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库用混合式停车设备.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86730 上传时间:2018-02-0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06.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109785.7

申请日:

2000.07.07

公开号:

CN1332305A

公开日:

2002.01.2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视为放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H6/22

主分类号:

E04H6/22

申请人:

深圳一和实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红蔚; 缪慰时

地址:

518054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油大道鸿隆大厦8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双收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华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库用混合式停车设备,它包括由载车板10构成的上层升降横移机械式车位和在其下设置的下层地面自走式车位,且所述二层车位基本上互成90°配置;所述上层车位为横卧式,两两并排呈竖列布置,两竖列之间留有间距,其宽度大于最大停放汽车宽度的2倍;所述下层车位为纵卧式,并呈竖列布置,两竖列之间设有出车通道,且该通道的宽度稍大于最大停放汽车的长度。使用本实用新型停车设备的车库,其上、下层互不干涉,能大大提高出入车的速度,且建造费用约为传统升降横移式的40-50%。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车库用混合式停车设备,包括立柱(1)、置于立柱(1)上的主梁(2)和 由四个行走轮(5)支持在置于主梁(2)上的导轨(3)之上的平移大车(4),以及驱 动平移大车(4)在水平方向横移的平移电机及减速器(11)和与所述四个行走轮(5) 相连的长轴(12),平移大车(4)上还设有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由升降电机及减速器 (6)、传动链(7)、链轮(8)和与悬挂在平移大车(4)下方的载车板(10)相连的 起重链(9)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2)为大跨度梁,其跨度略小于车库的宽度; 所述载车板(10)构成上层升降横移机械式车位,在该车位的下面还设有下层地面自走式 车位,且所述二层车位基本上互成90°配置;所述上层车位为横卧式,两两并排呈竖列布 置,两竖列之间留有间距,其宽度大于最大停放汽车宽度的2倍;所述下层车位为纵卧式, 并呈竖列布置,两竖列之间设有出车通道,且该通道的宽度稍大于最大停放汽车的长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库用混合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大车(4) 为框形钢架结构,所述平移电机及减速器(11)设置在框形钢架结构的一个边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库用混合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升降机构上安 装有定位器(13)和电磁铁及安全钩(14)。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库用混合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确保下层自走 式车位及出车通道中人车安全的警示装置及光电探测装置。

说明书


车库用混合式停车设备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库用机械式停车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库用上层机械横移下层自走混合式车位的停车设备。

    目前,在车库用机械式停车设备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案是一种升降横移类的方案。由于该方案的结构较为简单、动作直观、维护方便、且粗算价格也最为便宜,因此,在许多地下自走式车库车位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只要车库高度允许,业主都希望将其现有车库用该方案形式改造成双层立体停车车库。即使是新建的大楼地下停车库,也不乏采用所述的传统双层升降横移方案。但是,如果仔细测算,这种方案对业主来说,实际上是很不划算的。例如,有这样一个自走式车库,原来可以停放50辆汽车,即50个车位,改造成双层升降横移类机械式车库后,大约可停入80辆汽车,即净增车位只有30个。但是,投资方实际要承担80个车位的建造费用。也就是说,每增加一个车位,业主实际要付出2.6个车位的建造费用。以目前升降横移类机械式停车设备每个车位约3.5万元计算,业主实际付出的却是9万元左右。这样的建造费用是升降横移类机械式停车设备在车库中推广的一大障碍。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充分利用地下车库的净高,建造费用合理,能提高汽车出入车库速度的车库用混合式停车设备。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上层机械横移,下层自走这样的构思来达到地,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车库用混合式停车设备,包括立柱、置于立柱上的主梁和由四个行走轮支持在置于主梁上的导轨之上的平移大车,以及驱动平移大车在水平方向横移的平移电机及减速器和与所述四个行走轮相连的长轴,平移大车上还设有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由升降电机及减速器、传动链、链轮和与悬挂在平移大车下方的载车板相连的起重链构成,所述主梁为大跨度梁,其跨度略小于车库的宽度;所述载车板构成上层升降横移机械式车位,在该车位的下面还设有下层地面自走式车位,且所述二层车位基本上互成90°配置;所述上层车位为横卧式,两两并排呈竖列布置,两竖列之间留有间距,其宽度大于最大停放汽车宽度的2倍;所述下层车位为纵卧式,并呈竖列布置,两竖列之间设有出车通道,且该通道的宽度稍大于最大停放汽车的长度。

    本发明的车库用混合式停车设备,其中所述平移大车为框形钢架结构,所述平移电机及减速器设置在框形钢架结构的一个边上。

    本发明的车库用混合式停车设备,其进一步改进是在所述升降机构上安装有定位器和电磁铁及安全钩。

    本发明的车库用混合式停车设备,其再进一步改进是还设有确保下层自走式车位及出车通道中人车安全的警示装置及光电探测装置。

    本发明的车库用混合式停车设备的优点在于:

    在车库的下层仍保持原来的自走式,而只是把上层车位改造成机械式。这样投资方需要付出的建设费用就仅是净增的车位数费用,而不是象传统的双层升降横移式那样连原有的车位数也得承担费用了。由于下层车不是停在载车板上而是停在地面上,充分利用了地库的净高度,节约了下层占用的导轨高度、滚轮高度和车板高度,共约12公分左右。这对于非常紧凑而又非常花钱的地库高度来说,这12公分确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本发明中的上层机械式车位和下层自走式车位互成90°布置,上层车位在出入车库时,车位将横移到通道位置,然后降下。这样就避开了下层的自走式车位,从而解决了上层车的出入问题。这样布置的另一个好处是,上层的停车为横卧式,它们和通道在同一方向上,故出入车时不须拐90°弯,从而大大提高了汽车出入库的速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车库用混合式停车设备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车库用混合式停车设备的车位布置示意图。

    图2是图1A-A处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车库混合式停车设备包括立柱1、置于立柱1上的主梁2和由四个行走轮5支持在置于主梁2上的导轨3之上的平移大车4,以及驱动平移大车4在水平方向横移的平移电机及减速器11和与所述四个行走轮5相连的长轴12,平移大车4上还设有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由升降电机及减速器6、传动链7、链轮8和与悬挂在平移大车4下方的载车板10相连的起重链9构成,所述主梁2为大跨度梁,其跨度略小于车库的宽度;所述载车板10构成上层升降横移机械式车位,在该车位的下面还设有下层地面自走式车位,且所述二层车位基本上互成90°配置;所述上层车位为横卧式,两两并排呈竖列布置,两竖列之间留有间距,其宽度大于最大停放汽车宽度的2倍;所述下层车位为纵卧式,并呈竖列布置,两竖列之间设有出车通道,且该通道的宽度稍大于最大停放汽车的长度。所述平移大车4为框形钢架结构,所述平移电机及减速器11设置在框形钢架结构的一个边上。在所述升降机构上安装有定位器13和电磁铁及安全钩14。为了确保下层自走式车位及出车通道中人车的安全,不可设置警示装置及光电探测装置。

    本发明车库用混合式停车设备,按PLC编程执行所述上层机械式车位的升降和横移动作。

    将本发明所述设备用于某地下车库,实有180个车位,将其分配成下层自走式车位100个,上层机械式车位80个。其中机械式车位单价为4.2万元,建造总费用为336万元。如果按照传统的升降横移式建造,则总费用约700万左右。由此可见,用本发明所述设备建造车库,可大大降低总的建造投入,因此具有极强的竞争性。

车库用混合式停车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车库用混合式停车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车库用混合式停车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车库用混合式停车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库用混合式停车设备.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库用混合式停车设备,它包括由载车板10构成的上层升降横移机械式车位和在其下设置的下层地面自走式车位,且所述二层车位基本上互成90配置;所述上层车位为横卧式,两两并排呈竖列布置,两竖列之间留有间距,其宽度大于最大停放汽车宽度的2倍;所述下层车位为纵卧式,并呈竖列布置,两竖列之间设有出车通道,且该通道的宽度稍大于最大停放汽车的长度。使用本实用新型停车设备的车库,其上、下层互不干涉,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