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坐便器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水坐便器,特别是适用于家庭、宾馆等场所使用的节水型坐便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坐便器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大量使用在家庭、宾馆和其他一些地方。目前,常见的坐便器普遍采用的是“抽水马桶”。该种坐便器是采用水箱的储存水进行冲厕,由于坐便器的结构中设置了水封的盛水湾,因此在冲厕时需要大量的水,十分不利于对水资源的节约。抽水马桶的水箱通过排水阀和浮球装置来控制冲洗的水量。
2000年1月27日申请的中国专利“直排式坐便器”(授权公告日:2001年3月28日)公开了一种在厕盆下端直接设置排污口的坐便器,并通过配重杆和配重块对排污口的密封碗进行密封。该坐便器虽然能起到节水的目地,但结构复杂,而且当在停水时不能使用和达到防臭的功能。
实用新型的内容:
针对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直排式下水道和盛水湾的节水坐便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节水坐便器,包括厕盆,在厕盆的排污口与下水口之间有直通式的直通管,直通管中安装段安装有出水阀,在厕盆的排污口与下水口之间还有带水封的盛水湾通道。
一种上述的节水坐便器还可以包括上下水管道联动的机构,该上下水管道联动的机构为:进水阀设置在节水坐便器的上水管中,出水阀设置在节水坐便器的直通管中;上述进水阀与出水阀同时连接在手柄的控制杆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该节水坐便器与传统的抽水马桶想比能节约1/2-2/3的用水量,在停水时也不影响坐便器的使用,通过直排式可以完全将污物排尽;而且上下水管道联动的机构能在使用节水坐便器时同时控制坐便器的进水和排水,使节水坐便器的使用与传统的抽水马桶想比同样方便和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节水坐便器的主剖视图;
图2是节水坐便器的上下水管道联动的机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节水坐便器的上下水管道联动的机构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节水坐便器的上下水管道联动的机构再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节水坐便器,包括进厕盆在厕盆2的排污口19与下水口6之间有直通式的直通管7,直通管7中安装段20安装有出水阀11,在上述排污口6与下水口6之间还有带水封的盛水湾通道5。
安装段21的管道内壁为锥体。
上述的节水坐便器还可以包括上下水管道联动的机构,该上下水管道联动的机构为:进水阀11设置在节水坐便器1的上水管4中,出水阀8设置在节水坐便器1的直通管7中;上述进水阀11与出水阀8同时连接在手柄9的控制杆上。
手柄9的控制杆为杠杆13。
手柄9的控制杆还可以为四连杆机构17;进水阀11与出水阀8分别连接在四连杆机构17对应的两角173、174,在上述四连杆机构17的另外对应的两角中的一角171固定在节水坐便器1上,另一角172同手柄9连接。为更好地实现实用新型的目的,在进水阀11和/或出水阀8与四连杆机构17连接的一端安装弹簧20。
进水阀11和出水阀8可以为锥体。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是一种节水坐便器。在坐便器1的厕盆2上部的环形座位中,设置有同普通坐便器相同的环状冲洗孔3,环状冲洗孔3与上水管4连接。当冲厕的水经上水管4、冲洗孔3沿厕盆2的四壁流出,就能将厕盆2中的污物从排污口19冲出。
在坐便器1的下部内腔中,设置有两条通道。其一为直通式的直通管7:直通管7的两端分别为排污口19和下水口6上,下水口6与下水管22连接,且直通管7为排污口19端高于下水口6端的单向坡度。在直通管7的中间的安装段20安装了出水阀8,在图1中出水阀8为锥体形状,因此安装段20的管道内壁也为锥体。安装段20和出水阀8采用锥体是因为锥体具有自动对中的特点,所以能很好地达到密封的作用。当然安装段20和出水阀8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达到密封的作用。其二为带水封的盛水湾通道5:盛水湾通道5的两端也分别连接在排污口19和下水口6上,但具有普通坐便器都有的水封,因此当出水阀8关闭后,厕盆2中的积水可以达到盛水湾通道5中弯点18的高度,保证厕盆2中有足够积水。
上述的节水坐便器在日常的使用中,当需要冲洗污物时,打开出水阀8,污物就可以从直通管7直接排出,从而避免了由带水封的盛水湾通道5排出需要大量的水才能完全排尽,所以能节约用水。通过实验一般可节约1/2-2/3的用水量。在停水或用家庭剩余水冲洗时,不用打开出水阀8,而是从厕盆2中一次倒入足够的水,也可以从盛水湾通道5排出污物,同时也具有防臭的功能。
实施例二: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节水坐便器1安装有出水阀8,为不必影响人们的使用习惯,保证能同时打开进水阀11和出水阀8,如图2所示的是节水坐便器1使用的上下水管道联动的机构的示意图。
图2所示的上下水管道联动的机构是在现有的抽水马桶的水箱基础上改进而成。手柄9通过铰链15安装在坐便器1水箱10上,手柄9连接有杠杆13作为控制杆,出水阀8和进水阀11都连接在杠杆13上,水箱10的出水口4与坐便器1的上水管4为一体,进水阀11安装在水箱10的出水口4上。同时在水箱10中也设有浮球装置调整水的容量。
图2是进水阀11和出水阀8的关闭状态。需要冲洗污物时,向下扳动手柄9,杠杆13向上抬起,从而将进水阀11拉起来,打开水箱10出水孔4,水箱10中的水沿出水孔进入节水坐便器1的环状冲洗孔3,就能将厕盆2中的污物冲出排污口19;同时杠杆13将出水阀8打开,污物就可以从直通管7中排出下水管22。
当水箱10中的水全部流出后,杠杆13就可以回复到关闭时的状态,进水阀11和出水阀8重新关闭。由于水箱10的水流动到出水阀8需要一个过程,当出水阀8关闭后,剩余的水就积留在厕盆2中,起到水封的作用。由于节水坐便器的节水功能,水箱10中的水容量比普通的坐便器要小许多。
实施例三:
图3所示的是节水坐便器使用的上下水管道联动的机构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在图3中的上下水管道联动的机构的控制杆采用的是四连杆结构17。开启的手柄9为推拉式,连接在四连杆机构17的一个角172上。与172角对应的171角固定在节水坐便器1上,在四连杆机构17的对应角171和172之间安装有张力弹簧16,而四连杆机构17的另外两个对应角173和174分别通过上连接件12连接在进水阀11上和下连接件14连接在出水阀8上。
当将手柄9向外拉动时,四连杆机构17上的171和172角之间的距离拉大,相应的173和174角之间的距离缩小,进水阀11被向下拉动,打开上水管4,同时出水阀8向上拉动,打开节水坐便器1的直通管7。上水管4中的水经环状冲洗孔3将污物从厕盆2中沿直通管7冲入下水管22,完成直通式的冲洗过程。当放开手柄后,由于张力弹簧16的作用,四连杆机构17就会自动复位。如果上连接件12和下连接件14为刚性件,四连杆机构17的复位就能使进水阀11和出水阀8关闭。而如果上连接件12和下连接件14为柔性件,则需要在进水阀11和出水阀8上安装压簧20,四连杆机构17的复位后压簧20也能使进水阀11和出水阀8关闭。
由于冲洗的水从进水阀11到出水阀8有一段距离,因此当出水阀8关闭后,在环状冲洗孔3和厕盆2中剩余的水可以作为水封。
实施例三:
图4所示的是节水坐便器使用的上下水管道联动的机构再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所示的结构为图2和图3所示的上下水管道联动的机构的一种综合性结构。手柄9通过铰链15安装在坐便器1水箱10上,手柄9连接有杠杆13作为控制杆。杠杆13通过上连接件12连接进水阀11,通过下连接件14连接出水阀8。上连接件12和下连接件14为刚性件,杠杆13、上连接件12、下连接件14、进水阀11和出水阀8之间的有关连接最好都采用活动铰链24连接。
当转动手柄9,杠杆13带动进水阀1 1和出水阀8开启,达到冲洗厕盆2的目的。
其中,下连接件14还可以为绳索一类的柔性件,当出水阀8被杠杆13通过下连接件14开启后,手柄9复位,下连接件14将失去杠杆13的拉力,此时由于水的压力作用,出水阀8也能落入到直通管7的安装段20中,达到密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