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盗锁上油机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专用防盗锁具,尤其涉及一种防盗锁上油机构。
背景技术
我们日常使用的防盗锁在开启和关闭的过程中,防盗锁内的机械部件容易磨损,而润滑是摩擦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改善摩擦副的摩擦状态以降低摩擦阻力减缓磨损的技术措施。一般通过润滑剂来达到润滑的目的。另外,润滑剂还有防锈、减振、密封、传递动力等作用,充分利用现代的润滑技术能显著提高机器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并减少能源消耗。我们日常使用的防盗锁,当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减低其灵敏度,增加其灵敏度的重要方法是,往里面加润滑油,受到外界条件的限制,对其上润滑油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置在防盗锁上的易操作的的防盗锁上油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盗锁上油机构,包括防盗锁主体和上油装置,所述上油装置设置在防盗锁主体内,所述上油装置包括储油袋、上导管、中导管、下导管、活动塞体、弹簧、上凹槽、下凹槽、软管、通孔和空心滑槽,所述空心滑槽固定设置在防盗锁主体内,活动塞体上表面设置在上空心滑槽内,活动塞体下表面设置在下空心滑槽内所述活动塞体上端活动连接上导管,下端活动连接下导管,所述下导管下端接入防盗锁主体内,所述上导管和下导管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应,且所述活动塞体内设置中导管,所述中导管与上导管错位设置,所述上导管上端与储油袋密封连接,所述储油袋上端设置在防盗锁主体内壁上,所述活动塞体一侧固定设置弹簧,所述弹簧穿出防盗锁主体侧壁。
进一步,所述活动塞体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上凹槽和下凹槽。
进一步,所述上导管下端边缘设置在上凹槽内,紧贴上凹槽内壁与上凹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下导管上端边缘设置在下凹槽内,紧贴下凹槽内壁与下凹槽活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弹簧穿过防盗锁主体外部分连接拉环。
进一步,所述软管套在弹簧外与弹簧滑动连接,软管一端与活动塞体连接,软管另一端与拉环连接。
进一步,所述通孔设置在防盗锁主体上侧壁上,所述弹簧和软管穿过该通孔。
进一步,所述上导管和下导管靠近弹簧一侧,中导管靠近弹簧相对的另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在防盗锁锁体内设置上油装置,减少了防盗锁在日常使用中的机械磨损,增加了防盗锁的使用寿命,而且使得防盗锁不易生锈。该上油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施舍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防盗锁上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油袋;2—上导管;3—中导管;4—下导管;5—活动塞体;6—弹簧;7—上凹槽;下凹槽—8;9—软管;10—上空心滑槽;11—下空心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防盗锁上油机构,包括防盗锁主体a和上油装置,上油装置设置在防盗锁主体a内,上油装置包括储油袋1、上导管2、中导管3、下导管4、活动塞体5、弹簧6、上凹槽7、下凹槽8、软管9、通孔、下空心滑槽11和空心滑槽10,空心滑槽10固定设置在防盗锁主体a内,活动塞体5上表面设置在上空心滑槽10内,活动塞体5下表面设置在下空心滑槽11内,活动塞体5上端活动连接上导管2,下端活动连接下导管4,下导管4下端接入防盗锁主体内的机械部件处,上导管2和下导管4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应,且活动塞体5内设置中导3管,中导管与上导管2错位设置,上导管2上端与储油袋1密封连接,储油袋1上端设置在防盗锁主体内壁上,活动塞体5一侧固定设置弹簧6,弹簧穿出防盗锁主体a。
活动塞体5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上凹槽7和下凹槽8,上导管2下端边缘设置在上凹槽7内,紧贴上凹槽7内壁与上凹槽7滑动连接。
下导管4上端边缘设置在下凹槽8内,紧贴下凹槽8内壁与下凹槽8活动连接。
弹簧6穿过防盗锁主体a外部分连接拉环。在使用时,只需要将拉环往外拉动,活动塞体5向右移动,同时中导管3也随着活动塞体5移动,上导管2、中导管3和下导管4联通,储存在储油袋1中的液体便随着流入防盗锁主体内的机械部件上。
软管9套在弹簧6外与弹簧6滑动连接,软管9一端与活动塞体5连接,软管9另一端与拉环连接。当该上油机构做用时,弹簧在软管内滑动。
通孔设置在防盗锁主体上侧壁上,弹簧6和软管9穿过该通孔。上导管2和下导管4靠近弹簧6一侧,中导管3靠近弹簧6相对的另一侧。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