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物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工艺,适用于处理未按分类收集的混合生活垃圾。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经过了从裸露垃圾→简易填埋→简易堆肥→高温堆肥→卫生填埋和焚烧→资源化处理的发展过程。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不同于发达国家,生活垃圾产量、密度都偏高,纸等可燃物不多,含水量高达40~60%,城市生活垃圾未实行分类收集的混合垃圾。国外垃圾处理技术及设备由于其处理的垃圾特征不同于国内,不适合用于处理中国的城市生活垃圾。目前在中国采用的各项垃圾处理技术,如建设填埋场、堆肥场或焚烧厂,都会引起二次污染,而采用焚烧发电由于垃圾原料的热值不高,不能直接发电,且发电的电压不稳,投资大,真正工业化运作困难度大。
中国专利ZL 98102867.5中公开了一种无害化、资源化、易分选、无剩余的垃圾处理工艺,其特征是:原生垃圾经人工粗选和磁选,去除废金属和废电池以及直径或长度大于50mm的硬物、杂物和泡沫塑料后,由输送机送入特制密闭容器,采用热解技术使其在1~1.3MPa气压、180~200℃温度、酸性化学催化剂浓度为5%的条件下进行3~3.5小时化学催化反应,使有机物得到充分分解,无有害物质和异味;经过热解处理的垃圾PH值为6.5~7.5;热解过程的最后阶段进行干燥脱水处置;然后将经过热解处理的垃圾从密闭容器内喷放到集料仓,经收集、输送至筛分机将有机物和无机物分开,再经输送机将筛分后的有机物送往制肥系统,无机物送往建材系统。该垃圾处理工艺存在以下缺点:1)分选采用人工粗选和磁选,劳动强度大且垃圾中存在较多的细菌,对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2)分选效果差,分选只是去除了废金属和废电池以及直径或长度大于50mm的硬物、杂物和泡沫塑料,而直径或长度小于50mm的硬物、杂物和泡沫塑料无法从有机物中分离出来,在热解处理过程中,较大量的有机物会被缩小的废塑料(直径或长度小于50mm)裹住,不利于再筛分,有机物的利用率低;3)热解处理过程需对有机物、无机物和废塑料三种物质进行处理,增加了热解地负载量,且需要加浓度为5%的酸性催化剂,运行成本高;4)被送往建材系统的无机物中有大量废塑料,废塑料包裹有机物,由于废塑料和有机物材料的特性,不太适合制建材,故在制成材料的过程中需添加大量特制的改性性、凝固剂和其他原料,制作成本高且制成的建材较难达到国家标准;5)脱水得到的废水没有进行处理,其酸值较高,如自然排放,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劳动强度低、分选效果好及运行成本低的生活垃圾处理工艺,其有机物利用率高,无需添加酸性催化剂,避免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生活垃圾处理工艺,其特征是:将生活垃圾用破碎机破碎,破碎后进入分选机进行比重风选、磁选,分成无机物、有机垃圾和废塑料三类;无机物被送往制建材系统,废塑料被送往废塑料处理系统,有机垃圾被送入水解罐进行自身水解反应,水解的同时脱水,水解完后继续脱水,直至含水量小于20%;脱水完毕后喷爆干燥,然后进行细分筛,得到无机物、有机物和废塑料,无机物被粉碎后送制建材系统,废塑料被送往废塑料处理系统,有机物被送往制肥系统。生活垃圾首先用破碎机破碎,将垃圾的直径或长度变小,使后面的分选效果好,特别是使包裹在废塑料(主要是塑料袋)内的垃圾得以分散,提高垃圾的利用率,这样,比重风选和磁选能较轻易地将垃圾分成三大类:一类为有机垃圾(绝大部分为有机物,极少量为废塑料和无机物);二类为砂石、金属等无机物;三类为废塑料、泡沫、纤维性物质(主要是废塑料),垃圾在进行水解前分选地比较彻底,从而使水解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大大减轻了水解的负载,运行成本低。有机垃圾在进行水解时,无需添加酸性催化剂,是因为有机垃圾中大量为有机物,利用有机物中的半纤维素脱乙酰基产生的醋酸作为催化剂,足以满足水解所需的催化剂量。由于有机物在进行水解过程中不存在被包裹的现象,有机物的利用率高。
所述的生活垃圾处理工艺,利用循环蒸汽使水解和脱水同时进行,循环蒸汽有压力,使水解的同时也能脱水;所述的有机垃圾在6~12MPa气压、100~300℃温度下进行3.0~3.5小时的水解反应,水解反应结束后,继续脱水,直至含水量小于20%。
所述的生活垃圾处理工艺,废塑料处理系统的处理过程如下:将废塑料粉碎,经低温热缩,接着加入煤、固化剂制成燃料块。该处理系统使废塑料得到更为合理的利用(前述中国专利ZL 98102867.5中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且影响了建材的质量)。本发明用于制建材的无机物没有废塑料,保证了建材的质量;不需要添加大量特制的改性性、凝固剂和其他原料,降低了建材的制作成本。
所述的生活垃圾处理工艺,被送往制肥系统的有机物经细粉碎后可直接造粒制成有机复合肥;也可加入生物菌剂进行培养,由水解反应时脱水得到的废酸液作为催化剂,避免废酸液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培养后脱水、造粒制成生物菌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采用分选机进行分选,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2)垃圾经过破碎后,使包在塑料袋内的垃圾得以分散,分选效果好,有机物的利用率高;3)分选后的垃圾分选成为三类,对这三类分别进行各自的处理,使废塑料垃圾得到了更为合理的利用,大大减轻了水解时的负载,运行成本低;4)有机垃圾的水解为自身水解反应,无需添加酸性催化剂,且脱水得到的废酸液作为生物菌剂的催化剂,避免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5)利用无机物制得的建材质量好,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将城市生活垃圾用破碎机破碎,破碎后进入分选机进行比重风选、磁选,分成无机物(主要为细砂、碎石等)、有机垃圾和废塑料三类,无机物被送往制建材系统,加固化剂制成建材;废塑料被送往废塑料处理系统;有机垃圾被送入水解罐进行自身水解反应,利用循环蒸汽使水解和脱水同时进行,控制在8~10MPa气压、150~200℃温度下进行3.3小时的反应。水解完后继续脱水,直至含水量小于20%。脱水完毕后喷爆干燥,然后进行细分筛,再次得到无机物、有机物和废塑料(此时得到的无机物和废塑料是极少量的),无机物被粉碎后送制建材系统,废塑料被送往废塑料处理系统,有机物被送往制肥系统。
在水蒸汽和高温高压下,有机物中的半纤维素脱乙酰基产生醋酸,其起到催化剂的作用(由于水解物质绝大部分为有机物,产生的醋酸量较多,无需添加酸性催化剂),能将有机物中的淀粉转化为糊精和低聚糖,纤维素转化为短链纤维素和低聚糖,蛋白质转化成肽类和氨基酸。
废塑料处理系统的处理过程如下:将废塑料粉碎,经低温热气缩小,接着加入煤、固化剂等配料,然后进入流水线灌模、成型制成燃料块。
有机物的制肥系统流程有二条生产线(根据需要选择):一条是有机物细粉碎后,经造粒、烘干、冷却后制成有机复合肥;另一条是有机物细粉碎后,进入培养仓,加入生物菌剂进行培养,由脱水得到的废酸液作为催化剂,培养后经脱水、造粒、烘干、冷却制成生物菌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