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发泡保温墙板建筑龙骨结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陶瓷发泡保温墙板建筑龙骨结构。
背景技术
墙体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承重、围护或分隔空间。墙体按墙体受力情况和材料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按墙体构造方式分为实心墙,烧结空心砖墙,空斗墙,复合墙。传统的墙体材料主要为砖头、水泥等,随着高层建筑的普及,砌体结构的建筑越来越少,也就是用“砖”做承重墙的越来越少,大量的“砖”改为轻质、隔音、保温的仅起围护作用轻质“砖”或砌块,出现了一些新型墙体材料,如加气混凝土砌块、陶粒砌块、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纤维石膏板、新型隔墙板等。这些新型墙体材料以粉煤灰、煤矸石、石粉、炉渣等废料为主要原料。目前,市场上又出现了一种陶瓷发泡保温墙板,这种墙板与传统烧结墙材红砖相比,利用了陶瓷工业发展,突破了烧结材料大块板材的技术壁垒,在墙体革新上领先于同行业。这种陶瓷发泡保温墙板的墙板结构与传统烧结墙材红砖墙板结构完全不同,特别对于高度超过4米的超高墙,需要采取加强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加牢固的陶瓷发泡保温墙板建筑龙骨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陶瓷发泡保温墙板建筑龙骨结构,由墙板和龙骨组成;所述的墙板正面或背面沿高度方向开设有内凹槽,龙骨沿墙板的高度方向固定在墙板正面或背面的内凹槽中。
所述的龙骨由一块钢板构成,其中部外侧面具有一条贯穿全长的凸棱,龙骨的凸棱埋入墙板内凹槽中,两块墙板的背面贴合在一起且两块墙板上的龙骨内侧面相对。
所述的龙骨为杆状工件,其截面呈六角形,墙板上的内凹槽呈梯形,该内凹槽与龙骨的外壁形状相配,两块墙板上的内凹槽分别卡接在龙骨的两侧。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墙板正面或背面固定有龙骨,该龙骨大大的增强了陶瓷发泡保温墙板的强度,可满足超高墙的强度要求。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龙骨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龙骨的轴测图;
图4是两块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固定在一起的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墙板的轴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龙骨的截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龙骨的轴测图;
图8是两块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固定在一起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陶瓷发泡保温墙板建筑龙骨结构的第一个实施例,它由墙板1和龙骨2组成。
所述的墙板1正面或背面沿高度方向开设有内凹槽11,龙骨2沿墙板1的高度方向固定在墙板1正面或背面的内凹槽11中。
所述的龙骨2由一块钢板构成,其中部外侧面具有一条贯穿全长的凸棱21,龙骨2的凸棱21埋入墙板1的内凹槽11中,两块墙板1的背面贴合在一起且两块墙板1上的龙骨2内侧面相对,结合面处形成一个六角形孔22。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1、当墙高为3-5米,隔一片墙板1安装一根龙骨2。
2、当墙高为5-7米,每一片墙板1安装一根龙骨2。
3、当墙高为8-10米,每一片墙板1安装一根以上的龙骨2。
4、当墙高为10米以上,在墙板1需要额外增加补强措施。
如图5-图8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陶瓷发泡保温墙板建筑龙骨结构的第二个实施例,它由墙板1’和龙骨2’组成。
所述的墙板1’正面或背面沿高度方向开设有内凹槽11’,龙骨2’沿墙板1’的高度方向固定在墙板1’正面或背面的内凹槽11’中。
所述的龙骨2’为杆状工件,其截面呈六角形,墙板1’上的内凹槽11’呈梯形,该内凹槽11’与龙骨2’的外壁形状相配,两块墙板1’上的内凹槽11’分别卡接在龙骨2’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就在于:墙板上安装有龙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