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地热地板.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187764 上传时间:2018-02-0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75.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304661.2

申请日:

2009.07.22

公开号:

CN101962984A

公开日:

2011.02.02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4F 15/02申请公布日:2011020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5/02申请日:20090722|||公开

IPC分类号:

E04F15/02

主分类号:

E04F15/02

申请人:

李增清

发明人:

李增清

地址:

310030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东信大道钱江湾花园28幢603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代理人:

林君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地热地板,属于建筑装饰材料技术领域。它包括金属材质的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之上的面板,所述底板面向面板的一侧设有若干纵向的导热凸条,所述导热凸条与底板形成为一体结构,所述面板面向底板的一侧设有若干与导热凸条相配的导热凹槽。它高热传导率,集导热快、防潮性能好、热稳定性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复合地热地板, 其特征在于 : 包括金属材质的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之上的面板, 所述底板面向面板的一侧设有若干纵向的导热凸条, 所述导热凸条与底板形成为一体结 构, 所述面板面向底板的一侧设有若干与导热凸条相配的导热凹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复合地热地板, 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凸条呈中空的方管状结 构, 方管状结构的两侧壁外表面形成有纵向延伸的锯齿状结构, 导热凸条与导热凹槽紧配。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复合地热地板, 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凸条截面呈燕尾形凸体 结构, 所述导热凹槽截面呈与导热凸条相配的燕尾形凹槽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的复合地热地板, 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两侧分别形成 有向上的限位凸条, 所述面板下表面形成有与限位凸条相配的限位凹槽。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的复合地热地板, 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与底板之间通 过自底板下端穿过与面板配合的螺钉加固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的复合地热地板, 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由木材、 竹单 板、 密度板或塑木挤出型材制成。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的复合地热地板, 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由具有高热传 导率的铝合金型材制成。

说明书


复合地热地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地热地板, 属于建筑装饰材料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传统的地热地板是一种通过埋设于地板下的热源, 把地板加热到表面温度 1832 摄氏度, 均匀地向室内辐射热量而达到采暖效果的地板。 这种地板采用低温辐射采暖装置, 地面温度高, 符合空气流动规律。由于头部温度低, 温度从脚下开始传遍全身, 给人以脚暖 头凉的舒适感。因此地热地板也符合中医的理论 “温足凉顶” 。而且与传统的供暖方式相 比, 地热供暖取消了房间里的暖气管道和暖气片, 更易于居室的布置与美观, 更为科学和节 省能源, 其使用寿命、 维修维护费用均低于传统采暖方式, 经济实惠。因此这种采暖方式为 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和接受。
     埋设于地板下面的热源一般为通有热水的水管, 近年来, 也出现了以发热电缆或 电热膜为热源的地热地板。但是, 这些传统的地热的施工成本高、 施工难度大。由于地热采 暖的特殊性, 地热地板必须具备热传导性能好、 热稳定性能好、 环保性能好、 抗变形性能好 的要求。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各式各样的地热地板, 多以普通实木地板, 强化地板, 三层实木 复合地板和多层实木复合地板等作为采暖用的地板, 存在地板导热系数底、 变形大、 表面易 龟裂等缺陷, 环保性不够, 不能满足地热地板日益扩展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地热地板所存在的导热系数低、 变形大、 表面易龟裂等问题, 提供了一种高热传导率, 集导热快、 防潮性能好、 热稳定性好的复合地热地板。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 它包括金属材质的底板和设 置在底板之上的面板, 所述底板面向面板的一侧设有若干纵向的导热凸条, 所述导热凸条 与底板形成为一体结构, 所述面板面向底板的一侧设有若干与导热凸条相配的导热凹槽。 本发明将底板与面板之间通过导热凸条和导热凹槽配合, 其一方面增加了底板与面板之间 的接触面积, 加强了底板与面板之间的热传导效率 ; 另一方面, 在面板下表面开设导热凹 槽, 导热凹槽的方向和面板的木纤维方向一致, 导热凹槽改变了面板的木纤维构造, 从而增 强了面板的热稳定性。
     作为优选, 所述导热凸条呈中空的方管状结构, 方管状结构的两侧壁外表面形成 有纵向延伸的锯齿状结构, 导热凸条与导热凹槽紧配。 其中, 将导热凸条设计为中空的方管 状结构可降低底板的制造材料用量以降低底板的制造成本 ; 而方管状结构的两侧壁外表面 的锯齿状结构则可增加导热凸条与导热凹槽之间配合的可靠性, 防止导热凸条与导热凹槽 脱开。
     作为优选, 所述导热凸条截面呈燕尾形凸体结构, 所述导热凹槽截面呈与导热凸 条相配的燕尾形凹槽结构。其中, 导热凸条采用截面为燕尾形结构可保证导热凸条与导热 凹槽的可靠配合, 并便于装配。作为优选, 所述底板两侧分别形成有向上的限位凸条, 所述面板下表面形成有与 限位凸条相配的限位凹槽。
     作为优选, 所述面板与底板之间通过自底板下端穿过与面板配合的螺钉加固连 接。其中, 将面板与底板之间采用螺钉加固连接, 可保证面板与底板之间的可靠连接, 并保 证面板与底板之间良好的导热性能。
     作为优选, 所述面板由木材、 竹单板、 密度板或塑木挤出型材制成。
     作为优选, 所述底板由具有高热传导率的铝合金型材制成。
     因此, 本发明具有高热传导率, 集导热快、 防潮性能好、 热稳定性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一种装配结构示意图 ; 图 2 是图 1 的面板结构示意图 ; 图 3 是图 1 的底板结构示意图 ; 图 4 是本发明的另一种装配结构示意图 ; 图 5 是图 4 的面板结构示意图 ; 图 6 是图 4 的底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 并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1 : 如图 1、 图 2 和图 3 所示, 包括铝合金型材制成的底板 2 和设置在底板之 上的面板 1, 面板的材质为实木, 面板 1 的表面视面板材料的不同可以施工上合适的装饰层 12, 面板表面的装饰层 12 为耐磨油漆层。底板 2 面向面板的一侧设有五条纵向的导热凸条 22, 底板 2 两侧分别形成有向上的限位凸条 21, 导热凸条 22 及限位凸条 21 与底板形成为 一体结构, 导热凸条 22 呈中空的方管状结构, 方管状结构的两侧壁外表面形成有纵向延伸 的锯齿状结构, 面板面向底板的一侧设有五条与导热凸条 22 相配的导热凹槽 13, 面板下表 面形成有与限位凸条 21 相配的限位凹槽 11, 导热凸条 22 与导热凹槽 13 紧配, 限位凸条 21 与限位凹槽 11 配合, 面板 1 与底板 2 之间通过自底板下端穿过与面板配合的螺钉 3 加固连 接。
     实施例 2 : 如图 4、 图 5 和图 6 所示, 包括铝合金型材制成的底板 2 和设置在底板之 上的面板 1, 面板的材质为塑木 (WPC), 面板表面的装饰层 12 为耐磨油漆层。底板 2 面向面 板的一侧设有四条纵向的导热凸条 22, 底板 2 两侧分别形成有向上的限位凸条 21, 导热凸 条 22 及限位凸条 21 与底板形成为一体结构, 导热凸条 22 截面呈燕尾形凸体结构, 所述导 热凹槽截面呈与导热凸条相配的燕尾形凹槽结构, 面板面向底板的一侧设有四条与导热凸 条 22 相配的导热凹槽 13, 面板下表面形成有与限位凸条 21 相配的限位凹槽 11, 导热凸条 22 与导热凹槽 13 紧配, 限位凸条 21 与限位凹槽 11 配合, 面板 1 与底板 2 之间通过自底板 下端穿过与面板配合的螺钉 3 加固连接。

复合地热地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复合地热地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复合地热地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合地热地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合地热地板.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62984A43申请公布日20110202CN101962984ACN101962984A21申请号200910304661222申请日20090722E04F15/0220060171申请人李增清地址310030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东信大道钱江湾花园28幢603室72发明人李增清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代理人林君勇54发明名称复合地热地板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地热地板,属于建筑装饰材料技术领域。它包括金属材质的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之上的面板,所述底板面向面板的一侧设有若干纵向的导热凸条,所述导热凸条与底板形成为一体结构,所述面板面向底板的一。

2、侧设有若干与导热凸条相配的导热凹槽。它高热传导率,集导热快、防潮性能好、热稳定性好。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CN101962985A1/1页21一种复合地热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材质的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之上的面板,所述底板面向面板的一侧设有若干纵向的导热凸条,所述导热凸条与底板形成为一体结构,所述面板面向底板的一侧设有若干与导热凸条相配的导热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地热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凸条呈中空的方管状结构,方管状结构的两侧壁外表面形成有纵向延伸的锯齿状结构,导热凸条与导热凹槽紧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

3、地热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凸条截面呈燕尾形凸体结构,所述导热凹槽截面呈与导热凸条相配的燕尾形凹槽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复合地热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两侧分别形成有向上的限位凸条,所述面板下表面形成有与限位凸条相配的限位凹槽。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复合地热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与底板之间通过自底板下端穿过与面板配合的螺钉加固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复合地热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由木材、竹单板、密度板或塑木挤出型材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复合地热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由具有高热传导率的铝合金型材制成。权利要求书CN101962984ACN10。

4、1962985A1/2页3复合地热地板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地热地板,属于建筑装饰材料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传统的地热地板是一种通过埋设于地板下的热源,把地板加热到表面温度1832摄氏度,均匀地向室内辐射热量而达到采暖效果的地板。这种地板采用低温辐射采暖装置,地面温度高,符合空气流动规律。由于头部温度低,温度从脚下开始传遍全身,给人以脚暖头凉的舒适感。因此地热地板也符合中医的理论“温足凉顶”。而且与传统的供暖方式相比,地热供暖取消了房间里的暖气管道和暖气片,更易于居室的布置与美观,更为科学和节省能源,其使用寿命、维修维护费用均低于传统采暖方式,经济实惠。因此这种采暖方式为越来越。

5、多的人所认同和接受。0003埋设于地板下面的热源一般为通有热水的水管,近年来,也出现了以发热电缆或电热膜为热源的地热地板。但是,这些传统的地热的施工成本高、施工难度大。由于地热采暖的特殊性,地热地板必须具备热传导性能好、热稳定性能好、环保性能好、抗变形性能好的要求。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各式各样的地热地板,多以普通实木地板,强化地板,三层实木复合地板和多层实木复合地板等作为采暖用的地板,存在地板导热系数底、变形大、表面易龟裂等缺陷,环保性不够,不能满足地热地板日益扩展的需求。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地热地板所存在的导热系数低、变形大、表面易龟裂等问题,提供了一种高热传导率,集导热快、防潮性。

6、能好、热稳定性好的复合地热地板。0005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它包括金属材质的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之上的面板,所述底板面向面板的一侧设有若干纵向的导热凸条,所述导热凸条与底板形成为一体结构,所述面板面向底板的一侧设有若干与导热凸条相配的导热凹槽。本发明将底板与面板之间通过导热凸条和导热凹槽配合,其一方面增加了底板与面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强了底板与面板之间的热传导效率;另一方面,在面板下表面开设导热凹槽,导热凹槽的方向和面板的木纤维方向一致,导热凹槽改变了面板的木纤维构造,从而增强了面板的热稳定性。0006作为优选,所述导热凸条呈中空的方管状结构,方管状结构的两侧壁外表面形成有。

7、纵向延伸的锯齿状结构,导热凸条与导热凹槽紧配。其中,将导热凸条设计为中空的方管状结构可降低底板的制造材料用量以降低底板的制造成本;而方管状结构的两侧壁外表面的锯齿状结构则可增加导热凸条与导热凹槽之间配合的可靠性,防止导热凸条与导热凹槽脱开。0007作为优选,所述导热凸条截面呈燕尾形凸体结构,所述导热凹槽截面呈与导热凸条相配的燕尾形凹槽结构。其中,导热凸条采用截面为燕尾形结构可保证导热凸条与导热凹槽的可靠配合,并便于装配。说明书CN101962984ACN101962985A2/2页40008作为优选,所述底板两侧分别形成有向上的限位凸条,所述面板下表面形成有与限位凸条相配的限位凹槽。0009作。

8、为优选,所述面板与底板之间通过自底板下端穿过与面板配合的螺钉加固连接。其中,将面板与底板之间采用螺钉加固连接,可保证面板与底板之间的可靠连接,并保证面板与底板之间良好的导热性能。0010作为优选,所述面板由木材、竹单板、密度板或塑木挤出型材制成。0011作为优选,所述底板由具有高热传导率的铝合金型材制成。0012因此,本发明具有高热传导率,集导热快、防潮性能好、热稳定性好的特点。附图说明0013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装配结构示意图;0014图2是图1的面板结构示意图;0015图3是图1的底板结构示意图;0016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种装配结构示意图;0017图5是图4的面板结构示意图;0018图6是图。

9、4的底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0020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铝合金型材制成的底板2和设置在底板之上的面板1,面板的材质为实木,面板1的表面视面板材料的不同可以施工上合适的装饰层12,面板表面的装饰层12为耐磨油漆层。底板2面向面板的一侧设有五条纵向的导热凸条22,底板2两侧分别形成有向上的限位凸条21,导热凸条22及限位凸条21与底板形成为一体结构,导热凸条22呈中空的方管状结构,方管状结构的两侧壁外表面形成有纵向延伸的锯齿状结构,面板面向底板的一侧设有五条与导热凸条22相配的导热凹槽13,面板下表面。

10、形成有与限位凸条21相配的限位凹槽11,导热凸条22与导热凹槽13紧配,限位凸条21与限位凹槽11配合,面板1与底板2之间通过自底板下端穿过与面板配合的螺钉3加固连接。0021实施例2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包括铝合金型材制成的底板2和设置在底板之上的面板1,面板的材质为塑木WPC,面板表面的装饰层12为耐磨油漆层。底板2面向面板的一侧设有四条纵向的导热凸条22,底板2两侧分别形成有向上的限位凸条21,导热凸条22及限位凸条21与底板形成为一体结构,导热凸条22截面呈燕尾形凸体结构,所述导热凹槽截面呈与导热凸条相配的燕尾形凹槽结构,面板面向底板的一侧设有四条与导热凸条22相配的导热凹槽13,面板下表面形成有与限位凸条21相配的限位凹槽11,导热凸条22与导热凹槽13紧配,限位凸条21与限位凹槽11配合,面板1与底板2之间通过自底板下端穿过与面板配合的螺钉3加固连接。说明书CN101962984ACN101962985A1/2页5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1962984ACN101962985A2/2页6图4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196298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