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混凝土墙体现场整体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186045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87.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34471.X

申请日:

2002.07.31

公开号:

CN1395014A

公开日:

2003.02.0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E04B2/84

主分类号:

E04B2/84

申请人:

徐派球;

发明人:

徐派球

地址:

510405广东省广州市政通路39号地下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轻质混凝土墙体现场整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拟建墙体的一边竖置若干根立柱,在两立柱间自下而上叠置若干块模板,各模板以连接件紧固于立柱上,在拟建墙体空间内装上钢丝网,接着按同样方法在另一边安装立柱与模板,同时安装水电管道,并在前后每对模板之间的中心安装定位套管,再以双头螺丝和螺母固定于两模板上,最后将配制好的轻质混凝土浆料从最顶一块开有灌浆孔的模板中灌入模板间的空间内。在墙体初步凝固后卸下模板和立柱,并将定位套管的通孔用灰浆抹平便可。本发明与已有的用砌块制造墙体的方法相比,具有方法简单、快捷、施工时间短以及施工费用较低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轻质混凝土墙体现场整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a.在建筑 物已建造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内按拟制造的墙体位置在地面上划出两条定位线;b.在其中 一划线的两端和中间等距离设置若干条立柱;c.在两立柱之间自下而上叠置若干块模板, 在每幅墙体最顶的其中块模板上部开有灌浆口,各模板两端以连接件固定于立柱上;d. 在拟制造的墙体的空间内装上钢丝网;e.在另一条划线按上述相同的方法装上立柱和模 板,同时按要求装上水电、电视、电话线等线管,并在前后每对模板之间的中心装上一 根与墙体厚度一致的定位套管,该定位套管以一根双头螺丝和螺母固定于两模板上;f. 将配制好的轻质混凝土浆料从灌浆口灌入模板间的空间内;g.在墙体初步凝固后将立柱 和模板卸下,最后将定位套管的内孔灌入浆料并抹平便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造有窗口的墙体时,是采用 定型模板预留窗口位置,并在预留窗口周边用钢板密封。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造建筑物的外墙时,在该外 墙的上下横梁两侧装上立柱支承横梁,然后再安装立柱。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用槽钢制成,在其底 端设有一块底板,在底板中心开有一螺纹孔,并装上一颗调节螺栓。

说明书


轻质混凝土墙体现场整体施工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的施工方法,特别是一种轻质混凝土墙体现场整体施工方法,适合框架结构建筑物建造墙体使用。

    背景技术

    目前,楼房等建筑物普通采用框架结构建造,然后在钢筋混凝土的框架内再砌墙体形成独立的房间。在已有技术中,最普遍的方法是用红砖砌成。由于生产红砖要毁坏农田,又产生污染,红砖已逐步被块状的水泥墙所取代。但墙体建造不管采用红砖或其他墙体材料砌成,都必须经过下列工序:由工厂制造红砖或墙板,然后运送到工地,再砌墙,最后用灰浆抹平墙体。由此可见,现有技术的墙体制作方法普遍存在工序多、施工时间长,浪费人力物力以及造价较高等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墙体制造方法之不足,提供一种施工方法简单、快捷、施工时间短以及施工费用较低的轻质混凝土墙体整体现烧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任务是以这样的方式实现的:a.在建筑物已建造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内按拟制造的墙体位置在地面上划出两条定位线;b.在其中一划线的两端和中间等距离设置若干条立柱;c.在两立柱之间自下而上叠置若干块模板,在每幅墙体最顶的其中块模板上部开有灌浆口,各模板两端以连接件固定于立柱上;d.在拟制造的墙体的空间内装上钢丝网;e.在另一条划线按上述相同的方法装上立柱和模板,同时按要求装上水电、电视、电话线等线管,并在前后每对模板之间的中心装上一根与墙体厚度一致的定位套管,该定位套管以一根双头螺丝和螺母固定于两模板上;f.将配制好的轻质混凝土浆料从灌浆口灌入模板间的空间内;g.在墙体初步凝固后将立柱和模板卸下,最后将定位套管地内孔灌入浆料并抹平便可。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采用如下措施来实现:

    在制造有窗口的墙体时,可采用定型模板预留窗口位置,并将予留窗口周边钢板密封,然后按上述工艺进行施工便可。

    采用本工艺制造建筑物外墙时,可在该外墙位置的上下横梁两侧装上立柱支承梁,以便能支承立柱进行施工,其余工序与上述方法相同。

    本施工方法所使用的立柱用槽钢制成,在其底端设有一底板,在底板中心开有一螺纹孔并装上一颗调节螺栓,以便于微调立柱的高度,使之紧固于上下楼板之间。

    从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可知,由于墙体的建造是在现场进行,所用的轻质混凝土浆料可从生产厂直接运来灌注,亦可采用混凝土发泡机现场制作,现场灌注,因此无需制作红砖、砌墙块和墙板、以及运输到施工现场再砌墙、抹灰等工序。与已有技术相比,可大大节省了能源和人力,缩短了制作时间,降低了制造成本,是当今墙体建造最为理想的施工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墙体施工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立柱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沿A-A线的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所使用的立柱1用槽钢制成,以60#槽钢为合适,其高度视墙体高度而设定,一般为2.8米,经调直后在其底端焊上一块带螺纹孔的底板2,并装上平头螺栓3便可。

    本发明所采用的模板4以采用厚度为2~3毫米、高度为400毫米、宽度为800毫米的钢板为好,可作为标准板,亦可根据实际情况作修改。在模板4的中心开有一个φ12毫米的定位孔,并在其两端与立柱1的接触处各设置一个由螺栓5、弹簧6、压块7和螺母8组成的连接与紧固装置。

    制造开有窗口和门口的墙体时,可按要求形状制造相应形状的模板便可。

    用于灌浆和模板,在其上端开有一个φ40毫米的灌浆孔9。

    实施例一:建造无窗门的内隔墙,参照图1,其工序如下:

    1.在计划建筑墙体的构架的地面上按其所在位置和厚度画出两条定位线。

    2.在其中一定位线的两端和中间按模板4宽度和墙体长度等距离竖置若干根立柱1,并通过调节其底端的平头螺栓3将立柱1垂直紧固于上下地板之间。

    3.在两立柱1之间自下而上装上模板4,并通过模板4两端的螺栓5、弹簧6和螺母8将压块7紧压于立柱1上将模板4固定。并将开有灌浆孔的一块模板设置于该幅墙体的顶处。

    4.在拟建造墙体的空间内以水泥钉装上一块直径为1.8~2.4的钢丝编织而成的钢丝网10以及水电、电视和电话等线管。

    5.在另一条画线上按第3步骤安装立柱1和模板4,与此同时,在前后两块模板4的定位孔之间放置一根与墙体厚度相等的定位套管11,并通过一根双头螺丝12和两个螺母13将其固定于两块模板4上。

    6.将轻质混凝土生产厂运来的轻质混凝土浆料或现场采用混凝土发泡机制备的浆料从最顶一块开有灌浆口9往两边模板4间的空间灌入轻质混凝土浆料。

    7.在轻质混凝土浆料凝固后,卸下模板4和立柱1,最后在定位套管11灌入浆料并抹平即可。

    实施例二,建造有窗门的墙体。

    其工序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只是在安装模板4时按要求装上予制的模板,并在窗口周边用钢板密封便可。

    实施例三,建造建筑物外墙墙体。在施工前在上下横梁上的边缘装上用角铁制成的支承梁,然后在上下支承梁之间安装立柱,其余工序与实施例一相同。

    附图中:14为地板,15为竖梁。

轻质混凝土墙体现场整体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轻质混凝土墙体现场整体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轻质混凝土墙体现场整体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轻质混凝土墙体现场整体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轻质混凝土墙体现场整体施工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为一种轻质混凝土墙体现场整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拟建墙体的一边竖置若干根立柱,在两立柱间自下而上叠置若干块模板,各模板以连接件紧固于立柱上,在拟建墙体空间内装上钢丝网,接着按同样方法在另一边安装立柱与模板,同时安装水电管道,并在前后每对模板之间的中心安装定位套管,再以双头螺丝和螺母固定于两模板上,最后将配制好的轻质混凝土浆料从最顶一块开有灌浆孔的模板中灌入模板间的空间内。在墙体初步凝固后卸下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