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野外生态试验中地下水水位控制系统.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1838180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55.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185610.4

申请日:

2016.11.04

公开号:

CN206173986U

公开日:

2017.05.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2D19/10; E02D19/20

主分类号:

E02D19/1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发明人:

毛伟; 王俊峰; 刘亚丽

地址: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西路32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代理人:

马正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野外生态试验中地下水水位控制系统,其结构特征上是在地下四周及底部隔水绝缘的基坑内放置有地下水水箱,地下水水箱底部安装有排水阀,地下水补给管垂直安放于地下水水箱中,试验用原状土柱由低到高依次垂直排列于地下水水箱内,原状土柱之间的空隙用试验样地土壤进行分层回填密实。通过地下水补给管向地下水水箱内注水并利用排水阀精准调节地下水水箱内的水位,从而满足试验研究对地下水水位精准调控的需要。本系统具有易于安装实施、工程造价低、地下水位控制精准、试验土体样方扰动小等优点,可广泛用于农业生态、草地生态等农作物、植被群落和物种功能性状等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响应研究,确保试验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野外生态试验中地下水水位控制系统,该系统由基坑(1)、地下水水箱(2)、
排水阀(3)、地下水补给管(4)和原状土柱(5)组成,其特征是基坑(1)是在试验样地内开挖
地表形成的池子,基坑(1)四周及底部用混凝土砌筑进行隔水绝缘处理,再在基坑(1)内放
置不锈钢、有机玻璃板或钢板焊接而成的地下水水箱(2),地下水水箱(2)内置有原状土柱
(5)和地下水补给管(4),原状土柱(5)由低到高呈梯度均匀垂直放置于地下水水箱(2)的底
部,地下水补给管(4)位于梯度的最高处,地下水水箱(2)底部安装有排水阀(3);地下水补
给管(4)管壁上均匀开设有布水孔,原状土柱(5)之间的空隙用试验区土壤分层回填密实。

说明书

一种用于野外生态试验中地下水水位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环境研究监测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野外生态
试验中地下水水位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对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对策已成为研究的
热点问题。地下水埋深通过影响土壤水分含量而影响植物根系的水分吸收,从而改变植物
生长和群落组成。因此,为了研究地下水水位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在野外现场试验布设
过程中,如何精确调控地下水水位成为试验研究成败的关键。然而,鉴于野外生态系统控制
试验的特殊性,要求试验过程中尽可能保持生态系统的原状性和整体性,植被群落和土壤
环境不受扰动。现有公开的地下水水位控制技术往往需要在地下预埋大量的排水管网、设
置砂石滤层和竖直排水井;或设置挡土墙和挡水底板将地下水隔离,并在挡土墙中预埋排
水管与排水盲沟连接;或通过布设轻型井点和抽水设备抽取基础施工范围内的地下水以降
低地下水位,防止地下水位抬升造成基础岩土软化和土方崩解。上述的地下水水位控制技
术导致试验布设过程中样地的植被和土壤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导致试验失败或研究结果
失真,达不到预期的研究目标。难以满足生态系统变化的研究需要和试验要求。

因此,对于农田、草地等陆地生态系统变化对地下水位响应的控制试验研究,设计
出一种能精确调控地下水位的系统,对于深刻理解生态系统群落结构以及植被功能性状变
化对地下水位的响应过程和机制,提高研究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野外生态试验中地下水水位控制
系统,克服现有地下水位控制系统和方法中需要开挖敷设管网、布设轻型井点或设置挡土
墙和隔水地板等施工繁琐、工程造价高,且地下水控制不理想等弊端,确保地下水位的精准
控制,满足生态试验中地下水水位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地下水水位变化对寒区
旱区草地生态系统物种功能性状、群落分布的影响野外生态试验研究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野外生态试验中地下水水位控制系统,该系统由基坑、地下水水箱、排水
阀、地下水补给管和原状土柱组成。基坑是在试验样地内开挖地表形成的池子,基坑四周及
底部用混凝土砌筑进行隔水绝缘处理,再在基坑内放置不锈钢、有机玻璃板或钢板焊接而
成的地下水水箱,地下水水箱内置有原状土柱和地下水补给管,原状土柱由低到高呈梯度
均匀垂直放置于地下水水箱的底部,地下水补给管位于梯度的最高处,地下水水箱底部安
装有排水阀;地下水补给管管壁上均匀开设有布水孔,原状土柱之间的空隙用试验区土壤
分层回填密实。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

为了研究生态试验中地下水水位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地下水水位变化
对寒区旱区草地生态系统物种功能性状、群落分布的影响,地下水水位的精准控制是决定
试验研究成败的关键。该实用新型系统通过在地下挖掘形成一个基坑,然后将基坑四周及
底板用混凝土等隔水措施进行绝缘,从而避免基坑周围土壤水的渗入对试验研究的影响;
为了实现试验研究中地下水水位的精准控制,在基坑底部安装地下水水箱,水箱底部安装
有排水阀,用于排泄水箱中的积水、降低水位;同时,在水箱中设置地下水补给管,用于向水
箱中补水,补偿因蒸发耗散造成的水箱水位下降,同时地下水补给管用作水位观测井用于
观测水箱中地下水水位的高低变化,从而实现地下水箱中水位的精准调控;然后,将试验研
究所用的原状土柱垂直放置于地下水水箱中,原状土柱之间根据试验区土壤垂直分布情况
进行分层回填。最后,根据试验研究设计和方案进行各项监测和测试,完成生态系统群落结
构、植被功能性状等变化对地下水位的响应研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寒区旱区草地生态系统试验中地下水位精准控制
系统。该系统中首先通过建立基坑并对基坑四周及底板进行隔水绝缘避免了土壤渗水对试
验研究的影响,然后再在基坑内放置地下水水箱,水箱并设置排水阀和地下水补给管,实现
对水箱中水位的观测和精准调控,最后将处理好的原状土柱置于水箱中进行不同水位条件
下的各项试验测定和研究,避免采用回填扰动土对试验研究造成的不利影响,实现试验研
究的既定目标。因此,该系统应用于陆地生态系统变化对地下水位的响应研究,具有实施方
便、地下水位控制精准、试验土体样方扰动小等优点,确保了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1中,1—基坑;2—地下水水箱;3—排水阀;4—地下水补给管;5—原状土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用于野外生态试验中地下水水位控制系统,该系统由基坑1、地下水水箱2、排
水阀3、地下水补给管4和原状土柱5组成。其中,基坑1是在试验区掏挖土壤形成的长方体池
子,池子四周及底板用混凝土等隔水措施进行绝缘处理,防止周围土壤水的渗入;然后在基
坑1内放置由不锈钢焊接而成的地下水水箱2并置于基坑1底部。为了精准地调控地下水水
箱2中的水位高度,在地下水水箱2底部下边缘安装有排水阀3,地下水水箱2内放置有原状
土柱5和地下水补给管4,原状土柱5由低到高呈梯度均匀垂直放置于地下水水箱2的底部。
原状土柱5之间的空隙根据试验区土壤垂直分布情况用同种类型的土壤分层进行回填,地
下水补给管4由不锈钢、铸铁、有机玻璃或PVC材料做成,位于梯度的最高处,管壁上均匀开
设有布水孔,布水孔的形状为三角形、四方形、梯形或圆形。

在研究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群落变化、物种功能性状对地下水位响应的过程中,研
制一种用于野外生态试验中地下水水位控制的系统,对于测试生态试验中地下水水位变化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地下水水位变化对寒区旱区草地生态系统物种功能性状、群落
分布的影响发挥一定的作用。首先,本实用新型在研究试验样地内采用挖土机等机械或人
工掏挖等方式开挖出试验基坑1,基坑1的尺寸大小根据试验研究需要确定。然后,将焊接好
的地下水水箱2缓慢放入基坑1内,再将事先处理好的试验用原状土柱5依次放入地下水水
箱2内。原状土柱5在地下水水箱2内由低到高依次排列,原状土柱5之间的间隙用试验样地
的土壤进行回填,回填土的高度与原状土柱5的顶端基本保持齐平。最后,通过地下水补给
管4向地下水水箱2内缓慢注水并实时监测地下水水箱2内的水位变化。根据试验研究需要,
地下水水箱2内的水位过低时通过地下水补给管4进行补充,而地下水水箱2内的水位过高
时可通过排水阀3放水降低地下水水箱2内的水位,从而使地下水水箱2内的水位达到精准
调节,满足试验研究的要求。

一种用于野外生态试验中地下水水位控制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用于野外生态试验中地下水水位控制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用于野外生态试验中地下水水位控制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野外生态试验中地下水水位控制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野外生态试验中地下水水位控制系统.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野外生态试验中地下水水位控制系统,其结构特征上是在地下四周及底部隔水绝缘的基坑内放置有地下水水箱,地下水水箱底部安装有排水阀,地下水补给管垂直安放于地下水水箱中,试验用原状土柱由低到高依次垂直排列于地下水水箱内,原状土柱之间的空隙用试验样地土壤进行分层回填密实。通过地下水补给管向地下水水箱内注水并利用排水阀精准调节地下水水箱内的水位,从而满足试验研究对地下水水位精准调控的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