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柴热水灶 目前,做饭同时能产生热水的灶具只有水箱煤火,水箱煤火只能以煤为燃料,我国绝大多数人口是农民,大多数农民都用薪柴烧火做饭,常年与热水无缘,不但难以解决洗澡问题,而且在滴水成冰的冬天,连洗手、洗菜的生活热水也没有,农民希望过上小康生活,而小康生活的最基本标准是有生活热水供应。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低廉,能用来做饭,同时还能产生大量热水的烧柴热水灶。
为实现上述目的,我们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保温中空灶体和中空聚火圈结构,其通水空腔通过管道与保温水箱相连通。
附图给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图3是烧柴热水灶体和水箱联接的剖面示意图。
图2、图4是烧柴热水灶的剖面示意图。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烧柴热水灶由灶体、聚火圈、锅圈、支架、保温水箱、橱柜、烟管组成。
图1、图2共同描绘了一种双水圈烧柴热水灶:灶体3上部为空心倒圆台体,也可为空心棱台体、空心圆柱体、空心棱柱体等。灶体3上放置有圆环形锅圆4,使用大小不同的锅时,可选用大小个数不同的锅圈。灶体3安装固定在支架1上。灶体3外周包裹有保温材料2。聚火圈7为中空空心圆台(中空空心棱台或中空空心圆环)结构,聚火圈安装在灶膛内,聚火圈以下的空间为第一燃烧室,聚火圈以上的空间为第二燃烧室。5为灶体上部中空结构的内层板,管6将灶上地空心倒圆台的中空空腔的下部与聚火圈的中空空腔的上部连通在一起。管8将灶空心倒圆台空腔的上部与水箱10连通在一起。管15将聚火圈的空腔底部与水箱底部连通在一起。自来水管18通过水位自动控制器17、管16与管15相连通。管11、管12为热水供应管。水箱外壳9与水箱10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水箱外壳与水箱的底部之间放有保温内支架13,水箱外壳9放置在橱柜14上,19为地面,烟管20与灶的第二燃烧室底部相连通。21为固定镙钉。22为炉条,多根炉条组成炉篦,底座1与炉篦为一体或分体制造。双稳态弹簧铰链23将灶门24与灶体3连在一起,25为灶门的拉手,当灶门在如图2所示的位置时,为灶门的开稳态,灶门成了柴薪支承台,当灶门将进柴口关闭时,为灶门的关稳态。
图3、图4共同描绘了一种单水圈烧柴热水灶:空心灶体与空心环状聚火圈26为一体化制造,其生产工艺可以是铸造亦可用钢板模压拼焊成型,灶体为空心倒圆台体(也可为空心棱台体、空心圆柱体、空心棱柱体等,空心环状聚火圈的形状要随之变化),空心倒圆台体灶体的空腔与空心环状聚火圈26的空腔相连通。空腔的上下部通过管子分别与水箱相连通。烟管27通过灶壁与第二燃烧室底部相连通。28为柴薪支承台,它固定在灶门口的下方,它安装的水平高度高于炉篦的水平高度,它的宽度与灶门的宽度相同。
使用时,先将水箱内加满水,再从灶门向灶膛内加薪引燃,柴薪在聚火圈以下的第一燃烧室汽化燃烧,未燃烧的可燃性气体、固体微粒和未助燃的氧气在聚火圈口处被强制混合,混合体在聚火圈口处被第一燃烧室的高温火焰点燃后,进入第二燃烧室继续燃烧,高温火焰依靠惯性直冲锅底,高温气体被锅底第一次降温后反弹到聚火圈上,在聚火圈上第二次降温后形成次高温废气涡流,一部分次高温废气中的可燃性气体进入高温火焰继续燃烧,另一部分次高温废气在与灶上部的内壁接触时被再次降温后通过烟管20排出室外。热水灶在小火燃烧状态时,将灶门24关上,可提高灶的热效率。
灶上部和处于灶膛内的聚火圈,在柴薪点燃后即被加热,热量通过灶内壁和聚火圈壁传给空腔中的水,聚火圈空腔中的水受热后从管6进入灶体3上部的空腔内,再经管8进入水箱,水箱底部的冷水沿管15进入聚火圈空腔的底部,只需循环一次,水管8中的水温就可达90--100℃,三口之家做一次饭,水箱中100公升的水即可被加热到40℃以上。
本发明采用中空灶体和中空聚火圈结构,一方面使燃料完全燃烧,烟囱不冒黑烟,解决了普通烧柴灶的环境污染问题;另一方面在做饭的同时还能产生大量的生活热水,解决了农民全年的生活热水供应问题。
本发明的橱柜同时又是水箱支架,提高了材料利用率。
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售价低,保温性能好,在用来做饭的同时,又能全天提供大量热水,很受农民欢迎,有广阔的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