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屋面板外排水结构.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1819234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5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698529.X

申请日:

2016.07.04

公开号:

CN206070898U

公开日:

2017.04.0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D13/04; E04D13/064; E04D13/08

主分类号:

E04D13/04

申请人:

青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永贵; 张榜; 周文钢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堂邑路1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申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3

代理人:

蒋遥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新型屋面板外排水结构,它涉及建筑排水技术领域,它包含屋面板、屋面排水坡度层、天沟、雨水斗、雨水管道、密封部件、积水池、U型水管、算子;所述的屋面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屋面排水坡度层,屋面板与天沟连接,雨水斗与雨水管道连接,雨水斗与雨水管道连接处设置有密封部件;所述的天沟一端设置有积水池,积水池的表面设置有算子,且算子与天沟一端齐平,积水池的一侧下方设置有雨水斗,积水池与雨水斗通过U型水管连接,U型水管的一端接触设置在积水池的底部,U型水管的另一端插设在雨水斗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屋面板外排水结构,排水效果好,不会造成屋顶漏水,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新型屋面板外排水结构,它包含屋面板、屋面排水坡度层、天沟、雨水斗、雨水管道,
所述的屋面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屋面排水坡度层,屋面板与天沟连接,雨水斗与雨水管道连
接,雨水斗与雨水管道连接处设置有密封部件;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积水池、U型水管、算
子;所述的天沟一端设置有积水池,积水池的表面设置有算子,且算子与天沟一端齐平,积
水池的一侧下方设置有雨水斗,积水池与雨水斗通过U型水管连接,U型水管的一端接触设
置在积水池的底部,U型水管的另一端插设在雨水斗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屋面板外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屋面排水坡度层
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屋面板外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沟的纵向坡度
≥1%。

说明书

新型屋面板外排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新型屋面板外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外排水系统是指屋面不设雨水斗,建筑物内部没有雨水管道的雨水徘放系统。按
屋面有无天沟,又分为普通外排水系统和天沟外排水系统。

外排水系统的分类:

(1)普通外排水系统

普通外排水系统又称格沟外排水系统,由榜沟和雨落管组成。降落到屋面的雨水
沿屋面集流到搪沟,然后流入到隔一定距离沿外堵设置的雨落管排至地面或雨水口。雨落
管多用镀锌铁皮管或塑料管,镀锌铁皮管为方形,断面尺寸一般为80mm×100mm或80mm×
120M,塑料管管径为75mm或100mm。根据降雨量和管道的通水能力确定下根雨落管服务的房
屋面积,再根据屋面形状和面积确定雨落管间距。根据经验.民用建筑雨落管间距为8-12m,
工业建筑为18-24m。普通外排水方式适用于普通住宅、一般公共建筑和小型单跨厂房。

(2)天沟外排水系统

天沟外排水系统由天沟、雨水斗和排水立管组成。天沟设置在两跨中间并坡向端
墙,雨水斗沿外墙布置。降落到屋面上的雨水沿坟向天沟的屋面汇集到天沟,沿天沟流至建
筑物两端(山墙、女儿墙),入雨水斗,经立管排至地面或雨水井。天沟外排水系统适用于长
度不超过100m的多跨工业。

现有技术的屋面板外排水结构天沟抹面时局部出现倒坡,雨水在天沟中集聚,造
成屋顶漏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
理、使用方便的新型屋面板外排水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屋面板、屋面排水坡度
层、天沟、雨水斗、雨水管道、密封部件、积水池、U型水管、算子;所述的屋面板的上表面设置
有屋面排水坡度层,屋面板与天沟连接,雨水斗与雨水管道连接,雨水斗与雨水管道连接处
设置有密封部件;所述的天沟一端设置有积水池,积水池的表面设置有算子,且算子与天沟
一端齐平,积水池的一侧下方设置有雨水斗,积水池与雨水斗通过U型水管连接,U型水管的
一端接触设置在积水池的底部,U型水管的另一端插设在雨水斗中。

作为优选,所述的屋面排水坡度层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10°。

作为优选,所述的天沟的纵向坡度≥1%。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根据虹吸原理,即由于压强差在起作用,当U型水管两侧中
同一液面的压强不同时,U型水管中的液体就会向着压强较小的一侧流动,因此,雨水会从
积水池吸入U型水管的最高点,然后流向雨水斗。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屋面板
外排水结构,排水效果好,不会造成屋顶漏水,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
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屋面板;2、屋面排水坡度层;3、天沟;4、雨水斗;5、雨水管道;

6、密封部件;7、积水池;8、U型水管;9、算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如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屋面板1、屋
面排水坡度层2、天沟3、雨水斗4、雨水管道5、密封部件6、积水池7、U型水管8、算子9;所述的
屋面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屋面排水坡度层2,屋面板1与天沟3连接,雨水斗4与雨水管道5连
接,雨水斗4与雨水管道5连接处设置有密封部件6;所述的天沟3一端设置有积水池7,积水
池7的表面设置有算子9,且算子9与天沟3一端齐平,积水池7的一侧下方设置有雨水斗4,积
水池7与雨水斗4通过U型水管8连接,U型水管8的一端接触设置在积水池7的底部,U型水管8
的另一端插设在雨水斗4中。

作为优选,所述的屋面排水坡度层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10°。

作为优选,所述的天沟3的纵向坡度≥1%。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原理为:根据虹吸原理,即由于压强差在起作用,当U型水管8两
侧中同一液面的压强不同时,U型水管8中的液体就会向着压强较小的一侧流动,因此,雨水
会从积水池7吸入U型水管8的最高点,然后流向雨水斗4。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新
型屋面板外排水结构,排水效果好,不会造成屋顶漏水,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设
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
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
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
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
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新型屋面板外排水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型屋面板外排水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型屋面板外排水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型屋面板外排水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屋面板外排水结构.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新型屋面板外排水结构,它涉及建筑排水技术领域,它包含屋面板、屋面排水坡度层、天沟、雨水斗、雨水管道、密封部件、积水池、U型水管、算子;所述的屋面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屋面排水坡度层,屋面板与天沟连接,雨水斗与雨水管道连接,雨水斗与雨水管道连接处设置有密封部件;所述的天沟一端设置有积水池,积水池的表面设置有算子,且算子与天沟一端齐平,积水池的一侧下方设置有雨水斗,积水池与雨水斗通过U型水管连接,U型水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