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溢流功能的下水器.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824139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8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064779.4

申请日:

2016.09.20

公开号:

CN206052888U

公开日:

2017.03.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3C1/232

主分类号:

E03C1/232

申请人:

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林孝发; 林孝山; 梁绍团; 黄鲲鹏

地址:

362300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经济开发区九牧工业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代理人:

张松亭;叶碎银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溢流功能的下水器,包括本体、设置在该本体中的封闭体,本体顶端设进水口,底端设排水口,侧面设溢流口和过水口,且溢流口位于封闭体的密封面之上并连通进水口,过水口位于封闭体的密封面之下并连通排水口;还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连接件,连接件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第一管体的一端接通所述溢流口,另一端接通所述第一开口,第二管体的一端接通所述过水口,另一端接通所述第二开口。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采用现成的管件和连接件来实现,无需重新开模,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带溢流功能的下水器,包括本体、设置在该本体中的封闭体,本体顶端设进水
口,底端设排水口,侧面设溢流口和过水口,且溢流口位于封闭体的密封面之上并连通进水
口,过水口位于封闭体的密封面之下并连通排水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
体和连接件,连接件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第一管体的一端接通所
述溢流口,另一端接通所述第一开口,第二管体的一端接通所述过水口,另一端接通所述第
二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溢流功能的下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向阀,其安装于
所述第三开口,并仅允许空气从所述第三开口进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溢流功能的下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快装卡扣,该快装
卡扣设有定位结构和弹性卡槽,弹性卡槽卡装于所述连接件,定位结构可定位于卫生器具
或水龙头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溢流功能的下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槽设有内螺
纹,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溢流功能的下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为定位环,
其可套设于水龙头底部的管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溢流功能的下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
和第二管体均为软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溢流功能的下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体为弹跳芯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带溢流功能的下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体连接一排
拉杆,通过操作该排拉杆带动所述封闭体启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溢流功能的下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三通管。

说明书

一种带溢流功能的下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水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溢流功能的下水器。

背景技术

下水器通常安装在卫生器具(例如盥洗盆、洗涤池、浴缸或坐浴盆等)底部的下水
口中,使卫生器具可蓄水或排水。卫生器具一般设有溢流口,可实现溢流功能,但溢流口破
坏了卫生器具表面的完整性,不仅影响美观,还容易藏污纳垢。为此,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带
溢流功能的下水器,其包括溢流管,并在溢流管中设置相隔离的两个通道,一个通道与下水
器的进水口连通,另一个通道与下水器的排水口连通。这种带溢流功能的下水器固然能解
决卫生器具溢流的问题,但也存在如下不足之处:溢流管结构较为复杂,需另外开模生产,
对生产工艺要求高,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溢流功能的下水器,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带溢流功能的
下水器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溢流功能的下水器,包
括本体、设置在该本体中的封闭体,本体顶端设进水口,底端设排水口,侧面设溢流口和过
水口,且溢流口位于封闭体的密封面之上并连通进水口,过水口位于封闭体的密封面之下
并连通排水口;还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连接件,连接件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二
开口和第三开口,第一管体的一端接通所述溢流口,另一端接通所述第一开口,第二管体的
一端接通所述过水口,另一端接通所述第二开口。

进一步的,还包括单向阀,其安装于所述第三开口,并仅允许空气从所述第三开口
进入。

进一步的,还包括快装卡扣,该快装卡扣设有定位环结构弹性卡槽,弹性卡槽卡装
于所述连接件,定位结构用于定位于卫生器具或水龙头上。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卡槽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的
外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结构为定位环,其可套设于水龙头底部的管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均为软管。

进一步的,所述封闭体为弹跳芯子。

进一步的,所述封闭体连接一排拉杆,通过操作该排拉杆带动所述封闭体启闭。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三通管。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直接采用第一管体、第二管体配合连接件连接本体,实现溢流功能,
可以直接采用现成的管件和连接件来实现,无需重新开模,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2、进一步设置快装卡扣实现安装固定,不仅装拆方便、快捷,还在第一管体和第二
管体采用软管时,方便用户快速调节安装高度。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
溢流功能的下水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盥洗盆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与水龙头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请参见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溢流功能的下水器,包括本体
1、设置在该本体1中的封闭体8,本体1顶端设进水口11,底端设排水口12,侧面设溢流口13
和过水口14,且溢流口13位于封闭体8的密封面之上并连通进水口11,过水口14位于封闭体
8的密封面之下并连通排水口12.还包括第一管体2、第二管体3和连接件4,连接件4设有相
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具体,所述连接件4为三通管。第一管体2和第二管
体3均为软管,且第一管体2的一端接通所述溢流口13,另一端接通所述第一开口,第二管体
3的一端接通所述过水口14,另一端接通所述第二开口。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单向阀5,其安装于所述第三开口,并仅允许空气从所述第三
开口进入。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快装卡扣6,该快装卡扣6设有定位环结构和弹性卡槽61,弹性
卡槽61卡装于所述连接件4。所述定位结构具体为定位环62,改定位环62可套设于水龙头底
部的管体上。所述弹性卡槽61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件4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
纹,如此,当快装卡扣6的弹性卡槽61卡装在连接件4上时,可以利用其内螺纹与相应外螺纹
的配合对快装卡扣6实现高度调节和定位,从而对连接件4进行高度调节和定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封闭体8(如图3所示)为弹跳芯子,并连接一排拉杆7,通过操作
该排拉杆7带动所述封闭体8启闭。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溢流功能的下水器,可应用于盥洗盆或洗涤池、浴缸、坐浴盆
等卫生器具上。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实例:所述本体1安装在盥洗盆9的下水口中,所
述快装卡扣6的定位环62套设在水龙头10底部的一管体上,如图4所示。第一管体2一端的高
度低于其另一端的高度,亦即,保证溢流口13的高度低于所述连接件4的第一开口的高度。
当封闭体8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本体1的进水口11和排水口12不连通,盥洗盆9可蓄水,且
一部分水依次通过本体1的进水口11、溢流口13流向第一管体2。随着盥洗盆9中水面的升
高,流向第一管体2的水也越来越多直至充满第一管体2。当盥洗盆9中的水面达到预先设置
的最高水位线时,随着水龙头10继续向盥洗盆9中进水,多余的水会流向下水器,并在漫过
连接件4的最高水位点时流向第二管体3,最终通过本体1的过水口14、排水口12排向下水
道,使盥洗盆9中的水面保持在预设的最高水位线,避免盥洗盆9中水过满而向外溢出。在溢
流过程中,第一管体2和第二管体3会被水充满并产生负压,这时单向阀5受内外压力差作用
自动开启,使空气进入管路内,从而破坏负压,避免管路内因负压形成虹吸而将盥洗盆9中
的水抽光。

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的第三开口直接通向外界,利用该第三开口进入空
气,破坏管路内负压的形成。根据水往低处流的原理,可使第三开口尽可能高于第一开口和
第二开口,即可避免水从第三开口流出。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溢流功能的下水器,但本实用
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
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带溢流功能的下水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带溢流功能的下水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带溢流功能的下水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带溢流功能的下水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带溢流功能的下水器.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溢流功能的下水器,包括本体、设置在该本体中的封闭体,本体顶端设进水口,底端设排水口,侧面设溢流口和过水口,且溢流口位于封闭体的密封面之上并连通进水口,过水口位于封闭体的密封面之下并连通排水口;还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连接件,连接件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第一管体的一端接通所述溢流口,另一端接通所述第一开口,第二管体的一端接通所述过水口,另一端接通所述第二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