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湖泊水环境修复基站及其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1841650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753.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941995.0

申请日:

2016.11.01

公开号:

CN106567407A

公开日:

2017.04.1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29/09申请日:20161101|||公开

IPC分类号:

E02D29/09; E02F5/28; E02F3/88; E02F3/92; C02F3/32

主分类号:

E02D29/09

申请人: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发明人:

刘学应; 陈晓汀; 方华

地址: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东区学府街50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慧亮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9

代理人:

施少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湖泊水环境修复基站及其施工方法,基站包括基底、基身及基顶,基身内浇筑有下层、中层及上层,下层与底泥仓相互连通;下层内安装有自转机构,自转机构的外侧安装有伸缩臂,伸缩臂上均安装有底泥处理机构,中层内安装有入水管,上层内安装有抽水泵,抽水泵连接入水管;基顶的上端安装有喷头模组,喷头模组连接抽水泵。其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首节钢套箱安装;(2)封底混凝土浇筑;(3)基底混凝土浇筑;(4)第二节钢套箱安装;(5)基身混凝土浇筑;(6)基顶混凝土浇筑;(7)安装。修复基站具有以下三种功能:1、底泥疏浚;2、湖泊内水体自循环;3、投放物理修复剂,能够凝聚湖泊内的杂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湖泊水环境修复基站,包括基底、基身及基顶,所述基底上端浇筑所述基身,所
述基身上端浇筑所述基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内浇筑有底泥仓,所述基身内浇筑有下
层、中层及上层,所述下层与所述底泥仓相互连通;所述下层内安装有自转机构,所述自转
机构的外侧安装有伸缩臂,所述伸缩臂上均安装有底泥处理机构,所述底泥处理机构包括
液压油缸、底泥吸收器及底泥冲扰器,所述液压油缸的下端连接所述底泥冲扰器,所述底泥
冲扰器上安装有所述底泥吸收器,所述底泥冲扰器与所述底泥吸收器相互配合,所述底泥
吸收器上连接有底泥管,所述底泥管连接至所述下层内,所述蒂尼官上安装有泥浆泵;所述
中层内安装有入水管,所述上层内安装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连接所述入水管;所述基顶的
上端安装有喷头模组,所述喷头模组连接所述抽水泵。
2.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湖泊水环境修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转机构包括电机、驱
动组件及转盘,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主动轮、皮带、从动轮、转轴、区肩、连接板、往复齿轮及往
复齿轮轴,所述电机连接所述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上连接有皮带,所述皮带的另一端连接所
述从动轮,所述从动轮连接所述转轴,所述转轴连接所述区肩,所述区肩连接所述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往复齿轮,所述往复齿轮连接所述往复齿轮轴。
3.根据权利要求2一种湖泊水环境修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臂包括套筒、第一
伸缩节、第二伸缩节及第三伸缩节,所述套筒的一端连接所述转盘,所述套筒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伸缩节,所述第一伸缩节连接所述第二伸缩节,所述第二伸缩节连接所述第三伸
缩节,所述第三伸缩节上连接有螺栓连接件,所述螺栓连接件连接所述液压油缸。
4.根据权利要求3一种湖泊水环境修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泥冲扰器包括驱动电
机、减速器及冲扰头,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减速器,所述减速器连接所述冲扰头。
5.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湖泊水环境修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泥吸收器包括第一吸
收口、第二吸收口及吸盘,所述第一吸收口与所述第二吸收口分别设于所述底泥吸收器的
两侧,所述吸盘连接所述底泥管。
6.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湖泊水环境修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模组包括抽水管、
汇流排及喷头,所述抽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抽水泵,所述抽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汇流排,
所述汇流排上均匀安装有喷头,所述汇流排的上方安装有投料器,所述投料器与所述汇流
排之间连接有电磁阀,借助电磁阀控制所述投料器。
7.如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湖泊水环境修复基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
骤:
(1)首节钢套箱安装:a、首节钢套箱拼装平台搭设;b、首节钢套箱分块吊装;c、根据设
计要求拼装首节钢套箱;d、采用固定扒杆浮吊将首节钢套箱吊离拼装平台,并下放至水下
基站的设计位置,并进行调整及固定;
(2)封底混凝土浇筑: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法施工,一次浇筑成型,由低处向高处浇筑,
控制封底混凝土浇筑厚度为1m;
(3)所述基底混凝土浇筑: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法施工,一次浇筑成型;
首先绑扎钢筋,建立支护,然后由低处向高处浇筑,浇筑过程中预留1.2-2m高的底泥
仓,控制所述基底高3-4.2m;养护混凝土后拆除首节钢套箱;
(4)第二节钢套箱安装:根据步骤(1)的安装过程拼装第二节钢套箱,
将第二节钢套箱下放至所述基底位置上,根据设计图纸对其进行调整及固定;
(5)所述基身混凝土浇筑:根据施工要求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法浇筑所述基身,在浇筑
过程中预安装所述自转机构、所述伸缩臂、所述入水管、所述抽水泵及所述抽水管;混凝土
养护完成后拆除第二节钢套箱;
(6)所述基顶混凝土浇筑:根据施工要求,在所述基顶的施工位置搭设模板支护,绑扎
钢筋;然后浇筑混凝土,预留所述抽水管安装位置,使所述抽水管穿过所述基顶,浇筑完成
后养护混凝土;
(7)安装:取所述汇流排安装在所述基顶上端,并连接所述抽水管;取投料器安装在汇
流排上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湖泊水环境修复基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1)c中首节钢套箱的拼装过程具体为:首先将首节钢套箱的各个部位依次放置,经监理测
量验收后,在拼装平台上利用吊篮及手工焊拼装形成首节钢套箱。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湖泊水环境修复基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5)中所述基身混凝土浇筑的过程具体为:a、根据施工要求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法浇筑所
述下层的下半部分混凝土,混凝土养护完成后拆除该部分的钢套箱;b、将所述自转机构、所
述伸缩臂、所述底泥管及所述泥浆泵预安装至所述下层的下半部分;根据施工要求采用水
下混凝土浇筑法浇筑所述下层的上半部分混凝土,混凝土养护完成后拆除该部分的钢套
箱;c、将所述入水管预安装至所述中层内,然后根据施工要求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法浇筑
所述中层混凝土,混凝土养护完成后拆除该部分的钢套箱;
d、将所述抽水泵及所述抽水管预安装至所述上层内,并将所述抽水泵连接所述入水管
及所述所述抽水管,然后根据施工要求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法浇筑所述上层混凝土,混凝
土养护完成后拆除该部分的钢套箱。

说明书

一种湖泊水环境修复基站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湖泊水环境治理,尤其是涉及一种湖泊水环境修复基站及其施工方
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湖泊水库及其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
使我国湖泊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如西部湖泊萎缩,咸化,甚至干涸;东部湖泊围垦与网
围养殖严重,污染加剧,普遍存在富营养化,造成水质恶化,水生生态系统退化;我国北方和
西部受自然环境的限制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严重短缺;而水资源比较丰富
的南方却因水环境的人为污染而造成水质性缺水,严重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和区域的经济与
社会发展,必须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和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强湖泊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维持
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常用人工方法修复湖泊水环境,包括修建生态护坡、丰富水生动植物、过滤
水中杂质(去除污染物)等,该人工方法费时费力,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修复周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湖泊水环境修复基站及其施工方法,针对现有技术中
的缺陷,设计一种修复基站,该修复基站具有以下三种功能:1、底泥疏浚;2、湖泊内水体自
循环;3、投放物理修复剂,能够凝聚湖泊内的杂质。该修复基站能够远程控制,相比较现有
技术省时省力;且该修复基站能够随时随地投入使用,十分方便,能够长期、高效的维持良
好的湖泊水环境。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湖泊水环境修复基站,包括基底、基身及基顶,基底上端浇筑基身,基身上端
浇筑基顶,其特征在于:基底内浇筑有底泥仓,基身内浇筑有下层、中层及上层,下层与底泥
仓相互连通;下层内安装有自转机构,自转机构的外侧安装有伸缩臂,伸缩臂上均安装有底
泥处理机构,底泥处理机构包括液压油缸、底泥吸收器及底泥冲扰器,液压油缸的下端连接
底泥冲扰器,底泥冲扰器上安装有底泥吸收器,底泥冲扰器与底泥吸收器相互配合,底泥吸
收器上连接有底泥管,底泥管连接至下层内,底泥管上安装有泥浆泵;中层内安装有入水
管,上层内安装有抽水泵,抽水泵连接入水管;基顶的上端安装有喷头模组,喷头模组连接
抽水泵。

进一步,自转机构包括电机、驱动组件及转盘,驱动组件包括主动轮、皮带、从动
轮、转轴、区肩、连接板、往复齿轮及往复齿轮轴,电机连接主动轮,主动轮上连接有皮带,皮
带的另一端连接从动轮,从动轮连接转轴,转轴连接区肩,区肩连接连接板,连接板连接往
复齿轮,往复齿轮连接往复齿轮轴。

进一步,伸缩臂包括套筒、第一伸缩节、第二伸缩节及第三伸缩节,套筒的一端连
接转盘,套筒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伸缩节,第一伸缩节连接第二伸缩节,第二伸缩节连接第三
伸缩节,第三伸缩节上连接有螺栓连接件,螺栓连接件连接液压油缸。第一伸缩节、第二伸
缩节及第三伸缩节均可伸缩,借助伸缩功能扩大伸缩臂的作用范围,提升底泥疏浚的效果,
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进一步,底泥冲扰器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及冲扰头,驱动电机连接减速器,减速
器连接冲扰头。驱动电机启动后带动冲扰头旋转,冲扰头现在旋转过程中实现对底泥的冲
扰,从而使得底泥更快、更高效的被底泥吸收器吸收。减速器用于调节冲扰头转速,避免因
为转速过快而缩短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底泥吸收器包括第一吸收口、第二吸收口及吸盘,第一吸收口与第二吸收
口分别设于底泥吸收器的两侧,吸盘连接底泥管。第一吸收口与第二吸收口分设于冲扰头
的两端,底泥被冲扰头冲扰分散后迅速被吸收口吸收,显著提升底泥疏浚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喷头模组包括抽水管、汇流排及喷头,抽水管的一端连接抽水泵,抽水管
的另一端连接汇流排,汇流排上均匀安装有喷头,汇流排的上方安装有投料器,投料器与汇
流排之间连接有电磁阀,借助电磁阀控制投料器。喷头模组能够向湖泊喷水,从而促进湖泊
内的水体自循环,进一步该改善水体生态环境。

一种湖泊水环境修复基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首节钢套箱安装:a、首节钢套箱拼装平台搭设;b、首节钢套箱分块吊装;c、根
据设计要求拼装首节钢套箱;d、采用固定扒杆浮吊将首节钢套箱吊离拼装平台,并下放至
水下基站的设计位置,并进行调整及固定;

(2)封底混凝土浇筑: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法施工,一次浇筑成型,由低处向高处
浇筑,控制封底混凝土浇筑厚度为1m;

(3)基底混凝土浇筑: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法施工,一次浇筑成型;首先绑扎钢筋,
建立支护,然后由低处向高处浇筑,浇筑过程中预留1.2-2m高的底泥仓,控制基底高3-
4.2m;养护混凝土后拆除首节钢套箱;

(4)第二节钢套箱安装:根据步骤(1)的安装过程拼装第二节钢套箱,将第二节钢
套箱下放至基底位置上,根据设计图纸对其进行调整及固定;

(5)基身混凝土浇筑:根据施工要求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法浇筑基身,在浇筑过程
中预安装自转机构、伸缩臂、入水管、抽水泵及抽水管;混凝土养护完成后拆除第二节钢套
箱;

(6)基顶混凝土浇筑:根据施工要求,在基顶的施工位置搭设模板支护,绑扎钢筋;
然后浇筑混凝土,预留抽水管安装位置,使抽水管穿过基顶,浇筑完成后养护混凝土;

(7)安装:取汇流排安装在基顶上端,并连接抽水管;取投料器安装在汇流排上端。

优选后,步骤(1)c中首节钢套箱的拼装过程具体为:首先将首节钢套箱的各个部
位依次放置,经监理测量验收后,在拼装平台上利用吊篮及手工焊拼装形成首节钢套箱。

优选后,步骤(5)中基身混凝土浇筑的过程具体为:a、根据施工要求采用水下混凝
土浇筑法浇筑下层的下半部分混凝土,混凝土养护完成后拆除该部分的钢套箱;b、将自转
机构、伸缩臂、底泥管及泥浆泵预安装至下层的下半部分;根据施工要求采用水下混凝土浇
筑法浇筑下层的上半部分混凝土,混凝土养护完成后拆除该部分的钢套箱;c、将入水管预
安装至中层内,然后根据施工要求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法浇筑中层混凝土,混凝土养护完
成后拆除该部分的钢套箱;d、将抽水泵及抽水管预安装至上层内,并将抽水泵连接入水管
及抽水管,然后根据施工要求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法浇筑上层混凝土,混凝土养护完成后
拆除该部分的钢套箱。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为一种湖泊水环境修复基站及其施工方法,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设计
一种修复基站,该修复基站具有以下三种功能:1、底泥疏浚;2、湖泊内水体自循环;3、投放
物理修复剂,能够凝聚湖泊内的杂质。该修复基站能够远程控制,相比较现有技术省时省
力;且该修复基站能够随时随地投入使用,十分方便,能够长期、高效的维持良好的湖泊水
环境。其具体有益效果表现为以下几点:

1、底泥仓集中收集底泥,便于处理。

2、自转机构、伸缩臂及底泥处理机构相互配合工作,自转机构通过电机带动转盘
旋转,进而带动伸缩臂旋转,再由旋转的伸缩臂带动底泥处理机构旋转,旋转过程中底泥冲
扰器不断冲扰底泥,冲扰后的底泥分散并被底泥吸收器吸收,实现周向上的底泥疏浚,间接
的除去湖泊水体中的重金属、营养元素及难降解有机物,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染物的浓度,大
幅度改善护坡水体的生态环境。

3、伸缩臂具有可伸缩的特点,在水平方向上改变底泥处理机构的作用范围,从而
显著扩大底泥疏浚的处理范围,提升底泥疏浚的效果。

4、入水管、抽水泵及喷头模组相互配合工作,在抽水泵的作用下,入水管吸入其附
近的水体,并通过喷头模组喷洒至湖泊各个位置,实现湖泊内水体的自循环。在自循环的作
用下,水体中的溶解氧上升,更有利于水生动植物的生长,进而强化湖泊水体的自我修复能
力。

5、投料器内填充有物理修复剂包括铝盐、铁盐等,其通过喷头模组被投放至湖泊
中;物理修复剂能够吸附水中的营养元素凝聚至水底底泥中,以物理方法除去水中杂质,效
果显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湖泊水环境修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电机与驱动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伸缩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基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汇流排与喷头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底泥吸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底泥冲扰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包括两方面,其中一方面主要描述一种湖泊水环境修复基站,包括基底
1、基身2及基顶3,基底1、基身2及基顶3由下而上依次浇筑;基底1内浇筑有底泥仓31,底泥
仓31高1.2-2m,底泥仓31可以集中收集底泥,方便集中处理底泥,省时省力。

基底1上端浇筑基身2,基身2内浇筑有下层4、中层11及上层13;下层4与底泥仓31
相互连通,下层4内安装有自转机构,自转机构在浇筑过程中预安装在下层4中;自转机构包
括电机18、驱动组件及转盘5,驱动组件包括主动轮19、皮带20、从动轮21、转轴22、区肩23、
连接板24、往复齿轮25及往复齿轮轴26,电机18连接主动轮19,主动轮19上连接有皮带20,
皮带20的另一端连接从动轮21,从动轮21连接转轴22,转轴22连接区肩23,区肩23连接连接
板24,连接板24连接往复齿轮25,往复齿轮25连接往复齿轮轴26。电机18启动后,通过主动
轮19、皮带20及从动轮21带动转轴22旋转,转轴22旋转后带动连接板24、区肩23、连接板24、
往复齿轮25及往复齿轮轴26旋转,进而带动转盘5旋转。

转盘5的外侧安装有伸缩臂6,每隔90°安装一个伸缩臂6,伸缩臂6由套筒40、第一
伸缩节27、第二伸缩节28及第三伸缩节29组成,套筒40的一端连接转盘5,套筒40的另一端
连接第一伸缩节27,第一伸缩节27连接第二伸缩节28,第二伸缩节28连接第三伸缩节29,第
三伸缩节29上连接有螺栓连接件30。第一伸缩节27、第二伸缩节28及第三伸缩节29均可伸
缩,借助伸缩功能扩大伸缩臂6的作用范围,伸缩臂6的长度范围为2-9.5m,收缩最短时长
2m,展开为最长时长9.5m。

伸缩臂6的螺栓连接件30上安装有底泥处理机构,底泥处理机构包括液压油缸7、
底泥吸收器8及底泥冲扰器36,液压油缸7连接螺栓连接件30;液压油缸7通过其活塞杆连接
底泥冲扰器36,底泥冲扰器36上安装有底泥吸收器8,底泥冲扰器36与底泥吸收器8相互配
合;液压油缸7工作时能够带动底泥冲扰器36及底泥吸收器8上下运动,从而应对不同深度
的底泥疏浚,底泥吸收器8上连接有底泥管9,底泥管9连接至下层4内;底泥冲扰器36包括驱
动电机37、减速器38及冲扰头39,驱动电机37连接减速器38,减速器38连接冲扰头39。驱动
电机37启动后带动冲扰头39旋转,冲扰头39现在旋转过程中实现对底泥的冲扰,从而使得
底泥更快、更高效的被底泥吸收器8吸收。减速器38用于调节冲扰头39转速,避免因为转速
过快而缩短其使用寿命。底泥吸收器8包括第一吸收口33、第二吸收口34及吸盘35,第一吸
收口33与第二吸收口34分别设于底泥吸收器8的两侧,吸盘35连接底泥管9。第一吸收口33
与第二吸收口34分设于冲扰头39的两端,底泥被冲扰头39冲扰分散后迅速被吸收口吸收,
在吸盘35及泥浆泵的作用下通过底泥管9排入底泥仓31内,显著提升底泥疏浚的工作效率。

自转机构、伸缩臂6及底泥处理机构相互配合工作,自转机构通过电机18带动转盘
5旋转,进而带动伸缩臂6旋转,再由旋转的伸缩臂6带动底泥处理机构旋转,旋转过程中底
泥冲扰器36不断冲扰底泥,冲扰后的底泥分散并被底泥吸收器8吸收,实现周向上的底泥疏
浚,间接的除去湖泊水体中的重金属、营养元素及难降解有机物,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染物的
浓度,大幅度改善护坡水体的生态环境。伸缩臂6具有可伸缩的特点,在水平方向上改变底
泥处理机构的作用范围,从而显著扩大底泥疏浚的处理范围,提升底泥疏浚的效果。

中层11内安装有入水管12,入水管12的两侧均与湖泊水体接触;上层13内安装有
抽水泵14,抽水泵14的下端连接入水管12。抽水泵14启动后,将湖泊水抽至入水管12内;基
顶3的上端安装有喷头模组,喷头模组包括抽水管15、汇流排16及喷头32,抽水管15的一端
连接抽水泵14,抽水管15的另一端连接汇流排16,汇流排16上均匀安装有喷头32。入水管
12、抽水泵14及喷头32模组相互配合工作,在抽水泵14的作用下,入水管12吸入其附近的水
体,并通过喷头32模组喷洒至湖泊各个位置,实现湖泊内水体的自循环。在自循环的作用
下,水体中的溶解氧上升,更有利于水生动植物的生长,进而强化湖泊水体的自我修复能
力。

汇流排16的上方安装有投料器17,投料器17与汇流排16之间连接有电磁阀41,借
助电磁阀41控制投料器17。投料器17内填充有物理修复剂包括铝盐、铁盐等,其通过喷头32
模组被投放至湖泊中;物理修复剂能够吸附水中的营养元素凝聚至水底底泥中,以物理方
法除去水中杂质,效果显著。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描述一种湖泊水环境修复基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
下步骤:

(1)首节钢套箱安装:

a、首节钢套箱拼装平台搭设;

b、首节钢套箱分块吊装;

c、根据设计要求拼装首节钢套箱:首先将钢套箱的各个部位依次放置,经监理测
量验收后,在拼装平台上利用吊篮及手工焊拼装形成钢套箱。

d、采用固定扒杆浮吊将首节钢套箱吊离拼装平台,并下放至水下基站的设计位
置,并进行调整及固定;

(2)封底混凝土浇筑:

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法施工,一次浇筑成型,由低处向高处浇筑,控制封底混凝土
浇筑厚度为1m,控制平整度误差为25mm,混凝土强度为C20。在沉箱内共布置4根导管,导管
位置分别在沉箱的四个角及中心等共11个位置。为了使封底混凝土浇筑质量符合设计要
求,我们特别采取如下措施:

a、沉箱封底混凝土采用C20,混凝土送到现场时坍落度为18-22cm。

b、为了延长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加适量的缓凝剂。

c、在混凝土中加入有效防止混凝土溶于水中的外加剂。

(3)基底1混凝土浇筑:

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法施工,一次浇筑成型;首先绑扎钢筋,建立支护,然后由低
处向高处浇筑,浇筑过程中预留1.2-2m高的底泥仓31,控制基底1高3-4.2m;养护混凝土后
拆除首节钢套箱;

(4)第二节钢套箱安装:

a、第二节钢套箱拼装平台搭设;

b、第二节钢套箱分块吊装;

c、根据设计要求拼装第二节钢套箱:首先将第二节钢套箱的各个部位依次放置,
经监理测量验收后,在拼装平台上利用吊篮及手工焊拼装形成第二节钢套箱。

d、采用固定扒杆浮吊将第二节钢套箱吊离拼装平台,并下放至基底1位置上,并进
行调整及固定;

(5)基身2混凝土浇筑:

a、根据施工要求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法浇筑下层4的下半部分混凝土,混凝土养
护完成后拆除该部分的钢套箱;

b、将自转机构、伸缩臂6、底泥管9及泥浆泵预安装至下层4的下半部分;根据施工
要求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法浇筑下层4的上半部分混凝土,混凝土养护完成后拆除该部分
的钢套箱;

c、将入水管12预安装至中层11内,然后根据施工要求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法浇筑
中层11混凝土,混凝土养护完成后拆除该部分的钢套箱;

d、将抽水泵14及抽水管15预安装至上层13内,并将抽水泵14连接入水管12及抽水
管15,然后根据施工要求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法浇筑上层13混凝土,混凝土养护完成后拆
除该部分的钢套箱。

(6)基顶3混凝土浇筑:

根据施工要求,在基顶3的施工位置搭设模板支护,绑扎钢筋;然后浇筑混凝土,预
留抽水管15安装位置,使抽水管15穿过基顶3,浇筑完成后养护混凝土;

(7)安装:

取汇流排16安装在基顶3上端,并连接抽水管15;取投料器17安装在汇流排16上
端。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发
明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
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一种湖泊水环境修复基站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种湖泊水环境修复基站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种湖泊水环境修复基站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湖泊水环境修复基站及其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湖泊水环境修复基站及其施工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湖泊水环境修复基站及其施工方法,基站包括基底、基身及基顶,基身内浇筑有下层、中层及上层,下层与底泥仓相互连通;下层内安装有自转机构,自转机构的外侧安装有伸缩臂,伸缩臂上均安装有底泥处理机构,中层内安装有入水管,上层内安装有抽水泵,抽水泵连接入水管;基顶的上端安装有喷头模组,喷头模组连接抽水泵。其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首节钢套箱安装;(2)封底混凝土浇筑;(3)基底混凝土浇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