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图像扫描仪的面状光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面状光源,尤指应用于图像扫描仪中的面状光源。
背景技术
请参见图1,其是一图像扫描仪的侧面剖面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光机模块11、反射光源12、穿透光源13与被扫描物14间的相对关系,当被扫描物为一反射稿时,图像扫描仪将点亮与光机模块11同侧的反射光源12进行图像撷取动作。而当被扫描物为一穿透稿(例如底片或幻灯片)时,图像扫描仪则点亮与光机模块11不同侧的穿透光源13进行图像撷取动作。
而在常见的技术手段中,上述穿透光源13通常由一光罩构造来完成,该光罩构造主要是提供一面状光源,而目前光罩构造的设计大多以高度较低且可整合于上盖处的侧投型光源来完成。
再请参见图2(a)、图2(b),其是两种公知侧投型光源的构造示意图,图2(a)表示出使用单一灯管的侧投型光源构造示意图,其主要由一导光板20与设置在其侧面的一冷阴极灯管21所构成,其缺点在于由单侧照入的光线不易均匀分配,造成扫描得到的图像品质不佳。为此,如图2(b)所示的使用双灯管的侧投型光源构造便被开发出来,其主要由一导光板20与设置在相对两侧的冷阴极灯管22、23所构成,其虽然可以得到较佳的发光均匀度,但是增设的冷阴极灯管与其相关电路将不可避免地增加成本与耗电量。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上述技术的缺陷,进而开发出成本与耗电量皆较低的面状光源。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状光源,应用于一图像扫描仪之中,该图像扫描器具有一光机模块,而该面状光源包含:仅一线状光源;一第一导光构造,设置于该线状光源的第一侧,其将该线状光源向第一侧发出的光线导引扩散成一第一面光源;以及一第二导光构造,设置于该线状光源的第二侧,其将该线状光源向第二侧发出的光线导引扩散成一第二面光源,该第一面光源进而可与该第二面光源共同组成该面状光源。
根据上述构想,本发明所述的面状光源,其整合于该图像扫描仪的一上盖构造中,用以提供该图像扫描仪所需的穿透光源。
根据上述构想,本发明所述的面状光源,其中该线状光源为一冷阴极灯管。
根据上述构想,本发明所述的面状光源,其中所述导光构造各自包含:一导光板,将该线状光源发出的光线导引至其内部;一反光片,设置于该导光板靠该光机模块的相反侧以进行光线反射;一偏光板,设置于该导光板靠该光机模块的同侧以进行光线的偏极化;以及一扩散片,设置于该导光板靠该光机模块的同侧以进行光线的均匀扩散。
根据上述构想,本发明所述的面状光源,其中该线状光源的长度方向可与该图像扫描仪的该光机模块的移动方向基本上呈平行。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面状光源,应用于一图像扫描仪之中,该图像扫描器具有一光机模块,而该面状光源包含:仅一线状光源;以及一导光构造,其中央位置具有一沟槽用以设置该线状光源,其将该线状光源向该沟槽的第一侧发出的光线导引扩散成一第一面光源,并将该线状光源向该沟槽的第二侧发出的光线导引扩散成一第二面光源,该第一面光源进而可与该第二面光源共同组成该面状光源。
根据上述构想,本发明所述的面状光源,其整合于该图像扫描仪的一上盖构造中,用以提供该图像扫描仪所需的穿透光源。
根据上述构想,本发明所述的面状光源,其中该线状光源为一冷阴极灯管。
根据上述构想,本发明所述的面状光源,其中该导光构造包含:一导光板,将置于该沟槽内的该线状光源发出的光线导引至其内部;一反光片,设置于该导光板靠该光机模块的相反侧以进行光线反射;一偏光板,设置于该导光板靠该光机模块的同侧以进行光线的偏极化;以及一扩散片,设置于该导光板靠该光机模块的同侧以进行光线的均匀扩散。
根据上述构想,本发明所述的面状光源,其中该线状光源的长度方向可与该图像扫描仪的该光机模块的移动方向基本上呈平行。
在不需增设冷阴极灯管与其相关电路的情况下,本发明虽然仅运用设于中央位置上的单一灯管来提供光源,但却可解决公知手段中由单侧照入光线不易均匀分配的缺陷,可得到较佳的图像扫描品质,进而可改善公知技术的缺陷,达到本发明的主要目的。
【附图说明】
本发明得通过下列附图及详细说明,得以更深入的了解:
图1是一图像扫描仪的侧面剖面示意图。
图2(a)、图2(b)是两种公知侧投型光源的构造示意图。
图3(a)、图3(b)是本发明为改善上述公知缺陷所开发出来的面状光源模块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构造示意图。
图4(a)、图4(b)是本发明为改善上述公知缺陷所开发出来的面状光源模块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构造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1-光机模块;12-反射光源;13-穿透光源;14-被扫描物;
20-导光板;21-冷阴极灯管;22-冷阴极灯管;23-冷阴极灯管;
3-光机模块;30-线状光源;31-第一导光构造;32-第二导光构造;
310-导光板;311-反光片;312-偏光板;313-扩散片;
320-导光板;321-反光片;322-偏光板;323-扩散片;
40-线状光源;41-导光构造;419-沟槽;4-光机模块;
410-导光板;411-反光片;412-偏光板;413-扩散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3(a)、图3(b),其是本发明为改善上述公知缺陷所开发出来的面状光源模块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构造示意图,其主要包含有可做为图像扫描仪穿透光源之用的一线状光源30(可用常见的冷阴极灯管来完成),以及在线状光源30的两侧所分别设置一第一导光构造31以及一第二导光构造32,所述导光构造可将该线状光源30向两侧发出的光线导引扩散成面光源。而线状光源30的长度方向可与该图像扫描仪的该光机模块3的移动方向基本上呈平行。
而该第一导光构造31主要是由一导光板310、一反光片311、一偏光板312以及一扩散片313所组成,而该第二导光构造32则由一导光板320、一反光片321、一偏光板322以及一扩散片323所组成。其中所述导光板310、320的作用是为将该线状光源30发出的光线导引至其内部,而反光片311、321设置于该导光板310、320靠近该光机模块3的相反侧以进行光线反射。至于偏光板312、322则设置于该导光板310、320靠该光机模块3的同侧以进行光线的偏极化,而扩散片313、323则设置于该导光板310、320靠该光机模块3的同侧以进行光线的均匀扩散。
再请参见图4(a)、图4(b),其是本发明为改善上述公知缺陷所开发出来的面状光源模块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构造示意图,其主要包含有可做为图像扫描仪穿透光源之用的一线状光源40(可用常见的冷阴极灯管来完成)以及一导光构造41,该导光构造41的中央位置具有可供该线状光源40置入的一沟槽419,该导光构造41将该线状光源40向该沟槽419的第一侧发出的光线导引扩散成一第一面光源,并将该线状光源40向该沟槽419的第二侧发出的光线导引扩散成一第二面光源,该第一面光源进而可与该第二面光源共同组成该面状光源。而线状光源40的长度方向可与该图像扫描仪的该光机模块4的移动方向基本上呈平行。
而该导光构造41主要是由一导光板410、一反光片411、一偏光板412以及一扩散片413所组成。其中该导光板410的作用为将该线状光源40发出的光线导引至其内部,而反光片411设置于该导光板410该光机模块4的相反侧以进行光线反射。至于偏光板412则设置于该导光板410靠该光机模块4的同侧以进行光线的偏极化,而扩散片413则设置于该导光板410靠该光机模块的同侧以进行光线的均匀扩散。
而由上述所揭示的两实施例可知,在不需增设冷阴极灯管与其相关电路的情况下,本发明虽然仅运用设于中央位置上的单一灯管来提供光源,但却可解决公知手段中由单侧照入光线不易均匀分配的缺陷,造成可得到较佳的图像扫描品质,进而可改善公知技术的缺陷,达到开发本发明的主要目的。
本发明得由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的构思而做各种修饰,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