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模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823246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5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065392.0

申请日:

2016.09.20

公开号:

CN206053322U

公开日:

2017.03.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G15/06

主分类号:

E04G15/06

申请人: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朝朋; 马红强; 贾竣淇; 李红德; 雷少华

地址:

266071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汇泉路17号东海国际大厦25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罗满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吊模装置,包括托板和设置于所述托板的一面并可与管道的外周部卡接的管箍,所述托板远离所述管箍的一面可与墙壁贴合,所述托板靠近所述管箍的一面设有沿径向延伸的径向加强筋,并且所述托板和所述管箍均为分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吊模装置通过所述卡箍的设置,并且所述托板和所述管箍均为分体式结构,如此设置,可以方便该吊模装置与管道的可拆卸卡接,同时,由于所述管箍可与所述管道卡接,因此省去了现有技术中木方或钢管的支撑,节省人力物力,节约成本,同时,在所述托板靠近所述管箍的一面设有沿径向延伸的径向加强筋,可以有效的提高所述托板的强度,提高管道洞口的封堵成型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吊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板(1)和设置于所述托板(1)的一面并可与管道
的外周部卡接的管箍(2),所述托板(1)远离所述管箍(2)的一面可与墙壁贴合,所述托板
(1)靠近所述管箍(2)的一面设有沿径向延伸的径向加强筋(3),并且所述托板(1)和所述管
箍(2)均为分体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1)包括沿所述管箍(2)的直
径分割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通过卡接件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上均设
有连接部,并且所述第一部分的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部分的连接部之间通过所述卡接件卡
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上各设
有一个所述卡接件,并且两个所述卡接件分别位于所述管箍(2)的直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具体为带有丝扣的螺丝,
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供所述螺丝放入并拧紧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1)包括沿所述管箍(2)的径
向分割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以及所述第三部分
之间均通过卡接件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加强筋(3)的个数为10-18
个,并且所述径向加强筋(3)沿所述托板(1)的周向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1)为PVC托板,所述管箍(2)
为PVC管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1)和所述管箍(2)的壁厚均
为2.5-3.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吊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1)呈圆形,并
且所述托板(1)的周向边缘设有周向加强筋。

说明书

一种吊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管道吊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吊模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管道的安装位置如果封堵不佳,容易导致漏水等问题,因此,
在管道安装时,需要对放置管道的洞口位置进行封堵。

现有技术中,管道洞口吊模一般采用木板切割等方法,或者采用旧模板根据洞口
尺寸加工成吊模,然后在吊模的底部使用木方或钢管支撑,减少吊洞部位下坠情况,取材方
便。

然而,现有技术中,模板模具的拆装不方便,浪费人工;吊模之后底部使用木方或
钢管支撑,增加材料使用时间,从而增加了租赁费用,同时,在常施工中管道洞口封堵吊模,
采用木模板切割拼装进行施工,吊模难度大,施工速度慢。

因此,如何提高吊模装置的适用性,降低吊模使用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吊模装置,该吊模装置拆装方便,能够有效的降低
使用成本,可重复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吊模装置,包括托板和设置于所述托板的一面并可与管道的外周部卡接的管
箍,所述托板远离所述管箍的一面可与墙壁贴合,所述托板靠近所述管箍的一面设有沿径
向延伸的径向加强筋,并且所述托板和所述管箍均为分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托板包括沿所述管箍的直径分割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
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通过卡接件卡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上均设有连接部,并且所述第一部分的连
接部与所述第二部分的连接部之间通过所述卡接件卡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上各设有一个所述卡接件,并且两个所述
卡接件分别位于所述管箍的直径两端。

优选的,所述卡接件具体为带有丝扣的螺丝,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供所述螺丝放入
并拧紧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托板包括沿所述管箍的径向分割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以及所述第三部分之间均通过卡接件卡接。

优选的,所述径向加强筋的个数为10-18个,并且所述径向加强筋沿所述托板的周
向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托板为PVC托板,所述管箍为PVC管箍。

优选的,所述托板和所述管箍的壁厚均为2.5-3.5mm。

优选的,所述托板呈圆形,并且所述托板的周向边缘设有周向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吊模装置,包括托板和设置于所述托板的一面并可与管道的
外周部卡接的管箍,所述托板远离所述管箍的一面可与墙壁贴合,所述托板靠近所述管箍
的一面设有沿径向延伸的径向加强筋,并且所述托板和所述管箍均为分体式结构。该吊模
装置通过所述卡箍的设置,并且所述托板和所述管箍均为分体式结构,如此设置,可以方便
该吊模装置与管道的可拆卸卡接,同时,由于所述管箍可与所述管道卡接,因此省去了现有
技术中木方或钢管的支撑,节省人力物力,节约成本,同时,在所述托板靠近所述管箍的一
面设有沿径向延伸的径向加强筋,可以有效的提高所述托板的强度,提高管道洞口的封堵
成型效果。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托板为PVC托板,所述管箍为PVC管箍。PVC材质的所
述托板和所述管箍,成本低,加工方便,重量轻,便于携带和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吊模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吊模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托板、2-管箍、3-径向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吊模装置,该吊模装置,能够显著的降低使用成本,
可重复使用,拆装方便,节省人力物力。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吊模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
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吊模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在该实施方式中,吊模装置包括托板1和管箍2。

其中,管箍2设置于托板1的一面,并且管箍2可与管道的外周部卡接固定,托板1远
离管箍2的一面可与墙壁贴合,托板1远离管箍2的一面优选为平面,保证管道洞口封堵时的
平整度,托板1靠近管箍2的一面设有沿径向延伸的径向加强筋3,并且托板1和管箍2均为分
体式结构。

优选的,托板1为PVC托板1,管箍2为PVC管箍2。PVC材质,即聚氯乙烯材质的托板1
和管箍2,成本低,加工方便,重量轻,便于携带和使用。

更优选的,托板1和管箍2的壁厚均为2.5-3.5mm,托板1和管箍2的壁厚太高会增加
成本,壁厚太薄强度不够,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选择壁厚为2.5-3.5mm,优选为3mm壁厚
的托板1和管箍2,使用效果较佳。

同时,为了保证托板1和管箍2的使用强度和效果,托板1优选为圆形,并且托板1的
周向边缘设有周向加强筋,周向加强筋与径向加强筋3的配合,可以有效提高托板1和管箍2
的强度,托板1和管箍2的壁厚无需太厚,亦可以满足使用效果。

该吊模装置通过卡箍的设置,并且托板1和管箍2均为分体式结构,如此设置,可以
方便该吊模装置与管道的可拆卸卡接,同时,由于管箍2可与管道卡接,因此省去了现有技
术中木方或钢管的支撑,节省人力物力,节约成本,同时,在托板1靠近管箍2的一面设有沿
径向延伸的径向加强筋3,可以有效的提高托板1的强度,提高管道洞口的封堵成型效果。

具体的,为了方便该吊模装置的拆装,托板1包括沿管箍2的直径分割的第一部分
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通过卡接件卡接,管箍2优选设置在托板1的中心位置,第
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尺寸相同,均匀分割,便于加工和储存。

进一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均设有连接部,并且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连接
部位置对应,第一部分的连接部与第二部分的连接部之间通过卡接件卡接。

具体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具有两个连接处,并且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上
各设有一个卡接件,并且两个卡接件分别位于管箍2的直径两端,即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
两个连接处,卡接件具体可以为带有丝扣的螺丝,一个螺丝自第一部分向第二部分弯折锁
紧,另一个螺丝自第二部分向第一部分弯折锁紧。

优选的,为了方便螺丝的定位,并且提高螺丝与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强度,连接部上
设有供螺丝放入并拧紧的凹槽,同时,用于安装螺丝的连接部与螺丝转动连接,螺丝上还设
有拧紧部件,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连接部紧固。

当然,托板1不仅可以分割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还可以包括沿管箍2的径向分
割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之间均通过卡接件
卡接,即托板1和管箍2均可以根据需要分割,能够便于拆装的结构均可。

优选的,径向加强筋3的个数为10-18个,并且径向加强筋3沿托板1的周向均匀分
布,均匀分布的加强筋受力均衡,能够保证托板1的强度均匀,进而使得钢管洞口封堵面平
整,防水效果好。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吊模装置,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1、洞口处理;

管道安装前将洞口底部进行打磨处理,然后进行管道垂线,定位安装。

2、吊模安装;

管道安装完成后进行模具安装固定,将吊模的各个分体部分卡住管道,模具之间
采用带丝扣的螺丝进行固定。

3、管道吊洞施工;

洞口封堵前先将基层洒水湿润,采用C20细石混凝土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一
半,震捣密实达到强度之后进行第二层浇筑,表面抹实压光。

4、管道根部处理;

使用堵漏灵附加层将0.5-1cm预留部分进行封堵,确保管根无渗漏,进行防水层施
工。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吊模装置,采用高强度聚乙烯塑料制成半月型拼装定型模板,
并且根据现场管道直径定做定型化塑料模具,轻便,安拆简单,节省人工,可周转使用。同
时,吊模的底部可不进行立杆支撑,模具与管道之间有效固定,减少立杆的使用数量。该吊
模装置设计新颖,技术可行。

该吊模装置可适用最小为30mm孔径的检测孔,减小因板厚测量对实体结构造成的
破坏,并且安装简单易行,制作简单,单人即可制作,容易推广,考虑周全,安全可靠,达到了
绿色施工的基本标准。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
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吊模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
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
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
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吊模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吊模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吊模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吊模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吊模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吊模装置,包括托板和设置于所述托板的一面并可与管道的外周部卡接的管箍,所述托板远离所述管箍的一面可与墙壁贴合,所述托板靠近所述管箍的一面设有沿径向延伸的径向加强筋,并且所述托板和所述管箍均为分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吊模装置通过所述卡箍的设置,并且所述托板和所述管箍均为分体式结构,如此设置,可以方便该吊模装置与管道的可拆卸卡接,同时,由于所述管箍可与所述管道卡接,因此省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