行至 0.5-1.5min 时, 在步骤 a2 所得混合物料中加入 2.975-4.0 2 份的水, 进行三次搅拌, 直至所得混合物料的表面发亮后, 将所得物料置入基础强度透水层 料仓中, 振动压制成所述基础强度透水层。
10: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 b 中, 所述感 观透水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 b1、 将 2-7 份的水性树脂、 以及 3.4-11 份的固化剂置入混胶器中混匀后, 缓慢加入 3.4-6.6 份的水, 进行一次搅拌, 直至混合物料呈乳白色的液体时, 得到粘合剂 ; b2、 将 65-75 份的石英砂、 17-22 份的水泥、 以及 3-4 份的颜料加入搅拌机中, 进行二次 搅拌 ; b3、 当所述颜料与石英砂及水泥混匀后, 在所述二次搅拌所得物料中, 缓慢加入步骤 b1 所得粘合剂, 进行三次搅拌 ; b4、 当所述粘合剂完全包裹二次搅拌所得物料后, 将所得物料放入感观透水层料仓中 进行二次布料, 振动挤压成型。

说明书


一种生态渣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 具体地, 涉及一种生态渣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目前, 在我国, 以天然砂石为主要资源, 可以制得透水砖 ; 这种透水砖主要通过砂 粒与石粒之间的缝隙, 实现透水功能。 但是, 在雨雪天气, 这种砖遇到泥水时, 由于泥水中的 泥浆会阻塞砂粒与石粒之间的缝隙, 降低透水性能, 影响道路交通。
     近几年, 虽然我国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与北欧、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登发达国家相比, 还有很大差距, 空气的含尘量仍然较大, 还有沙尘暴, 雨雪后的污泥污水, 会使上述透水砖的透水通道在不足一年的时间内, 完全失去透水功能。
     可见, 上述透水砖的耐污和透水问题, 依然成为阻碍透水砖推广应用的瓶颈 ; 而 且, 以天然砂石为主料, 需要开采大量天然砾石, 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一种生态渣透水砖, 以实现抗污能力强、 透水性好、 成本低、 环保性好和外观优美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生态渣透水砖, 包括基础强度透 水层与感观透水层, 所述感观透水层通过分次布料和振动挤压成型、 并粘结在所述基础强 度透水层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 所述基础强度透水层的制备材料包括下列组分和重量份数的原料 : 生 态渣 : 70-80 份 ; 水泥 : 16-20 份 ; 硅灰 : 2-5 份 ; 三聚氰胺 : 1-3 份 ; 水: 5.6-8.0 份。
     进一步地, 所述感观透水层的制备材料包括下列组分和重量份数的原料 : 水泥 : 17-22 份 ; 石英砂 : 65-75 份 ; 颜料 : 3-4 份 ; 水性树脂 : 2-7 份 ; 固化剂 : 3.4-11 份 ; 水: 3.4-6.6 份。
     进一步地, 在所述生态渣中, 针状颗粒的重量份数含量< 5%, 粉末的重量份数含 3 量≤ 10%, 骨料的颗粒级配为 2-8mm、 体积密度> 2.6t/m 、 吸水率为 1.0-1.5%。
     进一步地, 所述生态渣为钢渣或工业冶炼废渣。
     进一步地, 所述生态渣具有多个球状封闭孔洞颗粒, 级配时, 所述多个球状封闭孔 洞颗粒之间的接触点贯通连接。
     进一步地, 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 所述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标号至少为 42.5。 这里, 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低碱型水泥。
     进一步地, 所述水为磁化水。
     同时, 本发明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 : 一种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 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a、 按重量份数计量, 将生态渣 70-80 份、 水泥 16-20 份、 硅灰 2-5 份、 三聚氰胺 1-3 份、 以及水 5.6-8.0 份搅拌混匀, 制备所述基础强度透水层 ; b、 将水泥 17-22 份、 石英砂 65-75 份、 颜料 3-4 份、 水性树脂 2-7 份、 以及水 3.4-6.6 份搅拌混匀, 制备
     所述感观透水层。
     进一步地, 在步骤 a 中, 所述基础强度透水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 a1、 在 70-80 份的生态渣中, 加入 0.595-0.80 份的水, 搅拌至所述生态渣中的骨料湿润后, 加入 16-20 份的水泥、 2-5 份的硅灰、 以及 2.38-3.2 份的水, 进行一次搅拌 ; a2、 在所述一次搅拌 进行至 2-3min 时, 在步骤 a1 所得混合物料中加入 1-3 份的三聚氰胺, 进行二次搅拌 ; a3、 在 所述二次搅拌进行至 0.5-1.5min 时, 在步骤 a2 所得混合物料中加入 2.975-4.0 份的水, 进 行三次搅拌, 直至所得混合物料的表面发亮后, 将所得物料置入基础强度透水层料仓中, 振 动压制成所述基础强度透水层。
     进一步地, 在步骤 b 中, 所述感观透水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 b1、 将 2-7 份的水性树脂、 以及 3.4-11 份的固化剂置入混胶器中混匀后, 缓慢加入 3.4-6.6 份的水, 进行一次搅拌, 直至混合物料呈乳白色的液体时, 得到粘合剂 ; b2、 将 65-75 份的石英砂、 17-22 份的水泥、 以及 3-4 份的颜料加入搅拌机中, 进行二次搅拌 ; b3、 当所述颜料与石英砂 及水泥混匀后, 在所述二次搅拌所得物料中, 缓慢加入步骤 b1 所得粘合剂, 进行三次搅拌 ; b4、 当所述粘合剂完全包裹二次搅拌所得物料后, 将所得物料放入感观透水层料仓中进行 二次布料, 振动挤压成型。
     在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生态渣透水砖中, 生态渣 ( 即钢渣或工业冶炼废渣 ) 经过高 温冶炼煅烧后, 其矿物成分中 C3S、 C2S 和 C3A 等活性物质具有水硬胶凝性, 且颗粒表面粗糙, 内部结构自身布满像海绵状大小不一自然封闭的孔洞, 这些孔洞不仅具有吸、 透水性好的 特点, 而且防滑还能利用表面微小凹凸吸收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音。
     经多次实验, 发现选取粒径为 2-8mm、 掺量为 70-80 份的生态渣, 以及 P.O42.5 水 3 泥为 350-400kg/m , 即可制备透水性能和耐久性能均较好的生态渣透水砖, 其中, 水泥的最 佳用量以刚好能包裹骨料的表面、 形成一种均匀的水泥浆膜为适度, 并以采用最少水泥用 量为原则, 因为水泥用量过多会造成透水性下降, 且成本增加 ; 并且, 在生态渣透水砖的制 备过程中, 免烧结, 节约了能源, 减少了污染 ; 生态渣透水砖在渗水同时还能对水进行过滤 和净化, 有利于回收水资源 ; 生态渣透水砖的使用期结束后, 还可以回收循环再利用, 环保 性好。还有, 上述生态渣透水砖在透水, 透气, 保证雨、 雪、 水等迅速渗入地表, 保证路面干 燥, 以及土壤湿润与促进土壤大气循环等方面均具有优势 ; 另外, 可以根据实际需求, 添加 适量硅灰和颜料, 制备彩色的生态渣透水砖, 使生态渣透水砖的强度、 耐久性和抗冻融性较 好, 并能充分体现生态渣透水砖在美化城市环境、 丰富城市色调、 以及改善城市面貌中特有 的魅力。
     进一步地, 由于上述生态渣透水砖具有一定的孔隙率, 使强度和冻融都会受到影 响, 所以, 在制备过程中, 需要添加一定量的外加剂, 以改善生态渣透水砖成型时的基层强 度, 减少冻融对强度的损失 ; 为进一步激化水泥浆的活性, 采用磁化水, 以提高水泥强度 ; 所得生态渣透水砖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符合国家标准, 能够 “呼吸” ( 即透水性好 ), 可增加 城市透水透气面积 ; 并且, 抗污染性好, 不受恶劣环境影响, 有利生态平衡, 市场前景广阔。
     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生态渣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其中, 生态渣透水砖包括基层强 度透水层, 以及粘结在基层强度透水层上表面的感观透水层 ; 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 : 按重量份数计量, 将生态渣 70-80 份、 水泥 16-20 份、 硅灰 2-5 份、 三聚氰胺 1-3 份、 以及水 5.6-8.0 份搅拌混匀, 制得基层强度透水层 ; 将水泥 17-22 份、 石英砂 65-75 份、颜料 3-4 份、 水性树脂 2-7 份、 固化剂 3.4-11 份、 以及水 3.4-6.6 份搅拌混匀, 制得感观透 水层 ; 在各原料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 以生态渣代替天然砂砺, 可以保证透水微孔不被灰尘 或泥浆堵塞, 增强生态渣透水砖的耐污和透水能力 ; 增加水性树脂, 减少水泥用量, 可以增 强感观透水层的表面感观度 ; 以三聚氰胺作为高效减水剂, 可以增强生态渣透水砖的基层 强度, 降低生态渣透水砖的表面张力 ; 采用磁化水, 可以激活泥浆活性, 增强生态渣透水砖 的抗污能力 ; 从而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耐污性差、 透水性差和环保性差的缺陷, 以实现抗污 能力强、 透水性好、 成本低、 环保性好和外观优美的优点。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 并且, 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 得显而易见, 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 书、 权利要求书、 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 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 与本发明的实 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 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
     图 1 为根据本发明生态渣透水砖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 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 : 1- 感观透水层 ; 2- 基层强度透水层。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 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生态渣透水砖实施例
     实施例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 提供了一种生态渣透水砖。如图 1 所示, 本实施例包括基层强 度透水层 2, 以及粘结在基层强度透水层 2 上表面的感观透水层 1。这里, 感观透水层 1 通 过分次布料和振动挤压成型, 并粘结在基础强度透水层 2 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 在本实施例中, 上述基层强度透水层 2 的制备材料包括下列组分和重 量份数的原料 :
     生态渣 : 70 份 ;
     水泥 : 20 份 ;
     硅灰 : 3份;
     三聚氰胺 : 3份;
     水: 5.6 份。
     其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 生态渣具有多个球状封闭孔洞颗粒, 级配时, 多个球状封 闭孔洞颗粒之间的接触点贯通连接。
     具体地, 生态渣可以选用钢渣或工业冶炼废渣, 在该钢渣或工业冶炼废渣中, 其 中: 针状颗粒的重量份数含量为< 5%, 粉末的重量份数含量为< 5% ; 骨料的颗粒级配为 3 2mm, 体积密度为 3.0t/m , 吸水率为 1.0%。进一步地, 在本实施例中, 上述感观透水层 1 的制备材料包括下列组分和重量份 数的原料 :
     水泥 : 17 份 ;
     石英砂 : 75 份 ;
     颜料 : 3份;
     水性树脂 : 2份;
     水: 3.4 份。
     进一步地, 在上述基层强度透水层 2 和 / 或感观透水层 1 中, 水泥为普通硅酸盐 ( 即低碱型 P.O42.5) 水泥。
     实施例二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 在本实施例中, 基础强度透水层 2 的制备材料包括下列 组分和重量份数的原料 :
     生态渣 : 80 份 ;
     水泥 : 16 份 ;
     硅灰 : 2份;
     三聚氰胺 : 1份; 水: 8.0 份。 进一步地, 在本实施例中, 感观透水层 1 的制备材料包括下列组分和重量份数的原料 : 水泥 : 19.5 份 ;
     石英砂 : 70 份 ;
     颜料 : 3.5 份 ;
     水性树脂 : 4.5 份 ;
     水: 5 份。
     进一步地, 在上述生态渣中, 针状颗粒的重量份数含量为 5%, 圆粒与片状颗粒的 重量比为 5 ∶ 1, 粉末的重量份数含量为 10%; 骨料的粒度级配为 8mm, 体积密度为 3.5t/m3, 吸水率为 1.25%。
     实施例三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 在本实施例中, 基础强度透水层 2 的制备材料包括下列 组分和重量份数的原料 :
     生态渣 : 75 份 ;
     水泥 : 18 份 ;
     硅灰 : 5份;
     三聚氰胺 : 2份;
     水: 6.975 份。
     进一步地, 在本实施例中, 感观透水层 1 的制备材料包括下列组分和重量份数的 原料 :
     水泥 : 22 份 ;
     石英砂 : 65 份 ;
     颜料 : 4份;
     水性树脂 : 7份;
     水: 6.6 份。
     进一步地, 在上述生态渣中, 针状颗粒的重量份数含量为 3%, 圆粒与片状颗粒的 重量比为 9 ∶ 5, 粉末的重量份数含量为 2%; 骨料的粒度级配为 5mm, 体积密度为 2.7t/m3, 吸水率为 1.5%。
     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实施例
     实施例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 基于上述生态渣透水砖实施例, 提供了一种生态渣透水砖的 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步骤 1 : 按重量份数计量, 将生态渣 70 份、 水泥 20 份、 硅灰 3 份、 三聚氰胺 3 份、 以 及水 5.6 份搅拌混匀, 制备基层强度透水层 ;
     具体地, 在步骤 1 中, 基层强度透水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
     步骤 101 : 在 70 份的生态渣中, 加入 0.595 份的水, 搅拌至生态渣中的骨料湿润 后, 加入 20 份的水泥、 3 份的硅灰、 以及 2.38 份的水, 进行一次搅拌 ; 步骤 102 : 在一次搅拌进行至 2min 时, 在步骤 101 所得混合物料中加入 3 份的三 聚氰胺, 进行二次搅拌 ;
     步骤 103 : 在二次搅拌进行至 1min 时, 在步骤 102 所得混合物料中加入 2.975 份 的水, 进行三次搅拌, 直至所得混合物料的表面发亮后, 将所得物料置入基层强度透水层料 仓中, 振动压制成所述基层强度透水层 ;
     步骤 2 : 将水泥 17 份、 石英砂 75 份、 颜料 3 份、 水性树脂 2 份、 以及水 3.4 份搅拌 混匀, 制备感观透水层 ;
     具体地, 在步骤 2 中, 感观透水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
     步骤 201 : 将 2 份的水性树脂、 以及 3.4 份的固化剂置入混胶器中混匀后, 缓慢加 入 3.4 份的水, 进行一次搅拌, 直至混合物料呈乳白色的液体时, 得到粘合剂 ;
     步骤 202 : 将 75 份的石英砂、 17 份的水泥、 以及 3 份的颜料加入搅拌机中, 进行二 次搅拌 ;
     步骤 203 : 当颜料与石英砂及水泥混匀后, 在所述二次搅拌所得物料中, 缓慢加入 步骤 201 所得粘合剂, 进行三次搅拌 ;
     步骤 204 : 当粘合剂完全包裹二次搅拌所得物料后, 将所得物料放入感观透水层 料仓中进行二次布料, 通过成型机振动压制成型, 即制得感观透水层。
     在本实施例中, 采用生态渣 ( 即钢渣或工业冶炼废渣 ) 代替天然砂砺中的石子和 砂子, 作为透水材料, 基于生态渣颗粒自身的球状封闭孔洞, 级配骨料自身的球状封闭孔洞 之间的接触点贯通透水, 可形成抗污染和不受恶劣环境的透水网络, 保证生态渣透水砖的 细小微孔不被灰尘堵塞, 从而增强生态渣透水砖的透水性能, 也有利于节约能源, 环保性 好。
     进一步地, 在本实施例中, 采用高标号低碱水泥 ( 即标号在 42.5 以上的普通硅酸 盐水泥 ), 粘结骨料之间的接触点, 可以保持生态渣透水砖的耐久性 ; 采用水性树脂, 可以 增强生态渣透水砖的感观度, 使得生态渣透水砖的表面质感具有石材的装饰效果 ; 采用硅
     灰, 可以减少冻融对生态渣透水砖强度的损失 ; 采用三聚氰胺作减水剂, 可以增加生态渣透 水砖的基层强度, 降低生态渣透水砖的表面张力。
     本实施例的生态渣透水砖, 具有透水性好、 透气性能好、 且不受恶劣环境影响的优 点, 对城市的 “热岛效应” 具有较大调节作用。
     下面对上述 “热岛效应” 进行简要说明。
     热岛是由于人们改变城市地表而引起小气候变化的综合现象, 是城市气候最明显 的特征之一。由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 城市建筑群密集、 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 植被具有更大的热容量和吸热率, 使得城区储存了较多的热量, 并向四周和大气中辐射, 造成了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 高温的城区处于低温的郊区包围之 中, 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岛屿, 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 ( 英文名称 : Hot island effect)。
     可见, 城市热岛的形成一方面是在现代化大城市中, 人们的日常生活所发出的热 量; 另一方面, 城市中建筑群密集, 沥青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 植被具有更大的函授比 热容 ( 可吸收更多的热量 ), 而反射率小, 使得城市白天吸收储存太阳能比郊区多, 夜晚城 市降温缓慢仍比郊区气温高。城市热岛是以市中心为热岛中心, 有一股较强的暖气流在此 上升, 而郊外上空为相对冷的空气下沉, 这样便形成了城郊环流, 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在这 种局地环流的作用下, 聚集在城市上空, 如果没有很强的冷空气, 城市空气污染将加重, 人 类生存的环境被破坏, 导致人类发生各种疾病, 甚至造成死亡。
     实施例二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 在本实施例中, 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
     步骤 1 : 按重量份数计量, 将生态渣 80 份、 水泥 16 份、 硅灰 2 份、 三聚氰胺 1 份、 以 及水 8.0 份搅拌混匀, 制备基础强度透水层 ;
     具体地, 在步骤 1 中, 基础强度透水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
     步骤 101 : 在 80 份的生态渣中, 加入 0.80 份的水, 搅拌至生态渣中的骨料湿润后, 加入 16 份的水泥、 2 份的硅灰、 以及 3.2 份的水, 进行一次搅拌 ;
     步骤 102 : 在一次搅拌进行至 3min 时, 在步骤 101 所得混合物料中加入 1 份的三 聚氰胺, 进行二次搅拌 ;
     步骤 103 : 在二次搅拌进行至 0.5min 时, 在步骤 102 所得混合物料中加入 4.0 份 的水, 进行三次搅拌, 直至所得混合物料的表面发亮后, 将所得物料置入基础强度透水层料 仓中, 振动压制成所述基础强度透水层 ;
     步骤 2 : 将水泥 19.5 份、 石英砂 70 份、 颜料 3.5 份、 水性树脂 4.5 份、 以及水 5 份 搅拌混匀, 制备感观透水层 ;
     具体地, 在步骤 2 中, 感观透水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
     步骤 201 : 将 4.5 份的水性树脂 A、 以及重量份数为 3.4 份固化剂 B 置入混胶器中 混匀后, 缓慢加入 5 份的水, 进行一次搅拌, 直至混合物料呈乳白色的液体时, 得到粘合剂 ;
     步骤 202 : 将 70 份的石英砂、 19.5 份的水泥、 以及 3.5 份的颜料加入搅拌机中, 进 行二次搅拌 ;
     步骤 203 : 当颜料与石英砂及水泥混匀后, 在二次搅拌所得物料中, 缓慢加入步骤201 所得粘合剂, 进行三次搅拌 ;
     步骤 204 : 当粘合剂完全包裹二次搅拌所得物料后, 将所得物料放入感观透水层 料仓中, 振动压制成所述感观透水层 ;
     步骤 3 : 使用透水砂浆, 将步骤 2 所得感观透水层, 粘结在步骤 1 所得基础强度透 水层的上表面, 可以制得本实施例的生态渣透水砖。
     实施例三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 在本实施例中, 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
     步骤 1 : 按重量份数计量, 将生态渣 75 份、 水泥 18 份、 硅灰 5 份、 三聚氰胺 2 份、 以 及水 6.975 份搅拌混匀, 制备基础强度透水层 ;
     具体地, 在步骤 1 中, 基础强度透水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
     步骤 101 : 在 75 份的生态渣中, 加入 0.6975 份的水, 搅拌至生态渣中的骨料湿润 后, 加入 18 份的水泥、 5 份的硅灰、 以及 2.79 份的水, 进行一次搅拌 ;
     步骤 102 : 在一次搅拌进行至 2.5min 时, 在步骤 101 所得混合物料中加入 2 份的 三聚氰胺, 进行二次搅拌 ; 步骤 103 : 在二次搅拌进行至 1.5min 时, 在步骤 102 所得混合物料中加入 3.4875 份的水, 进行三次搅拌, 直至所得混合物料的表面发亮后, 将所得物料置入基础强度透水层 料仓中, 振动压制成基础强度透水层 ;
     步骤 2 : 将水泥 22 份、 石英砂 65 份、 颜料 4 份、 水性树脂 7 份、 以及水 6.6 份搅拌 混匀, 制备感观透水层 ;
     具体地, 在步骤 2 中, 感观透水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
     步骤 201 : 将 7 份的水性树脂、 以及重量份数为 3.4 份固化剂 B 置入混胶器中混匀 后, 缓慢加入 6.6 份的水, 进行一次搅拌, 直至混合物料呈乳白色的液体时, 得到粘合剂 ;
     步骤 202 : 将 65 份的石英砂、 22 份的水泥、 以及 4 份的颜料加入搅拌机中, 进行二 次搅拌 ;
     步骤 203 : 当颜料与石英砂及水泥混匀后, 在所述二次搅拌所得物料中, 缓慢加入 步骤 201 所得粘合剂, 进行三次搅拌 ;
     步骤 204 : 当粘合剂完全包裹二次搅拌所得物料后, 将所得物料放入感观透水层 料仓中, 振动压制成感观透水层 ;
     步骤 3 : 使用透水砂浆, 将步骤 2 所得感观透水层, 粘结在步骤 1 所得基础强度透 水层的上表面, 可以制得本实施例的生态渣透水砖。
     在上述生态渣透水砖实施例与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实施例中, 水可以为普通 水, 也可以为磁化水。
     实施例四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 在本实施例中, 在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中, 在步骤 1 中, 包括 0.5 份水泥、 5 份生态渣、 0.06 份硅灰、 0.31 份水和 0.01 份三聚氰胺, 其中, 水泥的 主要成份为 C3S.C2S ; 在生态渣中, 骨料粒度为 2-4mm 的生态渣占 2 份, 骨料粒度为 4-6mm 的 生态渣占 3 份 ; 在步骤 2 中, 包括 0.5 份水泥、 5 份生态渣、 0.16 份水、 0.18 份水性树脂和适 量颜料。
     实施例五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 在本实施例中, 在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中, 在步骤 1 中, 包括 0.5 份水泥、 5 份生态渣、 0.08 份硅灰、 0.31 份水和 0.012 份三聚氰胺, 其中, 水泥的 主要成份为 C3S.C2S。
     综上所述, 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生态渣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其中, 生态渣透水砖包 括基础强度透水层, 以及通过透水砂浆、 粘结在基础强度透水层上表面的感观透水层 ; 生态 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按重量份数计量, 将生态渣 70-80 份、 水泥 16-20 份、 硅灰 2-5 份、 三聚氰胺 1-3 份、 以及水 5.6-8.0 份搅拌混匀, 制得基础强度透水层 ; 将水泥 17-22 份、 石英砂 65-75 份、 颜料 3-4 份、 水性树脂 2-7 份、 以及水 3.4-6.6 份搅拌混匀, 制得 感观透水层 ; 使用所述透水砂浆, 将感观透水层, 粘结在基础强度透水层的上表面 ; 在各原 料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 以生态渣代替天然砂砺, 可以保证透水微孔不被灰尘或泥浆堵塞, 增强生态渣透水砖的耐污和透水能力 ; 增加水性树脂, 减少水泥用量, 可以增强感观透水层 的表面感观度 ; 以三聚氰胺作为高效减水剂, 可以增强生态渣透水砖的基础强度, 降低生态 渣透水砖的表面张力 ; 采用磁化水, 可以激活泥浆活性, 增强生态渣透水砖的抗污能力 ; 从 而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耐污性差、 透水性差和环保性差的缺陷, 以实现抗污能力强、 透水性 好、 成本低、 环保性好和外观优美的优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 :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其依然可 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生态渣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生态渣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生态渣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生态渣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生态渣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61652A43申请公布日20110518CN102061652ACN102061652A21申请号200910223446X22申请日20091116E01C5/0620060171申请人承德德厦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地址067000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双塔山镇元宝山大街62号72发明人田文祁春旺宗文会梁保平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9代理人夏晏平54发明名称一种生态渣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渣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该生态渣透水砖包括基础强度透水层,以及通过分次布料和振动挤压成型、并粘结在所述基础强度透水层的上表面的感。

2、观透水层;该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数计量,将生态渣7080份、水泥1620份、硅灰25份、三聚氰胺13份、以及水5680份拌匀,制得基础强度透水层;将水泥1722份、石英砂6575份、颜料34份、水性树脂27份、以及水3466份拌匀,制得感观透水层。本发明所述生态渣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耐污性差和透水性差等缺陷,以实现抗污能力强、透水性好、成本低、环保性好和外观优美的优点。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8页附图1页CN102061658A1/2页21一种生态渣透水砖,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强度透水层与感观透。

3、水层,所述感观透水层通过分次布料和振动挤压成型、并粘结在所述基础强度透水层的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强度透水层的制备材料包括下列组分和重量份数的原料生态渣7080份;水泥1620份;硅灰25份;三聚氰胺13份;水568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感观透水层的制备材料包括下列组分和重量份数的原料水泥1722份;石英砂6575份;颜料34份;水性树脂27份;固化剂3411份;水3466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态渣中,针状颗粒的重量份数含量5,粉末的重量份数含量10,骨料的颗粒级配为28MM、体。

4、积密度26T/M3、吸水率为101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渣为钢渣或工业冶炼废渣。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渣具有多个球状封闭孔洞颗粒,级配时,所述多个球状封闭孔洞颗粒之间的接触点贯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所述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标号至少为425。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为磁化水。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按重量份数计量,将生态渣7080份、水泥1620份、硅灰25份、三聚氰胺13份、以。

5、及水5680份搅拌混匀,制备所述基础强度透水层;B、将水泥1722份、石英砂6575份、颜料34份、水性树脂27份、以及水3466份搅拌混匀,制备所述感观透水层。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基础强度透水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A1、在7080份的生态渣中,加入0595080份的水,搅拌至所述生态渣中的骨料湿润后,加入1620份的水泥、25份的硅灰、以及23832份的水,进行一次搅拌;A2、在所述一次搅拌进行至23MIN时,在步骤A1所得混合物料中加入13份的三聚氰胺,进行二次搅拌;A3、在所述二次搅拌进行至0515MIN时,在步骤A2所得混合物。

6、料中加入297540权利要求书CN102061652ACN102061658A2/2页3份的水,进行三次搅拌,直至所得混合物料的表面发亮后,将所得物料置入基础强度透水层料仓中,振动压制成所述基础强度透水层。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所述感观透水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B1、将27份的水性树脂、以及3411份的固化剂置入混胶器中混匀后,缓慢加入3466份的水,进行一次搅拌,直至混合物料呈乳白色的液体时,得到粘合剂;B2、将6575份的石英砂、1722份的水泥、以及34份的颜料加入搅拌机中,进行二次搅拌;B3、当所述颜料与石英砂及水泥混匀后,在所述。

7、二次搅拌所得物料中,缓慢加入步骤B1所得粘合剂,进行三次搅拌;B4、当所述粘合剂完全包裹二次搅拌所得物料后,将所得物料放入感观透水层料仓中进行二次布料,振动挤压成型。权利要求书CN102061652ACN102061658A1/8页4一种生态渣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具体地,涉及一种生态渣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目前,在我国,以天然砂石为主要资源,可以制得透水砖;这种透水砖主要通过砂粒与石粒之间的缝隙,实现透水功能。但是,在雨雪天气,这种砖遇到泥水时,由于泥水中的泥浆会阻塞砂粒与石粒之间的缝隙,降低透水性能,影响道路交通。0003近几年,虽然我国在环境。

8、治理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北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登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空气的含尘量仍然较大,还有沙尘暴,雨雪后的污泥污水,会使上述透水砖的透水通道在不足一年的时间内,完全失去透水功能。0004可见,上述透水砖的耐污和透水问题,依然成为阻碍透水砖推广应用的瓶颈;而且,以天然砂石为主料,需要开采大量天然砾石,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生态渣透水砖,以实现抗污能力强、透水性好、成本低、环保性好和外观优美的优点。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态渣透水砖,包括基础强度透水层与感观透水层,所述感观透水层通过分次布料和振动挤。

9、压成型、并粘结在所述基础强度透水层的上表面。0007进一步地,所述基础强度透水层的制备材料包括下列组分和重量份数的原料生态渣7080份;水泥1620份;硅灰25份;三聚氰胺13份;水5680份。0008进一步地,所述感观透水层的制备材料包括下列组分和重量份数的原料水泥1722份;石英砂6575份;颜料34份;水性树脂27份;固化剂3411份;水3466份。0009进一步地,在所述生态渣中,针状颗粒的重量份数含量5,粉末的重量份数含量10,骨料的颗粒级配为28MM、体积密度26T/M3、吸水率为1015。0010进一步地,所述生态渣为钢渣或工业冶炼废渣。0011进一步地,所述生态渣具有多个球状封。

10、闭孔洞颗粒,级配时,所述多个球状封闭孔洞颗粒之间的接触点贯通连接。0012进一步地,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所述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标号至少为425。这里,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低碱型水泥。0013进一步地,所述水为磁化水。0014同时,本发明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按重量份数计量,将生态渣7080份、水泥1620份、硅灰25份、三聚氰胺13份、以及水5680份搅拌混匀,制备所述基础强度透水层;B、将水泥1722份、石英砂6575份、颜料34份、水性树脂27份、以及水3466份搅拌混匀,制备说明书CN102061652ACN102061658。

11、A2/8页5所述感观透水层。0015进一步地,在步骤A中,所述基础强度透水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A1、在7080份的生态渣中,加入0595080份的水,搅拌至所述生态渣中的骨料湿润后,加入1620份的水泥、25份的硅灰、以及23832份的水,进行一次搅拌;A2、在所述一次搅拌进行至23MIN时,在步骤A1所得混合物料中加入13份的三聚氰胺,进行二次搅拌;A3、在所述二次搅拌进行至0515MIN时,在步骤A2所得混合物料中加入297540份的水,进行三次搅拌,直至所得混合物料的表面发亮后,将所得物料置入基础强度透水层料仓中,振动压制成所述基础强度透水层。0016进一步地,在步骤B中,所述感。

12、观透水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B1、将27份的水性树脂、以及3411份的固化剂置入混胶器中混匀后,缓慢加入3466份的水,进行一次搅拌,直至混合物料呈乳白色的液体时,得到粘合剂;B2、将6575份的石英砂、1722份的水泥、以及34份的颜料加入搅拌机中,进行二次搅拌;B3、当所述颜料与石英砂及水泥混匀后,在所述二次搅拌所得物料中,缓慢加入步骤B1所得粘合剂,进行三次搅拌;B4、当所述粘合剂完全包裹二次搅拌所得物料后,将所得物料放入感观透水层料仓中进行二次布料,振动挤压成型。0017在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生态渣透水砖中,生态渣即钢渣或工业冶炼废渣经过高温冶炼煅烧后,其矿物成分中C3S、C2S和C。

13、3A等活性物质具有水硬胶凝性,且颗粒表面粗糙,内部结构自身布满像海绵状大小不一自然封闭的孔洞,这些孔洞不仅具有吸、透水性好的特点,而且防滑还能利用表面微小凹凸吸收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音。0018经多次实验,发现选取粒径为28MM、掺量为7080份的生态渣,以及PO425水泥为350400KG/M3,即可制备透水性能和耐久性能均较好的生态渣透水砖,其中,水泥的最佳用量以刚好能包裹骨料的表面、形成一种均匀的水泥浆膜为适度,并以采用最少水泥用量为原则,因为水泥用量过多会造成透水性下降,且成本增加;并且,在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过程中,免烧结,节约了能源,减少了污染;生态渣透水砖在渗水同时还能对水进行过滤和。

14、净化,有利于回收水资源;生态渣透水砖的使用期结束后,还可以回收循环再利用,环保性好。还有,上述生态渣透水砖在透水,透气,保证雨、雪、水等迅速渗入地表,保证路面干燥,以及土壤湿润与促进土壤大气循环等方面均具有优势;另外,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添加适量硅灰和颜料,制备彩色的生态渣透水砖,使生态渣透水砖的强度、耐久性和抗冻融性较好,并能充分体现生态渣透水砖在美化城市环境、丰富城市色调、以及改善城市面貌中特有的魅力。0019进一步地,由于上述生态渣透水砖具有一定的孔隙率,使强度和冻融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添加一定量的外加剂,以改善生态渣透水砖成型时的基层强度,减少冻融对强度的损失;为进一步。

15、激化水泥浆的活性,采用磁化水,以提高水泥强度;所得生态渣透水砖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符合国家标准,能够“呼吸”即透水性好,可增加城市透水透气面积;并且,抗污染性好,不受恶劣环境影响,有利生态平衡,市场前景广阔。0020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生态渣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生态渣透水砖包括基层强度透水层,以及粘结在基层强度透水层上表面的感观透水层;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数计量,将生态渣7080份、水泥1620份、硅灰25份、三聚氰胺13份、以及水5680份搅拌混匀,制得基层强度透水层;将水泥1722份、石英砂6575份、说明书CN102061652ACN102061658A3/8页6颜。

16、料34份、水性树脂27份、固化剂3411份、以及水3466份搅拌混匀,制得感观透水层;在各原料中,与现有技术相比,以生态渣代替天然砂砺,可以保证透水微孔不被灰尘或泥浆堵塞,增强生态渣透水砖的耐污和透水能力;增加水性树脂,减少水泥用量,可以增强感观透水层的表面感观度;以三聚氰胺作为高效减水剂,可以增强生态渣透水砖的基层强度,降低生态渣透水砖的表面张力;采用磁化水,可以激活泥浆活性,增强生态渣透水砖的抗污能力;从而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耐污性差、透水性差和环保性差的缺陷,以实现抗污能力强、透水性好、成本低、环保性好和外观优美的优点。0021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

17、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0022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002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0024图1为根据本发明生态渣透水砖的结构示意图。0025结合附图,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00261感观透水层;2基层强度透水层。具体实施方式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

18、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0028生态渣透水砖实施例0029实施例一0030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态渣透水砖。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基层强度透水层2,以及粘结在基层强度透水层2上表面的感观透水层1。这里,感观透水层1通过分次布料和振动挤压成型,并粘结在基础强度透水层2的上表面。0031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基层强度透水层2的制备材料包括下列组分和重量份数的原料0032生态渣70份;0033水泥20份;0034硅灰3份;0035三聚氰胺3份;0036水56份。0037其中,在上述实施例中,生态渣具有多个球状封闭孔洞颗粒,级配时,多个球状封闭孔洞颗粒之间的接触点贯通连接。0038具体。

19、地,生态渣可以选用钢渣或工业冶炼废渣,在该钢渣或工业冶炼废渣中,其中针状颗粒的重量份数含量为5,粉末的重量份数含量为5;骨料的颗粒级配为2MM,体积密度为30T/M3,吸水率为10。说明书CN102061652ACN102061658A4/8页70039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感观透水层1的制备材料包括下列组分和重量份数的原料0040水泥17份;0041石英砂75份;0042颜料3份;0043水性树脂2份;0044水34份。0045进一步地,在上述基层强度透水层2和/或感观透水层1中,水泥为普通硅酸盐即低碱型PO425水泥。0046实施例二0047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基础强。

20、度透水层2的制备材料包括下列组分和重量份数的原料0048生态渣80份;0049水泥16份;0050硅灰2份;0051三聚氰胺1份;0052水80份。0053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感观透水层1的制备材料包括下列组分和重量份数的原料0054水泥195份;0055石英砂70份;0056颜料35份;0057水性树脂45份;0058水5份。0059进一步地,在上述生态渣中,针状颗粒的重量份数含量为5,圆粒与片状颗粒的重量比为51,粉末的重量份数含量为10;骨料的粒度级配为8MM,体积密度为35T/M3,吸水率为125。0060实施例三0061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基础强度透水层2的制备材。

21、料包括下列组分和重量份数的原料0062生态渣75份;0063水泥18份;0064硅灰5份;0065三聚氰胺2份;0066水6975份。0067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感观透水层1的制备材料包括下列组分和重量份数的原料0068水泥22份;0069石英砂65份;说明书CN102061652ACN102061658A5/8页80070颜料4份;0071水性树脂7份;0072水66份。0073进一步地,在上述生态渣中,针状颗粒的重量份数含量为3,圆粒与片状颗粒的重量比为95,粉末的重量份数含量为2;骨料的粒度级配为5MM,体积密度为27T/M3,吸水率为15。0074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实施例007。

22、5实施例一007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基于上述生态渣透水砖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77步骤1按重量份数计量,将生态渣70份、水泥20份、硅灰3份、三聚氰胺3份、以及水56份搅拌混匀,制备基层强度透水层;0078具体地,在步骤1中,基层强度透水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0079步骤101在70份的生态渣中,加入0595份的水,搅拌至生态渣中的骨料湿润后,加入20份的水泥、3份的硅灰、以及238份的水,进行一次搅拌;0080步骤102在一次搅拌进行至2MIN时,在步骤101所得混合物料中加入3份的三聚氰胺,进行二次搅拌;0081步骤103在二次搅拌进行至1MIN时。

23、,在步骤102所得混合物料中加入2975份的水,进行三次搅拌,直至所得混合物料的表面发亮后,将所得物料置入基层强度透水层料仓中,振动压制成所述基层强度透水层;0082步骤2将水泥17份、石英砂75份、颜料3份、水性树脂2份、以及水34份搅拌混匀,制备感观透水层;0083具体地,在步骤2中,感观透水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0084步骤201将2份的水性树脂、以及34份的固化剂置入混胶器中混匀后,缓慢加入34份的水,进行一次搅拌,直至混合物料呈乳白色的液体时,得到粘合剂;0085步骤202将75份的石英砂、17份的水泥、以及3份的颜料加入搅拌机中,进行二次搅拌;0086步骤203当颜料与石英砂。

24、及水泥混匀后,在所述二次搅拌所得物料中,缓慢加入步骤201所得粘合剂,进行三次搅拌;0087步骤204当粘合剂完全包裹二次搅拌所得物料后,将所得物料放入感观透水层料仓中进行二次布料,通过成型机振动压制成型,即制得感观透水层。0088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生态渣即钢渣或工业冶炼废渣代替天然砂砺中的石子和砂子,作为透水材料,基于生态渣颗粒自身的球状封闭孔洞,级配骨料自身的球状封闭孔洞之间的接触点贯通透水,可形成抗污染和不受恶劣环境的透水网络,保证生态渣透水砖的细小微孔不被灰尘堵塞,从而增强生态渣透水砖的透水性能,也有利于节约能源,环保性好。0089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高标号低碱水泥即标号在42。

25、5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粘结骨料之间的接触点,可以保持生态渣透水砖的耐久性;采用水性树脂,可以增强生态渣透水砖的感观度,使得生态渣透水砖的表面质感具有石材的装饰效果;采用硅说明书CN102061652ACN102061658A6/8页9灰,可以减少冻融对生态渣透水砖强度的损失;采用三聚氰胺作减水剂,可以增加生态渣透水砖的基层强度,降低生态渣透水砖的表面张力。0090本实施例的生态渣透水砖,具有透水性好、透气性能好、且不受恶劣环境影响的优点,对城市的“热岛效应”具有较大调节作用。0091下面对上述“热岛效应”进行简要说明。0092热岛是由于人们改变城市地表而引起小气候变化的综合现象,是城市气候最。

26、明显的特征之一。由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热容量和吸热率,使得城区储存了较多的热量,并向四周和大气中辐射,造成了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高温的城区处于低温的郊区包围之中,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岛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英文名称HOTISLANDEFFECT。0093可见,城市热岛的形成一方面是在现代化大城市中,人们的日常生活所发出的热量;另一方面,城市中建筑群密集,沥青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函授比热容可吸收更多的热量,而反射率小,使得城市白天吸收储存太阳能比郊区多,夜晚城市降温缓慢仍比郊区气温高。城市。

27、热岛是以市中心为热岛中心,有一股较强的暖气流在此上升,而郊外上空为相对冷的空气下沉,这样便形成了城郊环流,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在这种局地环流的作用下,聚集在城市上空,如果没有很强的冷空气,城市空气污染将加重,人类生存的环境被破坏,导致人类发生各种疾病,甚至造成死亡。0094实施例二0095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96步骤1按重量份数计量,将生态渣80份、水泥16份、硅灰2份、三聚氰胺1份、以及水80份搅拌混匀,制备基础强度透水层;0097具体地,在步骤1中,基础强度透水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0098步骤101在80份的生态渣中,加入080份。

28、的水,搅拌至生态渣中的骨料湿润后,加入16份的水泥、2份的硅灰、以及32份的水,进行一次搅拌;0099步骤102在一次搅拌进行至3MIN时,在步骤101所得混合物料中加入1份的三聚氰胺,进行二次搅拌;0100步骤103在二次搅拌进行至05MIN时,在步骤102所得混合物料中加入40份的水,进行三次搅拌,直至所得混合物料的表面发亮后,将所得物料置入基础强度透水层料仓中,振动压制成所述基础强度透水层;0101步骤2将水泥195份、石英砂70份、颜料35份、水性树脂45份、以及水5份搅拌混匀,制备感观透水层;0102具体地,在步骤2中,感观透水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0103步骤201将45份的。

29、水性树脂A、以及重量份数为34份固化剂B置入混胶器中混匀后,缓慢加入5份的水,进行一次搅拌,直至混合物料呈乳白色的液体时,得到粘合剂;0104步骤202将70份的石英砂、195份的水泥、以及35份的颜料加入搅拌机中,进行二次搅拌;0105步骤203当颜料与石英砂及水泥混匀后,在二次搅拌所得物料中,缓慢加入步骤说明书CN102061652ACN102061658A7/8页10201所得粘合剂,进行三次搅拌;0106步骤204当粘合剂完全包裹二次搅拌所得物料后,将所得物料放入感观透水层料仓中,振动压制成所述感观透水层;0107步骤3使用透水砂浆,将步骤2所得感观透水层,粘结在步骤1所得基础强度透水。

30、层的上表面,可以制得本实施例的生态渣透水砖。0108实施例三0109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110步骤1按重量份数计量,将生态渣75份、水泥18份、硅灰5份、三聚氰胺2份、以及水6975份搅拌混匀,制备基础强度透水层;0111具体地,在步骤1中,基础强度透水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0112步骤101在75份的生态渣中,加入06975份的水,搅拌至生态渣中的骨料湿润后,加入18份的水泥、5份的硅灰、以及279份的水,进行一次搅拌;0113步骤102在一次搅拌进行至25MIN时,在步骤101所得混合物料中加入2份的三聚氰胺,进行二次搅拌;0114。

31、步骤103在二次搅拌进行至15MIN时,在步骤102所得混合物料中加入34875份的水,进行三次搅拌,直至所得混合物料的表面发亮后,将所得物料置入基础强度透水层料仓中,振动压制成基础强度透水层;0115步骤2将水泥22份、石英砂65份、颜料4份、水性树脂7份、以及水66份搅拌混匀,制备感观透水层;0116具体地,在步骤2中,感观透水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0117步骤201将7份的水性树脂、以及重量份数为34份固化剂B置入混胶器中混匀后,缓慢加入66份的水,进行一次搅拌,直至混合物料呈乳白色的液体时,得到粘合剂;0118步骤202将65份的石英砂、22份的水泥、以及4份的颜料加入搅拌机中,。

32、进行二次搅拌;0119步骤203当颜料与石英砂及水泥混匀后,在所述二次搅拌所得物料中,缓慢加入步骤201所得粘合剂,进行三次搅拌;0120步骤204当粘合剂完全包裹二次搅拌所得物料后,将所得物料放入感观透水层料仓中,振动压制成感观透水层;0121步骤3使用透水砂浆,将步骤2所得感观透水层,粘结在步骤1所得基础强度透水层的上表面,可以制得本实施例的生态渣透水砖。0122在上述生态渣透水砖实施例与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实施例中,水可以为普通水,也可以为磁化水。0123实施例四0124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中,在步骤1中,包括05份水泥、5份生态渣、006份硅灰。

33、、031份水和001份三聚氰胺,其中,水泥的主要成份为C3SC2S;在生态渣中,骨料粒度为24MM的生态渣占2份,骨料粒度为46MM的生态渣占3份;在步骤2中,包括05份水泥、5份生态渣、016份水、018份水性树脂和适量颜料。说明书CN102061652ACN102061658A8/8页110125实施例五0126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中,在步骤1中,包括05份水泥、5份生态渣、008份硅灰、031份水和0012份三聚氰胺,其中,水泥的主要成份为C3SC2S。0127综上所述,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生态渣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生态渣透水砖包括基础强度透水层。

34、,以及通过透水砂浆、粘结在基础强度透水层上表面的感观透水层;生态渣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数计量,将生态渣7080份、水泥1620份、硅灰25份、三聚氰胺13份、以及水5680份搅拌混匀,制得基础强度透水层;将水泥1722份、石英砂6575份、颜料34份、水性树脂27份、以及水3466份搅拌混匀,制得感观透水层;使用所述透水砂浆,将感观透水层,粘结在基础强度透水层的上表面;在各原料中,与现有技术相比,以生态渣代替天然砂砺,可以保证透水微孔不被灰尘或泥浆堵塞,增强生态渣透水砖的耐污和透水能力;增加水性树脂,减少水泥用量,可以增强感观透水层的表面感观度;以三聚氰胺作为高效减水剂,可以增。

35、强生态渣透水砖的基础强度,降低生态渣透水砖的表面张力;采用磁化水,可以激活泥浆活性,增强生态渣透水砖的抗污能力;从而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耐污性差、透水性差和环保性差的缺陷,以实现抗污能力强、透水性好、成本低、环保性好和外观优美的优点。012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2061652ACN102061658A1/1页12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6165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