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交通机动车分流道路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流道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城市交通机动车分流道路。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的道路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路宽、道路方向的重新设计
建设,从而满足更加多的车流量行驶。
现有的城市道路的宽度不够宽,往往城市人流量高峰期的时候就会发生堵塞的现
象,十分的影响人们的正常外出,而且现有的城市道路之间的绿化隔带的高度设计不合理,
对人们的视线有一定的影响,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交通机动车分流道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臭氧的浓度过大时,会对空气本身造成坏的影响,而且使用在室内会对室内的空
气产生一定的污染,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城市交通机动车分流道路,
包括机动车道、车行绿化隔带、人行道和汇交道路口,所述机动车道包括第一车流道、第二
车流道、第三车流道和第四车流道,且机动车道之间安置有车行绿化隔带,所述机动车道的
外边缘设置有人行道,且人行道和机动车道之间设置有人行绿化隔带,所述机动车道之间
通过汇交道路口进行连接,且汇交道路口的中心设置有中心绿化台,所述第一车流道、第二
车流道、第三车流道和第四车流道之间依次并列设置。
优选的,所述机动车道两两之间贯穿汇交道路口进行连接,且其设置有四处。
优选的,所述第一车流道、第二车流道、第三车流道和第四车流道上允许通过的车
型为货车、客车和汽车。
优选的,所述机动车道交汇口处为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车行绿化隔带的高度为100㎝、人行绿化隔带的高度为3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城市交通机动车分流道路,结合现
在城市道路交汇口的车流方向进行合理设计,通过机动车道的贯穿汇交道路口进行连接,
形成四个方向的车道方向,可以将车流引向不同的道路上,使得城市的道路得到有秩序的
流动,通过绿化隔带的合理高度设计,来解决现有道路上的视线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道路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动车道,2、车行绿化隔带,3、人行道,4、人行绿化隔带,5、汇交道路口,
6、中心绿化台,7、第一车流道,8、第二车流道,9、第三车流道,10、第四车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城市交通机动车分流道路,包
括机动车道1、车行绿化隔带2、人行道3、人行绿化隔带4、汇交道路口5、中心绿化台6、第一
车流道7、第二车流道8、第三车流道9和第四车流道10,机动车道1包括第一车流道7、第二车
流道8、第三车流道9和第四车流道10,且机动车道1之间安置有车行绿化隔带2,机动车道1
两两之间贯穿汇交道路口5进行连接,且其设置有四处,机动车道1的外边缘设置有人行道
3,且人行道3和机动车道1之间设置有人行绿化隔带4,车行绿化隔带2的高度为100㎝、人行
绿化隔带4的高度为300㎝,机动车道1交汇口处为弧形结构,机动车道1之间通过汇交道路
口5进行连接,且汇交道路口5的中心设置有中心绿化台6,第一车流道7、第二车流道8、第三
车流道9和第四车流道10之间依次并列设置,第一车流道7、第二车流道8、第三车流道9和第
四车流道10上允许通过的车型为货车、客车和汽车。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城市交通机动车分流道路之前,需要对整个城市交通机动车
分流道路进行流向上的简单了解,通过四个方向驶来的车流量,通过机动车道1上的第一车
流道7、第二车流道8、第三车流道9和第四车流道10进行行走,然后通过汇交道路口5进行有
效的引导,行驶到不同的方向道路上,在车行绿化隔带2的作用下进行方向的合理控制,而
且合理的高度可以保证开车人员的视线不会受到阻挡,就这样整个分流道路结构得到有效
的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
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