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开门锁止机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门辅助锁门机构,尤其是一种平开门锁止机构。
背景技术
平开门是庭院门的一种,其结构为将一扇或者多扇门体铰接与腔体或者
立柱上,通过门扇的转动来实现开关门。在平开门中,有一种通过两个折叠
门扇相对的展开和折叠形成关门和开门的对开折叠门,此类折叠门在关闭状
态是,一般仅在底部设有插地闩,由于平开门具有一定的高度,在底部与底
面锁定以后,上部很长一端距离处于自由状态,能够容易的被推动,长期推
动以后门扇容易发生变形,影响门扇的正常展开和折叠,造成开关门障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的折叠门一般在门扇的中上部安装一电磁吸力
锁,去掉底部的地闩锁止方式,通过电磁吸力作为关门控制的主要机构,此
种方式存在如下几种问题:
1、电磁磁力锁的电磁吸附和释放都是通过电力信号控制和电磁作用,如
果一旦发生断电的情况,则电磁吸力锁失去门扇锁止功能,门扇处于可自由
开关状态,存在安全隐患;
2、电磁吸力锁在使用时需要通过电线来连接外部控制装置,部分裸露的
电线长时间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经过日晒、雨水侵蚀等作用后,线路极容易
老化;
3而且在折叠门工作时,电线也相应的跟随门体反复的折叠拉伸,进一步
加速了电线的老化,所以在电连接方式上也存在安全隐患;
4、电磁吸力锁作为附加装置安装于门扇的内侧或外侧,由于其需要产生
电磁作用,所以其内部的组成部件较多,所以其体积相对较大,安装于门体
外侧,造成门体表面结构突兀,影响门体的外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CN201410191493.1,名为“电动折叠平开
门的无锁关门锁定机构”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锁定结构,在该结构中,在平
开门的立柱内侧的上下分别设置一卡口,在门扇关闭时,门扇的边缘处卡入
该卡口中形成锁定状态,这种方式虽然能够避免电磁吸力锁产生的问题,但
是同时产生了新的不足,例如卡口向内柱内侧延伸,占用了门柱内侧的空间,
在人或者车辆通过时容易刮蹭到;而且门扇的边缘与卡口的配合距离较大,
在开关门时,门扇与卡口容易发生摩擦而发出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能解决电磁吸力锁产生
的问题、又能避免占用通道内空间和摩擦噪音的平开门锁止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机构安装于两个相对的固定面之间的可折叠开合的门扇,折叠门扇的
底部设有地闩,门扇的一侧铰接于一个固定面上,门扇的另一侧为自由端,
其改进在于:所述的门扇的自由端的端面与另一固定面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
的凸块和凹槽,所述的凸块和凹槽的配合时的初始接触位置位于门扇自由端
的端面运行轨迹上,门扇完全展开时凸块嵌入在凹槽中。
优选地,设置凹槽的固定面上设有一覆盖于固定面表面的安装板,所述
的凹槽开设于该安装板中。
优选地,所述的凸块为一梯形锥台形结构;所述的凹槽为一梯形锥台形
凹槽。
优选地,所述的凸块的侧面棱角处倒圆角。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平开门锁止机构在对折叠门关闭时
的门体上部进行辅助的固定、增强门体对外力的承受力、避免其因外力而发
生形变造成开关门不畅的情况的同时,通过物理结构的契合来实现辅助锁止,
锁止时不需要电力驱动,避免了因失去电力而失效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连
接电线所造成的线路易损的不足;另一方面,本锁止机构闭合时,作用面位
于门扇之间的贴合面,不向通道内延伸,而且部件小巧,不影响门扇的整体
外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扇开启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扇关闭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扇开启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扇即将关闭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该机构安装于两个相对的固
定面1和2之间的可折叠开合的门扇3,折叠门扇3的底部设有地闩31,门
扇3的一侧铰接于一个固定面1上,门扇3的另一侧为自由端4,所述的门扇
3的自由端4的端面41与另一固定面2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凸块5和凹槽
6,所述的凸块5和凹槽6的配合时的初始接触位置位于门扇自由端4的端面
5运行轨迹上,门扇3完全展开时凸块5嵌入在凹槽6中。
上述机构根据折叠门扇的相对面的运行轨迹,在折叠门扇1的上部设置
相配合的凸块3和凹槽4,对折叠门关闭时的门体上部进行辅助的固定,增强
门体对外力的承受力,避免其因外力而发生形变造成开关门不畅的情况。
其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凸块5和凹槽6的配合时的初始接触
位置位于门扇相对面运行轨迹上是指,在门扇以预定轨迹相对运动到达最后
的贴合状态之前,凸块5与凹槽6预先接触并进入,随着门扇相对面的进一
步贴合,凸块5逐步的嵌入到凹槽6中,待门扇相对面完全贴合以后,凸块5
完全嵌入到凹槽6中。如图2所示,在门扇完全关闭时,凸块5和凹槽6隐
藏入门扇3的和固定面2中,辅助锁止结构不外露,保持门体外观的协调性
和一致性。
由于固定面1和2有可能是通过建筑材料堆砌而成,不便于准确的设置
凹槽,所以本实施例中,设置凹槽6的固定面2上设有一覆盖于固定面表面
的安装板7,所述的凹槽6开设于该安装板7中。安装板加工时即准确的加工
出凹槽6,在施工时直接安装于固定面2上即可。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凸块为一梯形锥台形结构;所述的凹槽为一梯形锥
台形凹槽。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凸块的侧面棱角处倒圆角。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
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
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
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