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向篷.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1858324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3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1252881.1

申请日:

2001.08.01

公开号:

CN2507952Y

公开日:

2002.08.2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2.8.28|||授权

IPC分类号:

E04H15/58

主分类号:

E04H15/58

申请人:

宁波查理迷家庭花园用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马铁钢

地址:

315300浙江省慈溪市经济开发区旦山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赛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向篷,由篷布和支撑机构组成,其支撑机构包括连接篷布的由多节玻璃纤维管制的管子组成弹性串管,串管与立管相插接,立管又与可任意调节遮蔽角度的地脚插接相连,最后通过连接篷布的拉绳及地钉连接地面。本设计利用串管受力弯曲变形的特点来伸缩篷的跨度,调节遮阳面,由于串管、立管、地脚均为插接相连,装拆十分方便,无须工具,拆后可折叠,携带特轻便,利用地脚结构调节遮蔽角度,对地面要求不高,总体结构新颖,美观大方,是深受广大用户喜爱的遮阳、挡雨、休闲用具。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多向篷,包括篷布(1)和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机构包 括穿插在篷布预制孔中的多根弹簧串管(2),串管两端与立管互相插接,该立 管又分别与可任意调节遮蔽角度的地脚(5)插接相连,拉绳(6)与篷布的前后边 相连接,拉绳末端连接地钉(7)。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根串管(2)有多节玻 璃纤维管制的等长管子,每根管子端部固定一套管,首尾相接串装成串管,管 内由两端固定的伸缩带贯穿其中。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管可以整体式或由 分体的管I(3)和管II(4)互相插接组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多向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脚(5)有一下端 呈尖劈状的固定杆(10),固定杆两侧焊有耳片(11),与开有耳槽(12)的活动杆 I(8)通过连接件形成铰接相连,两侧活动杆I和固定杆可与立管插接相连, 活动杆I下方的固定杆上焊有借力杆(9)。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多向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脚(5)包括有一 固定板(14),挡板(15)固定在固定板上,多根活动杆II(13)与挡板铰接相连, 该活动杆II可与立管插接相连,固定板通过地钉(7)与地面插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篷布(1)前后边设有绳 扣,拉绳(6)扎接在篷的绳扣上。

说明书


多向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与地面连接的遮阳篷,尤其是遮蔽角度可任意调节的多向篷。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的遮阳篷包括太阳伞,是由篷布和支撑机构组成的,可作为野外遮阳、挡雨、休闲等,特别适宜于家庭草坪、游泳池旁、海滩、公园、茶座、野外作业等场所休闲享受或遮阳避雨,但一般的遮阳篷是无法调节遮蔽角度的,且装拆不便,携带不轻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休闲是现代家庭的时尚,人们渴望有一种外观优美、结构新颖、装拆方便、携带轻便、遮阳角度可随意调节的多向篷。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使遮阳篷可随意调节遮蔽角度,使人们在使用中真正感受到装拆方便、携带轻便,满足人们休闲生活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向篷,包括篷布和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穿插在篷布预制孔中的多根弹簧串管,串管两端与立管互相插接,该立管又分别与可任意调节遮蔽角度的地脚插接相连,拉绳与篷布的前后边相连接,拉绳末端连接地钉。

    所述地每根串管有多节玻璃纤维管制的等长管子,每根管子端部固定一套管,首尾相接串装成串管,管内由两端固定的伸缩带贯穿其中。

    所述的地脚有一下端呈尖劈状的固定杆,固定杆两侧焊有耳片,与开有耳槽的活动杆I通过连接件形成铰接相连,两侧活动杆I和固定杆可与立管插接相连,活动杆I下方的固定杆上焊有借力杆。

    所述的地脚包括有一固定板,挡板固定在固定板上,多根活动杆II与挡板铰接相连,该活动杆II可与立管插接相连,固定板通过地钉与地面插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支撑篷布的弹性串管由多节玻璃纤维管制的管子互相插接串接组成,利用管子受力弯曲变形的特点,可随意伸缩篷的跨度,调节遮阳面,串管与立管、立管与地脚都采用插接相连,装拆十分方便,无须工具,拆卸后可以折叠,携带轻便,且可任意调节遮蔽角度,使用地面要求低,可在平地或斜坡上安装使用,总体结构新颖,式样美观,是深受广大用户喜爱的遮阳、挡雨、休闲用具。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地脚为方案1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地脚为方案1结构);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地脚为方案1结构);

    图4为地脚方案1结构图。

    图5为图4的侧视图。

    图6为图4的俯视图。

    图7为图6的A处放大图。

    图8为地脚方案2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上述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再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多向篷(参见图1-8)安装好后,其外形正立面呈倾斜拱形,篷顶面呈椭圆形,篷布(1)以涤沧布或其它布类作材料裁剪成特定形状,由1-3块特定形状的布块通过缝制即构成篷布,本案以2块为例介绍。制成的篷布前、后边和2块合拢的接缝处均缝制有可以穿插管状另件的预制孔,同时在前、后边的左右对称位置设有绳扣(图中未示)。

    支撑篷布的骨架另件是穿插在篷布预制孔中的3根弹性串管(2),该弹性串管有多节玻璃纤维管制成的等长管子,每根管子的一个端部固定一薄壁金属套管(图中未示),然后首尾相接串装成串管,管内由两端固定的伸缩带(图中未示)贯穿其中,管子的节数和长度以便于携带为准,不能太长造成携带不便,串管拆卸后因伸缩带连接可以成捆包装,不会造成遗失,利用多节串管受力弯曲变形的特点形成拱形遮阳篷,并可任意伸缩篷的跨度,调节遮阳面。

    串管的两端与钢管制的立管互相插接,立管可以整体式或由分体的管I(3)、管II(4)组成,为了使立管不至于太长,便于携带,本案的立管采用分体的管I和管II组成,管I上有冲压凹坑,作为串管与管I插接的限位,管II顶端有缩口,作为管I、管II插接的限位,但都必须保证足够的插接长度,同时使插接后外径相同。

    立管又分别与可任意调节遮蔽角度的地脚(5)插接相连,4根拉绳(6)与篷布前后边的绳扣相连接,通过拉绳末端的地钉(7)与地面连接。

    方案1的地脚(5)(图4-7)可用在平地上也可用在斜坡上,该地脚有一下端呈尖劈状的固定杆(10),固定杆两端焊有耳片(11),与开有耳槽(12)的活动杆I(8)通过连接件螺钉、螺母形成铰接相连,两侧的活动杆I和固定杆上端可插入立管管II(4)内,活动杆I下方的固定杆上焊有借力杆(9),作为插拔地面时用的握手。本方案地脚以插入地面的倾斜角度来调节遮蔽角度。

    方案2的地脚(5)(图8)一般以用在平地上为佳,当然也可用在山坡上,只要有小面积平地即可,包括有一固定板(14),两个挡板(15)固定在固定板上,挡板之间设有3根铰接的活动杆II(13),将铰接处的活动杆II一端压扁叠合一起铰接,该活动杆II可插入立管管II(4)内,固定板通过4个地钉(7)与地面插接相连,调节遮蔽角度时以摆动活动杆即可实现。

    两种方案在调节遮蔽角度后必须重新固定拉绳(6)位置。

    安装时先将多节固定有金属套管的玻璃纤维管子首尾相接互相插接叠装,形成串管插入篷布内,将串管两端插入立管,再将立管插入地脚中,然后将地脚插入地面,最后拉动拉绳至想要的遮挡部位并插好地钉,即成多向篷。

多向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多向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多向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向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向篷.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向篷,由篷布和支撑机构组成,其支撑机构包括连接篷布的由多节玻璃纤维管制的管子组成弹性串管,串管与立管相插接,立管又与可任意调节遮蔽角度的地脚插接相连,最后通过连接篷布的拉绳及地钉连接地面。本设计利用串管受力弯曲变形的特点来伸缩篷的跨度,调节遮阳面,由于串管、立管、地脚均为插接相连,装拆十分方便,无须工具,拆后可折叠,携带特轻便,利用地脚结构调节遮蔽角度,对地面要求不高,总体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