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资源丰富环境下地下建筑坑体防水施工降水处理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842193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4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093450.3

申请日:

2017.02.21

公开号:

CN106894431A

公开日:

2017.06.2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2D 19/20申请日:20170221|||公开

IPC分类号:

E02D19/20; E02D31/02; E02D15/02

主分类号:

E02D19/20

申请人:

潍坊市宏源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潍坊宏源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易斐; 宋静; 邓涛; 齐树凯; 魏金祥; 朱楚斐; 韩宪杰; 王强; 张金涛

地址:

262700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台头镇政府西2000米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代理人:

彭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资源丰富环境下地下建筑坑体防水施工降水处理方法,包括设置降水坑、抽水泵、盖板、灌填级配砂石和混凝土等过程,有效解决了在地下空间基础底部浅层水源丰富环境下,位于地下垫层面以下的集水井、电梯井、承台基础井等部位的内部积水回灌活跃,一方面,无法保证施工现场防水层在无明水的环境下作业,导致防水层在井底基面无法施工;另一方面,积水使集水井、电梯井、承台基础井在底板的结构混凝土在浇筑时发生离析、密实度差、钢筋保护层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等,从而导致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等威胁结构安全的问题,为防水层铺设和混凝土浇筑争取了有利的基层无水作业条件,有效保证了防水层和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资源丰富环境下地下建筑坑体防水施工降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
下步骤:
步骤a.在坑体底部设置降水坑,降水坑内设置抽水泵;
步骤b.降水坑上方设盖板,盖板中心预制套管或预留孔洞,抽水泵线缆和排水管从套
管或孔洞内穿出;坑体底部防水层铺设至套管或孔洞周边收口;
步骤c.浇筑地下建筑坑体前,切断抽水泵的排水管和线缆;
步骤d.从盖板中心套管或孔洞向降水坑内灌填级配砂石;
步骤e.从盖板中心套管或孔洞向降水坑内浇筑混凝土至坑体底部平面,然后用速凝水
泥密封盖板中心套管或孔洞,与盖板上表面持平
步骤f.铺设盖板中心套管或孔洞部位的防水层并与坑体底部防水层搭接;
步骤g.浇筑坑体结构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资源丰富环境下地下建筑坑体防水施工降水处理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层采用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资源丰富环境下地下建筑坑体防水施工降水处理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层当采用细石混凝土时,其厚度不小于50mm;当采用水泥砂浆时,其
厚度不小于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资源丰富环境下地下建筑坑体防水施工降水处理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当降水坑设置后,立即在降水坑内铺坑底垫层和砌挡土墙,并抹
挡土砂浆或混凝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资源丰富环境下地下建筑坑体防水施工降水处理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降水坑深度不小于所述的抽水泵高度+1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资源丰富环境下地下建筑坑体防水施工降水处理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级配砂石的总体积不小于所述的降水坑的总容积的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资源丰富环境下地下建筑坑体防水施工降水处理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f还包括搭接前,对坑体底部防水层搭接区进行清理和干燥处理的步
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资源丰富环境下地下建筑坑体防水施工降水处理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坑体为集水井、电梯井、承台基础井中一种。

说明书

一种水资源丰富环境下地下建筑坑体防水施工降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建筑防水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水资源丰富环境下地下建筑坑体防
水施工降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基坑降水,一直是建筑地下工程施工的重点,基坑降水方法较多,包括明沟加集水
井降水、轻型井点降水等,但以上降水方式,均不足以完全排除集水井、电梯井、承台基础井
等垫层标高以下构造的内部积水,且由于现场情况的不可控性,基底地表水易在低处蓄积。
当基底浅层水源丰富时,在防水层铺设前,对集水井、电梯井、承台基础井等进行临时排水
后即时铺设防水层,其工艺间隔操作速度尚不及基底浅层水对集水井、电梯井、承台基础井
等的回灌速度。以上情况,可能产生三方面影响:

首先,受积水影响,防水施工基层条件无法满足确保防水层施工质量的无明水基
层要求,可能因基层湿度过大(甚至明水)导致防水涂膜层无法成膜、防水卷材搭接不牢靠
等;

其次,由于地下水压的影响,即使防水层可交圈密闭,在无保护的情况下防水层容
易被地下水压破坏。

再次,积水使集水井、电梯井、承台基础井在底板的结构混凝土在浇筑时发生离
析、密实度差、钢筋保护层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等,从而导致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等威胁
结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发明一种水资源丰富环境下地下建筑集水井、电梯
井、承台基础井等坑体防水施工降水措施构造设计和施工处理方法,能有效克服目前基坑
降水技术中缺陷,确保防水层施工质量的无明水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资源丰富环境下地下建筑坑体防水施工降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在坑体底部设置降水坑,降水坑内设置抽水泵;

步骤b.降水坑上方设盖板,盖板中心预制套管或预留孔洞,抽水泵线缆和排水管
从套管或孔洞内穿出;坑体底部防水层铺设至套管或孔洞周边收口;

步骤c.浇筑地下建筑坑体前,切断抽水泵的排水管和线缆;

步骤d.从盖板中心套管或孔洞向降水坑内灌填级配砂石;

步骤e.从盖板中心套管或孔洞向降水坑内浇筑混凝土至坑体底部平面,然后用速
凝水泥密封盖板中心套管或孔洞,与盖板上表面持平

步骤f.铺设盖板中心套管或孔洞部位的防水层并与坑体底部防水层搭接;

步骤g.浇筑坑体结构混凝土。

优选的,所述的保护层采用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

进一步的,所述的保护层当采用细石混凝土时,其厚度不小于50mm;当采用水泥砂
浆时,其厚度不小于20mm。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a中当降水坑设置后,立即在降水坑内铺坑底垫层和砌挡土
墙,并抹挡土砂浆或混凝土。

优选的,所述的降水坑深度不小于所述的抽水泵高度+100mm。

优选的,所述的级配砂石的总体积不小于所述的降水坑的总容积的20%。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f还包括搭接前,对坑体底部防水层搭接区进行清理和干燥处
理的步骤。

优选的,所述的坑体为集水井、电梯井、承台基础井中一种。

在建筑集水井、电梯井、承台基础井等部位的底部设置降水坑,降水坑内放置抽水
泵,用于抽除井内面层施工积水和基底浅层丰富地下水。降水坑上方设盖板,盖板中心预制
套管或预留孔洞,抽水泵线缆和排水管从套管内穿出。集水井、电梯井、承台基础井等防水
层施工时铺设至套管周边收口,铺设防水层的隔离层和保护层。结构混凝土浇筑前,切断排
水泵线缆和管道,立即从套管向降水坑内灌填级配砂石,再灌注混凝土,最后密封套管,浇
筑集水井结构混凝土。

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在地下空间基础底部浅层水源丰富环境下,位于地下垫层面以
下的集水井、电梯井、承台基础井等部位的内部积水回灌活跃,一方面,无法保证施工现场
防水层在无明水的环境下作业,导致防水层在井底基面无法施工;另一方面,积水使集水
井、电梯井、承台基础井在底板的结构混凝土在浇筑时发生离析、密实度差、钢筋保护层厚
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等,从而导致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等威胁结构安全的问题,为防水层铺
设和混凝土浇筑争取了有利的基层无水作业条件,有效保证了防水层和混凝土结构的施工
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地下建筑坑体浇筑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地下建筑坑体浇筑后结构示意图;

其中,1-降水坑;11-降水坑坑壁;12-降水坑坑底;13-级配砂石;14-坑内混凝土;
2-抽水泵;21-线缆和排水管;3-盖板;31-套管;32-速凝水泥;4-防水层;5-保护层;6-降水
坑顶部防水层;7-坑体结构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在地下建筑坑体底部设置降水坑1,降水坑1内放置抽水泵2,用于抽除
井内表层施工积水和坑底浅层地下水。降水坑1上方设盖板3,盖板3中心预制套管31或预留
孔洞,抽水泵线缆和排水管21从套管31或孔洞内穿出。坑体底部防水层4铺设至套管31或孔
洞周边收口,铺设保护层5对防水层作隔离保护。降水坑1深度不小于抽水泵高度+100mm;降
水坑体型可为长方体型,也可为圆柱形。降水坑坑底12可采用水泥砂浆垫层、细石混凝土垫
层。当采用水泥砂浆垫层时,厚度不小于20mm;当采用细石混凝土垫层时,厚度不小于40mm;
降水坑坑壁11可采用一顺砖宽砖墙挡土墙、细石混凝土挡土墙、水泥砂浆挡土墙、或不处理
等方式,具体视土质情况选定。盖板3周边超出降水坑1顶周边50mm;盖板材质可采用钢板
(厚度为3~8mm)、预制混凝土盖板(厚度为15~60mm)、或模板(包括木模板、胶合板等);盖
板中心设套管或孔洞,套管管径或孔洞内径不小于48mm;套管可采用长度为10~100mm的金
属管(如架子管)、PVC管或其他材质管道;套管不能伸出盖板表面;当采用钢盖板时,将金属
套管焊接在钢板中心;当采用预制混凝土盖板时,将套管预埋在模具中心,与盖板形成整
体,或移除套管形成孔洞;当采用模板时,切割或凿除模板中心形成孔洞。盖板上表面宜与
防水层4基层(垫层或找平层)表面持平,以保证防水层4在坑体底部基层铺贴平整。抽水泵2
可选用污水泵、清水泵、潜水泵、增压泵等,选择何种类型、功率的抽水泵视水量、泥沙含量
而定;线缆和排水管从套管内穿出。保护层5可采用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当采用细石混
凝土时,其厚度不小于50mm;当采用水泥砂浆时,其厚度不小于20mm。

浇筑地下建筑坑体前,切断排水泵线缆和管道21,立即从套管31或孔洞内灌填级
配砂石13,再灌注坑内混凝土14,最后密封套管31或孔洞,如图2所示,抽水泵2被切断排水
泵线缆和管道21后废弃在降水坑1内,立即向降水坑1内铺填一定厚度的级配砂石13,再浇
筑混凝土至降水坑坑顶,并迅速用速凝水泥32密封套管31或孔洞,速凝水泥32宜采用速凝
型或缓凝型防水堵漏宝。因在密封套管时坑内混凝土可能尚未初凝,因此,采用速凝水泥密
封时,其粘度、团体大小应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同时,其上表面应与盖板持平,以利于防水层
铺设并在降水坑坑顶铺设一道降水坑顶部防水层6覆盖降水坑,与四周坑体底部防水层4搭
接,构成闭合防水层。在降水坑内铺填级配砂石,然后浇筑坑内混凝土,级配砂石用量总体
积不小于降水坑总容积的20%;级配砂石之意义在于:作为一种蓄水层次,蓄积坑内残留积
水和混凝土浇筑前的渗入水,以保证积水和渗入水不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在降水坑内
浇筑混凝土至坑体井底平面,铺设降水坑顶部防水层并与坑体底部防水层搭接,浇筑坑体
结构混凝土7。坑体结构混凝土7与降水井内浇筑的混凝土材质完全相同。如防水层搭接区
受到污染,在降水坑坑顶防水层与坑底防水层搭接前,宜对坑体底部防水层搭接区进行清
理和干燥处理,干燥处理的方法包括用海绵吸水、喷灯或喷枪烘烤、热风枪加热除湿等措
施。防水层搭接后补充铺设保护层,保护层可采用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当采用细石混凝
土时,其厚度不小于50mm;当采用水泥砂浆时,其厚度不小于20mm。

上述虽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
制,对于一些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内容,此处不再赘述,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
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
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一种水资源丰富环境下地下建筑坑体防水施工降水处理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水资源丰富环境下地下建筑坑体防水施工降水处理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水资源丰富环境下地下建筑坑体防水施工降水处理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水资源丰富环境下地下建筑坑体防水施工降水处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水资源丰富环境下地下建筑坑体防水施工降水处理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资源丰富环境下地下建筑坑体防水施工降水处理方法,包括设置降水坑、抽水泵、盖板、灌填级配砂石和混凝土等过程,有效解决了在地下空间基础底部浅层水源丰富环境下,位于地下垫层面以下的集水井、电梯井、承台基础井等部位的内部积水回灌活跃,一方面,无法保证施工现场防水层在无明水的环境下作业,导致防水层在井底基面无法施工;另一方面,积水使集水井、电梯井、承台基础井在底板的结构混凝土在浇筑时发生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