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1836399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85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320119.0

申请日:

2017.05.09

公开号:

CN106968181A

公开日:

2017.07.2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D 21/00申请日:20170509|||公开

IPC分类号:

E01D21/00

主分类号:

E01D21/00

申请人:

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常永健

地址:

101119 北京市通州区徐兴路568号1号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代理人:

赵燕力;王春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所述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包括底座结构,所述底座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中部固定设置有中心支板结构,所述中心支板结构的顶部铰接有能摆动的托板,所述底座结构上设置有高度能调节的调坡结构,所述调坡结构的顶部能顶抵于所述托板位于所述中心支板结构两侧的底面上。该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装精度差、质量控制难、施工效率低、施工成本高等问题,实现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的精确控制,易于操作且施工效率高、施工成本低,有利于广泛推广使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T梁梁底预埋
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包括底座结构,所述底座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中部固定设置
有中心支板结构,所述中心支板结构的顶部铰接有能摆动的托板,所述底座结构上设置有
调坡结构,所述调坡结构至少包括设置于所述中心支板结构两侧的、且高度能调节的第一
调坡单元和第二调坡单元,所述第一调坡单元和所述第二调坡单元的顶部能分别顶抵于所
述托板的底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
板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所述第一调坡单元包括固定于所述
底板上的第一楔形钢板,所述第一楔形钢板的高度自所述第一立板向所述中心支板结构渐
降,所述第一调坡单元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立板平行设置的第一旁支板,所述第一旁支板能
沿所述第一楔形钢板的顶面移动调整高度、且能竖直地抵靠设置于所述第一楔形钢板上,
所述第一旁支板的顶部能顶抵于所述托板的底面上;
所述第二调坡单元包括固定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二楔形钢板,所述第二楔形钢板与所述
第一楔形钢板关于所述中心支板结构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楔形钢板的高度自所述第二立板
向所述中心支板结构渐降,所述第二调坡单元还包括与所述第二立板平行设置的第二旁支
板,所述第二旁支板能沿所述第二楔形钢板的顶面移动调整高度、且能竖直地抵靠设置于
所述第二楔形钢板上,所述第二旁支板的顶部能顶抵于所述托板的底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
板的侧面上设置有能显示所述第一旁支板和所述第二旁支板水平位置的刻度单元。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调坡单元还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固定螺栓,所述第一固定螺栓自外向内穿设通过所述第
一立板,所述第一固定螺栓的自由端穿设通过所述第一旁支板,所述第一旁支板能沿所述
第一固定螺栓移动、且能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螺栓上;所述第二调坡单元还包括水平设置
的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第二固定螺栓自外向内穿设通过所述第二立板,所述第二固定螺栓
的自由端穿设通过所述第二旁支板,所述第二旁支板能沿所述第二固定螺栓移动、且能固
定于所述第二固定螺栓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立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楔形钢板上方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第一固定螺栓的第
一通孔,所述第一固定螺栓能沿所述第一通孔上下移动调节高度;所述第二立板上、且位于
所述第二楔形钢板上方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第二固定螺栓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
固定螺栓能沿所述第二通孔上下移动调节高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固定螺栓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顶抵于所述第一立板上,所述第一弹
簧的另一端顶抵于所述第一旁支板上;所述第二固定螺栓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
簧的一端顶抵于所述第二立板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顶抵于所述第二旁支板上。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
心支板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立板平行设置的中心立板,所述中心立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中
立柱,两个所述中立柱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铰接所述托板的中立柱铰接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
板的中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铰接所述中心支板结构的托板铰接孔,所述托板铰接孔中穿
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托板和所述中心支板结构的铰接销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
板的两端设置有向上凸出的限位块。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
板和所述托板上均设置有多个减重槽孔。

说明书

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制T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
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预制T梁施工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当预制T梁的梁体安装完成后,梁底
预埋支座钢板(指的是在梁体支点处预埋的钢板,它是为了增加梁体的抗冲击性能和增大
梁体受力点的接触面积。也就是说在有支承关系的两个单体构件结合面存在的、与支座反
力相垂直的钢板,都可叫支座钢板,它的作用是保证荷载产生的作用均匀地传递。)必须要
保持水平状态并与支座紧密贴合。因此,在梁体预制过程中,要求预埋支座钢板形成与桥梁
设计纵坡相反的坡度,如果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不准,梁体安装后将会造成支座偏压,从
而导致支座有可能过早的受到损坏,严重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对今后桥梁的运营造成很
大的安全隐患,并且处理起来相当的麻烦。

现有技术中,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方法主要包括采用钢筋支垫法、
砂层支垫法及楔形钢板焊接法,其中,钢筋支垫法是按照设计提供的预埋支座钢板的纵坡,
在钢板下方支垫不同直径的钢筋,通过调整钢筋的位置,使钢板达到设计要求的纵坡;砂层
支垫法是在安装预埋支座钢板之前在钢板的下方铺设砂垫层,砂垫层的厚度和坡度用以保
证预埋支座钢板的外露高度和纵坡能满足设计要求。T梁安装前,砂垫层与钢板脱离,从而
保证钢板的安装质量;楔形钢板焊接法将设计的预埋支座钢板一分为二,一块为水平钢板,
一块为楔形钢板。为保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的控制精度,首先在梁底预埋一块与梁底
水平的钢板,然后根据设计提供的纵坡制作一块厚度、角度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楔形钢板,再
将楔形钢板与水平钢板焊接,从而达到精确控制支座钢板安装角度的目的。

但是,上述调节方法存在如下缺点:

(1)安装精度差:使用钢筋支垫法或砂层支垫法均不能有效的、精确的控制预埋支
座钢板的纵坡,因为在模板安装或T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难免会有模板碰撞预埋支座钢板
或混凝土倾落对钢板的冲击力造成钢板产生位移,导致原先设置好的纵坡发生变化;

(2)施工效率低:利用钢筋支垫法需先在预埋支座钢板下方设置钢筋,通过移动钢
筋的位置来调整预埋支座钢板的外露厚度及纵坡,必须通过不断的移动和测量才能达到设
计要求的尺寸和角度,因此施工效率较低;砂层支垫法需先在钢板下方铺设砂垫层,通过不
断的测量及砂层调整,最后保证砂层的厚度和角度。因此,施工效率同样较低;楔形钢板焊
接法需按设计要求单独加工楔形钢板,虽然节约了调整预埋支座钢板纵坡的时间,但是增
加的焊接时间远远超过调坡时间,且焊接质量不易保证。

(3)质量控制难:利用楔形钢板焊接法时,在T梁安装前或安装后须将水平钢板和
楔形钢板焊接成整体,因为焊接方向为竖直方向,因此焊接质量很难控制。如果在T梁安装
后再焊接,由于施工场地的局限性,更难保证上下钢板的焊接质量;

(4)施工成本高:由于钢筋支垫法和砂层支垫法控制精度较差,因此难免会增加后
期处理的费用,因此施工成本较高;楔形钢板焊接法需单独加工楔形钢板且增加一道焊接
工艺,因此施工成本更高。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预制T梁梁底预埋
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克服现有
技术中存在的安装精度差、质量控制难、施工效率低、施工成本高等问题,实现梁底预埋支
座钢板纵坡的精确控制,易于操作且施工效率高、施工成本低,有利于广泛推广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所述
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包括底座结构,所述底座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
的中部固定设置有中心支板结构,所述中心支板结构的顶部铰接有能摆动的托板,所述底
座结构上设置有调坡结构,所述调坡结构至少包括设置于所述中心支板结构两侧的、且高
度能调节的第一调坡单元和第二调坡单元,所述第一调坡单元和所述第二调坡单元的顶部
能分别顶抵于所述托板的底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立板
和第二立板,所述第一调坡单元包括固定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一楔形钢板,所述第一楔形钢
板的高度自所述第一立板向所述中心支板结构渐降,所述第一调坡单元还包括与所述第一
立板平行设置的第一旁支板,所述第一旁支板能沿所述第一楔形钢板的顶面移动调整高
度、且能竖直地抵靠设置于所述第一楔形钢板上,所述第一旁支板的顶部能顶抵于所述托
板的底面上;

所述第二调坡单元包括固定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二楔形钢板,所述第二楔形钢板与
所述第一楔形钢板关于所述中心支板结构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楔形钢板的高度自所述第二
立板向所述中心支板结构渐降,所述第二调坡单元还包括与所述第二立板平行设置的第二
旁支板,所述第二旁支板能沿所述第二楔形钢板的顶面移动调整高度、且能竖直地抵靠设
置于所述第二楔形钢板上,所述第二旁支板的顶部能顶抵于所述托板的底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的侧面上设置有能显示所述第一旁支板
和所述第二旁支板水平位置的刻度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调坡单元还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固定螺
栓,所述第一固定螺栓自外向内穿设通过所述第一立板,所述第一固定螺栓的自由端穿设
通过所述第一旁支板,所述第一旁支板能沿所述第一固定螺栓移动、且能固定于所述第一
固定螺栓上;所述第二调坡单元还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第二固定螺栓自外
向内穿设通过所述第二立板,所述第二固定螺栓的自由端穿设通过所述第二旁支板,所述
第二旁支板能沿所述第二固定螺栓移动、且能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螺栓上。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立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楔形钢板上方
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第一固定螺栓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固定螺栓能沿所述第一
通孔上下移动调节高度;所述第二立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楔形钢板上方的位置处设置有
用于穿设所述第二固定螺栓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固定螺栓能沿所述第二通孔上下移动调
节高度。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螺栓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
弹簧的一端顶抵于所述第一立板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顶抵于所述第一旁支板上;所
述第二固定螺栓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顶抵于所述第二立板上,所述第
二弹簧的另一端顶抵于所述第二旁支板上。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心支板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立板平行设置
的中心立板,所述中心立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中立柱,两个所述中立柱的顶部设置有用于
铰接所述托板的中立柱铰接孔。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托板的中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铰接所述中
心支板结构的托板铰接孔,所述托板铰接孔中穿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托板和所述中心支板结
构的铰接销轴。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托板的两端设置有向上凸出的限位块。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和所述托板上均设置有多个减重槽孔。

由上所述,本发明的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中,托板的顶面放置预制T
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通过调节调坡结构的第一调坡单元和第二调坡单元的高度调整托板
的倾斜角度,通过底板上设置的刻度单元能够精确控制第一旁支板和第二旁支板的位置,
从而达到精确控制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的目的,保证T梁安装后梁底预埋支座钢
板和支座能紧密贴合,受力均匀、支撑稳定;

(2)本发明的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中的调坡结构对预制T梁梁
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的精确控制,避免了因纵坡控制不严格而导致后期利用楔形钢板或其
他方法来弥补质量缺陷带来的经济损失及工期损失;

(3)本发明的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使用便捷且可以重复利用,
施工成本低,周转效率高,大幅度节约预埋支座钢板的安装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从现场
试用效果来看,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完全可以满足设计及施工的各项
指标要求,可以在预制T梁施工中广泛运用。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去掉托板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底板结构及其上方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

100、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

1、底座结构;

11、底板;

110、减重槽孔;111、刻度单元;

12、第一立板;121、第一通孔;

13、第二立板;131、第二通孔;

2、中心支板结构;

21、中心立板;

22、中立柱;221、中立柱铰接孔;

3、托板;

31、铰接销轴;32、限位块;

4、调坡结构;

41、第一调坡单元;

411、第一楔形钢板;

412、第一旁支板;

413、第一固定螺栓;

414、第一弹簧;

42、第二调坡单元;

421、第二楔形钢板;

422、第二旁支板;

423、第二固定螺栓;

424、第二弹簧;

8、预制T梁;

9、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
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100,
包括底座结构1,底座结构1包括矩形的底板11,底板11的中部固定设置有中心支板结构2,
中心支板结构2的顶部铰接有能摆动的矩形的托板3,在本实施方式中,底板11和托板3上均
设置有多个减重槽孔110,在保证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减重槽孔110能够有效地降低装置
的重量,有利于施工操作。底座结构1上设置有调坡结构4,调坡结构4至少包括设置于中心
支板结构2两侧的、且高度能调节的第一调坡单元41和第二调坡单元42,第一调坡单元41和
第二调坡单元42的顶部能分别顶抵于托板3的底面上。托板3的顶面放置预制T梁梁底预埋
支座钢板9,通过调节调坡结构4的第一调坡单元41和第二调坡单元42的高度可以精确调整
托板3的倾斜角度,从而达到精确控制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9纵坡的目的,保证安装后
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9和支座(现有技术,图中未示出)能紧密贴合,受力均匀、支撑稳
定,调坡结构4对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9纵坡的精确控制,避免了因纵坡控制不严格而
导致后期利用楔形钢板或其他方法来弥补质量缺陷带来的经济损失及工期损失;预制T梁
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100使用便捷且可以重复利用,施工成本低,周转效率高,
大幅度节约预埋支座钢板的安装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从现场试用效果来看,预制T梁梁
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100完全可以满足设计及施工的各项指标要求,可以在预制T
梁施工中广泛运用。

进一步,如图1至图3所示,底板1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立板12和第
二立板13,第一调坡单元41包括固定于底板上的第一楔形钢板411,第一楔形钢板411的高
度自第一立板12向中心支板结构2渐降,第一调坡单元41还包括与第一立板12平行设置的
第一旁支板412,第一旁支板412能沿第一楔形钢板411的顶面移动调整高度、且能竖直地抵
靠设置于第一楔形钢板411上,第一旁支板412的顶部能顶抵于托板3的底面上;第二调坡单
元42包括固定于底板11上的第二楔形钢板421,第二楔形钢板421与第一楔形钢板411关于
中心支板结构2对称设置,第二楔形钢板421的高度自第二立板13向中心支板结构2渐降,第
二调坡单元42还包括与第二立板13平行设置的第二旁支板422,第二旁支板422能沿第二楔
形钢板421的顶面移动调整高度、且能竖直地抵靠设置于第二楔形钢板421上,第二旁支板
422的顶部能顶抵于托板3的底面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旁支板412和第二旁支板422结
构及尺寸相同,在第一旁支板412和第二旁支板422的底部设置有卡槽,卡槽能使第一旁支
板412、第二旁支板422分别抵靠设置于第一楔形钢板411、第二楔形钢板421的顶面上,且卡
槽的两侧能避免第一旁支板412、第二旁支板422左右晃动。在进行第一旁支板412和第二旁
支板422高度调节时,第一旁支板412和第二旁支板422的高度变化方向相反,第一旁支板
412调高则第二旁支板422应调低,从而保证第一旁支板412和第二旁支板422的顶端均顶抵
于托板3的底面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底板11的侧面上设置有能显示第一旁支板412和第二
旁支板422水平位置的刻度单元111。第一旁支板412沿第一楔形钢板411的顶面水平移动从
而改变其顶部的高度,第二旁支板422沿第二楔形钢板421的顶面水平移动从而改变其顶部
的高度,根据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9的纵坡角度需求可以计算出第一旁支板412、第二
旁支板422的水平位置,根据计算的结果分别移动第一旁支板412和第二旁支板422,通过刻
度单元111能够精确控制第一旁支板412和第二旁支板422的位置,从而达到精确控制预制T
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9纵坡的目的。

进一步,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调坡单元41还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固定螺栓413,
第一固定螺栓413自外向内穿设通过第一立板12,第一固定螺栓413的自由端穿设通过第一
旁支板412,第一旁支板412能沿第一固定螺栓413移动、且能固定于第一固定螺栓413上;第
二调坡单元42还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固定螺栓423,第二固定螺栓423自外向内穿设通过第
二立板13,第二固定螺栓423的自由端穿设通过第二旁支板422,第二旁支板422能沿第二固
定螺栓423移动、且能固定于第二固定螺栓423上。需要调节第一旁支板412和第二旁支板
422高度时,旋转调节调坡结构4两端的第一固定螺栓413和第二固定螺栓423时,第一旁支
板412和第二旁支板422的底部的卡槽能避免第一旁支板412和第二旁支板422随第一固定
螺栓413和第二固定螺栓423转动,第一固定螺栓413和第二固定螺栓423转动时,第一旁支
板412和第二旁支板422能分别沿第一楔形钢板411、第二楔形钢板421的顶面移动从而改变
其顶部高度,进而达到控制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9纵坡的目的。

进一步,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立板12上、且位于第一楔形钢板411上方的位置处
设置有用于穿设第一固定螺栓413的第一通孔121,第一固定螺栓413能沿第一通孔121上下
移动调节高度;第二立板13上、且位于第二楔形钢板421上方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穿设第二
固定螺栓423的第二通孔131,第二固定螺栓423能沿第二通孔131上下移动调节高度。在本
实施方式中,第一通孔121和第二通孔131均为长方形透孔,第一通孔121、第二通孔131的宽
度尺寸分别与第一固定螺栓413、第二固定螺栓423的直径匹配设置,第一通孔121、第二通
孔131的长度尺寸分别与第一旁支板412、第二旁支板422的高度调节尺寸相匹配,第一通孔
121保证第一固定螺栓413可以上下移动但不能沿第一立板12的宽度方向移动,第二通孔
131保证第二固定螺栓423可以上下移动但不能沿第二立板13的宽度方向移动。

进一步,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固定螺栓413上套设有第一弹簧414,第一弹簧414
的一端顶抵于第一立板12上,第一弹簧414的另一端顶抵于第一旁支板412上;第二固定螺
栓423上套设有第二弹簧424,第二弹簧424的一端顶抵于第二立板13上,第二弹簧424的另
一端顶抵于第二旁支板422上。第一弹簧414和第二弹簧424均为高强弹簧,顶抵于第一立板
12和第一旁支板412之间的第一弹簧414能保证第一固定螺栓413的稳定性,避免第一固定
螺栓413带动第一旁支板412沿水平方向移动,导致装置稳定性受到影响;顶抵于第二立板
13和第二旁支板422之间的第二弹簧424能保证第二固定螺栓423的稳定性,避免第二固定
螺栓423带动第二旁支板422沿水平方向移动,导致装置稳定性受到影响。

进一步,如图4所示,中心支板结构2包括与第一立板12平行设置的中心立板21,中
心立板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中立柱22,两个中立柱22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铰接托板3的中立
柱铰接孔221。保证刚度和强度的条件下,中心立板21上也可以设置透槽,用以减轻装置的
重量。

进一步,如图1至图2所示,托板3的中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铰接中心支板结构2
的托板铰接孔,托板铰接孔中穿设有用于铰接托板3和中心支板结构2的铰接销轴31。托板3
能以中心支板结构2为支点进行摆动,实现调整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9纵坡的目的。在
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9自托板3上滑落,托板3的两端设置有
向上凸出的限位块32。

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矩形的底板11由1cm厚的钢板制作构成,长度尺寸为
67cm,宽度尺寸为50cm;底板11两端的第一立板12和第二立板13由1cm厚的钢板制作构成,
其高度尺寸为6.5cm,宽度尺寸为50cm,第一通孔121和第二通孔131均为长度尺寸为3cm、宽
度尺寸为1cm的长方形透孔;中心立板21由1cm厚的钢板制作构成,其高度尺寸为8.5cm,宽
度尺寸为50cm;托板3由1cm厚的钢板制作构成,矩形的托板3的长度尺寸为65cm,宽度尺寸
为50cm;托板3两端的限位块32由1cm厚的钢板制作构成,限位块32的宽度尺寸为50cm,高度
尺寸为1cm;第一楔形钢板411和第二楔形钢板421的长度尺寸为32cm,宽度尺寸为4cm,高度
尺寸为0~3cm;第一固定螺栓413和第二固定螺栓423为直径为1cm、长度尺寸为30cm的螺
栓,第一弹簧414和第二弹簧424采用直径为2cm、长度尺寸为16cm、伸缩量为10cm的高强弹
簧,第一旁支板412和第二旁支板422由1cm厚的钢板制作构成,第一旁支板412和第二旁支
板422的高度尺寸为6.5cm,宽度尺寸为8cm。

如图5所示,以40m预制T梁为例对本发明的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
置100使用方法进行说明,预制T梁台座(现有技术,图中未示出)高度为40cm,宽度为60cm,
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9纵向长度为65cm,横向宽度为60cm,设计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
钢板9中心外露出预制T梁8的梁底的厚度为1.5cm,与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9对应处的
台座降低11cm构成预留槽口(现有技术,图中未示出),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
装置100初始状态高度为9.5cm。具体安装及调节步骤如下:

1)计算出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9中心线位置,将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
纵坡调节装置100放于高度降低位置处的预制T梁台座(即预留槽口)上,保证预制T梁梁底
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100的中心线与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9的中心线重合。

2)设定纵坡为2.5%,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9纵向长度为65cm,预制T梁梁底
预埋支座钢板9两端高差为1.6cm,则托板3的一端上升0.8cm,另一端下降0.8cm。旋转调节
调坡结构4两端的第一固定螺栓413和第二固定螺栓423,第一旁支板412和第二旁支板422
分别沿第一楔形钢板411、第二楔形钢板421的顶面移动从而改变其顶部高度,第一旁支板
412和第二旁支板422移动的距离通过底板11的侧面上的刻度单元111计量第一旁支板412
和第二旁支板422移动的距离,从而精确控制托板的纵坡(切记控制纵坡的方向,避免出现
反坡)。

3)纵坡调好后,在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100两端利用泡沫板和
泡沫胶进行封堵,防止浇筑混凝土时灰浆污染螺栓或进入装置。

4)装置封堵完成后,再次校核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9纵坡是否满足设计及规
范要求,确认无误后进行合模。

5)合模结束后,拆下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100,将其用于下一
片预制T梁的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9纵坡调节,重复上述步骤进行调节。

由上所述,本发明的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中,托板的顶面放置预制T
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通过调节调坡结构的第一调坡单元和第二调坡单元的高度调整托板
的倾斜角度,通过底板上设置的刻度单元能够精确控制第一旁支板和第二旁支板的位置,
从而达到精确控制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的目的,保证T梁安装后梁底预埋支座钢
板和支座能紧密贴合,受力均匀、支撑稳定;

(2)本发明的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中的调坡结构对预制T梁梁
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的精确控制,避免了因纵坡控制不严格而导致后期利用楔形钢板或其
他方法来弥补质量缺陷带来的经济损失及工期损失;

(3)本发明的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使用便捷且可以重复利用,
施工成本低,周转效率高,大幅度节约预埋支座钢板的安装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从现场
试用效果来看,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完全可以满足设计及施工的各项
指标要求,可以在预制T梁施工中广泛运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
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为一种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所述预制T梁梁底预埋支座钢板纵坡调节装置包括底座结构,所述底座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中部固定设置有中心支板结构,所述中心支板结构的顶部铰接有能摆动的托板,所述底座结构上设置有高度能调节的调坡结构,所述调坡结构的顶部能顶抵于所述托板位于所述中心支板结构两侧的底面上。该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装精度差、质量控制难、施工效率低、施工成本高等问题,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