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轮和振动压路机.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1844129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73294.5

申请日:

2015.02.12

公开号:

CN104631287A

公开日:

2015.05.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C 19/28申请日:20150212|||公开

IPC分类号:

E01C19/28

主分类号:

E01C19/28

申请人: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道路机械分公司

发明人:

夏磐夫; 刘邦辉; 林栋冰; 周保刚; 顾程鹏; 江奎峰; 牛春亮; 谢娟娟

地址:

221004江苏省徐州市经济开发区桃山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代理人:

董建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动轮,包括可滚动的轮体、减振器、以及依次同轴设置在中间传动轴上的外部偏心装置A、中间偏心装置B和外部偏心装置C,外部偏心装置A、中间偏心装置B和外部偏心装置C分别通过振动轴承设置在轮体内且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旋转,中间偏心装置B通过换向齿轮传动机构D与外部偏心装置A相连,其特征在于:中间偏心装置B和外部偏心装置C之间还设置有一行走轴承B,轮体内设有用于支撑行走轴承B的支撑,所述外部偏心装置A和外部偏心装置C同步同向旋转,中间偏心装置B与两个外部偏心装置同步反向旋转。提高三偏心装置振动轮的轴向空间利用率;进一步的,简化机座结构,减轻机座重量。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振动轮,包括可滚动的轮体(1-1)、减振器、以及依次同轴设置在中间传动轴上的外部偏心装置A(3-1)、中间偏心装置B(3-3)和外部偏心装置C(3-5),外部偏心装置A(3-1)、中间偏心装置B(3-3)和外部偏心装置C(3-5)分别通过振动轴承设置在轮体(1-1)内且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旋转,中间偏心装置B(3-3)通过换向齿轮传动机构D(3-2)与外部偏心装置A(3-1)相连,其特征在于:中间偏心装置B(3-3)和外部偏心装置C(3-5)之间还设置有一行走轴承B(11-2),轮体(1-1)内设有用于支撑行走轴承B(11-2)的支撑,所述外部偏心装置A(3-1)和外部偏心装置C(3-5)同步同向旋转,中间偏心装置B(3-3)与两个外部偏心装置同步反向旋转。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振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偏心装置A(3-1)和中间偏心装置B(3-3)分别通过振动轴承设置在机座内且换向齿轮传动机构D(3-2)通过传动机构支撑轴承设置在同一个机座(2)内,机座(2)通过行走轴承C(11-3)和行走轴承B(11-2)设置在轮体内,外部偏心装置C(3-5)直接通过振动轴承设置在轮体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振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偏心装置A(3-1)、中间偏心装置B(3-3)和外部偏心装置C(3-5)均为逆转偏心块挡销式结构,且中间偏心装置B(3-3)静偏心矩合成最大值的旋向和两个外部偏心装置合成最大值的旋向相反、值的大小相等,中间偏心装置B(3-3)的静偏心矩合成最小值的旋向与两个外部偏心装置的静偏心矩合成最小值的旋向相反、值的大小相等。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振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偏心装置A(3-1)、中间偏心装置B(3-3)和外部偏心装置C(3-5)均为单幅激振器,且中间偏心装置B(3-3)的静偏心矩与外部偏心装置A(3-1)、外部偏心装置C(3-5)的合成静偏心矩大小相等。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振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2)与振动压路机车架之间固定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振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2)与振动压路机车架之间通过轴承副连接并设置锁止机构,使机座可按要求围绕中心轴旋转并在要求的回转位置上止动锁住。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振动轮,其特征在于,
外部偏心装置A(3-1)通过振动轴承E(12-5)、振动轴承F(12-6)设置在机座(2)的机座轴承座A(2-1)和机座轴承座B(2-2)内;
中间偏心装置B(3-3)通过振动轴承C(12-3)、振动轴承D(12-4)设置在机座(2)的机座轴承座C(2-3)和机座轴承座D(2-4)内;
外部偏心装置C(3-5)通过振动轴承A(12-1)、振动轴承B(12-2)设置在轮圈总成(1)的行走轴承座B(1-3)和行走轴承座C(1-4)内。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振动轮,其特征在于,换向齿轮传动机构D(3-2)的齿轮A(3-2-1)固定在外部偏心装置A(3-1)上,双联齿轮B(3-2-2)、过渡齿轮C(3-2-3)通过换向齿轮传动机构支撑轴承组(13)分别设置在机座(2)的机座轴承座C(2-3)的凸出轴上,齿轮D(3-2-4)固定在中间偏心装置B(3-3)上。

9.  一种振动压路机,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振动轮。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振动轮和振动压路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振动轮和振动压路机。
背景技术
压路机是以增加工作介质(土石填方及路面铺层混合物料)的密实度为主要用途的施工机械。最早的压路机是使用静作用力压实的,即利用压路机的自身重量产生的静压力迫使工作介质密实,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振动载荷能使工作介质处于高频振动状态,使工作介质颗粒之间的内摩擦力丧失,从而获得更高压实效率和更好压实效果,因此,振动压路机逐渐成为主流。
振动轮是振动压路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它既是振动压路机的工作装置,也是振动压路机的行走装置。其中,振动轮通过驱动装配在其内部的激振器高速旋转,产生周期性的激振力,使其减振器以内的部分产生持续的机械振动,迫使工作介质振动实现压实,且通过振动轮内轮圈总成绕其轴线的旋转,实现振动压路机的行走功能。
最早出现的振动轮是圆周振动轮,其激振合力随时间在圆周方向上变化,该振动轮结构简单易于保证可靠性,影响深度较大,目前使用最广泛,国内外各大公司均在常规销售产品上应用,但该振动轮压实时具有无效的水平方向的挠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HAMM公司提出了振荡压实技术并成功研发振荡轮,该类型振动轮通过对地面施加水平振荡力实现薄层压实,结构较复杂并且不利于深层压实,目前仅HAMM公司形成批量销售,其它公司虽有研究但几乎没有销量;二十世纪末,Bomag公司提出定向振动技术并成功研发定向振动轮,该类型振动轮通过对地面施加定向振动力进行压实,通过控制定向振动力的方向实现智能压实。
2014年上海宝马展,Bomag公司展示了其定向振动轮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三偏心装置的定向振动轮,激振机构具有三个偏心装置和一套换向齿轮传动机构,三个偏心装置同轴布置,其中两个外部偏心装置通过穿过中间偏心装置的中间传动轴连接,同步同向旋转,中间偏心装置通过一套换向齿轮传动机构与右侧的外部偏心装置联接,与两个外部偏心装置同步反向旋转。其中,两个外部偏心装置、中间偏心装置和换向齿轮传动机构分别通过振动轴承和传动机构支撑轴承安装在同一个机座内,两个外部偏心装置对称布置在中间偏心装置两侧,机座通过行走轴承支撑在轮体(图上显示为被撕开的)内。
上述的三偏心装置的定向振动轮,中间偏心装置和左侧偏心装置之间有很大的轴向空间没有被利用,轴向空间利用率不高;另外,定向振动轮将所有偏心装置安装在同一个机座内,机座结构较为复杂且较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振动轮和振动压路机,对现有的三偏心装置的振动轮和振动压路机进行改进,提高三偏心装置振动轮的轴向空间利用率;进一步的,简化机座结构,减轻机座重量。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振动轮,包括可滚动的轮体、减振器、以及依次同轴设置在中间传动轴上的外部偏心装置A、中间偏心装置B和外部偏心装置C,外部偏心装置A、中间偏心装置B和外部偏心装置C分别通过振动轴承设置在轮体内且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旋转,中间偏心装置B通过换向齿轮传动机构D与外部偏心装置A相连,其特征在于:中间偏心装置B和外部偏心装置C之间还设置有一行走轴承B,轮体内设有用于支撑行走轴承B的支撑,所述外部偏心装置A和外部偏心装置C同步同向旋转,中间偏心装置B与两个外部偏心装置同步反向旋转。
优选,所述外部偏心装置A和中间偏心装置B分别通过振动轴承设置在机座内且换向齿轮传动机构D通过传动机构支撑轴承设置在同一个机座内,机座通过行走轴承C和行走轴承B设置在轮体内,外部偏心装置C直接通过振动轴承设置在轮体内。
优选,所述外部偏心装置A、中间偏心装置B和外部偏心装置C均为逆转偏心块挡销式结构,且中间偏心装置B静偏心矩合成最大值的旋向和两个外部偏心装置合成最大值的旋向相反、值的大小相等,中间偏心装置B的静偏心矩合成最小值的旋向与两个外部偏心装置的静偏心矩合成最小值的旋向相反、值的大小相等。
或者,所述外部偏心装置A、中间偏心装置B和外部偏心装置C均为单幅激振器,且中间偏心装置B的静偏心矩与外部偏心装置A、外部偏心装置C的合成静偏心矩大小相等。
一种振动压路机,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述任意一种的振动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振动轮能够实现定向振动,振动轮内的外部偏心装置A与中间偏心装置B之间布置有换向齿轮传动机构D,中间偏心装置B与外部偏心装置C之间布置有1个行走轴承(行走轴承:振动轮轮体与车架或相对车架固定的零部件之间的轴承,其主要作用是使轮体相对车架可转动),充分利用了中间偏心装置B与外部偏心装置C之间的轴向空间,同时实现了三个偏心装置的对称布置。
二、通过将三偏心装置激振机构及其支撑结构分成两部分:外部偏心装置A、中间偏心装置B和换向齿轮传动机构D分别通过振动轴承和传动机构支撑轴承安装在同一个机座内,机座通过行走轴承支撑在轮体内,外部偏心装置C直接通过振动轴承支撑在轮体内,简化了机座的结构且减轻了机座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三偏心装置的定向振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两档振幅定向振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换向齿轮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逆转偏心块挡销式外部偏心装置C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逆转偏心块挡销式中间偏心装置B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一档振幅定向振动轮的中间偏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与图2相对应的一种两档振幅定向振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种结构的两档振幅定向振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的标记含义如下:
1.轮圈总成;1-1.轮体;1-1-1.行走轴承支撑板;1-2.行走轴承座A;1-3.行走轴承座B;1-4.行走轴承座C;2.机座;2-1.机座轴承座A;2-2.机座轴承座B;2-3.机座轴承座C;2-4.机座轴承座D;3.激振机构;3-1.外部偏心装置A;3-2.换向齿轮传动机构D;3-2-1.齿轮A;3-2-2.双联齿轮B;3-2-3.过渡齿轮C;3-2-4.齿轮D;3-3.中间偏心装置B;3-4.中间传动轴E;3-5.外部偏心装置C;4.轴承座;5.第一连接板;6.第一减振器;7.第一连接架;8.车架;9.第一压盖;10.第一压板;11.行走轴承组;11-1.行走轴承A;11-2.行走轴承B;11-3.行走轴承C;12.振动轴承组;12-1.振动轴承A;12-2.振动轴承B;12-3.振动轴承C;12-4.振动轴承D;12-5.振动轴承E;12-6.振动轴承F;13.换向齿轮传动机构支撑轴承组;13-1.支撑轴承A;13-2.支撑轴承B;14.第二压盖;15.油封;16.第二压板;17.第二连接板;18.第二减振器;19.第二连接架;20.马达;21.花键套;22.回转轴承座;23.压盖;24.压板;25.回转轴承;26.锁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一种振动轮(能够绕其几何轴心作圆周振动或定向振动的滚轮),包括可滚动的轮体1-1、减振器、以及依次同轴设置在中间传动轴上的外部偏心装置A3-1、中间偏心装置B3-3和外部偏心装置C3-5,外部偏心装置A3-1、中间偏心装置B3-3和外部偏心装置C3-5分别通过振动轴承设置在轮体1-1内且在动力装置(比如马达)的驱动下旋转,其中,中间偏心装置B通过换向齿轮传动机构D与外部偏心装置A相连。
一般而言,轮体1-1通过行走轴承设置在两个与车架相对不动的固定装置上,固定装置与车架之间设置有减振器,其中一个固定装置上装有马达,如上安装后,轮体与车架可相对转动实现行走,偏心装置与轮体可相对转动,动力由马达输入,驱动偏心装置旋转产生离心力,迫使减振器以内的部件如轮体1-1振动。需说明的是,为了更方便理解本技术方案,图2中显示的是更复杂、全面的振动轮,其包括了许多组成振动轮不必要的部件,其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图2中,机座2由轴向固定(可以通过螺栓进行轴向固定)在一起的机座轴承座A2-1、机座轴承座B2-2、机座轴承座C2-3、机座轴承座D2-4组成,机座2、第二压板16、第二连接板17、第二减振器18、第二连接架19依次连接至车架8上,比如通过螺栓连接,相对车架的位置固定。相应的,轴承座4、第一连接板5、第一减振器6、第一连接架7通过螺栓依次连接至车架8上,相对车架的位置固定。
轮圈总成1由固定在一起(比如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的轮体1-1、行走轴承座A1-2、行走轴承座B1-3、行走轴承座C1-4组成,其中行走轴承座B1-3固定在轮体1-1中间部位的行走轴承支撑板1-1-1上。轮圈总成1通过行走轴承组11的行走轴承A11-1支撑在相对车架8不动的轴承座4内,通过行走轴承组11的行走轴承B11-2、行走轴承C11-3支撑在相对车架8不动的机座2上。
激振机构3(激振机构:由偏心装置、传动机构组成,通过偏心装置(绕轴线旋转时其偏心矩不为0的物体)高速旋转产生周期性的激振力,使振动压路机振动轮产生持续的机械振动)由外部偏心装置A3-1、换向齿轮传动机构D3-2、中间偏心装置B3-3、中间传动轴E3-4、外部偏心装置C3-5组成,三个偏心装置同轴布置,其中外部偏心装置A3-1、外部偏心装置C3-5通过穿过中间偏心装置B3-3的中间传动轴E3-4连接,中间偏心装置B3-3通过速比为1:1的换向齿轮传动机构D3-2与外部偏心装置A3-1连接,旋转时外部偏心装置A3-1和外部偏心装置C3-5同步同向旋转,中间偏心装置B3-3与两个外部偏心装置同步反向旋转。
其中中间偏心装置B3-3和外部偏心装置C3-5之间还设置有一行走轴承B11-2,焊接轮体内设有用于支撑行走轴承B11-2的支撑,比如支撑板。
上述方案中,驱动激振机构偏心装置旋转的动力可以首先驱动外部偏心装置A3-1,带动外部偏心装置C3-5和中间偏心装置B3-3旋转并使中间偏心装置B3-3相对外部偏心装置A3-1、外部偏心装置C3-5同步反向旋转,也可以首先驱动外部偏心装置C3-5,带动外部偏心装置A3-1和中间偏心装置B3-3旋转并使中间偏心装置B3-3相对外部偏心装置A、外部偏心装置C3-5同步反向旋转,优选的,首先驱动外部偏心装置A3-1会减小中间传动轴E3-4和换向齿轮传动机构D3-2的负载。
外部偏心装置A3-1和中间偏心装置B3-3分别通过振动轴承(振动轴承:支撑偏心装置的轴承,其主要作用是承受偏心装置的离心力并使偏心装置相对轴承安装座可转动)设置在机座2内且换向齿轮传动机构D3-2通过传动机构支撑轴承设置在同一个机座2内,机座2通过行走轴承C和行走轴承B设置在轮体内,外部偏心装置C3-5直接通过振动轴承设置在轮体内。优选,外部偏心装置A3-1通过振动轴承E12-5、振动轴承F12-6设置在机座2的机座轴承座A2-1和机座轴承座B2-2内;中间偏心装置B3-3通过振动轴承C12-3、振动轴承D12-4设置在机座2的机座轴承座C2-3和机座轴承座D2-4内;外部偏心装置C3-5通过振动轴承A12-1、振动轴承B12-2设置在轮圈总成1的行走轴承座B1-3和行走轴承座C1-4内。
相应的,换向齿轮传动机构D3-2的结构如图3所述,其中,换向齿轮传动机构D3-2的齿轮A3-2-1固定在外部偏心装置A3-1上,双联齿轮B3-2-2、过渡齿轮C3-2-3通过换向齿轮传动机构支撑轴承组13分别设置在机座2的机座轴承座C2-3的凸出轴上,齿轮D3-2-4固定在中间偏心装置B3-3上。
第一压盖9固定在轴承座4上,对行走轴承A11-1的外圈轴向定位,第一压板10固定在行走轴承座C1-4上,对行走轴承A11-1的内圈轴向定位,兼具防止振动轮内润滑油泄露的作用。第二压盖14固定在行走轴承座A1-2上,对行走轴承C11-3的外圈轴向定位,第二压板16固定在机座2上,兼具对行走轴承C11-3的内圈轴向定位作用。上述的固定均可以通过螺栓实现。油封15布置在安装在轮圈总成1上的第二压盖14与相对车架固定的第二压板16之间,防止振动轮内的润滑油泄露。马达20固定在相对车架位置固定的第二压板16上,通过花键套21与激振机构3的外部偏心装置A3-1连接。
其中,马达20还可以如图7所示那样安装,即更改图2中的外部偏心装置C3-5、第一压盖9、第一压板10、第二连接板17的结构,将马达20固定在相对车架位置固定的第一压盖9上,通过花键套21与激振机构3的外部偏心装置C3-5连接,动力可由马达20经花键套21首先驱动外部偏心装置C3-5,带动外部偏心装置A3-1和中间偏心装置B3-3旋转并使中间偏心装置B3-3相对外部偏心装置A、外部偏心装置C同步反向旋转。
通过以上方案,振动轮内的外部偏心装置A3-1与中间偏心装置B3-3之间布置有换向齿轮传动机构D3-2,中间偏心装置B3-3与外部偏心装置C3-5之间的空间布置有行走轴承,充分利用了轴向空间,同时实现了三个偏心装置的对称布置;另外,通过将三偏心装置激振机构及其支撑结构分成两部分,简化了机座的结构、减轻了机座的重量。安装激振机构3的各零部件时,保证外部偏心装置A3-1、中间偏心装置B3-3、外部偏心装置C3-5的静偏心矩均为大值时,三个偏心装置的偏心质心在径向上指向同一方向,即三个偏心装置的相位差为0。安装机座2时,保证外部偏心装置A3-1、中间偏心装置B3-3、外部偏心装置C3-5的静偏心矩均为大值时,三个偏心装置的偏心质心在径向上均指向要求的方向,比如,指向要求的垂直地面的方向。
通过以上安装,轮圈总成1通过行走轴承组11分别与相对车架不动的轴承座4、相对车架不动的机座2连接,通过振动轴承组12的振动轴承A12-1、振动轴承B12-2与激振机构3连接,可自由转动实现行走功能;动力由马达20通过花键套21驱动激振机构3的外部偏心装置A3-1旋转,通过换向齿轮传动机构D3-2驱动中间偏心装置B3-3旋转,此时换向齿轮传动机构D的齿轮A3-2-1与外部偏心装置A3-1旋向相同,双联齿轮B(3-2-2)与外部偏心装置A3-1旋向相反,过渡齿轮C3-2-3与外部偏心装置A3-1旋向相同,齿轮D3-2-4与外部偏心装置A3-1旋向相反,由于换向齿轮传动机构D3-2的总速比为1:1,最终,中间偏心装置B3-3相对外部偏心装置A3-1同步反向旋转,另一方面,外部偏心装置A3-1通过穿过中间偏心装置B3-3的中间传动轴E3-4驱动外部偏心装置C3-5,旋转时同步同向。
当外部偏心装置A3-1、中间偏心装置B3-3和外部偏心装置C3-5均为逆转偏心块挡销式结构时,如图4和5所示,每个偏心装置根据旋向不同具有两种静偏心矩合成方式和两种静偏心矩合成值,通过保证中间偏心装置B3-3静偏心矩合成最大值的旋向和两个外部偏心装置合成最大值的旋向相反、值的大小相等,中间偏心装置B3-3的静偏心矩合成最小值的旋向与两个外部偏心装置的静偏心矩合成最小值的旋向相反、值的大小相等,则动力输入的旋向不同时,离心力合力的方向相同,但离心力合力的最大值具有两种,振动轮因此具有两档振幅。
当外部偏心装置A3-1、中间偏心装置B3-3和外部偏心装置C3-5均为单幅激振器时,如图6所示,中间偏心装置B3-3的静偏心矩与外部偏心装置A3-1、外部偏心装置C3-5的合成静偏心矩大小相等,则其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大小也相等,可以得到一个定向的离心力合力,离心力合力的最大值也只有一种,振动轮因此具有一档振幅。
当机座2与振动压路机车架之间固定连接,预先调整机座的位置使离心力合力的方向垂直于地面再通过锁止机构锁住机座的位置,此时离心力合力的方向始终垂直于地面,可以实现垂直振动压实,也就是,安装机座2时,保证外部偏心装置A3-1、中间偏心装置B3-3、外部偏心装置C3-5的静偏心矩均为大值时,三个偏心装置的偏心质心在径向上指向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则合力方向就始终指向垂直于地面的方向,由此实现了力方向始终垂直于地面的垂直振动。由此实现了一档或两档振幅的垂直振动。
更改图7中的第二压板16、第二连接板17、第二减振器18、第二连接架19结构,增加回转轴承座22、压盖23、压板24、回转轴承25、锁定螺栓26,其中第二压板16上径向圆周布置有定位螺纹孔组16-1, 第二连接板17上有定位光孔17-1,则得到了如图8所示的结构:机座2与振动压路机车架之间通过轴承副(即回转轴承25)连接并设置锁止机构,使机座可按要求围绕中心轴旋转并在要求的回转位置上止动锁住。
具体为:图7中“机座2、第二压板16、第二连接板17、第二减振器18、第二连接架19通过螺栓依次连接至车架8上,相对车架的位置固定”,而图8中,机座2、第二压板16通过螺栓固定,第二连接板17、第二减振器18、第二连接架19通过螺栓依次连接至车架8上,第二压板16与第二连接板17之间设有回转轴承25、回转轴承座22、压盖23、压板24和锁定螺栓26,其中压盖23用于回转轴承25外圈的轴向定位,压板24用于回转轴承25内圈的轴向定位,锁定螺栓26穿过第二连接板17上的定位光孔17-1连接到第二压板16上的定位螺纹孔组16-1中的某一个螺纹孔里,使机座2与车架在要求的回转位置上止动锁住。
通过以上安装,松开锁定螺栓26,转动机座2至另一回转位置,再使用锁定螺栓26止动锁止,则机座2与车架之间的回转角度发生变化,由此可实现激振力合力方向的调整,实现可变方向的定向振动。
通过改进三偏心装置激振机构及其支撑形式提高振动轮轴向空间的利用率,并且简化了机座的结构、减轻了机座的重量,应用上述改进后的三偏心装置激振机构及其支撑形式构成定向振动的振动轮。若该定向振动的振动轮的离心力合力不垂直于地面,则构成一种普通的定向振动轮;若该定向振动的振动轮的离心力合力垂直于地面,则构成一种特殊的定向振动轮即垂直振动轮;若该定向振动的振动轮的机座可以围绕中心轴旋转并可以在要求的回转位置上止动锁住,即可以控制离心力合力的方向,则构成一种可变方向的定向振动轮。
一种振动压路机,包括车体,还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振动轮。通过应用上述的能够实现定向振动的振动轮,构成一种定向振动的振动压路机。若该定向振动的振动轮的离心力合力垂直于地面,则构成一种垂直振动压路机;若该定向振动的振动轮的机座可以围绕中心轴旋转并可以在要求的回转位置上止动锁住,即可以控制离心力合力的方向,则构成一种可变方向的定向振动压路机。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者等效流程变换,或者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一种振动轮和振动压路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振动轮和振动压路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振动轮和振动压路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振动轮和振动压路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振动轮和振动压路机.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动轮,包括可滚动的轮体、减振器、以及依次同轴设置在中间传动轴上的外部偏心装置A、中间偏心装置B和外部偏心装置C,外部偏心装置A、中间偏心装置B和外部偏心装置C分别通过振动轴承设置在轮体内且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旋转,中间偏心装置B通过换向齿轮传动机构D与外部偏心装置A相连,其特征在于:中间偏心装置B和外部偏心装置C之间还设置有一行走轴承B,轮体内设有用于支撑行走轴承B的支撑,所述外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