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用沿中轴摆动式双拉簧弹力平叉.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183314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35.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11634.6

申请日:

2003.12.24

公开号:

CN1631710A

公开日:

2005.06.2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8.8.27|||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62K25/04

主分类号:

B62K25/04

申请人:

彭国安;

发明人:

彭国安

地址:

430081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62街38门1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自行车用沿中轴摆动式双拉簧弹力平叉:由中轴套1、摆动平叉2、卡簧3、弹簧下支座4、弹簧调节丝杆5、摆动套6、摆动支座7、调节螺母8、调节丝杆9组成。弹簧调节范围宽,柔韧性好,从10公斤至80公斤,可自由调节,由于使用杠杆的原理来进行弹簧的调节,因此,比较省力,显得轻松方便。本发明的弹力平叉是沿中轴摆动,摆动半径轴线与链条传动中心轴线相等且重合,对链条的传动没有任何影响。

权利要求书

1: 自行车用沿中轴摆动式双拉簧弹力平叉其特征在于:该平叉 由中轴套1、摆动平叉
2: 卡簧
3: 弹簧下支座
4: 弹簧调节丝杆
5: 摆动套
6: 摆动支座
7: 调节螺母
8: 调节丝杆9组成。中轴套1的两 端有卡簧槽;摆动环13、摆动支座连接块16、平叉1
9: 上杆21、下 杆22、前连接板23、组成左右对称的摆动叉20,右摆动叉上有链罩 上支承24和链罩下支承25,再在左右对称的摆动叉20之间,用前下 连接杆14、前上连接杆15、后上连接杆17、后下连接杆18连接起来, 组成框架式摆动平叉2;框架式摆动平叉2上的摆动环13与中轴外套 29的两端口重合,中轴套1穿入其中,卡簧3在中轴套1两端的卡簧 槽中,由于中轴外套29、立管26、弹簧下支座4连接成一整体,摆 动平叉2和中轴套1的位置得到相对固定,中轴套1不能轴向串动, 摆动平叉2只能沿中轴套1作径向摆动,其摆动幅度受下限位板27、 上限位板28的限制;铆钉10将摆动套6和摆动支座7连接,螺钉11 将摆动支座7与摆动支座连接块16上的螺孔固定,摆动套6可沿铆 钉10自由摆动,上部有杠杆调节支点32;弹簧调节丝杆上支座5伸 进摆动套6下部的孔中,调节螺母8在摆动套6中与弹簧调节丝杆上 支座5端部螺纹旋合,用保护套30套好的拉簧12两端的弹簧钩,分 别与弹簧下支座4和弹簧调节丝杆上支座5上对应的拉钩挂接;辅助 调节丝杆9旋进弹簧调节丝杆上支座5端部的内螺纹孔中,辅助调节 丝杆9上有调节孔31。

说明书


自行车用沿中轴摆动式双拉簧弹力平叉

    本发明属于一种自行车安装后轮的平叉,特别是属于一种沿中轴摆动式双拉簧弹力平叉。

    本发明适用于后轮直径小于500毫米的各种折叠自行车、普通自行车,除减震功能外,更具弹力特性。

    现在,减震自行车广泛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减震的效果却不太理想。一般减震自行车大都使用压缩弹簧减震,因受压缩弹簧圈数的限制,弹簧调节范围很窄,甚至形同虚设。还有一种以片簧减震的自行车,根本就没有弹簧调节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个有效的,车轮直径小于500毫米的,自行车后轮弹力平叉,使各种不同体重的人,在各种不同的路面上骑行时,都能得到舒适与轻快的感觉。自行车用沿中轴摆动式双拉簧弹力平叉,由中轴套1、摆动平叉2、卡簧3、弹簧下支座4、弹簧调节丝杆5、摆动套6、摆动支座7、调节螺母8、调节丝杆9组成。

    附图图面说明:

    图(1)摆动平叉2结构示意图:摆动平叉2、摆动环13、前下连接杆14、前上连接杆15、摆动支座连接块16、后上连接杆17、后下连接杆18、平叉19、对称摆动叉20、上杆21、下杆22、前连接板23、链罩上支承24、链罩下支承25。

    图(2)自行车用沿中轴摆动式双拉簧弹力平叉组装示意图:中轴套1、摆动平叉2、卡簧3、弹簧下支座4、弹簧调节丝杆上支座5、摆动套6、摆动支座7、调节螺母8、辅助调节丝杆9、铆钉10、螺钉11、拉簧12、立管26、下限位板27、上限位板28、中轴外套29、弹簧保护套30、调节孔31、杠杆调节支点32、泥板33、轮圈34。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首先,由摆动环13、摆动支座连接块16、平叉19、上杆21、下杆22、前连接板23、组成左右对称的摆动叉20(见图1),右摆动叉上有链罩上支承24和链罩下支承25(见图1),再在左右对称的摆动叉20之间,用前下连接杆14、前上连接杆15、后上连接杆17、后下连接杆18连接起来,组成框架式摆动平叉2(见图1);再将框架式摆动平叉2上的摆动环13与中轴外套29的两端口重合,然后用中轴套1穿入其中,在中轴套1的两端有卡簧槽,将卡簧3分别放入中轴套1两端的卡簧槽中(见图2),由于中轴外套29、立管26、弹簧下支座4连接成一整体,摆动平叉2和中轴套1的位置得到相对固定,中轴套1不能轴向串动,摆动平叉2只能沿中轴套1作径向摆动,其摆动幅度受下限位板27、上限位板28的限制(见图2);用两个铆钉10将摆动套6和两个摆动支座7连接(见图2),再用四个螺钉11将两个摆动支座7与摆动支座连接块16上的四个螺孔(见图1)固定(见图2),摆动套6可沿两个铆钉10自由摆动,其上部有杠杆调节支点32;再将弹簧调节丝杆上支座5伸进摆动套6下部的孔中,使调节螺母8在摆动套6中与弹簧调节丝杆上支座5端部螺纹旋合,接着将两个用保护套30套好的拉簧12两端地弹簧钩,分别与弹簧下支座4和弹簧调节丝杆上支座5上对应的拉钩挂接,然后,正向转动调节螺母8,并与摆动套6底板接触,弹簧调节丝杆上支座5向上位移,拉簧12开始受力;最后,将辅助调节丝杆9旋进弹簧调节丝杆上支座5端部的内螺纹孔中,至合适位置,至此,自行车用沿中轴摆动式双拉簧弹力平叉组装完成。

    本发明在使用中根据骑车人的体重或载荷,调节拉簧12初拉力的大小,即是预先调节拉簧12的长度。拉簧12的长度调节,是用杠杆原理轻松进行的。用一根粗细和长度合适的金属棒,作为杠杆,将端部伸进辅助调节丝杆9上的调节孔31中,以杠杆调节支点32为支点,将金属棒的另一端下压,调节丝杆9由于杠杆的作用向上移动一段距离,拉簧12被拉伸的长度、调节螺母8与摆动套6的底板脱离接触的距离、与调节丝杆9移动的距离相等。接着转动调节螺母8,使其与摆动套6的底板接触而不再能转动时为止,这时,可以将金属棒从辅助调节丝杆9上的调节孔31中抽出,拉簧12被拉伸的长度被固定下来。如果要使拉簧12的长度继续伸长,只要重复上述的调节过程就行了。如果要使拉簧12的长度缩短,则需要使辅助调节丝杆9上的调节孔31与金属棒的位置,从原先调节过的下压位置开始,使调节螺母8与摆动套6的底板轻微接触,然后,反向转动调节螺母8,使调节螺母8与摆动套6的底板间隔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拉簧12缩短的长度。这时,将下压位置的金属棒向上慢慢抬起,使调节螺母8与摆动套6的底板接触,拉簧12缩短的长度得到固定,金属棒便可以抽出来了,调节过程完成。重复上述的调节过程,可以使拉簧12的长度继续缩短。

    综上所述,本发明与压缩弹簧减震装置及其它减震装置相比,有比较明显的优点。我们知道,两根长度相同、弹簧力相同、每圈弹簧变形系数相同的拉簧与压缩弹簧相比,拉簧的圈数比压缩弹簧多,因此,总变形长度要大,也就是说弹性要好,调节范围更宽。同样,如果将一根长度不变、弹簧力不变的拉簧,用两根与之长度相同、总弹力与之相同的拉簧来代替,结果是弹簧材料直径变小,弹簧圈数成倍增加,也就是说双拉簧的弹性更好,调节范围更宽,弹簧的柔韧性更好。由于使用杠杆的原理来进行弹簧的调节,因此,比较省力,显得轻松方便。同时,由于本发明的减震装置是沿中轴摆动,摆动半径轴线与链条传动中心轴线相等且重合,对链条的传动没有任何影响。而其他摆动减震方式的摆动中心点,与中轴相隔一定距离,因此,摆动半径轴线与链条传动中心轴线不相等,由于摆动幅度的变化,链条传动中心轴线的长度也随之不但地变化,这样对链条的传动构成不同程度的阻碍。

    本发明还适用于小轮径电动自行车和燃油助动车。

自行车用沿中轴摆动式双拉簧弹力平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自行车用沿中轴摆动式双拉簧弹力平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自行车用沿中轴摆动式双拉簧弹力平叉.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行车用沿中轴摆动式双拉簧弹力平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行车用沿中轴摆动式双拉簧弹力平叉.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自行车用沿中轴摆动式双拉簧弹力平叉:由中轴套1、摆动平叉2、卡簧3、弹簧下支座4、弹簧调节丝杆5、摆动套6、摆动支座7、调节螺母8、调节丝杆9组成。弹簧调节范围宽,柔韧性好,从10公斤至80公斤,可自由调节,由于使用杠杆的原理来进行弹簧的调节,因此,比较省力,显得轻松方便。本发明的弹力平叉是沿中轴摆动,摆动半径轴线与链条传动中心轴线相等且重合,对链条的传动没有任何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