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驱动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立体车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内对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大,城市汽车保有量逐年提升,为解决
停车难问题,各种立体车库应运而生。立体车库全称“自动立体停车装备系统”,属于仓储设
施,它能使停入的车辆自动摆放到空缺位置,是一种立体化多空间的自动机械式车库。立体
车库具有节约空间、自动化操控、单位车位建设成本低于传统停车场、安全可靠等优点。
从立体车库的结构形式上看,绝大部分具有升降、横移等传动装置。为满足立体车
库对各种传动装置动力的需求,一般采用各种电气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一般由电动机驱动,
电源取自市电。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应用在立体车
库中。一般的光伏发电系统通过光伏板、汇流器、逆变器、同期柜直接将光伏发电产生的电
力进行并网;小型立体车库也有简单的光伏储能装置,利用电池组为立体车库的驱动装置
供电。
立体车库驱动装置中,能耗最大的一般为升降电机(或提升机)。升降电机将汽车
升高的过程中是电能转换为汽车及升降机构势能的过程。在现有的驱动装置中,汽车下降
时,这部分势能被浪费掉,因此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驱动装置,该驱动
装置能够同时进行光伏储能和势能储能,降低立体车库的能耗,起到节能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驱动装置,包括:
蓄电池;
光伏储能单元,包括光伏板和与所述光伏板相连的汇流器;
升降单元,包括升降机构、驱动所述升降机构运转的升降电机;
与所述升降单元相连的第一选择开关,所述第一选择开关包括第一开关位和第二
开关位;
与所述第一选择开关、汇流器、蓄电池相连的第二选择开关,所述第二选择开关包
括第一开关位、第二开关位和第三开关位;
当所述第二选择开关选择开启第一开关位时,所述光伏储能单元的汇流器与所述
蓄电池相连通,使得所述光伏板转换生产的电能通过汇流器储存到蓄电池内;
当所述第一选择开关选择开启第一开关位,且所述第二选择开关选择开启第二开
关位时,所述升降单元与所述蓄电池相连通,使得所述升降单元转换生产的电能储存到蓄
电池内;
当所述第一选择开关选择开启第二开关位,且第二选择开关选择开启第三开关位
时,所述升降单元与所述蓄电池相连通,使得所述蓄电池为所述升降单元供电。
优选地,所述升降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升降电机与所述第一选择开关之间的逆
变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选择开关还包括第三开关位,所述第一选择开关与市电相连,当
第一选择开关选择开启第三开关位时,市电为所述升降电机供电。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选择开关与所述市电之间设置有整流器。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和第二选择开关均相连,以控制所
述第一和第二选择开关择一开启各自开关位中的一个或多个。
优选地,还包括能够控制蓄电池的充电功率的调整器,所述调整器与所述控制器、
蓄电池和第二选择开关相连。
优选地,包括:所述第一选择开关包括能够在开启第一开关位时接通的第一对接
线端、能够在开启第二开关位时接通的第二对接线端和能够在开启第三开关位接通的第三
对接线端;
所述第二选择开关包括能够在开启第一开关位时接通的第一对接线端、能够在开
启第二开关位时接通的第二对接线端和能够在开启第三开关位接通的第三对接线端;
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与汇流器相连,而另一端与第二选择开关的第一
对接线端中一个相连;
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的一端与所述蓄电池相连;
第三导线,所述第三导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选择开关的第一对接线端中另一个相
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线的另一端相连;
第四导线,所述第四导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选择开关的第二对接线端中一个相
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线的另一端相连;
第五导线,所述第五导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选择开关的第三对接线端中一个相
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线的另一端相连;
第六导线,所述第六导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选择开关的第二对接线端中另一个相
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选择开关的第一对接线端中一个相连;
第七导线,所述第七导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选择开关的第三对接线端中另一个相
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选择开关的第二对接线端中一个相连;
第八导线,所述第八导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选择开关的第二对接线端中另一个相
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选择开关的第三对接线端的另一个相连;
第九导线,所述第九导线的一端与所述逆变器相连;
第十导线,所述第十导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选择开关的第一对接线端中另一个相
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九导线的另一端相连;
第十一导线,所述第十一导线的一端与第一选择开关的第二对接线端中另一个相
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九导线的另一端相连;
第十二导线,所述第十二导线的一端与第一选择开关的第三对接线端中一个相
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九导线的另一端相连;
第十三导线,所述第十三导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选择开关的第三对接线端中另一
个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整流器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立体车库的驱动装置,蓄电池不但能从光伏储能单元处获
得能量,还能够将立体车库的升降单元下降时产生的势能也通过蓄电池储存起来,同时蓄
电池也能够为立体车库的升降单元供能。通过第一和第二选择开关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
开启其上不同的开关位,就能够控制本实用新型进行储能或者进行供能驱动。因此本实用
新型的用于立体车库的驱动装置能够降低立体车库的能耗,起到节能的作用,且其结构简
单,便于实施应用和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
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
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
绘制。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立体车库的驱动装置的线路图。
附图标记说明:1、蓄电池;2、光伏储能单元;3、升降单元;4、第一选择开关;5、第二
选择开关;6、市电;7、整流器;8、控制器;21、光伏板;22、汇流器;31、升降机构;32、升降电
机;33、逆变器;41、第一选择开关的第一开关位;42、第一选择开关的第二开关位;43、第一
选择开关的第三开关位;51、第二选择开关的第一开关位;52、第二选择开关的第二开关位;
53、第二选择开关的第三开关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
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立体车库的驱动装置的线路图。如图1所示,
该驱动装置包括:蓄电池1;光伏储能单元2,包括光伏板21和与光伏板21相连的汇流器22;
升降单元3,包括升降机构31、驱动升降机构31运转的升降电机32;与升降单元3相连的第一
选择开关,第一选择开关4包括第一开关位41和第二开关位42;与第一选择开关4、汇流器
22、蓄电池1相连的第二选择开关5,第二选择开关5包括第一开关位51、第二开关位52和第
三开关位53。当第二选择开关5选择开启第一开关位51时,光伏储能单元2的汇流器22与蓄
电池1相连通,使得光伏板21转换生产的电能通过汇流器22储存到蓄电池1内;当第一选择
开关4选择开启第一开关位41,且第二选择开关5选择开启第二开关位52时,升降单元3与蓄
电池1相连通,使得升降单元3转换生产的电能储存到蓄电池1内;当第一选择开关4选择开
启第二开关位42,且第二选择开关5选择开启第三开关位53时,升降单元3与蓄电池1相连
通,使得蓄电池1为升降单元3供电。其中,当升降单元3的升降机构31处于上升状态的时候,
就需要蓄电池1来驱动升降电机32的转动以使得升降机构31上升;当升降单元3的升降机构
31处于下降状态的时候,升降电机32能够将升降机构31下降的势能转换为电能并将电能储
存到蓄电池1中。
蓄电池1不但能从光伏储能单元2处获得能量,还能够将立体车库的升降单元3下
降时产生的势能也通过蓄电池1储存起来,同时蓄电池1也能够为立体车库的升降单元3供
能。通过第一和第二选择开关(4,5)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开启其上不同的开关位,就能够
控制本实用新型进行储能或者进行供能驱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立体车库的驱动装
置能够降低立体车库的能耗,起到节能的作用,且其结构简单,便于实施应用和推广。
另外,升降单元3还包括设置在升降电机32与第一选择开关4之间的逆变器33。逆
变器33能够把蓄电池1中的直流电转变成交流电,其转换效率高、启动快,安全性能好,物理
性能良好,并可抗一定外力的挤压或碰击,非常适合用在立体车库的驱动装置中。
优选地,上述第一选择开关4还包括第三开关位43,第一选择开关4与市电6相连,
当第一选择开关4选择开启第三开关位43时,市电6为升降电机32供电。在蓄电池1的储能不
足的时候,即可使得第一选择开关4选择开启第三开关位43,通过市电6来为升降单元3供
电,以保证升降单元3随时都可以正常工作。
第一选择开关4与市电6之间设置有整流器7,整流器7是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的
装置。它在此处有两个主要功能:第一,将交流电变成直流电,然后供给逆变器33;第二,给
蓄电池1提供充电电压。因此,它同时又起到一个充电器的作用。由于设置了整流器7,当第
一选择开关4选择开启第一和第三开关位(41,43),而第二选择开关5选择开启第二开关位
52时,市电6又可以在给蓄电池1充电,以确保在停电时,蓄电池1中的电能较为充足,尽可能
满足升降单元3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还包括控制器8,控制器8与第一和第二选择开关(4,5)、逆变器33均
相连,能够自动控制第一和第二选择开关(4,5)择一开启各自开关位中的一个或多个,以保
证该驱动装置能够在进行光伏储能的同时,又在升降机构31下降的时候进行势能储能,在
升降机构31上升的时候通过蓄电池1或者市电6来进行驱动。同时,控制器8还能够通过逆变
器33来控制升降电机32的力矩电流,以达到控制升降机构31升降速度的目的。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还包括能够控制蓄电池1的充电功率的调整器(图中未示
出),调整器与控制器8、电源和第二选择开关相连。控制器8能够通过调整器来调节蓄电池1
的充电功率和逆变器33的直流侧电压,因此能够使得蓄电池1的充电功率适应逆变器33的
输出功率。以避免因为蓄电池1的充电功率不适配而造成蓄电池1的损坏或者减慢蓄电池1
的充电速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选择开关4包括能够在开启第一开关位41时接通的第一对
接线端、能够在开启第二开关位42时接通的第二对接线端和能够在开启第三开关位43接通
的第三对接线端;第二选择开关5包括能够在开启第一开关位51时接通的第一对接线端、能
够在开启第二开关位52时接通的第二对接线端和能够在开启第三开关位53接通的第三对
接线端。且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导线,第一导线的一端与汇流器相连,而另一
端与第二选择开关5的第一对接线端中一个相连;第二导线,第二导线的一端与蓄电池相
连;第三导线,第三导线的一端与第二选择开关5的第一对接线端中另一个相连,另一端与
第二导线的另一端相连;第四导线,第四导线的一端与第二选择开关5的第二对接线端中一
个相连,另一端与第二导线的另一端相连;第五导线,第五导线的一端与第二选择开关5的
第三对接线端中一个相连,另一端与第二导线的另一端相连;第六导线,第六导线的一端与
第二选择开关5的第二对接线端中另一个相连,另一端与第一选择开关4的第一对接线端中
一个相连;第七导线,第七导线的一端与第二选择开关5的第三对接线端中另一个相连,另
一端与第一选择开关4的第二对接线端中一个相连;第八导线,第八导线的一端与第二选择
开关5的第二对接线端中另一个相连,另一端与第二选择开关5的第三对接线端的另一个相
连;第九导线,第九导线的一端与逆变器相连;第十导线,第十导线的一端与第一选择开关4
的第一对接线端中另一个相连,另一端与第九导线的另一端相连;第十一导线,第十一导线
的一端与第一选择开关4的第二对接线端中另一个相连,另一端与第九导线的另一端相连;
第十二导线,第十二导线的一端与第一选择开关4的第三对接线端中一个相连,另一端与第
九导线的另一端相连;第十三导线,第十三导线的一端与第一选择开关4的第三对接线端中
另一个相连,另一端与整流器相连。通过这样的连接,不但能够实现将驱动装置的中的各部
份连接起来,并且能够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工作状态之间有效的切换。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
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
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
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
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
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
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