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185449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40.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518874.6

申请日:

2014.10.05

公开号:

CN104309784A

公开日:

2015.01.2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IPC(主分类):B63C 9/06申请公布日:2015012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3C 9/06申请日:20141005|||公开

IPC分类号:

B63C9/06

主分类号:

B63C9/06

申请人:

陈锦萍

发明人:

陈锦萍; 陈建红; 罗世灼

地址:

542700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富阳镇新建路34号富民科技中心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救生装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洪水、防大风浪等多功能的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包括上底面1、伞骨2、伞柄3、下底面4、侧面7,其特征是:所述上底面1与下底面4为完全相同且相互平行的多边形,所述侧面7为四边形,侧面7的数量与上底面1的边的数量相同;所述上底面1与下底面4、侧面7构成棱柱体;所述伞骨2连接上底面1和侧面7,所述伞柄3连接伞骨2。本发明构造空间较大,可以容纳较多人使用,且棱柱体构造较稳固,不怕翻覆、横竖都可以使用;方便汽车携带,使用灵活快捷;具有防洪水、防大风浪功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包括上底面1、伞骨2、伞柄3、下底面4、侧面7,其特征是:所述上底面1与下底面4为完全相同且相互平行的多边形,所述侧面7为四边形,侧面7的数量与上底面1的边的数量相同;所述上底面1与下底面4、侧面7构成棱柱体;所述伞骨2连接上底面1和侧面7,所述伞柄3连接伞骨2。

2.
  一种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包括上底面1、伞骨2、伞柄3、下底面4、侧面7,其特征是:所述上底面1与下底面4为完全相同且相互平行的多边形,所述侧面7为四边形,侧面7的数量与上底面1的边的数量相同;所述上底面1与下底面4、侧面7构成棱柱体;所述伞骨2连接上底面1和侧面7,所述伞柄3连接伞骨2。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底面1、下底面4、侧面7分别用防水面料做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底面1、下底面4、侧面7分别用防水透气面料做成。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底面4的底边和侧面7的底边通过防水拉链6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伞柄3上安装有吸氧器5。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底面4有开口,方便人们进出,所述开口通过拉链连接闭合。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伞柄3底端与下底面4处于同一平面上。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伞骨2和伞柄3可折叠收缩。

说明书

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棱柱体多功能救生装置,尤其属于一种具有防洪水、防大风浪等多功能的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救生艇、救生筏、救生帐篷等水上救生装置需要充气才能使用,缺乏防大风浪功能,如遭遇暴风大浪发生翻覆则无法使用或者会发生伤亡安全事故。如专利申请号为200520106911.9的实用新型--全天候适于恶劣环境的防洪防震或军用睡袋,提供了一种军用睡袋:和军用棉被组成一体,下有充气睡垫,上有充气拱蓬,且软活页开合,入出方便迅速,全封闭且通风,两个睡袋可组成双人睡袋兼坐卧帐篷。
现有的汽车缺乏供乘坐人员使用的具有防洪水功能的救生设备,如遭遇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洪水,驾驶员和乘坐人员有生命危险。例如2014年7月17日晚7时左右,北京暴雨20分钟不到就积水两米深,淹没18辆车(强降雨让北京海淀区田村东路铁道桥下路段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池塘,18辆途经此处的车辆被淹。驾驶员和乘客都冒着大雨跑到两侧高处避险);2014年08月19日广州白云区棠乐路京广铁路涵洞积水淹车,一家七口全溺亡。
现有的帐篷如没有充气垫的话,不能在水面浮起来,不可以用作漂流筏、救生艇;安装有充气垫的帐篷体积太大,家用轿车无法装入车厢;安装有自动即时充气装置和带气垫的帐篷,如遭遇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洪水,来不及充气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洪水、防大风浪等多功能的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
其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包括上底面1、伞骨2、伞柄3、下底面4、侧面7,其特征是:所述上底面1与下底面4为完全相同且相互平行的多边形,所述侧面7为四边形,侧面7的数量与上底面1的边的数量相同;所述上底面1与下底面4、侧面7构成棱柱体;所述伞骨2连接上底面1和侧面7,所述伞柄3连接伞骨2。
作为优化,本发明一种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包括上底面1、伞骨2、伞柄3、下底面4、侧面7,其特征是:所述上底面1与下底面4为完全相同且相互平行的多边形,所述侧面7为四边形,侧面7的数量与上底面1的边的数量相同;所述上底面1与下底面4、侧面7构成棱柱体;所述伞骨2连接上底面1和侧面7,所述伞柄3连接伞骨2。
作为优化,本发明一种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底面1、下底面4、侧面7分别用防水面料做成。
作为优化,本发明一种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底面1、下底面4、侧面7分别用防水透气面料做成。
作为优化,本发明一种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底面4的底边和侧面7的底边通过防水拉链6连接。
作为优化,本发明一种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伞柄3上安装有吸氧器5。
作为优化,本发明一种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底面4有开口,方便人们进出,所述开口通过拉链连接闭合。
作为优化,本发明一种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伞柄3底端与下底面4处于同一平面上。
作为优化,本发明一种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伞骨2和伞柄3可折叠收缩。
本发明工作原理:本发明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适用于车辆乘坐人员防暴雨洪水救生。如遭遇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洪水,驾驶员和乘坐人员可以在数秒种内打开装置,并可从底面的开口全身躲进装置内,将装置底面的封闭拉链与伞面1的底边连接,启动伞柄3上面的吸氧器提供氧气,从而形成一个全封闭的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
本发明利用“伞可以快速张开收缩的构造优点”用上底面1、伞骨2、伞柄3、下底面4、防水拉链6、侧面7形成一个全封闭的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不需要充气就可以使用;像“伞”一样可以折叠收缩,方便家用轿车携带,使用灵活快捷。如遭遇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洪水,驾驶员和乘坐人员可以利用伞骨2在数秒种内打开装置,并可从底面的开口全身躲进装置内,解决了现有的救生艇、救生筏、救生帐篷等水上救生装置需要充气才能使用且不方便家用轿车携带的问题;2、构造较稳固,不怕翻覆、横竖都可以使用。本发明“所述伞柄3底端与下底面4处于同一平面上”即伞柄与伞骨的支撑连接上底面1、下底面4、侧面7形成一艘全封闭的稳固的“船艇”,横竖都可以使用、不怕翻覆,解决了现有的救生艇、救生筏、救生帐篷等水上救生装置被大风浪打翻覆无法使用或者会发生伤亡安全事故的问题;3、具有防洪水、防大风浪功能。本发明全封闭的棱柱体伞骨式支撑构造可以有效抵御大风浪、洪水的侵袭,棱柱体的圆形侧面构造有助于减弱大风浪的冲击力;4、具有漂流艇的用途;5、具有帐篷的用途;6、构造空间较大,可以容纳较多人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底面1、伞骨2、伞柄3、下底面4、吸氧器5、防水拉链6、侧面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包括上底面1、伞骨2、伞柄3、下底面4、侧面7,其特征是:所述上底面1与下底面4为完全相同且相互平行的多边形,所述侧面7为四边形,侧面7的数量与上底面1的边的数量相同;所述上底面1与下底面4、侧面7构成棱柱体;所述伞骨2连接上底面1和侧面7,所述伞柄3连接伞骨2。
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包括上底面1、伞骨2、伞柄3、下底面4、侧面7,其特征是:所述上底面1与下底面4为完全相同且相互平行的多边形,所述侧面7为四边形,侧面7的数量与上底面1的边的数量相同;所述上底面1与下底面4、侧面7构成棱柱体;所述伞骨2连接上底面1和侧面7,所述伞柄3连接伞骨2;所述上底面1、下底面4、侧面7分别用防水透气面料做成。
实施例3: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包括上底面1、伞骨2、伞柄3、下底面4、防水拉链6、侧面7,其特征是:所述上底面1与下底面4为完全相同且相互平行的多边形,所述侧面7为四边形,侧面7的数量与上底面1的边的数量相同;所述上底面1与下底面4、侧面7构成棱柱体;所述伞骨2连接上底面1和侧面7,所述伞柄3连接伞骨2;所述下底面4的底边和侧面7的底边通过防水拉链6连接。
实施例4:如图1所示,一种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包括上底面1、伞骨2、伞柄3、下底面4、侧面7,其特征是:所述上底面1与下底面4为完全相同且相互平行的多边形,所述侧面7为四边形,侧面7的数量与上底面1的边的数量相同;所述上底面1与下底面4、侧面7构成棱柱体;所述伞骨2连接上底面1和侧面7,所述伞柄3连接伞骨2。
实施例5: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包括上底面1、伞骨2、伞柄3、下底面4、侧面7,其特征是:所述上底面1与下底面4为完全相同且相互平行的多边形,所述侧面7为四边形,侧面7的数量与上底面1的边的数量相同;所述上底面1与下底面4、侧面7构成棱柱体;所述伞骨2连接上底面1和侧面7,所述伞柄3连接伞骨2;所述伞柄3底端与下底面4处于同一平面上。

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309784A43申请公布日20150128CN104309784A21申请号201410518874622申请日20141005B63C9/0620060171申请人陈锦萍地址542700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富阳镇新建路34号富民科技中心72发明人陈锦萍陈建红罗世灼54发明名称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57摘要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救生装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洪水、防大风浪等多功能的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包括上底面1、伞骨2、伞柄3、下底面4、侧面7,其特征是所述上底面1与下底面4为完全相同且相互平行的多边形,所述侧面7。

2、为四边形,侧面7的数量与上底面1的边的数量相同;所述上底面1与下底面4、侧面7构成棱柱体;所述伞骨2连接上底面1和侧面7,所述伞柄3连接伞骨2。本发明构造空间较大,可以容纳较多人使用,且棱柱体构造较稳固,不怕翻覆、横竖都可以使用;方便汽车携带,使用灵活快捷;具有防洪水、防大风浪功能。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309784ACN104309784A1/1页21一种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包括上底面1、伞骨2、伞柄3、下底面4、侧面7,其特征是所述上底面1与下底面4。

3、为完全相同且相互平行的多边形,所述侧面7为四边形,侧面7的数量与上底面1的边的数量相同;所述上底面1与下底面4、侧面7构成棱柱体;所述伞骨2连接上底面1和侧面7,所述伞柄3连接伞骨2。2一种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包括上底面1、伞骨2、伞柄3、下底面4、侧面7,其特征是所述上底面1与下底面4为完全相同且相互平行的多边形,所述侧面7为四边形,侧面7的数量与上底面1的边的数量相同;所述上底面1与下底面4、侧面7构成棱柱体;所述伞骨2连接上底面1和侧面7,所述伞柄3连接伞骨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底面1、下底面4、侧面7分别用防水面料做成。4根据。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底面1、下底面4、侧面7分别用防水透气面料做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底面4的底边和侧面7的底边通过防水拉链6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伞柄3上安装有吸氧器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底面4有开口,方便人们进出,所述开口通过拉链连接闭合。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伞柄3底端与下底面4处于同一平面上。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

5、置,其特征是所述伞骨2和伞柄3可折叠收缩。权利要求书CN104309784A1/3页3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棱柱体多功能救生装置,尤其属于一种具有防洪水、防大风浪等多功能的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背景技术0002现有的救生艇、救生筏、救生帐篷等水上救生装置需要充气才能使用,缺乏防大风浪功能,如遭遇暴风大浪发生翻覆则无法使用或者会发生伤亡安全事故。如专利申请号为2005201069119的实用新型全天候适于恶劣环境的防洪防震或军用睡袋,提供了一种军用睡袋和军用棉被组成一体,下有充气睡垫,上有充气拱蓬,且软活页开合,入出方便迅速,全封闭且通风,两个睡袋可组成双。

6、人睡袋兼坐卧帐篷。0003现有的汽车缺乏供乘坐人员使用的具有防洪水功能的救生设备,如遭遇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洪水,驾驶员和乘坐人员有生命危险。例如2014年7月17日晚7时左右,北京暴雨20分钟不到就积水两米深,淹没18辆车(强降雨让北京海淀区田村东路铁道桥下路段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池塘,18辆途经此处的车辆被淹。驾驶员和乘客都冒着大雨跑到两侧高处避险);2014年08月19日广州白云区棠乐路京广铁路涵洞积水淹车,一家七口全溺亡。0004现有的帐篷如没有充气垫的话,不能在水面浮起来,不可以用作漂流筏、救生艇;安装有充气垫的帐篷体积太大,家用轿车无法装入车厢;安装有自动即时充气装置和带气垫的帐篷,如遭。

7、遇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洪水,来不及充气使用。发明内容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洪水、防大风浪等多功能的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0006其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包括上底面1、伞骨2、伞柄3、下底面4、侧面7,其特征是所述上底面1与下底面4为完全相同且相互平行的多边形,所述侧面7为四边形,侧面7的数量与上底面1的边的数量相同;所述上底面1与下底面4、侧面7构成棱柱体;所述伞骨2连接上底面1和侧面7,所述伞柄3连接伞骨2。0007作为优化,本发明一种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包括上底面1、伞骨2、伞柄3、下底面4、侧面7,其特征是所述上底面1与下。

8、底面4为完全相同且相互平行的多边形,所述侧面7为四边形,侧面7的数量与上底面1的边的数量相同;所述上底面1与下底面4、侧面7构成棱柱体;所述伞骨2连接上底面1和侧面7,所述伞柄3连接伞骨2。0008作为优化,本发明一种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底面1、下底面4、侧面7分别用防水面料做成。0009作为优化,本发明一种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底面1、下底面4、侧面7分别用防水透气面料做成。0010作为优化,本发明一种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底面4的底边和侧面7的底边通过防水拉链6连接。说明书CN104309784A2/3页400。

9、11作为优化,本发明一种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伞柄3上安装有吸氧器5。0012作为优化,本发明一种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底面4有开口,方便人们进出,所述开口通过拉链连接闭合。0013作为优化,本发明一种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伞柄3底端与下底面4处于同一平面上。0014作为优化,本发明一种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伞骨2和伞柄3可折叠收缩。0015本发明工作原理本发明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适用于车辆乘坐人员防暴雨洪水救生。如遭遇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洪水,驾驶员和乘坐人员可以在数秒种内打开装置,并。

10、可从底面的开口全身躲进装置内,将装置底面的封闭拉链与伞面1的底边连接,启动伞柄3上面的吸氧器提供氧气,从而形成一个全封闭的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0016本发明利用“伞可以快速张开收缩的构造优点”用上底面1、伞骨2、伞柄3、下底面4、防水拉链6、侧面7形成一个全封闭的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不需要充气就可以使用;像“伞”一样可以折叠收缩,方便家用轿车携带,使用灵活快捷。如遭遇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洪水,驾驶员和乘坐人员可以利用伞骨2在数秒种内打开装置,并可从底面的开口全身躲进装置内,解决了现有的救生艇、救生筏、救生帐篷等水上救生装置需要充气才能使用且不方便家用轿车携带的问题。

11、;2、构造较稳固,不怕翻覆、横竖都可以使用。本发明“所述伞柄3底端与下底面4处于同一平面上”即伞柄与伞骨的支撑连接上底面1、下底面4、侧面7形成一艘全封闭的稳固的“船艇”,横竖都可以使用、不怕翻覆,解决了现有的救生艇、救生筏、救生帐篷等水上救生装置被大风浪打翻覆无法使用或者会发生伤亡安全事故的问题;3、具有防洪水、防大风浪功能。本发明全封闭的棱柱体伞骨式支撑构造可以有效抵御大风浪、洪水的侵袭,棱柱体的圆形侧面构造有助于减弱大风浪的冲击力;4、具有漂流艇的用途;5、具有帐篷的用途;6、构造空间较大,可以容纳较多人使用。附图说明0017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中上底面1、伞骨2、伞柄3。

12、、下底面4、吸氧器5、防水拉链6、侧面7。具体实施方式0019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详细描述。0020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包括上底面1、伞骨2、伞柄3、下底面4、侧面7,其特征是所述上底面1与下底面4为完全相同且相互平行的多边形,所述侧面7为四边形,侧面7的数量与上底面1的边的数量相同;所述上底面1与下底面4、侧面7构成棱柱体;所述伞骨2连接上底面1和侧面7,所述伞柄3连接伞骨2。0021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包括上底面1、伞骨2、伞柄3、下底面4、侧面7,其特征是所述上底面1与下底面4为完全相同且相互平说明书。

13、CN104309784A3/3页5行的多边形,所述侧面7为四边形,侧面7的数量与上底面1的边的数量相同;所述上底面1与下底面4、侧面7构成棱柱体;所述伞骨2连接上底面1和侧面7,所述伞柄3连接伞骨2;所述上底面1、下底面4、侧面7分别用防水透气面料做成。0022实施例3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包括上底面1、伞骨2、伞柄3、下底面4、防水拉链6、侧面7,其特征是所述上底面1与下底面4为完全相同且相互平行的多边形,所述侧面7为四边形,侧面7的数量与上底面1的边的数量相同;所述上底面1与下底面4、侧面7构成棱柱体;所述伞骨2连接上底面1和侧面7,所述伞柄3连接伞骨2;所述下。

14、底面4的底边和侧面7的底边通过防水拉链6连接。0023实施例4如图1所示,一种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包括上底面1、伞骨2、伞柄3、下底面4、侧面7,其特征是所述上底面1与下底面4为完全相同且相互平行的多边形,所述侧面7为四边形,侧面7的数量与上底面1的边的数量相同;所述上底面1与下底面4、侧面7构成棱柱体;所述伞骨2连接上底面1和侧面7,所述伞柄3连接伞骨2。0024实施例5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棱柱体车用快速救生漂流装置,包括上底面1、伞骨2、伞柄3、下底面4、侧面7,其特征是所述上底面1与下底面4为完全相同且相互平行的多边形,所述侧面7为四边形,侧面7的数量与上底面1的边的数量相同;所述上底面1与下底面4、侧面7构成棱柱体;所述伞骨2连接上底面1和侧面7,所述伞柄3连接伞骨2;所述伞柄3底端与下底面4处于同一平面上。说明书CN104309784A1/1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430978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船舶或其他水上船只;与船有关的设备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