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采区巷道围岩支护装置.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1831700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1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324660.6

申请日:

2016.12.06

公开号:

CN206220977U

公开日:

2017.06.0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21D11/15; E21D11/00

主分类号:

E21D11/15

申请人:

晋城煤炭规划设计院

发明人:

白向东; 董天珍; 胡立年

地址:

048026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黄华街101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代理人:

胡新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合理且经济性较好的支护方案,即复采区巷道围岩支护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复采区巷道围岩支护装置,包括支护架、金属网和木垛,所述支护架的端面呈梯形,所述支护架的工字钢结构,所述支护架沿巷道走向设置,所述木垛架设在支护架的顶部,且所述木垛的顶部与巷道接顶,所述金属网位于支护架和木垛之间,且所述金属网铺设在支护架的顶部,作为支护架的人工假顶;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巷道围岩支护领域。

权利要求书

1.复采区巷道围岩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护架(1)、金属网(2)和木垛(3),所述
支护架(1)的端面呈梯形,所述支护架(1)的工字钢结构,所述支护架(1)沿巷道走向设置,
所述木垛(3)架设在支护架(1)的顶部,且所述木垛(3)的顶部与巷道接顶,所述金属网(2)
位于支护架(1)和木垛(3)之间,且所述金属网(2)铺设在支护架(1)的顶部,作为支护架(1)
的人工假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采区巷道围岩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2)和木
垛(3)之间设置有荆芭网(4),所述荆芭网(4)采用荆条编制而成,所述荆芭网(4)的规格为
0.8m×0.8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采区巷道围岩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垛(3)采用
“井”字架相互搭接,直至接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采区巷道围岩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2)为10#
铁丝编织的50mm×50mm网孔的菱形金属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采区巷道围岩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架(1)的骨
架为12号工字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采区巷道围岩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2)从支
护架(1)的一侧底部绕过支护架(1)的顶部后固定在支护架(1)另一侧的底部。

说明书

复采区巷道围岩支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复采区巷道围岩支护装置,涉及一种支护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复采巷
道复杂围岩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煤矿巷道针对围岩支护的结构都比较复杂,而且还存在使用不方便,结构
不合理,安全性能差,经济性不高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合
理且经济性较好的支护方案,即复采区巷道围岩支护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复采区巷道围岩支护装
置,包括支护架、金属网和木垛,所述支护架的端面呈梯形,所述支护架的工字钢结构,所述
支护架沿巷道走向设置,所述木垛架设在支护架的顶部,且所述木垛的顶部与巷道接顶,所
述金属网位于支护架和木垛之间,且所述金属网铺设在支护架的顶部,作为支护架的人工
假顶。

所述金属网和木垛之间设置有荆芭网,所述荆芭网采用荆条编制而成,所述荆芭
网的规格为0.8m×0.8m。

所述木垛采用“井”字架相互搭接,直至接顶。

所述金属网为10#铁丝编织的50mm×50mm网孔的菱形金属网。

所述支护架的骨架为12号工字钢。

所述金属网从支护架的一侧底部绕过支护架的顶部后固定在支护架另一侧的底
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巷道采用12号
工字钢棚支护,为保证其结构的稳固性,采用梯形断面,顶梁铺设金属网(10#铁丝编织的
50mm×50mm网孔的菱形金属网)作为人工假顶,然后采用以荆条编制而成的荆芭网对冒落
矸石进行阻隔,避免上部散落矸石滑落影响作业,荆芭网规格为0.8m×0.8m,同时,采用木
垛搭“井”字架接顶,起到对矸石再次冒落的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支护架、2为金属网、3为木垛、4为荆芭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复采区巷道围岩支护装置,包括支护架1、金属网2和木垛
3,所述支护架1的端面呈梯形,所述支护架1的工字钢结构,所述支护架1沿巷道走向设置,
所述木垛3架设在支护架1的顶部,且所述木垛3的顶部与巷道接顶,所述金属网2位于支护
架1和木垛3之间,且所述金属网2铺设在支护架1的顶部,作为支护架1的人工假顶。

所述金属网2和木垛3之间设置有荆芭网4,所述荆芭网4采用荆条编制而成,所述
荆芭网4的规格为0.8m×0.8m。

所述木垛3采用“井”字架相互搭接,直至接顶。

所述金属网2为10#铁丝编织的50mm×50mm网孔的菱形金属网。

所述支护架1的骨架为12号工字钢。

所述金属网2从支护架1的一侧底部绕过支护架1的顶部后固定在支护架1另一侧
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巷道采用12号工字钢棚支护,为保证其结构的稳固性,采用梯
形断面,顶梁铺设金属网(10#铁丝编织的50mm×50mm网孔的菱形金属网)作为人工假顶,然
后采用以荆条编制而成的荆芭网对冒落矸石进行阻隔,避免上部散落矸石滑落影响作业,
荆芭网规格为0.8m×0.8m,同时,采用木垛搭“井”字架接顶,起到对矸石再次冒落的缓冲作
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
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
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复采区巷道围岩支护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复采区巷道围岩支护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复采区巷道围岩支护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采区巷道围岩支护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采区巷道围岩支护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合理且经济性较好的支护方案,即复采区巷道围岩支护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复采区巷道围岩支护装置,包括支护架、金属网和木垛,所述支护架的端面呈梯形,所述支护架的工字钢结构,所述支护架沿巷道走向设置,所述木垛架设在支护架的顶部,且所述木垛的顶部与巷道接顶,所述金属网位于支护架和木垛之间,且所述金属网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