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装置的减振导向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控的自动工作装置,譬如具有减振导向杆的土壤压实的振动板、振动辊等等。
背景技术
前述类型用于土壤压实的小结构、自动工作装置是由一个与工作装置一起行进的操作员来控制的。操作员在运动方向操纵该装置并借助导向杆控制设备运行。导向杆通常设计成高度可调的拉杆(drawbar)。控制和操作部件排列在拉杆的头部上。
由于振动从这种工作装置,特别是动态压实机发出,所以导向杆必须设计成减振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弹性材料尤其是所说的橡胶金属组合物的使用已经证明是有益的。这种部件尤其在剪负载(shearing load)的情况下具有优良的阻尼特性。
工作装置和导向杆组合的已知的设计形式优选在轴向装载阻尼部件。主要呈现的层叠应力(压力、剪切力、扭力)不利于获得良好的阻尼特性。
已知还有其他的设计,其中阻尼部件彼此同轴排列。这里导向杆通过中间部件连接到两个阻尼部件上。然而,提供振动技术防护的布局地缺点是操纵力必须通过阻尼部件传递给工作装置,这实质上导致应力提高。
根据CH426660中的建议,金属部件应该以这样一种布局另外插入到阻尼设备之下。该金属部件应该能够在槽式凹部(recess)容纳(accommodate)该导向杆(拉杆)。为了在这种布局中传递操纵力,导向杆靠在凹部的侧面并直接地传递操纵力。其缺点是施加操纵力的过程中,工作装置的振动的减低(decoupling)有不利影响。其它的缺点是附加的引导部件增加了设备的成本并且仅在有限的角度范围内工作。
导向杆与阻尼部件的组合同时地形成用于导向杆的设定装置。为了按照人体工程学条件对导向杆的设定角度进行理想的调节,必须拆开导向杆到阻尼部件的固定连接并在重新调节之后重新连接。另外,仅在导向杆的相应长度内通过施加外力和随之发生的阻尼部件的扭力下位置的调节是可能的。现有的技术条件要求或者优化涉及振动阻尼的布局或者提高导向杆的灵活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用于手控的工作装置的导向杆,该导向杆能够调节和重新调节到人体工程学的有利位置。在处境危险的情况下,能迅速地将导向杆从其工作位置移出到安全的位置。在工作装置运输过程中,能够将导向杆折叠和储存。根据本发明的导向杆能够进行良好的减振而不对工作装置的可控性产生不利影响。而且能够稳定地和经济地进行操作。
根据本发明,工作装置在其四个点上连接到导向杆。这四个连接点以形成方形排列的方式分布。阻尼部件设置在这四个连接点的每个上。阻尼部件的中心线布置成每两个阻尼部件彼此同轴排列。
连接点可以排列在工作装置的机架上,工作装置的另外的部件组合上或中间部件上。
阻尼部件通过自由连接点连接到控制台。优选地,控制台覆盖在阻尼部件的整个装置。适合容纳导向杆的单元设置在控制台的顶侧。导向杆通过所述单元连接到控制台并通过它连接到工作装置。该导向杆优选地通过有接头的连接件连接到控制台。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可设计成拉杆的导向杆通过接头连接到控制台。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能使导向杆离开工作位置,向上折叠并通过固定部件固定在这个位置(运输位置)上。所有适宜的技术装置能够使用作为固定部件,其中优选的是销钉、螺旋接口、螺栓、制动刻度或夹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可以在工作位置内另外设置一个阻块(stop)。该阻块是用于固定导向杆高度的目的,从而为操作员提供人体工程学的优点。将阻块设计成可以调节的方式是可能的。因而可能单独地调节导向杆的工作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使用阻块,其确定末端位置的部件另外地设置阻尼部件和/或者阻块本身是阻尼的。阻尼部件也能设置在导向杆的接触区上。以这种方式能够进一步改进导向杆的振动阻尼同时避免导向杆和阻块之间产生的不期望的噪声。
整个布局使得可能以合适的尺度排列阻尼部件,从而操纵力均匀地作用在所有四个阻尼部件上而不引起任何过载。没有必要在导向杆和工作装置之间应用刚性连接。在工作过程中,工作装置的振动通过几乎专门由剪切力施加应力的阻尼部件减退。由于导向杆设计成能够偏离和折叠,通过固定导向杆,节省空间的静止位置和/或运输位置是可能的。而且,在处境危险时,能将导向杆向上倾斜并折叠。由于另外设置有阻尼器的阻块进行持续不断的可变调节,所以导向杆的人体工程学的有利位置是可能的。
【附图说明】
本发明在图中所示设计形式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图中示意性地表示了:
图1为工作装置上的导向杆的连接点的排列;
图2为导向杆在工作位置的立体图;
图3为通过导向杆的一个点的横截面;
图4为根据图2中的导向杆在折叠位置的立体图;及
图5为导向杆在运输位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用于动态土壤压实的自动工作装置1的示意性图解。工作装置1由随着该装置行进的操作员操作。这种设备的例子包括振动板,单轮振动辊或双振动辊。四个连接点排列在其机架上。它们每个设置有为操作员提供的手控导向杆(拉杆)15(图2,4,5)的轴承2、2′。轴承2、2′排列在矩形的角内。
如图1所示,两个轴承2、2′设计在位于机器侧面的轴承座(bearingblock)8上。轴承设有用于固定阻尼部件6的连接螺栓5,导向杆15通过阻尼部件6连接到工作装置1。阻尼部件6沿着与工作装置1的横向平行延伸的想象的对角线轴4、4′成对对齐。沿着对角线轴4、4′的轴承2、2′之间的距离选择尽可能大。
如图2所示,使用阻尼部件6尽可能阻止由工作装置1产生的振动在导向杆15上的传递。导向杆15设计成在其固定点(root point)连接到控制台7的用于调节工作高度并采用运输位置的旋转拉杆。引导夹子和操作部件16位于拉杆头上。为了容纳用于导向杆连接和联动的所有必需的部件,控制台7具有刚性基架的功能。
两个附加的平行轴承座11与位于机器侧的轴承2,2′的四个相对轴承21,21′一起位于控制台7上。位于机器侧的各个轴承2,2′通过各个阻尼部件6连接到各个相对轴承21,21′上。该四个阻尼部件6设计成在两正面具有金属盘9的橡胶垫。它们内侧的正面搁置在位于控制台侧的轴承座11上并且它们的外侧正面靠在位于机器侧的轴承座8上。该四个阻尼部件6通过螺栓5固定,螺栓5是由阻尼部件6通过相对轴承21,21′推进的。在导向杆15的纵向,阻尼部件6具有相对低的刚性。
导向杆15的纵轴与对角线轴4、4′垂直延伸。此外,导向杆15的固定点位于对角线轴4、4′之间。因而两个轴承2,21位于固定点之上而另两个轴承2′,21′位于固定点之下。由于这种配置,导向夹15的自重均匀地负载在所有四个阻尼部件6和有关的轴承2,2′;21,21′上。阻尼部件6主要由剪切力加压,从而可以获得高负载容量和长寿命周期。尽管有优良的隔振,工作装置1的良好可控性也可以确保。
导向杆15的接头14设置在控制台7的顶部。旋转轴平行于对角线轴4、4′延伸,使得操作员能通过在箭头12的方向上偏离导向杆15来改变工作高度。使用连接在控制台7上的调节螺杆29能选择性地调整最小高度。
根据图2和图3,导向杆15由在其固定点上的臂23通过控制台7内的开口26延伸。阻块27与调节螺杆29一起工作。臂23的绕轴旋转范围由调节螺杆29的末端限定,调节螺杆29被引入到控制台7上的螺线31内并由手通过调节钮30操作。调节螺杆29的末端从控制台7越向下旋出,臂23的冲角更陡且随之具有导向杆15的最小工作高度。导向杆15以其自身重量通过臂23保证在调节螺杆29上。将导向杆15通过接头14方便地向上偏离是可能的,从而能容易地折叠,譬如在危险状态下。
在调节螺杆29的自由末端上是弹性缓冲器(缓冲块)28,弹性缓冲器28进一步减少由弹性防震控制台7阻尼的工作装置的振动。这种双阻尼确保了特别优良的隔振。由于阻块27和调节螺杆29位于导向杆15的旋转轴的前面并且部分地在控制台7之下,所以它们被很好地防止在建筑工地期间操作和运输期间的机械损害。
图2、4和5显示了螺栓件17,通过螺栓件17导向杆15能锁定在至少一个另外的工作位置,如图4所示,和固定在运输位置,如图5所示。在图2中,螺栓件17通过导向杆15上的夹紧台架18固定在回转静止位置,在正常工作过程中也是如此。
螺栓件17具有两个彼此相隔一段距离并确定下一个工作位置和运输位置的螺栓凹口24、25。图4表示螺栓件17如何向下翻转和第一螺栓凹口24如何扣在位于控制台侧的销钉32上。如果操作员想在工作装置上施加更大的力以推动或拉动工作装置,导向杆15的这个螺栓连接机构产生作用。
在图5中,螺栓件17通过其第二个螺栓凹口25扣在销钉32上,由此为了运输的目的导向杆15固定在其最陡的位置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