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卡式脚手架扣接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手架的联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套卡式脚手架扣接件。
技术背景:
目前大量使用的钢管脚手架的扣接件支撑时搭设工艺复杂,竖向承力可靠性差。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用于支撑时效果较好,但是用于外脚手架时,其整体稳定性差,需要大量的斜杆来维持平衡。其它类型的脚手架虽然能同时满足脚手与支撑两种功能,但是其设计不合理,不是太笨重,浪费材料,成本高,就是抗拉强度低,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节省材料,机械强度大的套卡式脚手架扣接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钢管脚手架的扣接件包括主扣件和与其扣接的副扣件,所述地主扣件是圆桶形本体的外周制有四个等距离分布的凸榫,该凸榫由自圆桶形本体向外伸出的凸棱和该凸棱端部的卡板组成,所述的卡板呈上小下大的梯形状;所述副扣件的一侧制有与上述凸榫相配合的凹槽,副扣件在该凹槽相对的另一侧制有用于同支撑管连接的凸管。这样有利于保证该扣接件的机械强度和节省材料。所述的卡板可以是自凸棱端部向两侧伸展形成的任意形状。如直板形、弧形、半圆形,圆形等。
作为优化,所述凸榫端部的卡板是内向型弧形板或外向型弧形板,副扣件的凹槽同样与之相配合。这样主副扣接件的扣接面力的作用点分布合理,扣接后联接紧密,有利于防滑和增强扣接后的抗拉强度。
作为优化,所述副扣件制有凹槽的部分呈圆盘形,该圆盘的一侧同样制有与上述凸榫相配合的凹槽,该凹槽的下端开口、上端封闭,另一侧制有用于同支撑管连接的凸管。这样有利于增强副扣件的机械强度。
作为优化,所述副扣件的圆盘部分具有与凹槽相同的曲面。这样有利于节省材料,减轻自重。
作为优化,所述副扣件在凹槽的下面和两侧都制有轴向空心孔。这样既有利于节省材料,又不会影响结构强度。
作为优化,所述主扣件的圆桶形本体中部空心。这样既有利于节省材料,又不会影响结构强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钢管脚手架的扣接件的主扣件凸榫和副扣件凹槽的接触面之间在重力荷载或水平荷载的作用下产生啮合力,啮合力随着安装时的锤击力和垂直荷载的增加而增加。在啮合力的作用下每组凸榫和凹槽均会形成独立的稳定结构,从而得到可靠的整体稳定性。使用时可以将主扣件连接在立柱管上,副扣件连接在横管上。其结构合理,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性能,在同样条件下较现有扣接件能承受更大的荷载,扣接部分的受力面大,联接牢固,抗拉强度大,又由于在主扣接件和副扣接件的适当位置制有空心孔,可大大节约钢材、减少自重、降低成本和提高整体机械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套卡式脚手架扣接件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套卡式脚手架扣接件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副扣件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套卡式脚手架扣接件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套卡式脚手架扣接件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套卡式脚手架扣接件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副扣件立体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套卡式脚手架扣接件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套卡式脚手架扣接件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套卡式脚手架扣接件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副扣件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套卡式脚手架扣接件包括主扣件和与其扣接的副扣件1,所述的主扣件是圆桶形本体2的外周制有四个等距离分布的凸榫,该凸榫由自圆桶形本体1向外伸出的凸棱3和该凸棱3端部的内向型弧形板7组成,所述的弧形板呈上小下大的梯形状;所述副扣件1的一侧制有与上述凸榫相配合的凹槽4,副扣件1在该凹槽4相对的另一侧制有用于同支撑管5连接的凸管6。
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套卡式脚手架扣接件包括主扣件和与其扣接的副扣件1,所述的主扣件是圆桶形本体2的外周制有四个等距离分布的凸榫,该凸榫由自圆桶形本体1向外伸出的凸棱3和该凸棱3端部的外向型弧形板8组成,所述的弧形板呈上小下大的梯形状;所述副扣件1的一侧制有与上述凸榫相配合的凹槽4,副扣件1在该凹槽4相对的另一侧制有用于同支撑管5连接的凸管6。所述主扣件的圆桶形本体2中部空心。
实施例三、本实用新型套卡式脚手架扣接件包括主扣件和与其扣接的副扣件1,所述的主扣件是圆桶形本体2的外周制有四个等距离分布的凸榫,该凸榫由自圆桶形本体2向外伸出的凸棱3和该凸棱3端部的内向型弧形板7组成,所述的弧形板呈上小下大的梯形状;所述副扣件1的一侧制有与上述凸榫相配合的凹槽4,副扣件1在该凹槽4相对的另一侧制有用于同支撑管5连接的凸管6。所述副扣件1制有凹槽4的部分呈圆盘形,且该凹槽4的下端开口、上端封闭。所述副扣件1的圆盘部分具有与凹槽4相同的曲面。所述副扣件1在凹槽4的下面和两侧都制有轴向空心孔9。所述主扣件的圆桶形本体2中部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