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抖动信号的记录方法及其相应的光盘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光盘抖动信号的记录方法及其相应的光盘,将要记录在光盘上的地址信息,以抖动信号交叉地记录在凸面轨道(Land)或凹面轨道(Groove)两边。
(2)背景技术
通常,以记录图象及声音数据等信息的记录媒体的光盘被广泛使用,上述光盘的类型有已普遍化地CD,CD-ROM及DVD-ROM等播放专用光盘与CD-R及DVD-R等可以记录,同时普及开发着CD-RW,DVD-RAM及DVD-RW等复写式光盘。
上述可以复写式光盘中,为了能够把数据记录在所要记录的位置上,预先要记录包含地址信息等的标识(ID)信息,如图1所示,CD-R光盘上有凸面轨道10和凹面轨道12,另外随着调制频率的反送波信号在凹面轨道12预先格式化有包含地址信息的ID信息。
如上所述,可以从上述抖动的凹面轨道12读出的抖动信号可以读取地址信息,并根据其被读取的地址信息,能够在光盘的特定记录位置记录所要的数据。
但在普通光盘上,上述地址信息只能记录在凹面轨道12上,因此限制了可以记录地址信息的记录容量。
另外,如图2所示,DVD-RAM可以在凸面轨道和凹面轨道上都记录地址信息。上述光盘中,所述地址信息的ID信息包含,以预制凹面轨道列14的形态记录的表头栏位,以同相位抖动的凸面轨道和凹面轨道10、12形成的记录栏位。
但是,这种光盘不能在以预制凹面轨道列14形成的表头栏位上记录用户所要记录的数据,因此限制了用户数据的记录容量。
最近正在研究一种新的记录方法,就是在凸面轨道和凹面轨道两边,以抖动信号方式记录地址信息,这样便能大大增加记录容量,以下对此作详细说明。
参考图3,我们可以看到凸面轨道和凹面轨道20、22,这凸面轨道和凹面轨道20、22是以螺旋状从光盘的最内周至最外周并排形成,或是如图4所示,从最内周至最外周以每周旋转互相交叉排列,使之形成一个螺旋形信号磁道。
上述凸面轨道和凹面轨道在一定区间单位内两边以同相位抖动的同相位抖动区域24A形成,并在两边以互相不同的相位抖动的逆相位抖动区域24B以交叉状形成,它们的同相位抖动区域与逆相位抖动区域在信号轨道的幅方向交叉。
另外,画有有斜线表示的同相位抖动区域24B是,两边包含地址信息等的ID信息被预先格式化的区域,随着频率调制的反送波信号抖动在ID信息两边。随着这种同相位抖动区域在两个信号轨道(凸面轨道和凹面轨道20、22)的进行方向和幅方向,与逆相位抖动区域24B交叉地排列,逆相位抖动区域24B的两边抖动成另外的相位。
据此,可以从同相位抖动区域上的抖动信号得出地址信息,如图3所示,同相位抖动区域与逆相位抖动区域被记录为一个信息记录单位,即FRAME时,从逆相位抖动区域的前面或后面的同相位抖动区域读取地址信息,根据所述地址信息,能够在信息记录单位上记录用户数据。
这种方式的记录媒体在凸面轨道和凹面轨道上都能够记录信息,进而可以灵活用于全部可记录区域。但是如上所述,在凸面轨道和凹面轨道上各自记录抖动信号的方式中,地址信息的1比特上分配1周期的信号,其信号作相位调制记录后,所以根据光拾取器的跟踪状态,能够检测有效的地址和无效的地址。
比如,如图5所示,当光拾取器的射束点(BEAM SPOT)在凹面轨道两边(Y&Z)正常形成时,其两边(Y&Z)形成的抖动信号的相位互相成为同相位,可以正常地输出相当于其抖动信号的波形信号级别增幅的推挽(PUSH-PULL)信号,因此限幅(SLICE)其推挽信号的数字抖动信号被检测,而且输出零级别的播放射频(RF)信号;当光拾取器的射束点在凹面轨道和凸面轨道(Y&Z)非正常形成时,其两边(Y&Z)形成的抖动信号的相位可能互相成为逆相位,这时推挽信号连续成为零级别的区间,所以在以一定基准被限幅的数字抖动信号上,存在有相应与此的零(Zero)级别的区间,结果增加包含不规则周期的信号,因此大大降低抖动PLL(Phase Locked Loop:锁相环)性能,而且在其一定区间内成为播放RF信号的噪音。
(3)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创设,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如下性能的光盘的抖动信号记录方法以及与其相应的光盘。
将要记录在光盘上的地址信息比特数据,以至少4以上的抖动单位预编码后,再以BPSK(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二进制移相键控)方式或ASK(AmplitudeShift Keying:振幅键控)方式调制,交叉地记录在光盘的凸面轨道或凹面轨道信号磁道两边,以至被记录在凹面轨道一侧边的抖动信号相位与被记录在凸面轨道一侧边的抖动信号的相位,不会连续地具有互相不同的逆相位,而且被记录在凹面轨道一侧边的抖动信号的振幅与被记录在凸面轨道一侧边的抖动信号的振幅,不会连续地具有互相不同的振幅。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光盘的抖动信号的记录方法,其特点是包含以下阶段:
第一阶段,以至少4以上的抖动单位对将要记录在光盘上的地址信息比特数据进行预编码;
第二阶段,调制以4以上的抖动单位被预编码的抖动数据,交叉地记录在光盘的凸面轨道或凹面轨道两边。
本发明应用如上述光盘抖动信号的记录方法相应的光盘,在于抖动信号交叉地记录在光盘的凸面轨道和凹面轨道两边,其特点是,被记录在上述凹面轨道一侧边的抖动信号相位,与被记录在上述凸面轨道一侧边的抖动信号的相位,具有不连续地互相不同的逆相位调制记录。
本发明应用如上述光盘抖动信号的记录方法相应的光盘,在于抖动信号交叉地记录在光盘的凸面轨道和凹面轨道两边,其特点还可以是,被记录在上述凹面轨道一侧边的抖动信号振幅,与被记录在上述凸面轨道一侧边的抖动信号的振幅,具有不连续地互相不同的振幅调制记录。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4)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CD-R光盘上形成的凸面轨道和凹面轨道图。
图2是现有的DVD-RAM光盘上形成的凸面轨道和凹面轨道图。
图3及图4是在凸面轨道和凹面轨道上都有记录抖动信号的光盘图。
图5是从以一般的相位调制方式记录抖动信号的光盘读出的推挽信号,限幅信号、以及读取射频(RF)信号的显示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光盘抖动信号记录方法的抖动信号记录装置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光盘读出的推挽式的信号和SLICE信号,以及读取RF信号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光盘抖动信号记录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抖动信号记录装置的构成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光盘抖动信号记录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相应的光盘读出的推挽信号和限幅信号、以及读取射频(RF)信号的显示图。
(5)具体实施方式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光盘抖动信号记录方法的抖动信号记录装置构成示意图,所述抖动信号记录装置包括以下几个部件。
预编码器(Pre-Coder)30,至少以4以上的抖动单位对将要记录在光盘上的地址信息1比特数据进行预编码;调制部31,以BPSK(Binary Phase ShiftKeying:二进制移相键控)方式将上述被预编码的4以上的抖动单位数据调制成抖动信号;抖动记录部32,将上述被BPSK调制方式调制的抖动信号记录在可记录光盘33上的。
在上述预编码器30中,以至少4以上的抖动单位,即2n+2(n=自然数)以上的抖动单位来预编码将要记录在光盘上的地址信息比特数据,比如以16抖动单位预编码时,1比特的地址信息′0′以″0000000100000001″预编码,1比特的地址信息′1′以″0000000000000001″预编码,或是另如,上述1比特的地址信息′0′可以以″1111111011111110″预编码,1比特的地址信息′1′可以以″11111111111110″预编码。
也就是说,在上述预编码器30中,以1 6抖动单位预编码′0′和′1′比特数据,只将其中一个比特的数据预编码成互相不同的值,剩下的其他比特的数据都预编码成同一值。
如上述,1比特的地址信息′0′以″0000000100000001″预编码,1比特的地址信息′1′以″0000000000000001″预编码时,在上述调制部31中,如图6所示将其以16抖动单位预编码的数据,调制输出成BPSK方式的调制信号。
此时上述相当于′0′的调制信号和相当于′1′的调制信号是,只在中间一个比特的数据具有互相不同的逆相位,剩余比特的数据具有互相同一的相位。
比如说以16抖动单位预编码′10001000′的地址信息后,根据BPSK方式调制记录被预编码的16抖动单位的数据时,如图7所示在复写式光盘上,在凸面轨道和凹面轨道两边上,交叉记录着逆相位不连续的调制信号。
如参考图5所述,光拾取器的射束点(BEAM SPOT)在凹面轨道的信号磁道两边(Y&Z)正常形成时,其两边(Y&Z)形成的抖动信号的相位互相成为同相位,因此能够正常地输出相当于其抖动信号的波形信号级别增幅的推挽(PUSH-PULL)信号,因此检测并限幅(SLICE)其推挽信号的数字抖动信号,而且输出零级别的播放射频(RF)信号。
另外如图7所示,即使光拾取的射束点非正常地形成在凹面轨道和凸面轨道两边(Y&Z)时,其两边(Y&Z)形成的抖动信号的相位也是大部分成为同相位,只是相当于中间一个比特的数据的极小一部分成逆相位,因此不能存在连续的互相不同的逆相位,结果被检测零级别存在的区间极短的推挽信号,所以可以事先防止抖动PLL性能降低现象,或防止成为在播放RF信号产生干扰等现象。
图8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光盘的抖动信号记录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抖动信号记录装置的构成示意图。参考图6,上述抖动信号记录装置包括以下几个部件:预编码器40,调制部41以及抖动记录部42。
上述预编码器40,以至少4以上的抖动单位,即2n+2(n=自然数)以上的抖动单位对将要记录在光盘上的地址信息比特数据进行预编码;上述调制部41,如图9所示,使用ASK(振幅键控)方式调制振幅以2n+2(n=自然数)以上的抖动单位来预编码的数据。
此时,被上述调制部41调制的比特数据′0′和′1′,大部分能够具有同相位的同样振幅,只是中间的一个比特数据会具有互相不同的振幅,比如以16抖动单位预编码′10001000′的地址信息,并使用ASK方式调制振幅记录其被预编码的16抖动单位的数据时,如图9所示,在复写式光盘上的凸面轨道和凹面轨道两边,交叉地记录零级别的振幅不连续的ASK调制信号。
如上所述,光拾取器的射束点正常形成在凹面轨道两边(Y&Z)时,其两边(Y&Z)形成的抖动信号的相位和振幅互相同一,能够正常地输出相当于其抖动信号的波形信号级别增幅的推挽信号,因此可以检测并限幅其推挽信号的数字抖动信号,而且可以输出零级别的播放RF信号。
另外,如图9所示,光拾取器的射束点非正常地形成在凹面轨道和凸面轨道两边(Y&Z)时,其两边(Y&Z)形成的抖动信号的相位及振幅大部分成同相位,只是相当于中间的一个比特数据的极小部分会具有互相不同的振幅,因此不存在连续的具有互相不同振幅的区间,结果检测出存在零级别的区间极短的推挽信号,所以可以事先防止抖动PLL性能降低的现象,或防止成为在播放RF信号时产生的干扰等现象。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光盘的抖动信号的记录方法及其相应光盘,以至少4以上的抖动单位预编码将要记录在光盘上的地址信息比特数据后,再以BPSK方式或ASK方式调制交叉记录在光盘的凸面轨道或凹面轨道两边,以至可以防止被记录在凹面轨道一侧边的抖动信号相位与被记录在凸面轨道一侧边的抖动信号的相位,连续地具有互相不同的逆相位,还可以防止被记录在凹面轨道一侧边的抖动信号的振幅与被记录在凸面轨道一侧边的抖动信号的振幅,连续地具有互相不同的振幅,因此使推挽信号上不得存在零(Zero)级连续区间,可以大大地减少抖动PLL性能降低及发生播放RF信号干扰等现象。
虽然本发明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区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可以适用与播放专用的高密度DVD以及复写式高密度DVD(HD-DVD RAM)等,应理解其中可作各种变化和修改而在广义上没有脱离本发明,所以并非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形都将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