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拆卸锁芯的锁具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拆卸锁芯的圆筒弹子锁,该种弹子锁包括:
圆筒弹子锁的锁壳,具有一个由内壁表面形成的腔室,该腔室带有一个插入孔并沿轴向延伸,
一个可拆卸的锁芯,可通过上述插入孔沿轴向插入上述的锁壳中,所述锁芯具有一个足够宽大的上部,在该上部内开设有一排用于容纳弹子的孔,以及一个下部,该下部形成一个轴向延伸的圆筒形通孔,
一个圆筒形可转动的钥匙插栓,位于上述的圆筒孔内,并具有一个纵向的钥匙槽用于接收与所述的弹子相配合的钥匙,以及
一个夹持部件,位于所述锁芯上部的腔室中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横向移动,该夹持部件在第一位置处可有效地将所述的锁芯锁定在其轴向插入位置,而在第二位置处,所述地锁芯可以沿轴向插入或退出所述的壳体,当所述的夹持部件位于所述的第一位置时,该夹持部件所具有的面向所述的插入孔的锁定表面并与所述的壳体相啮合。
这种具有可拆卸锁芯的锁具早就可以从专利文献例如US4328690A(Medeco)和WO96/36782(Winloc)中得知。在这些现有技术所记载的锁具中,夹持部件的锁定表面形成在向外突出的锁定凸缘上,并与壳体的凹槽部分相啮合,从而使锁芯保持在其插入位置。该锁定凸缘能够被移动到第二位置即释放位置,在该位置处上述锁定凸缘改为容纳在锁芯的宽大上部内的凹槽中。然后,具有钥匙插栓的整个锁芯可以沿轴向从锁壳中滑出。该锁芯所具有的外轮廓与壳体腔室的横截面形状相对应,一般而言,该外轮廓通常呈“8”字形,并且在其与壳体腔室之间存在微小间隙从而允许其可作相对滑动。
具有了这种系统,用第二种类型的锁芯来更换第一种类型的锁芯是十分有可能的,只要上述两种锁芯的横截面尺寸相同且二者的锁定凸缘也彼此相符即可。然而,考虑到经济和安全的因素,防止锁芯被其它类型的锁芯如其他的制造商制造的锁芯替换掉是任何制造商和该系统的有权使用者所关心的。
而且,通过机械操作可以将凸出进入壳体壁内的凹槽中的锁定凸缘破坏掉,例如,通过从该锁中上述凹槽和相啮合的锁定突缘所在区域的前侧沿轴向钻孔进入壳体壁,假如锁芯类似于“8”字形,则上述区域一般在锁芯中部附近。
为了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使锁芯保持在壳体内的插入位置的锁定装置,从而提高该锁的安全性。
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未经授权取出或替换锁芯的高度安全的措施,并能够使锁壳以及相关的锁芯和钥匙插栓的制造合理化并受到有效的控制。
由如下结构完成所主张的主要目的:锁壳包括一个锁定突起,该突起从内壁面上凸出,继而从横截面的内轮廓向内凸出,当夹持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上述的锁定突起与夹持部件的锁定表面相啮合,所述的锁芯和所述的夹持部件适宜于共同形成纵向槽,该纵向槽位于所述的横截面外轮廓的区域并与所述的腔室邻接,并具有足以容纳所述的锁定突起的尺寸空间,当所述的夹持部件位于所述的第二位置时,所述的锁芯可以插入或退出所述壳体。
由于从腔室壁向内凸出的锁定突起通常与锁芯的轮廓相抵触,又要与壳体的内轮廓相配合,所以安装这样的向内凸出的锁定突起并非是一件无足轻重的事。然而,仍有可能使上述突起自如地安装在上述锁芯的纵向槽中。
上述锁芯的纵向槽优选为直线槽。例如,从其一端延伸,并且当其处于所述的第二位置时夹持部件的优选尺寸让所述的直线槽至少保留部分自由,从而在锁芯的插入和退出的过程中允许所述锁定突起沿所述的直线槽作轴向位移,而当处于所述的第一位置时,能够有效地阻止进入所述的直线槽,从而确保将所述的夹持部件和所述的锁芯锁定在所述壳体的腔室内的其轴向插入位置。
本发明还涉及这样一种可拆卸的锁芯,并包括一个夹持部件,该锁芯和夹持部件适宜于共同形成一个纵向槽,当所述的夹持部件位于所述的第二位置时,上述纵向槽的尺寸能够容纳锁定突起,来自相关壳体的内壁的上述锁定突起从所述壳体横截面的内轮廓沿径向向内突出。
所述夹持部件可具有较窄的圆周延伸部,该圆周的延伸部大体上与轴向连续的壁部互补从而形成圆筒孔的一部分,或沿圆周封闭从而形成一个环状的圆筒形套管部件,在这种情况下,在所述套管部件内具有轴向延伸的凹槽部分,当上述的直线槽位于所述的第二位置时上述的凹槽部分与上述的直线槽对齐,轴向窄槽的尺寸能够容纳上述的锁定突起。
夹持部件上的锁定表面可以形成在其纵向边缘部的端面上,或在横向突出的轴向窄舌上,或在形成轴向窄槽的壁部上。
在任何情况下,上述可拆卸的锁芯仅能由同一类型的锁芯来替换,也就是说,上述锁芯被设计成在插入上述壳体时能够容纳向内凸出的锁定突起。而且,当锁芯位于其完全插入位置时,锁定突起能够被锁芯自身保护起来。
锁定突起应具有足够的长度从而与夹持部件的锁定表面相啮合。然而,上述的径向延伸优选较窄的(地被限制)从而使其与可转动的钥匙插栓不相抵触。上述锁定突起的径向延伸的最佳选择例如是抵达非常接近所述圆筒孔的壁面的位置处。
在本发明进一步描述的实施例中,上述壳体除了具有锁定突起以外,还具有位于所述的一个内壁面上的轴向窄(Limited)槽部和一个夹持部件的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除了包括轴向窄槽以外还包括有锁定凸缘,当夹持部件位于所述的第一位置上时,上述的锁定凸缘被安装在壳体的所述凹槽部分中。这种锁定凸缘可以位于非常接近所述的轴向窄槽的位置处。
上述的这些以及其它的优点将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中进行阐述,并将体现在下面的具体描述中。
下面将参照用于说明一些较佳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加全面地阐述。
图1a示出了一个圆筒锁壳和一个将要插入该壳体中的可拆卸的锁芯的透视图;
图1b示出了图1a中的锁芯,其中钥匙插栓位于与图1a不同的转动位置处;
图2也是用以说明图1a中所示可拆卸的圆筒锁芯的基本部件的透视图;
图3是图1a中的锁壳的透视图;
图4a是如图2说明的夹持部件的透视图;
图4b和4c用以说明图4a中的夹持部件的变换的实施例;
图5是如图1a和2说明的锁芯的侧视图;
图6示出了该锁芯的另一侧面;
图7是沿图6中VII线所示的横剖图;
图8是沿图6中VIII线所示的横剖图;
图9-10和图11-12是所述锁芯的端面视图,用以分别说明夹持部件从其第二释放位置到达第一锁定位置的运动以及对该锁的通常操作;
图13-16是与图3、4和2相对应的视图,用以说明一些变换的实施例;
图17-21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第二实施例的各种视图,图20是沿图18中的A-A线的剖视图,图21是沿图19中的B-B线的剖视图;
图22是与图19相对应的视图,用以说明一个变换的实施例;
图23-27用于说明该锁壳和相关联的锁芯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28-31用于说明包含在门锁装置内的第四实施例。
图1a-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所述锁具的第一实施例,其中包括传统的锁壳10具有轴向延伸的腔室11,该腔室11具有一个基本上呈“8”字形的横截面并且其尺寸能够接受一个可拆卸的锁芯20,该锁芯20具有一个可转动的钥匙插栓60和钥匙99。打算将该壳体10永久地安装在门(未示出)或其他一些物体内从而使壳体10相对于门框或其他一些固定结构锁定。也可替换成,由上述壳体10构成挂锁或其他一些锁定装置。
上述可拆卸的圆筒锁芯20可从插入孔13处沿轴向插进壳体10的腔室11中,并依靠夹持部件40将其夹持在上述壳体中,该夹持装置与壳体10、锁芯20以及钥匙插栓60相配合。该钥匙插栓60在其后端依靠一个沿轴向伸出的部件(未示出)与任何类型的辅助锁定装置相配合。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锁芯20外部横截面的轮廓与壳体10的内部横截面的轮廓相互精确配合,并在其间存在微小的间隙。因此,锁芯20可滑动地安装在腔室11中,在该锁通常的使用状态下,上述锁芯20被可靠地保持在其插入位置上。为达到此目的,在腔室11的内壁上和在夹持部件40的边缘部分上具有多个彼此配合的锁定部件。根据本发明所述,上述位于壳体10上的锁定装置至少有一个锁定突起12构成,该锁定突起12从构成腔室11的内壁13处向内凸出。在该优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示,上述突起位于所述腔室上下部分之间过渡区稍微偏下的位置处。
夹持部件40上的对应锁定装置是由锁定表面49构成的,当锁芯20被完全插入腔室11中并且当夹持部件40位于锁定位置时,上述锁定表面49面对着插入孔13并适宜与锁定突起12相啮合。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4a所示,上述锁定表面49形成位于夹持部件的纵向边缘部51内的凹槽50的一部分。
锁定表面49也可选择形成边缘部分51的端面,该锁定表面可以是如图4b所示一个轴向的小缺口或者是如图4c所示沿横向凸出的轴向窄舌51’的一个端面。
为了确保能够插入锁芯20,尽管有锁定突起12存在,该锁定突起12伸入通常由锁芯20占据的腔室11的内部区域,该锁芯20在下部21内具有一个纵向槽24,所述的下部21形成一个内圆筒形孔23。该纵向槽24沿轴向直线延伸。当夹持部件被移动到其锁定位置时,该槽的尺寸能够容纳夹持部件40的边缘部51(或舌51’),而当夹持部件被移动到其释放位置,并且锁芯20连同夹持部件40和钥匙插栓60一起沿轴向插入壳体10时,该纵向槽24的尺寸能够自由地容纳锁定突起12。因而,在上述纵向槽24的下边缘26和夹持部件40的相邻边缘52(图2)之间存在足够的圆周缺口25(图1a)。
另一方面,将锁芯20完全插入壳体10并且将夹持部件40横向移动时,通过该优选实施例中的旋转运动,使锁芯20进入其锁定位置,如图1b所示,该锁定表面49将与锁定突起12相啮合并使各装配的部件保持在彼此相对的安装位置上。而且,在上述锁定位置,锁定突起12通过锁芯自身能够得到有效地保护。
从图2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锁芯20包括一个宽大的上部27和一个前面所述的下部21。在所述上部27的中心垂直平面内,具有六个排成一列的孔28用于容纳弹子70(包括有上部71、中部72和下部73)的上部71,上述弹子由相关的螺旋弹簧74以常规方式偏压。可转动的钥匙插栓60具有相应的一排孔68,在锁定位置该孔68与上述孔28相对齐。同样在夹持部件内具有四个相应的孔48,依靠上弹子部71使夹持部件保持在锁定位置(如图1a所示)。在装配好该锁各部件的基础上,钥匙插栓60将依靠锁定环61沿轴向相对于锁芯20保持在适当位置上。
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夹持部件40(参见图2、4和9-12)所具有的轴向长度约占锁芯20长度的2/3,并具有稍小于180°的圆周延伸部。夹持部件40的下表面41呈圆筒形并于锁芯20的圆筒形孔23具有相同的曲率,因此上述孔23和夹持部件40共同形成一个大体上呈完整圆环的圆筒形壳体用于容纳可转动的钥匙插栓60。
夹持部件40能够相对于孔23的中心纵向轴在两个端部位置之间有限的区域内转动,即在第一位置(参见图1b、10、11和12)和第二位置(图1a和9)之间转动,在上述的第一位置处,上述夹持部件40通过壳体10上的突起12与夹持部件40边缘部分51上的锁定面49之间的相互啮合,能够将锁芯20有效地锁定在其轴向插入位置上,而在上述的第二位置处,通过锁定突起12沿上述缺口25的滑动,锁芯20可插入或退出上述壳体10。
夹持部件40大体上形成并作为部分圆筒壳体的一部分,或形成并作为带有中心上部42的基部沿径向延伸进入的总厚度较大并被容纳在切断于锁芯20的宽大的上部27内的腔室30中。由上部细长的曲面壁33限定出腔室30,并与夹持部件的中心部分42的上表面的曲率基本对应。
所述曲面壁31(和夹持部件40的上表面)的柱面曲率的中心轴与圆筒形孔23的轴相吻合,因此,不管夹持部件40的横向位置和转动位置如何,该夹持部件40尤其是其下表面41都将是锁芯20下部21的补充。上述的第一和第二端面位置是分别通过上述纵向边缘52的支座抵靠在上述槽24的下边缘26上(参见图6和10)和夹持部件相对端边缘部分抵靠在上述槽24的相关的边缘部分上(参见图5和9)确定的。
从图4a、4b、4c中可以看出,夹持部件40的横截面沿其长度方向除了轴向的窄槽50或舌51’以外大体上相同,孔48和数个向下径直伸出的指形件45被安装在锁芯20下部21上的各直立的齿22之间并与槽24相毗接。上述指形件45和齿22将确保为钥匙插栓和弹子72、73提供一个充分连续的圆筒形承载面。
如果需要,该锁能够在壳体的内侧设置两个(或多个)锁定突起12、12’(参见图3),上述锁定突起12、12’分别与夹持部件40的轴向窄槽50、50’相对应。
该锁的操作过程可以参见图9-12所示。在图9中(也可参见图1),将钥匙控件99插入到钥匙插栓60的钥匙孔中并向右转动,由此夹持部件的边缘部分51从槽24的边缘部分26中脱出从而空出一个纵向的缺口25,进而能够使锁芯20相对于壳体10插入或脱出,与此同时让锁定突起12沿其沿其轨道滑动。当钥匙99转动到竖直位置时,如图10和1a所示,依靠锁定突起12和锁定表面49可以将夹持部件40、锁芯20以及钥匙插栓60有效地锁定在一起。
此刻,如图11和12所示,可以通过操作钥匙99’以常规的方式使用该锁。
锁定突起12应当是向内作非常有限的径向延伸,从而不会影响钥匙插栓60的转动。该锁定突起12的长度优选与锁芯20下部21的壁厚基本相同(或稍薄一些)。
图13-16用以说明一些根据本发明所述锁具的变化实施例。从图13中可以看出,提供这样一种锁壳10是有可能的,该锁壳除了具有锁定突起12之外还具有轴向的窄槽部分14,例如,该窄槽14非常接近上述的锁定突起12。正如上面实施例所述,锁定突起12与位于夹持部件40的轴向窄槽50内的锁定表面49相啮合,而与此同时凹槽14与邻接夹持部件40的边缘部分51形成的第一锁定支座46相啮合。
另外,夹持部件40可以设置一个翼形53的第二锁定支座,正如在前面提及的专利文件WO96/36782(Winloc)中所述,该翼形53被安装在位于槽24的内端部并与其邻接的凹槽或缺口部分29中,例如被安装在近似于锁芯20的轴向中部的位置处(参见图15)。当夹持部件40位于其锁定位置时,该翼形53被部分容纳在凹槽部分14中。作为一种替换方式或作为一种补充,可将一个沿径向向外突出的相似的锁定翼部53’设置在夹持部件40的后端部(参见图14)。
而且,同样正如在前面所提及的专利文件中的描述,该锁可以设置一个侧杆62,该侧杆62可拆卸地安装在钥匙插栓60的圆筒形外表面的沟槽63内,并与安装钥匙插栓60内的侧向弹子(未示出)相啮合。当上述侧杆62位于锁定位置时,它能够凸出到邻接圆筒孔23的纵向槽29中(参见图15和16)。
参见图17-21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与前面所述的专利文件US4328690A中所述的锁具相类似。锁壳10’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锁壳相同(参见图1a和3),例如,具有锁定突起12。然而,锁芯20’却稍有区别,它包括两个沿轴向分离的下部20a、20b,位于二者之间的夹持部件40’具有一个下部形成环状的圆筒形套管,并以为可转动的枢轴的方式套装。锁芯20’的后端下部20a具有一个直线槽24,而夹持部件40’具有相应的狭槽24’,当向右转动钥匙控件使该夹持部件位于其释放位置时(参见图18和20,而在第一实施例中该相应的位置参见图9),上述狭槽24’与直线槽24相对齐。在该位置,锁芯20’能够插入或退出壳体10,而与此同时锁定突起12沿着直线槽24滑动并与直槽部分24’相对齐。
当钥匙控件向左转动时,例如进入图19所示的位置时,上述狭槽部分24’被移动到偏离直线槽24的位置处,相反,具有锁定表面49’的轴向窄槽50”卡住锁定突起12(如同卡口类型的锁定沟槽),从而将锁芯20’、夹持部件40’以及钥匙锁栓(未示出)有效地锁定在锁壳10’内的插入位置中。
作为一种替换方式,参见图22所示,对齐的狭槽部分24”也可设置在前端下部20b中,该狭槽的长度稍长于锁定突起12的纵向尺寸。将锁芯20’沿轴向插入壳体10’以后,上述锁定突起12将位于上述的狭槽部分24”中(如图所示)。于是夹持部件被转动到其锁定位置处,在该锁定位置处,狭槽部分24’(如图中虚线所示)与锁芯20’后端和前端下部20a、20b中的狭槽24、24”相偏离。
当然,图17-22中所示的上述狭槽部分24、24’、24”也可采用与通槽相比具有底面的沟槽的形式,并将锁定突起的长度设置为比该沟槽的深度短。
参见图23-27所示的第三实施例。锁壳10”的前端10”a恰与图1a所示的实施例相类似具有腔室11”,该腔室11”具有类似于“8”字的横截面和一个如图25所示向内凸出的锁定突起12,相反,锁壳10”的后端10”b则具有一个不同的更加狭窄轮廓的矩形上部11”a(图26)。而后者用于容纳锁芯20”后端的矩形上部20”a,也可参见图24和27所示。
因此,壳体10”的内轮廓和锁芯20”的外轮廓在纵向上发生变化,但是这些轮廓沿着该锁的整个长度互补。在该实施例中,夹持部件(未示出)可以由大体上类似于图4a中所示的夹持部件来构成,虽然设置一个上翼(类似于图14中的翼部53)安装在锁芯20”的缺口部分或凹槽29”中(图24)。
在第四实施例中,如图28-31所示,该锁是门锁装置的一部分,包括安装到门内侧(未示出)的后壳体100r和安装到门前侧的前壳体100。锁芯120(参见图29和31)与图2中的壳体20相类似,但具有两个曲线凹槽121、122,挡锁芯被插入到壳体中时,上述两曲线凹槽121、122尺寸足以接收两个位于壳体100后端部上的径向凸缘101、102。从图28中可以看出,螺钉1、2穿过孔101h、102h用于将壳体100、100r固定在门上。
在壳体100的后端,一个可转动的锁定部件104可转动地套装在壳体后壁106上的环形开口105中。该转动部件104具有一个较长的轴向杆107和一个较短的轴向杆108延伸到壳体的内腔中,并分别进入轴向孔161和直径沟槽162中,上述的轴向孔161和直径沟槽162分别位于锁芯中的钥匙插栓160的端部(仅在图31中示出)。这样钥匙插栓的旋转运动就能够传递给锁定部件104。
为了确保只有同种类型的锁芯120才能插入到壳体100中,轴向孔161的直径非常宽,大约4-5mm,(钥匙插栓的直径为12-14mm,优选13mm),钥匙插栓160圆周面和轴向孔161之间的最小壁厚为0.5mm左右。轴向杆107的直径或宽度稍微小于上述孔的直径,优选3.7-4.5mm。上述杆107和孔161的横截面的形状并不一定非是圆形不可,也可以是其它任何适宜的形状,例如矩形或三角形。
而且,(当带有钥匙插栓的锁芯被插入到壳体中时)锁定突起112沿径向向内延伸穿过锁芯120的纵向槽124(图29)到达非常接近钥匙插栓圆周面的位置处。在任何情况下,锁定突起112和上述的圆周面之间的径向间距不应超过1mm。优选使上述间距更小。因此,锁定突起112和钥匙插栓160的转动轴(与图30中的开口105的中心重合)之间的间距比轴向杆107最外端与转动轴之间的径向距离不大于1mm。
通过延伸进入壳体100的腔室内的锁定突起112和轴向杆107的组合,使得事实上不可能用另一类型的锁芯来替换上述锁芯120,甚至用较小的锁芯也不行。这种较小的锁芯可以很窄足以能够自如地插入壳体并通过上述突起112。然而,在这种较小的锁芯内,不可能在钥匙插栓的后部内开设一个具有足够宽度的轴向孔,除非穿透上述的圆周面或其中心钥匙孔。
据此,任何未经授权替换锁芯的举动都将被有效地阻止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