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拔的管桩连接件.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1837392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60.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200618.3

申请日:

2016.11.07

公开号:

CN206204939U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2D5/58

主分类号:

E02D5/58

申请人:

海盐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陆剑敏

地址:

314300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秦山镇官堂集镇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代理人:

韩洪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拔的管桩连接件,通过将下套筒、膨胀套筒、连接柱、上套筒结合在一起,经过实验优化,能够通过管桩连接件将管桩快速的连接固定在指定位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管桩连接件埋设后的抗拔能力,提升结构稳定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抗拔的管桩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套筒(1)、膨胀套筒(2)、连接柱(3)、上
套筒(4),所述下套筒(1)、膨胀套筒(2)、连接柱(3)、上套筒(4)为分体式结构,所述下套筒
(1)内设置有第一螺纹孔(5),所述下套筒(1)外侧面中部设置有抗拔环(6),所述抗拔环(6)
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定位加强脚(7),所述膨胀套筒(2)外侧面设置有第一螺纹面(8),所述膨
胀套筒(2)安装在第一螺纹孔(5)内,所述膨胀套筒(2)内设置有膨胀固定孔(9),所述连接
柱(3)下部设置有固定柱(10),所述固定柱(10)安装在膨胀固定孔(9)内,所述连接柱(3)的
上部设置有第二螺纹柱(11),所述上套筒(4)内设置有第二螺纹孔(12),所述第二螺纹柱
(11)安装在第二螺纹孔(12)内,所述上套筒(4)外侧面中部设置有抗拔环(6),所述抗拔环
(6)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定位加强脚(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拔的管桩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套筒(1)上的抗拔
环(6)、定位加强脚(7)与下套筒(1)均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抗拔环(6)的形状为圆环形,所述
定位加强脚(7)的形状为竖直设置的直角三角形,所述定位加强脚(7)的数量有多个,所述
定位加强脚(7)沿下套筒(1)的外侧面均匀环绕设置在抗拔环(6)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拔的管桩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筒(4)上的抗拔
环(6)、定位加强脚(7)与上套筒(4)均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抗拔环(6)的形状为圆环形,所述
定位加强脚(7)的形状为竖直设置的直角三角形,所述定位加强脚(7)的数量有多个,所述
定位加强脚(7)沿上套筒(4)的外侧面均匀环绕设置在抗拔环(6)的顶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拔的管桩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孔(5)为锥
形螺纹孔,所述固定柱(10)的形状为底部向内收缩的圆锥形,所述固定柱(10)的底端设置
有限位卡块。

说明书

一种抗拔的管桩连接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抗拔的管桩连接件的技术领
域。

【背景技术】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开始大量应用于铁道系统,
并逐步扩大到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冶金、港口、公路等领域,由于地质条件的因素,长江
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更适合管桩的应用,目前管桩已占全国水泥制品行业产值的50%
左右。管桩分为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预应力混凝
土薄壁管桩及高强度预应力混凝管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
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
组成。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各个地区土质地形的不同,埋于地表以下管桩的长度也不一样,
但是,由于管桩所用材质、运输条件的限制,单根管桩的长度受到限制,因此,在需要增加埋
设于地表以下管桩的长度时,必须将多根管桩进行有效的连接,在现有技术中,使用管桩连
接器进行操作,而该管桩连接器则采用螺栓紧固的方式将两者连接,由于管桩多为圆筒状,
该方式在实际操作中不便于安装,同时由于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造成两管桩连接点固定,
因此,也造成多根管桩连接后其整体稳定性将受到影响,因此,确有必要对上述问题进行解
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抗拔的管桩连接件,能
够通过管桩连接件将管桩快速的连接固定在指定位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还能够有
效提升管桩连接件埋设后的抗拔能力,提升结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抗拔的管桩连接件,包括下套筒、膨胀套
筒、连接柱、上套筒,所述下套筒、膨胀套筒、连接柱、上套筒为分体式结构,所述下套筒内设
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下套筒外侧面中部设置有抗拔环,所述抗拔环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定
位加强脚,所述膨胀套筒外侧面设置有第一螺纹面,所述膨胀套筒安装在第一螺纹孔内,所
述膨胀套筒内设置有膨胀固定孔,所述连接柱下部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安装在膨胀
固定孔内,所述连接柱的上部设置有第二螺纹柱,所述上套筒内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
二螺纹柱安装在第二螺纹孔内,所述上套筒外侧面中部设置有抗拔环,所述抗拔环的顶部
设置有若干定位加强脚。

作为优选,所述下套筒上的抗拔环、定位加强脚与下套筒均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抗
拔环的形状为圆环形,所述定位加强脚的形状为竖直设置的直角三角形,所述定位加强脚
的数量有多个,所述定位加强脚沿下套筒的外侧面均匀环绕设置在抗拔环的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上套筒上的抗拔环、定位加强脚与上套筒均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抗
拔环的形状为圆环形,所述定位加强脚的形状为竖直设置的直角三角形,所述定位加强脚
的数量有多个,所述定位加强脚沿上套筒的外侧面均匀环绕设置在抗拔环的顶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螺纹孔为锥形螺纹孔,所述固定柱的形状为底部向内收缩的
圆锥形,所述固定柱的底端设置有限位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下套筒、膨胀套筒、连接柱、上套筒结
合在一起,经过实验优化,能够通过管桩连接件将管桩快速的连接固定在指定位置,结构简
单,操作方便,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管桩连接件埋设后的抗拔能力,提升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抗拔的管桩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套筒、2-膨胀套筒、3-连接柱、4-上套筒、5-第一螺纹孔、6-抗拔环、7-定
位加强脚、8-第一螺纹面、9-膨胀固定孔、10-固定柱、11-第二螺纹柱、12-第二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抗拔的管桩连接件,包括下套筒1、膨胀套筒2、连接柱3、
上套筒4,所述下套筒1、膨胀套筒2、连接柱3、上套筒4为分体式结构,所述下套筒1内设置有
第一螺纹孔5,所述下套筒1外侧面中部设置有抗拔环6,所述抗拔环6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定
位加强脚7,所述膨胀套筒2外侧面设置有第一螺纹面8,所述膨胀套筒2安装在第一螺纹孔5
内,所述膨胀套筒2内设置有膨胀固定孔9,所述连接柱3下部设置有固定柱10,所述固定柱
10安装在膨胀固定孔9内,所述连接柱3的上部设置有第二螺纹柱11,所述上套筒4内设置有
第二螺纹孔12,所述第二螺纹柱11安装在第二螺纹孔12内,所述上套筒4外侧面中部设置有
抗拔环6,所述抗拔环6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定位加强脚7,所述下套筒1上的抗拔环6、定位加
强脚7与下套筒1均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抗拔环6的形状为圆环形,所述定位加强脚7的形状
为竖直设置的直角三角形,所述定位加强脚7的数量有多个,所述定位加强脚7沿下套筒1的
外侧面均匀环绕设置在抗拔环6的底部,所述上套筒4上的抗拔环6、定位加强脚7与上套筒4
均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抗拔环6的形状为圆环形,所述定位加强脚7的形状为竖直设置的直
角三角形,所述定位加强脚7的数量有多个,所述定位加强脚7沿上套筒4的外侧面均匀环绕
设置在抗拔环6的顶部,所述第一螺纹孔5为锥形螺纹孔,所述固定柱10的形状为底部向内
收缩的圆锥形,所述固定柱10的底端设置有限位卡块。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下套筒1、膨胀套筒2、连接柱3、上套筒4结合在一起,经过实验
优化,能够通过管桩连接件将管桩快速的连接固定在指定位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
还能够有效提升管桩连接件埋设后的抗拔能力,提升结构稳定性。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
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抗拔的管桩连接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抗拔的管桩连接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抗拔的管桩连接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抗拔的管桩连接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抗拔的管桩连接件.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拔的管桩连接件,通过将下套筒、膨胀套筒、连接柱、上套筒结合在一起,经过实验优化,能够通过管桩连接件将管桩快速的连接固定在指定位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管桩连接件埋设后的抗拔能力,提升结构稳定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