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自复位三维减震耗能支座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自复位三维减震耗能支座,属于建筑结构隔震减震控
制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我国在建筑结构隔震减震控制领域中取得很大
进步,各类隔震减震产品有很多种,以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居多,但由于叠层橡胶本身的物理
缺陷,只是对水平地震作用具有较好的隔震减震作用,对于实现多维隔震有很大困难,并且
其转动能力和抗拔能力差,震后自复位能力不足,橡胶老化问题明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客服现有支座上述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各向隔震性能良好的
建筑用减震支座。它不仅能在全方位起到良好隔震减震效果,而且应用广泛,稳定性及安全
可靠性高,拥有较好的自复位能力,稳定性及安全可靠性高,拥有较好的自复位能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用自复
位三维减震耗能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上连接板(1)、上座板(2),上连接板与上座板间
设置抗拔盖板(5),抗拔盖板与上座板之间设置水平复位弹簧(6),上座板下设有球芯座
(4),中间空隙夹设四氟板(3),球芯座下连接有中间连接板(7),在中间连接板与下连接板
(15)之间安装有竖向套筒摩擦耗能阻尼器,阻尼器由套筒(11)和圆柱塞(10)组成,二者接
触面上设有粘弹性阻尼层(13),套筒自由端及圆柱塞到中间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留有空
隙(18),空隙中安装有缓冲垫块(12),阻尼器外围设有带弹簧(9)的限位螺栓(8)。
所述上连接板(1)与上座板(2)之间采用内六角圆柱头螺栓(17)连接,抗拔盖板
(5)下部与下连接板(15)之间进行焊接固定。
所述设置在抗拔盖板(5)与上座板(2)之间的水平复位弹簧(6)沿上座板圆柱表面
辐射布置,且弹簧两头有短柱固定位置,且弹簧边缘与短柱焊接固定。
所述一种建筑用自复位三维减震耗能支座,总体外形呈圆柱形。
所述竖向套筒摩擦耗能阻尼器的套筒(11)下端和圆柱塞(10)上端分别与下连接
板和中间连接板固定连接,留设的空隙(18)高度应大于静载下弹簧(9)的压缩量,且空隙中
设有排气孔(14)与外界相通。
所述竖向套筒摩擦耗能阻尼器的数量可根据隔震需求沿下连接板的圆周均匀设
置。
所述一种建筑用自复位三维减震耗能支座安装在上部建筑结构与下部承重基础
之间,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各设有八个连接孔(16)用于连接上下结构。
本实用新型安装在上部建筑结构和下部承重基础之间,竖向荷载由上连接板传给
上座板,再传递给球芯座,球芯座再将荷载传给下部竖向隔震装置。在结构自重作用下,竖
向阻尼器和弹簧会发生一定压缩变形,在竖向震动时,通过圆柱塞及套筒上的粘弹性阻尼
材料层的相互摩擦以及螺杆外侧弹簧伸缩,耗散部分地震能量,以减轻结构竖向震动。水平
地震来临时,球芯与聚四氟板会产生一定转角位移,释放结构产生的水平力,同时设置在抗
拔盖板与上座板之间的水平复位弹簧具有一定的耗能能力,达到水平减震目的,并且地震
结束后水平复位弹簧促使支座回到原来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适用于各类建筑结构,解决了以往叠层橡胶支座抗震
能力不足、稳定性差、易老化等问题,并且其传力明确,构造合理,便于工业化生产和现场施
工,拥有较好的自复位能力,达到了安全、适用、耐久的设计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竖向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器平面布置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平面图;
图中:1—上连接板;2—上座板;3—四氟板;4—球芯座;5—抗拔盖板;6—水平复
位弹簧;7—中间连接板;8—限位螺栓;9—竖向弹簧;10—圆柱塞;11—套筒;12—缓冲垫
块;13—粘弹性阻尼层;14—排气孔;15—下连接板;16—连接孔;17—内六角圆柱头螺栓;
18—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
如图1到3所示,本建筑用自复位三维减震耗能支座包括有上连接板1、上座板2,上
连接板与上座板间设置抗拔盖板5,抗拔盖板与上座板之间设置水平复位弹簧6,上座板下
设有球芯座4,中间空隙夹设四氟板3,球芯座下连接有中间连接板7,在中间连接板与下连
接板15之间安装有竖向套筒摩擦耗能阻尼器,阻尼器由套筒11和圆柱塞10组成,二者接触
面上设有粘弹性阻尼层13。套筒自由端及圆柱塞到中间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留有空隙
18,空隙中安装有缓冲垫块12。阻尼器外围设有带弹簧9的限位螺栓8。
所述上连接板1与上座板2之间采用内六角圆柱头螺栓17连接,抗拔盖板5下部与
下连接板15之间进行焊接固定。
所述设置在抗拔盖板5与上座板2之间的水平复位弹簧6沿上座板圆柱表面辐射布
置,且弹簧两头有短柱固定位置,且弹簧边缘与短柱焊接固定。
所述一种建筑用自复位三维减震耗能支座,总体外形呈圆柱形。
所述竖向套筒摩擦耗能阻尼器的套筒11下端和圆柱塞10上端分别与下连接板和
中间连接板固定连接,留设的空隙18高度应大于静载下弹簧9的压缩量,且空隙中设有排气
孔14与外界相通。
所述竖向套筒摩擦耗能阻尼器的数量可根据隔震需求沿下连接板的圆周均匀设
置。
所述一种建筑用自复位三维减震耗能支座安装在上部建筑结构与下部承重基础
之间,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各设有八个连接孔16用于连接上下结构。
本实用新型安装在上部建筑结构和下部承重基础之间,竖向荷载由上连接板传给
上座板,再传递给球芯座,球芯座再将荷载传给下部竖向隔震装置。在结构自重作用下,竖
向阻尼器和弹簧会发生一定压缩变形,在竖向震动时,通过圆柱塞与套筒上的粘弹性阻尼
材料层的相互摩擦以及螺杆外侧弹簧伸缩,耗散部分地震能量,以减轻结构竖向震动。水平
地震来临时,球芯与聚四氟板会产生一定转角位移,释放结构产生的水平力,同时设置在抗
拔盖板与上座板之间的水平复位弹簧具有一定的耗能能力,达到水平减震目的,并且地震
结束后水平复位弹簧促使支座回到原来位置。
本装置的装配方法为:首先,在中间连接板7下表面和下连接板15上表面固定圆柱
塞10和带粘弹性阻尼材料层13和缓冲垫块12的套筒11,在圆柱塞10与中间连接板7连接处
安装缓冲垫块12,再将圆柱塞10插入到套筒11中,在两连接板之间安装限位螺栓8及弹簧9。
然后,在中间连接板7上安装球芯座4,加工上座板2,上座板下表面设一凹槽,将四氟板3嵌
入其中,放置在球芯座4上,将上座板2与上连接1板用内六角圆柱螺栓17连接,在加工好的
上座板外边缘短柱上安装一圈水平复位弹簧6,最后安装抗拔盖板5,抗拔盖板内侧设短柱
与上座板外侧短柱一一对应,使其插入已安装弹簧内部,将抗拔盖板与下连接板用一圈角
焊缝固定,从而形成支座整体。该过程可在工厂内进行加工,到施工现场可直接通过预留好
的连接孔16用相应螺栓分别与上下结构进行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