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体地说是一种既可以通过电子识别控制方式开锁,又可以通过机械钥匙以机械方式开锁的门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流动和交往的更趋频繁,门锁作为必不可少的安全屏障,也在不断更新。传统的现广泛使用的筒式执手机械门锁虽然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且可靠性较高,但是由于其一般不能实现反锁,加上使用的机械钥匙的易复制性以及同一把锁的不同钥匙之间的不可区分性,在多人使用一把锁的情况下,一旦某把钥匙丢失或被非法复制,或带走不归还,都必须重新换锁,非常不方便;而现代发展起来的电子控制门锁,如IC卡、射频卡门锁,由于保密安全性好,使用方便,加上功能扩展性好等一系列优点,正越来越受到欢迎,然而,纯电子控制类门锁由于受电路、电源等因素影响,出现故障而无法打开房门的几率较高,因此也使推广应用受到了一定地阻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现有筒式执手机械门锁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门锁,它不仅可以在平时通过电子识别控制的方式开锁,而且还可以实现电子反锁;在电子线路不能正常工作或其他特殊情况下还能够通过特定管理人员持有的机械钥匙以机械方式开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主要由锁头、机械钥匙、外执手、外壳、锁体、电子识别控制组件、电源、固定圈、内壳、内执手、锁舌等构成;其中,电子识别控制组件中的识别控制电路安装在内、外壳体中,内、外执手分别固定在锁体的内、外执手管上,在外执手管内安装有锁头及与锁头内的锁芯相连的拨动管,在锁体的内执手管内安装有一个电磁铁,电磁铁的动铁心与卡杆的一端相连接,卡杆的另一端通过拨动管上的弹簧挡片的中心孔伸入拨动管内,当电磁铁未通电时,在与电磁铁的动铁心或卡杆相连的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卡杆上的制动片插入外执手管和锁体壳上同位径向设置的制转槽中,作卡制锁固,从而使外执手无法转动,此时,仅可通过转动内执手,带动内执手管上设置的拨叉或插入机械钥匙转动锁头内的锁芯来带动套在外执手管内的传动管上设置的拨叉来拨动滑块移动,从而锁舌移动来实现开锁;而当锁上的识别控制电路接收到正确的开锁信号后,即输出控制电流令电磁铁产生磁力,电磁铁内的动铁心朝定铁心方向被吸合,从而带动卡杆上的制动片从制转槽中退出,此时即可旋转外执手带动设置在执手管上的拨叉拨动滑块移动,而滑块又带动锁舌移动,实现开锁。此外,在门锁的内侧安装有一个电子反锁开关,按动或旋动一下此开关,识别控制电路即进入反锁不工作状态,此时只能通过转动内执手开锁或通过机械钥匙开锁;在锁内同时安装有能够通过感应内执手转动而解除电子反锁的解锁开关,当需要解除电子反锁状态时,只需转动一下内执手就可带动解锁开关动作从而使电子识别控制电路恢复工作。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不但同时具有了电子控制门锁和机械门锁的性能和优点,而且结构相对简单,可大量采用现有筒式执手门锁的零部件,成本低廉,易于生产。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机械钥匙开锁状态)图3是图1所示门锁中卡杆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门锁处于锁闭状态下锁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门锁处于电控开启状态下锁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射频卡、2.机械钥匙、3.锁头、31.锁芯、4.外执手、5.外壳盖、6.外壳、61.显示面板、7.电源、8.锁体、81.外执手管、811.拨叉、82.拨动管、821.拨叉、822.弹簧挡片、83.滑块、84.锁体壳、85.卡杆、851.制动片、86.电磁铁、861.定铁心、862.复位弹簧、863.动铁心、87.内执手管、871.拨叉、88.滑块弹簧、9.读卡识别控制器、10.感应天线、11.显示光源、12.内壳、13.报警器、14.内壳盖、15.万向水银开关、16.控制按钮、17.内执手、18.固定圈、19.锁舌。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射频卡1、机械钥匙2、锁头3、外执手4、外壳6、外壳盖5、读卡识别控制器9、感应天线10、电源7、显示光源11、锁体8、内壳12、内壳盖14、报警器13、万向水银开关15、控制按钮16、固定圈18、内执手17、锁舌19等组成;而其中锁体8则由锁体壳84、内执手管87、外执手管81、电磁铁86、拨动管82、卡杆85、滑块83、滑块弹簧88等构成。感应天线10放置于外壳6的非金属显示面板61后,显示面板61后还有显示光源11,通过照射面板61的显示出需要的文字,如″请勿打扰″等,射频卡控制识别电路板9和电源7则放置在内壳12内,内壳12与外壳6分别通过内壳盖14与外壳盖5固定于门上,而锁体8则通过固定圈18固定于门上,在内执手管87位于内执手17一侧安装有一个电子反锁用控制按钮16,按一下此按钮,则产生一个电信号,使射频卡识别控制电路进入休眠不工作状态,同时使外壳显示面板61上“请勿打扰”字样后的显示光源11亮,此时只能通过转动内执手17开锁或通过机械钥匙2开锁,此外在内执手管87中间还装有一个解除电子反锁用的万向水银开关15,一旦旋动内执手17,则使万向水银开关15倾斜导通,从而通过信号电流唤醒休眠中的射频卡识别控制电路。
在内执手管87设置有拨叉871的一侧,安装有电磁铁86,电磁铁86的定铁心861与卡杆85的一端相连接,卡杆85如图3所示,卡杆85上有制动片851,卡杆85的另一端通过拨动管82上的弹簧挡片822上的中心孔伸入拨动管82内,如图4所示,当门锁处于锁闭状态时,电磁铁86未通电,在复位弹簧862的作用下,卡杆85上的制动片851插入外执手管81和锁体壳84上的同位径向设置的制转槽中,作卡制锁固,从而使外执手4无法转动,此时,仅可通过转动内执手17,带动内执手管87上设置的拨叉87或使用机械钥匙2插入锁头3内的锁芯31旋转并如图2所示带动套在外执手管81内的拨动管82上设置的拨叉821来拨动滑块83移动,从而移动锁舌19来实现开锁。
当射频卡1在感应天线10前一定的距离内掠过,感应天线10将接收到的卡内信息传递给读卡识别控制器9,经识别判断为获得授权可开锁的合法卡后,即输出电流控制电磁铁86导通,如图5所示,电磁铁86内的动铁心863朝定铁心861方向被吸合,从而带动卡杆85上的制动片851从制转槽中退出,此时即可旋转外执手4带动设置在外执手管81上的拨叉811拨动滑块83移动,而滑块83又带动锁舌19移动,实现开锁。如果非法示卡达一定次数,则触发报警器13发出报警声。
在本实施例中,锁体8除电磁铁86和卡杆85外的其它各组成零件以及内执手17、外执手4、机械钥匙2、锁头3、紧固圈18等均采用现有筒式执手机械门锁相同的零部件和结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