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高架桥梁的雨水收集系统及其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1837389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8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084730.8

申请日:

2017.02.16

公开号:

CN106894336A

公开日:

2017.06.2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1D 19/08申请日:20170216|||公开

IPC分类号:

E01D19/08; E03F1/00

主分类号:

E01D19/08

申请人:

昆山市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昆山市鹿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常荣; 朱浩

地址: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开发区南浜路6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代理人:

黄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高架桥梁的雨水收集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桥身本体,所述桥身本体的下底面对应桥下绿化带位置设有集水盒,集水盒的底面均匀分布有落水孔,集水盒中设置有可通过水浮力作用抬起的浮动板,浮动板未浮起状态封闭落水孔;所述桥身本体设置有排水沟,排水沟连接有引水管,引水管与集水盒连接。另外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应用于高架桥梁的雨水收集系统的施工方法,在于更方便施工。本发明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应用于高架桥梁的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桥身本体(1),所述桥身本
体(1)的下底面对应桥下绿化带(8)位置设有集水盒(4),集水盒(4)的底面均匀分布有落水
孔(13),集水盒(4)中设置有可通过水浮力作用抬起的浮动板(14),浮动板(14)未浮起状态
封闭落水孔(13);所述桥身本体(1)设置有排水沟(2),排水沟(2)连接有引水管(3),引水管
(3)与集水盒(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高架桥梁的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孔
(13)为楔形孔,所述浮动板(14)连接有与楔形孔适配的封头(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高架桥梁的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16)
与浮动板(14)之间连接有支撑杆(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高架桥梁的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板
(14)的最大浮起高度小于封头(16)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高架桥梁的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板
(14)和支撑杆(15)为泡沫材质,封头(16)为塑料材质,封头(16)粘接固定于支撑杆(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高架桥梁的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板
(14)为空心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高架桥梁的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桥身本体
(1)下底面设有两条平行的L形卡板(5),集水盒(4)夹持于两条L形卡板(5)之间并通过螺栓
(7)与L形卡板(5)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高架桥梁的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
(2)与引水管(3)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筛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高架桥梁的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盒
(4)为塑料制件。
10.一种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高架桥梁的雨水收集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高架桥梁施工过程中根据桥下绿地规划位置,在桥身本体(1)下底面与桥下绿地对应位置
浇筑两条平行的L形卡板(5);L形卡板(5)施工过程中通过内衬钢筒于L形卡板(5)上预留螺
栓(7)孔;在桥身本体(1)的排水沟(2)施工过程中预留引水管(3)的接口;桥身本体(1)施工
完成后,吊装预制的集水盒(4)并卡入L形卡板(5),通过螺栓(7)将集水盒(4)固定于L形卡
板(5);在集水盒(4)与引水管(3)的接口之间连接引水管(3),完成施工。

说明书

应用于高架桥梁的雨水收集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架桥建设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应用于高架桥梁的雨水
收集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高架桥是一种交通建筑,普遍用于现代化城市建设,用于为汽车提供跨越沟壑、建
筑等障碍物的便捷通道。现有技术中在高架桥下种植绿化植物十分普遍,具有美化市容的
作用;但高架桥下的绿化植物的粉尘污染却十分严重,受到周围行车环境的影响,高架桥下
的植物叶片上常常附着一层厚厚的灰尘,影响了美观性;现有技术的做法是定期通过洒水
车冲洗,十分浪费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高架桥梁的雨
水收集系统,有助于收集雨水对高架桥下的绿化植物进行清洗,降低清洁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高架桥梁的雨水收集
系统,包括桥身本体,所述桥身本体的下底面对应桥下绿化带位置设有集水盒,集水盒的底
面均匀分布有落水孔,集水盒中设置有可通过水浮力作用抬起的浮动板,浮动板未浮起状
态封闭落水孔;所述桥身本体设置有排水沟,排水沟连接有引水管,引水管与集水盒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雨天下雨时,部分雨水可通过引水管流入位于桥身本
体下底面的集水盒中,在集水盒中水位升高时,可通过浮力使得浮动板抬起,浮动板抬起
时,此时集水盒的底部已经蓄好雨水,雨水可通过落水孔均匀的洒落至桥身本体下方的绿
化带上,从而对绿化带上的植物进行清洗、灌溉;使得雨天时便可以对桥身本体下方的绿化
带进行清洗,减少了人工清洗的次数,节约了清洁成本。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落水孔为楔形孔,所述浮动板连接有与楔形孔适配的
封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浮动板未抬起时,封头位于楔形孔中对楔形孔进行封
闭;浮动板抬起时,封头向上运动,使得封头与楔形孔之间间隙增大,通过该间隙进行出水;
在雨水落完后,通过封头与楔形孔导向的作用,可以对浮动板的位置进行纠正,使得浮动板
回复到初始位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头与浮动板之间连接有支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支撑杆可在集水盒中未进水时,在集水盒底部与浮
动板之间预留一定空隙,该空隙可在集水盒进水时用于容纳较多的雨水,使得雨水的浮力
增大,从而便于将浮动板通过浮力抬起。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浮动板的最大浮起高度小于封头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动板的最大浮起高度小于封头的高度即封头无法从楔
形孔中脱出,可避免封头水平方向离开对应的楔形孔,防止错位,使用性能更稳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浮动板和支撑杆为泡沫材质,封头为塑料材质,封头粘
接固定于支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泡沫材质具有密度小、质量轻的特点,易于浮起;封头为
塑料材质具有耐磨的特点,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浮动板为空心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动板采用空心结构可进一步提高雨水对浮动板的浮力
作用,使得浮动板更易于浮起。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桥身本体下底面设有两条平行的L形卡板,集水盒夹持
于两条L形卡板之间并通过螺栓与L形卡板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平行的L形卡板之间形成滑槽结构,只需将集水盒滑
入该滑槽,再通过螺栓将集水盒固定于L形卡板即完成集水盒的安装,安装简单方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沟与引水管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筛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筛网可阻挡杂质进入集水盒,使得落水孔不易受杂
质影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盒为塑料制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水盒采用塑料制作具有易加工、成本低、质量轻、易于
安装的特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应用于高架桥梁的雨水收集系统的施工方
法,高架桥梁施工过程中根据桥下绿地规划位置,在桥身本体下底面与桥下绿地对应位置
浇筑两条平行的L形卡板;L形卡板施工过程中通过内衬钢筒于L形卡板上预留螺栓孔;在桥
身本体的排水沟施工过程中预留引水管的接口;桥身本体施工完成后,吊装预制的集水盒
并卡入L形卡板,通过螺栓将集水盒固定于L形卡板;在集水盒与引水管的接口之间连接引
水管,完成施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桥身本体施工过程中就同时施工L形卡板以及预留引
水管的接口,在桥身本体施工完成中直接安装集水盒和引水管即可,施工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集水盒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浮动板上浮至极限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桥身本体;2、排水沟;3、引水管;4、集水盒;5、L形卡板;6、固定
边;7、螺栓;8、绿化带;9、盒体;10、盒盖;11、螺栓孔;12、进水口;13、落水孔;14、浮动板;15、
支撑杆;16、封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高架桥梁的雨水收集系统,用于收集雨水对位于高架
桥下方的绿化植物进行清洗。

如图1所示,包括桥身本体1,桥身本体1的下方设有绿化带8,桥身本体1两侧设有
沿着桥身本体1长度方向延伸的排水沟2,排水沟2的设置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相同,用于排放
雨水。

如图1所示,在桥身本体1的下底面设有两条平行设置L形卡板5,两条L形卡板5之
间卡接有集水盒4,集水盒4两侧设有固定边6,固定边6支撑于L型卡板的横向部分,固定边6
与L形卡板5之间通过螺栓7紧固。集水盒4与排水沟2之间连接有引水管3,引水管3可将部分
流经排水沟2的雨水引入集水盒4,其中引水管3与排水沟2的连接处设有过滤筛网用于过滤
杂质。

如图2所示,集水盒4包括盒体9以及盒盖10,盒体9的底部均匀分布有楔形结构的
落水孔13,盒体9内设有浮动板14,浮动板14包括与落水孔13适配的封头16,封头16与浮动
板14之间连接有支撑杆15。浮动板14与支撑杆15为泡沫材质,且浮动板14内部为中空结构。
盒体9、盒盖10以及封头16为塑料材质,封头16与支撑杆15为粘接固定。浮动板14安装于盒
体9内时,封头16嵌入落水孔13将落水孔13封闭,支撑杆15将浮动板14撑起,使得浮动板14
与盒体9的底部之间留有一定空隙,浮动板14四周与盒体9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隙;盒体9的侧
壁设置进水口12,进水口12与引水管3连接。

盒盖10盖于盒体9上时,浮动板14的上端面与盒盖10之间留有一定空隙,可供浮动
板14上浮;该空隙高度小于封头16的高度,即浮动板14浮起与盒盖10抵触时,封头16仍部分
位于落水孔13中(可参照图3至图4)。

本实施例的施工方法如下:在高架桥梁施工过程中,根据桥下绿化带8的规划位
置,在桥身本体1的下底面直接施工两条L形卡板5,两条L形卡板5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
构,直接浇筑固定于桥身本体1;浇筑过程中通过内衬钢筒的方式在L形卡板5的横向部分预
留出螺栓孔11,以便后期固定集水盒4。

需要说明的是,若桥身本体1下方后期重新新增绿化带8时,L形卡板5也可以后期
再进行施工,可以采用钢材构件通过高强螺栓固定于桥身本体1。

在桥身本体1的排水沟2施工过程中对应L形卡板5之间的位置预留引水管3的接
口,以便后期连接引水管3。

在桥身本体1施工完成后,开始安装集水盒4,集水盒4通过吊车起吊至L形卡板5所
在高度后,推入两块L形卡板5之间再通过螺栓7紧固,最后在引水管3的接口与集水盒4的进
水口12之间连接引水管3,完成施工。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雨水经过排水沟2排放时部分经过引水管3流入集水盒4,集水
盒4水位升高后,浮力增大,将浮动板14向上抬升,从而使得封头16与落水孔13之间产生缝
隙,此时由于浮动板14下方已经蓄满雨水,因此在浮动板14抬起后,每个落水孔13都开始向
下出水,从而对桥身本体1下方的绿化植物进行均匀地清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设计构
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应用于高架桥梁的雨水收集系统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应用于高架桥梁的雨水收集系统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应用于高架桥梁的雨水收集系统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用于高架桥梁的雨水收集系统及其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于高架桥梁的雨水收集系统及其施工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高架桥梁的雨水收集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桥身本体,所述桥身本体的下底面对应桥下绿化带位置设有集水盒,集水盒的底面均匀分布有落水孔,集水盒中设置有可通过水浮力作用抬起的浮动板,浮动板未浮起状态封闭落水孔;所述桥身本体设置有排水沟,排水沟连接有引水管,引水管与集水盒连接。另外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应用于高架桥梁的雨水收集系统的施工方法,在于更方便施工。本发明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