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投影系统.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1878695 上传时间:2018-07-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4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56125.X

申请日:

2011.06.10

公开号:

CN102819174A

公开日:

2012.12.1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03B 21/20申请公布日:2012121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3B 21/20申请日:20110610|||公开

IPC分类号:

G03B21/20; G02B27/18; F21V13/00

主分类号:

G03B21/20

申请人: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熊坚智

地址:

中国台湾台中县潭子乡台中加工出口区南二路22-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代理人:

王小青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雷射投影系统,包括雷射模块、红色、绿色及蓝色荧光体、第一、第二及第三准直透镜、棱镜以及扫瞄系统透镜。雷射模块具有至少一单一波长雷射光源作为光源。红色、绿色及蓝色荧光体分别为第一波长雷射光源激发而放射出红光、绿光及蓝光。第一、第二及第三准直透镜,分别设置于红光、绿光及蓝光放射的路径上,用以使红光、绿光及蓝光分别成为红光、绿光及蓝光平行光束。棱镜折射红光平行光束、绿光平行光束及蓝光平行光束。扫瞄系统透镜则将来自棱镜的红光平行光束、绿光平行光束及蓝光平行光束投射至成像平面,以形成成像画面。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雷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雷射模块,具有至少一单一波长雷射光源,以作为该雷射投影系统的光源;
红色荧光体,为该第一波长雷射光源激发,以放射出红光;
绿色荧光体,为该第一波长雷射光源激发,以放射出绿光;
蓝色荧光体,为该第一波长雷射光源激发,以放射出蓝光;
第一准直透镜,设置于该红光放射的路径上,用以使该红光成为红光平行
光束;
第二准直透镜,设置于该绿光放射的路径上,用以使该绿光成为绿光平行
光束;
第三准直透镜,设置于该蓝光放射的路径上,用以使该蓝光成为蓝光平行
光束;
棱镜,接收该红光平行光束、该绿光平行光束及该蓝光平行光束,并折射
该红光平行光束、该绿光平行光束及该蓝光平行光束;以及
扫瞄系统透镜,用以投射来自该棱镜的该红光平行光束、该绿光平行光束
及该蓝光平行光束至成像平面,以形成成像画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括至少一准直透
镜,分别设置于该些单一波长雷射光源与该红色荧光体、该绿色荧光体及该蓝
色荧光体之间,用以使该些第一波长雷射光源产生平行光束,照射至该红色荧
光体、该绿色荧光体及该蓝色荧光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二轴扫描控制
装置,用以控制该扫瞄系统透镜投射该红光平行光束、该绿光平行光束及该蓝
光平行光束至该成像平面时的投射角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括第一镜片设置
于该红光、该绿光及该蓝光放射的路径上,且于该棱镜前,用以使该红光穿透,
反射该绿光及蓝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括第二镜片设置
于该绿光及该蓝光放射的路径上,且于该棱镜前,用以使该蓝光穿透,反射该
绿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括第三镜片设置
于该蓝光放射的路径上,且于该棱镜前,用以反射该蓝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单一波长雷射
光源为紫外光。

说明书

雷射投影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雷射投影系统,特别是关于一种使用单一波长雷射光源的
雷射投影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投影装置多采用卤素或电弧的灯炮光源。此类光源虽具有高辉度的优
点,但却有其诸多缺点,即电能消耗量大、工作温度高、灯炮寿命短且价格高、
因需散热而体积重量均无法进一步缩小等问题。近年相关业界亦开始研发利用
雷射光作为光源的雷射投影设备。若采用雷射光源作为光源的投影机构造简单
且颜色再现性高。并且,因其无需如现有使用卤素灯泡的投影机,因散热问题
而散热模块需占有相当的体积与重量的问题,因此能使投影机更进一步微型
化。总言之,雷射投影机相较于现有使用卤素灯泡的投影机,具有轻薄、小巧
且颜色重现性佳的投射影像等优点。

然现有投影系统传统上使用三种互补构成颜色以表现全彩影像,因此基本
上需要三原色光源。采用雷射光源作为光源的投影机亦以此概念发展中,例如:
需以红、蓝、绿三种雷射光源分别产生红、蓝、绿激光束。然使用三色激光束
仍占有一定的体积,并且各色光束需经过强度分布转换、合光、调和、消除光
斑(Speckle)、绕射分光、经光栅还原等等复杂的处理步骤后才能做为理想的投
影光源。因此,确有发展使用单一波长光源雷射投影系统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雷射投影系统使用三色
激光束、占用较大体积的缺陷,提供一种雷射投影系统,其雷射模块仅使用单
一波长雷射光源,能简化雷射投影系统,缩小体积并降低成本。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雷射投影系统,
包括雷射模块、红色、绿色及蓝色荧光体、第一、第二及第三准直透镜、棱镜
以及扫瞄系统透镜。雷射模块具有至少一单一波长雷射光源作为光源。红色、
绿色及蓝色荧光体分别为第一波长雷射光源激发而放射出红光、绿光及蓝光。
第一、第二及第三准直透镜,分别设置于红光、绿光及蓝光放射的路径上,用
以使红光、绿光及蓝光分别成为红光、绿光及蓝光平行光束。棱镜折射红光平
行光束、绿光平行光束及蓝光平行光束。扫瞄系统透镜则将来自棱镜的红光平
行光束、绿光平行光束及蓝光平行光束投射至成像平面,以形成的成像画面。

实施本发明的雷射投影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仅使用单一波长的雷射
光源,无前述现有技术的诸多缺点,使得雷射投影系统结构更为简单、组件数
更少、制造成本更低。另外,由于构造单纯,颜色再现性高,影像质量亦能更
进一步获得改善。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雷射投影系统的功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表示本发明雷射投影系统的功能示意图。本发明雷射投影系
统包括雷射模块10、准直透镜20-1、准直透镜20-2、准直透镜20-3、红色荧
光体30-1、绿色荧光体30-2、蓝色荧光体30-3、第一准直透镜40-1、第二准
直透镜40-2、第三准直透镜40-3、第一镜片50-1、第二镜片50-2、第三镜片
50-3、棱镜60、二轴扫描控制装置70以及扫描系统透镜80。

雷射模块10包括单一波长雷射光源10-1、单一波长雷射光源10-2、单一
波长雷射光源10-3,对应红色荧光体30-1、绿色荧光体30-2、蓝色荧光体30-3
分别产生所需的激光束。本发明雷射投影系统更包括三个准直透镜,分别设置
于单一波长雷射光源10-1、单一波长雷射光源10-2、单一波长雷射光源10-3
与红色荧光体30-1、绿色荧光体30-2、蓝色荧光体30-3之间,使单一波长雷
射光源10-1、单一波长雷射光源10-2、单一波长雷射光源10-3产生的激光束
收束成为平行光束后,照射至红色荧光体30-1、绿色荧光体30-2、蓝色荧光
体30-3。

当红色荧光体30-1、绿色荧光体30-2、蓝色荧光体30-3分别为单一波长
雷射光源10-1、单一波长雷射光源10-2、单一波长雷射光源10-3激发时,即
分别放射出红光、绿光以及蓝光。

第一准直透镜40-1、第二准直透镜40-2、第三准直透镜40-3分别放置于
红光、绿光以及蓝光放射的路径上,用以使前述红光、绿光以及蓝光成为红光
平行光束、绿光平行光束以及蓝光平行光束。并且,于本发明所举的实施例中
如图所示,利用红光、绿光及蓝光放射的路径上,且于棱镜60前的第一镜片
50-1使红光穿透,反射绿光及蓝光。利用设置于绿光及蓝光放射的路径上,且
于棱镜60前的第二镜片50-2使蓝光穿透,反射绿光。利用设置于蓝光放射的
路径上,且于棱镜60的第三镜片50-3反射蓝光。但,本发明并非以此为限制,
可视设计所需改变第一镜片50-1、第二镜片50-2及第三镜片50-3的设置位置。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棱镜60用以接收经第一镜片50-1、第二镜片50-2及
第三镜片50-3的红光平行光束、绿光平行光束及蓝光平行光束,并折射红光
平行光束、绿光平行光束及蓝光平行光束,使其投射至扫瞄系统透镜80。扫
瞄系统透镜80将来自棱镜60的红光平行光束、绿光平行光束及蓝光平行光束
投射至成像平面90,例如:屏幕。本发明的二轴扫描控制装置70则利用机械
式或电子式系统的控制方式(图中未显示)对棱镜60的折射角度、扫瞄系统透
镜80的投射角度进行控制,指控投射红光平行光束、绿光平行光束及蓝光平
行光束至成像平面90的投射角度,对成像平面90进行二轴(X、Y轴)完整扫
瞄,则能根据外部输入影像讯号,形成成像的画面。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仅使用单一波长的雷射光源,例如:紫外光。因此,
无前述现有技术的诸多缺点,使得雷射投影系统结构更为简单、组件数更少、
制造成本更低。另外,由于构造单纯,颜色再现性高,影像质量亦能更进一步
获得改善。

虽然本发明已就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
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
种的变更和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雷射投影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雷射投影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雷射投影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雷射投影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雷射投影系统.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19174 A(43)申请公布日 2012.12.12CN102819174A*CN102819174A*(21)申请号 201110156125.X(22)申请日 2011.06.10G03B 21/20(2006.01)G02B 27/18(2006.01)F21V 13/00(2006.01)(71)申请人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台湾台中县潭子乡台中加工出口区南二路22-3号(72)发明人熊坚智(74)专利代理机构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代理人王小青(54) 发明名称雷射投影系统(57)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雷射投影系统,包括雷射模。

2、块、红色、绿色及蓝色荧光体、第一、第二及第三准直透镜、棱镜以及扫瞄系统透镜。雷射模块具有至少一单一波长雷射光源作为光源。红色、绿色及蓝色荧光体分别为第一波长雷射光源激发而放射出红光、绿光及蓝光。第一、第二及第三准直透镜,分别设置于红光、绿光及蓝光放射的路径上,用以使红光、绿光及蓝光分别成为红光、绿光及蓝光平行光束。棱镜折射红光平行光束、绿光平行光束及蓝光平行光束。扫瞄系统透镜则将来自棱镜的红光平行光束、绿光平行光束及蓝光平行光束投射至成像平面,以形成成像画面。(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

3、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1/1页21.一种雷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雷射模块,具有至少一单一波长雷射光源,以作为该雷射投影系统的光源;红色荧光体,为该第一波长雷射光源激发,以放射出红光;绿色荧光体,为该第一波长雷射光源激发,以放射出绿光;蓝色荧光体,为该第一波长雷射光源激发,以放射出蓝光;第一准直透镜,设置于该红光放射的路径上,用以使该红光成为红光平行光束;第二准直透镜,设置于该绿光放射的路径上,用以使该绿光成为绿光平行光束;第三准直透镜,设置于该蓝光放射的路径上,用以使该蓝光成为蓝光平行光束;棱镜,接收该红光平行光束、该绿光平行光束及该蓝光平行光束,并折射该红光平行光束、该绿光平行光。

4、束及该蓝光平行光束;以及扫瞄系统透镜,用以投射来自该棱镜的该红光平行光束、该绿光平行光束及该蓝光平行光束至成像平面,以形成成像画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括至少一准直透镜,分别设置于该些单一波长雷射光源与该红色荧光体、该绿色荧光体及该蓝色荧光体之间,用以使该些第一波长雷射光源产生平行光束,照射至该红色荧光体、该绿色荧光体及该蓝色荧光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二轴扫描控制装置,用以控制该扫瞄系统透镜投射该红光平行光束、该绿光平行光束及该蓝光平行光束至该成像平面时的投射角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括第一镜片。

5、设置于该红光、该绿光及该蓝光放射的路径上,且于该棱镜前,用以使该红光穿透,反射该绿光及蓝光。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括第二镜片设置于该绿光及该蓝光放射的路径上,且于该棱镜前,用以使该蓝光穿透,反射该绿光。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括第三镜片设置于该蓝光放射的路径上,且于该棱镜前,用以反射该蓝光。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单一波长雷射光源为紫外光。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19174 A1/2页3雷射投影系统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关于一种雷射投影系统,特别是关于一种使用单一波长雷射光源的雷射投影系统。背景技。

6、术0002 现有投影装置多采用卤素或电弧的灯炮光源。此类光源虽具有高辉度的优点,但却有其诸多缺点,即电能消耗量大、工作温度高、灯炮寿命短且价格高、因需散热而体积重量均无法进一步缩小等问题。近年相关业界亦开始研发利用雷射光作为光源的雷射投影设备。若采用雷射光源作为光源的投影机构造简单且颜色再现性高。并且,因其无需如现有使用卤素灯泡的投影机,因散热问题而散热模块需占有相当的体积与重量的问题,因此能使投影机更进一步微型化。总言之,雷射投影机相较于现有使用卤素灯泡的投影机,具有轻薄、小巧且颜色重现性佳的投射影像等优点。0003 然现有投影系统传统上使用三种互补构成颜色以表现全彩影像,因此基本上需要三原。

7、色光源。采用雷射光源作为光源的投影机亦以此概念发展中,例如:需以红、蓝、绿三种雷射光源分别产生红、蓝、绿激光束。然使用三色激光束仍占有一定的体积,并且各色光束需经过强度分布转换、合光、调和、消除光斑(Speckle)、绕射分光、经光栅还原等等复杂的处理步骤后才能做为理想的投影光源。因此,确有发展使用单一波长光源雷射投影系统的必要。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雷射投影系统使用三色激光束、占用较大体积的缺陷,提供一种雷射投影系统,其雷射模块仅使用单一波长雷射光源,能简化雷射投影系统,缩小体积并降低成本。0005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雷。

8、射投影系统,包括雷射模块、红色、绿色及蓝色荧光体、第一、第二及第三准直透镜、棱镜以及扫瞄系统透镜。雷射模块具有至少一单一波长雷射光源作为光源。红色、绿色及蓝色荧光体分别为第一波长雷射光源激发而放射出红光、绿光及蓝光。第一、第二及第三准直透镜,分别设置于红光、绿光及蓝光放射的路径上,用以使红光、绿光及蓝光分别成为红光、绿光及蓝光平行光束。棱镜折射红光平行光束、绿光平行光束及蓝光平行光束。扫瞄系统透镜则将来自棱镜的红光平行光束、绿光平行光束及蓝光平行光束投射至成像平面,以形成的成像画面。0006 实施本发明的雷射投影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仅使用单一波长的雷射光源,无前述现有技术的诸多缺点,使得雷。

9、射投影系统结构更为简单、组件数更少、制造成本更低。另外,由于构造单纯,颜色再现性高,影像质量亦能更进一步获得改善。附图说明0007 图1表示本发明雷射投影系统的功能示意图。说 明 书CN 102819174 A2/2页4具体实施方式0008 请参考图1,表示本发明雷射投影系统的功能示意图。本发明雷射投影系统包括雷射模块10、准直透镜20-1、准直透镜20-2、准直透镜20-3、红色荧光体30-1、绿色荧光体30-2、蓝色荧光体30-3、第一准直透镜40-1、第二准直透镜40-2、第三准直透镜40-3、第一镜片50-1、第二镜片50-2、第三镜片50-3、棱镜60、二轴扫描控制装置70以及扫描系。

10、统透镜80。0009 雷射模块10包括单一波长雷射光源10-1、单一波长雷射光源10-2、单一波长雷射光源10-3,对应红色荧光体30-1、绿色荧光体30-2、蓝色荧光体30-3分别产生所需的激光束。本发明雷射投影系统更包括三个准直透镜,分别设置于单一波长雷射光源10-1、单一波长雷射光源10-2、单一波长雷射光源10-3与红色荧光体30-1、绿色荧光体30-2、蓝色荧光体30-3之间,使单一波长雷射光源10-1、单一波长雷射光源10-2、单一波长雷射光源10-3产生的激光束收束成为平行光束后,照射至红色荧光体30-1、绿色荧光体30-2、蓝色荧光体30-3。0010 当红色荧光体30-1、绿。

11、色荧光体30-2、蓝色荧光体30-3分别为单一波长雷射光源10-1、单一波长雷射光源10-2、单一波长雷射光源10-3激发时,即分别放射出红光、绿光以及蓝光。0011 第一准直透镜40-1、第二准直透镜40-2、第三准直透镜40-3分别放置于红光、绿光以及蓝光放射的路径上,用以使前述红光、绿光以及蓝光成为红光平行光束、绿光平行光束以及蓝光平行光束。并且,于本发明所举的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利用红光、绿光及蓝光放射的路径上,且于棱镜60前的第一镜片50-1使红光穿透,反射绿光及蓝光。利用设置于绿光及蓝光放射的路径上,且于棱镜60前的第二镜片50-2使蓝光穿透,反射绿光。利用设置于蓝光放射的路径上,且。

12、于棱镜60的第三镜片50-3反射蓝光。但,本发明并非以此为限制,可视设计所需改变第一镜片50-1、第二镜片50-2及第三镜片50-3的设置位置。0012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棱镜60用以接收经第一镜片50-1、第二镜片50-2及第三镜片50-3的红光平行光束、绿光平行光束及蓝光平行光束,并折射红光平行光束、绿光平行光束及蓝光平行光束,使其投射至扫瞄系统透镜80。扫瞄系统透镜80将来自棱镜60的红光平行光束、绿光平行光束及蓝光平行光束投射至成像平面90,例如:屏幕。本发明的二轴扫描控制装置70则利用机械式或电子式系统的控制方式(图中未显示)对棱镜60的折射角度、扫瞄系统透镜80的投射角度进行控制,。

13、指控投射红光平行光束、绿光平行光束及蓝光平行光束至成像平面90的投射角度,对成像平面90进行二轴(X、Y轴)完整扫瞄,则能根据外部输入影像讯号,形成成像的画面。0013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仅使用单一波长的雷射光源,例如:紫外光。因此,无前述现有技术的诸多缺点,使得雷射投影系统结构更为简单、组件数更少、制造成本更低。另外,由于构造单纯,颜色再现性高,影像质量亦能更进一步获得改善。0014 虽然本发明已就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变更和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说 明 书CN 102819174 A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19174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摄影术;电影术;利用了光波以外其他波的类似技术;电记录术;全息摄影术〔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